第7章
明子站在街心十字,望着来来往往赶集的人,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往哪儿走才好?头顶炎炎烈日,眼前一片茫然,肚子饥肠辘辘嗓子干得冒烟,明子长这么大,头一次感受到了出门揽工的艰难。
尽管如此,明子并没有灰心,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他暗自鼓劲,既然出了门,就要耐得住性子,哪怕是磨破鞋底子也得找。他又朝东街走去,挨着门店打听,依然没什么活揽。
无奈,他找了个有荫晾的地方坐下,掏出一个窝头,掰了一半干嚼起来。哪料想,没等得他啃第二口,一个饿汉猛地冲了过来,一把夺走了他手中的窝窝头,撒腿便跑。
明子气火了,紧追不舍,就在快要抓住的一瞬间,饿汉见势不妙,将那半块窝窝头扔在了街边的泔水沟。
明子拽住“咚”地给了他一拳,骂道:“强盗!你还是不是人,讨吃也得张口啊,哪能明抢?”
那饿汉有五十来岁,趴在地上直喊:“小老子啊,饶了我吧,饿啊,我饿啊,我两天没吃一口饭了。”趁明子不注意,转身捡起那半块窝头,一把塞进了嘴里。
看见这般,明子忽然生出几分同情,他边从布兜里掏着窝头,边喊道:“你过来,我这还有,给你一个!”
那饿汉以为又要教训他,一溜烟跑进拐巷,不见了踪影。
第6章☆、祈雨
第六章
以李明子的饭量,他带的那六个窝头,一天都不够吃,但他舍不得也不敢多吃,因为除此而外,他再身无分文,若是两顿吃完了,后面吃什么?天晓得哪天才能揽到活。
方才被那饿汉抢走的半个窝头,明子权当是自个吃了,现在又饥又渴的他,腿也累得拉不动了,得找个地方坐下再歇歇脚,当然,能在饭馆里要碗面汤喝最好,至于揽活的事,只能寄希望于来日,兴许会碰到好的运气。
不远处正好有一家饸饹面馆,明子喜出望外,可是当他走进面馆一看,坐在这里吃饭的人还没有讨饭的人多,尽管饭馆的伙计不停地在嘶吼着,驱赶着,但饿疯了的乞丐们还是赖着不走。
只见一帮乞丐为了争抢到几口残汤剩饭,各自都使出了招数,有磕头作揖的,有撕扯争抢的,一个乞丐为了先手夺得,竟然在吃客刚要放下饭碗的一刹那,猝不及防朝碗里吐了一口痰。明子鄙视这种无赖的做法,怎么能是这样,不是从手里夺,便是往碗里唾,讨饭也得讲个规矩呀。
明子进去并不是要讨饭吃的,讨饭对他而言,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而要碗面汤喝跟讨吃要饭似乎不是一回事,至少他这么认为。可是当明子难为情地提出想要碗面汤喝时,厨头儿却冷冷地回道,“一碗面汤一个铜钱。”
明子嘟囔了一句:“面汤还要钱?”
老板似见我这水也是一担一担雇人担来的?如果街上的人都来白喝,我管得起吗?”弄得明子脸通红,低着头尴尬地出了门。
明子想再找个地方看看,可一连进了几家饭铺,得到的全是冷眼和拒绝,坐在墙角琢磨着之前在街头听到的那些话,明子心头涌起一股酸楚,一阵愤恨。唉,这就是受苦人的命啊,连要碗面汤都这么难,更别说跟人家富户老财比了,这世道,哪有什么公平!闹吧,来它个大闹天宫才好哩,闹得“白”的桨断船翻,“红”的坐了江山,看他道台老儿还逞不逞凶?明子牙咬的咯嘣嘣直响,心下骂道:“日你妈们的,容不得穷人喝面汤,就认得钱!”
愤恨不过却又没处出气的明子,随手捡起一块石头,真想砸了那家饭馆,顿了一下忍住没有出手,只是朝着前面那家饭馆的烟囱狠劲扔了过去,只听得“咚”的响了一声,烟囱口上箍着的瓦片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
天已抹黑,集市已散,街道上的人不多,两旁的店铺大都已经打烊,位于中街的广聚庄,坚固的门板已将门面挡得严严实实,唯有前面的一家中药铺和一家纸火店还留着一扇小门。
街道两旁的房檐下随处可见蹲着坐着躺着的乞丐,有男有女,有老有小,一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小
巷里不时有饿疯了的野狗蹿出,一见了人便呲牙咧嘴直竖毛,让人禁不住瑟瑟发抖。
明子在附近转了转,感觉在街中心过夜心里会踏实点,毕竟这里待的人多,于是便在离广聚庄不远处的一个店铺的廊檐下坐了下来。不坐也罢,坐下来更觉得干渴难耐,嗓子火辣辣的,鼻孔在冒烟,身体像着了火似的。不行,无论如何得找口水喝,明子看了看左右,想打听一下哪里可以找到水。
旁边躺着一位老人,蓬头垢面,一脸菜色,穿一件没扣子的破褂子,身旁放着一个葫芦,里面像是装着水。
不过,明子压根儿没有向他讨水喝的意思,他怎么能跟一个可怜的讨饭老人要水喝呢,只是想和他打听一下哪里可以找得到水。
明子问这老头,哪儿能找到水,口渴得厉害。老头看了一眼明子,不像是讨饭娃,问他家是哪里的,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明子回说是李家老庄的,来镇上赶集,晚了回不去了。
老人一听他是李家老庄的,又问他是李家老庄谁家的娃。看起来这老头儿蛮熟悉李家老庄的,对他并无歹意,明子照实说了。
听说他是白龙庙会长李福成的孙子,老人立刻坐了起来。“哦,你是李福成的孙子,好,好后生!”眼里透出一股钦佩的目光,“你爷可是个好老汉儿啊,一辈子本本分分,净做善事。”
明子很惊奇,没想到偶然在这里碰到个老汉,竟然能认得爷爷,他为爷爷能在四乡人中有这样的好口碑而感到欣喜。明子问道,你认得我爷爷?
老人点头说:“认得,认得,年年领着大家伙闹祈雨。”老人若有所思,叹息了一声,拿起水葫芦摇了摇,给明子递了过来。“娃,你要是不嫌,你就喝去,还有两口。”
明子双手推开老人手中的水葫芦,感激地说“不,干爷,我怎么能喝你老人家的水呢,我年轻扛得住,你留着喝吧。”
“看你这娃娃,人不大还是个犟脾气!你要嫌脏不喝,可以;但要不嫌,你就喝了;喝了我给你说哪里有水。”明子执拗不过,只得接住喝了一小口。老人又从他的口袋里摸出一小块干窝头,“娃,要是不嫌,你拿着吃吧,饥不过三口。”
“不不,干爷我有。”明子赶忙推开老人的手,“我布袋里有,你留着吃吧,我现在不饿。”
看在白龙庙会长李福成的面子上,老人对明子多了几份关照,答应等天亮了带他找个有水喝的地儿。
天刚蒙蒙亮,老人叫醒明子悄声说:“西边有个石崖,离这里三四里地,石崖下有个石缝,有滴水,一般人不知道,每次他到那里,先是喝个够,再接一葫芦带上,可以管一天;现在天旱,水快断了,接满一葫芦得好一阵子。”
明子自然很高兴,能找到这么个不要钱管肚喝的地方,真是一种运气,至少在没有揽到活之前,不至于把人渴坏。
然而来到这里一看,老人顿时愣了,都一整天了才集了不到两瓢儿水,水去了哪里,难道被人发现了不成?仔细一瞅,石缝里的渗水就像眼里打转儿似滴非滴的泪珠。
明子渴得厉害,不管三七二十一,趴在坑上咕噜咕噜牛一般地一阵狂饮,直喝得见了石底儿。明子站了起来,展了展脖子,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忽然又觉得挺不好意思,我怎么可以这样呢,只顾自个痛快,把半窝儿水喝了个净光?
老人笑道:“没事,你喝够了就好。”
两人坐着聊起了闲天,老人说的大都是以前他跟明子爷一起祈雨的那些陈年旧事。
明子尽管对祈雨到底管多大的用持怀疑态度,但老人的善良和关照,让他感受到了少有的温暖,像是真的碰见了自己的干爷一般亲切。
直到这时,明子还不知道老人是哪个庄的,姓什么,明子问老人,老人却含含糊糊的,只说是后山里的。明子猜想老人不详说,或许是因为自个讨饭不光彩怕人笑话,也就不再细问。
聊到年馑家境,明子终于向老人吐露了实情,说庄里周围的树皮草根都被剥光挖尽了,昨个他到镇上,并不是来赶集的,而是想歪好找个活干,给家里挣口饭钱。
老人听了“哦”了一声,说现在的活就是难找,要找个好的主顾更难。
这么细微的小水滴,接满一葫芦那得多大时辰啊,一心想着找活儿的明子,瞅着似滴非滴的水滴,心里着急但又不好意思甩下老人先走。
老人似乎看出了明子的心思,让明子先走别等他。明子谢过老人又来到了街口。
街上的店铺昨天他已问遍,不再抱有多大的希望,但这样两手空空地回家,又不甘心。那么,现在该去哪儿打问呢?明子茫然地徘徊在街口,不知道路在何方。
走投无路之时,猛然想起了昨晚上饭馆老板甩给他的那句话——“我的水也是买来的!”是啊,揽个挑水的活也行,试试看那家饭馆要挑水的;当然,他绝不会再去昨晚上的那家饭馆,并不是说那家老板没给他面汤喝他就耿耿于怀,而是那个老板说话太呛,眼里没有穷人,这让他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有一股倔脾气,宁肯渴死饿死也不会给这种人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