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再说了,若是凭借军功或者种地获得爵位,倒也正常。工匠获得爵位,便是连暴秦也没有这样的说法。”刘邦又一次摇摇头,“这纸是谁造出来的,封个侯便是了。”
  刘元想起那些匠人与军士。
  他们用树皮、麻头、敝布、鱼网,挫、捣、炒、烘,照着无数种可能的组合,失败了几千次,日夜不休地做,才有了这纸。
  他们甚至都没有一件合体的衣裳。
  冬天的水如此冷,他们的手也都生出了冻疮。甚至,冻疮都是最不值得一提的。
  可哪怕如此,他们都还是朝着刘元灿烂地笑:“长公主,您又来!这地方脏,贵人都没处下脚,您在屋子里等着便是……”
  “当初,我便是凭着马蹄铁与蹶张弩,得了司械都尉的官职,还有那一队骑兵。”
  刘元字字铿锵有力:“如今,他们造出了这等神物,汉王理应封赏!”
  陈平在一旁帮腔:“长公主所言甚是,汉王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不愧是我的女儿!”刘邦哈哈大笑,他此刻的心情似乎比刚刚更好了,“你有施恩的仁心,又有赏罚分明的手段,这分明是有……辅佐天子的才能啊!”
  刘邦本来想说,刘元有做天子的才能。毕竟不论是作秀还是真心,拉拢人心这一点,刘元是做到了的。
  而刘盈……不谈也罢。
  但话到嘴边,刘邦还是咽了下去。
  “走,咱们去慰劳一番,这些为我们大汉立下功劳的匠人。”刘邦拍了拍刘元的肩膀,“也看看咱们长公主的造纸之法。”
  刘邦一眼就看明白,这纸有多么方便,他清楚地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但也仅仅是个好东西。
  毕竟这么多天,刘元也就造出来了这么点。这般高昂的成本,这般多的人力,与丝绸相比,除却更平整些,还有什么长处呢?
  毫无必要啊!
  走在路上,刘邦突然来了兴趣,问道:“这纸所用的原料是什么?”
  刘元难以置信地看向刘邦,她好像明白,为什么刘邦不愿意赏赐了——他一定是误会了什么!
  第61章
  待到刘邦看见了刘元的“造纸坊”前,里里外外都是精兵守着。
  刘邦咧嘴笑笑:“你还真当宝贝了,整的这般神秘。”
  但他还是遵循了刘元的规定,被搜查过身体而后进去了。
  陈平一来,就被匠人们团团围住,待到他们看见陈平身后的长公主,就更加热切起来。
  至于刘邦,他们甚至并不认得。
  几个匠人灰发蓬乱,正弯着腰,用棍子搅弄着,锅中熬煮经草木灰水浸泡过后的着树皮。
  还有几个年轻力壮些的汉子,正在捶打着碓槽里早已捣过的树皮渣,咚咚咚,声音沉闷又单调。
  似乎是明白了什么,刘邦面色变了又变,最后他看向抄纸的匠人。
  他手中端着筛子,说是筛子,其实也比较简陋。
  竹片稀疏编制而成,缝隙宽窄不一。就用着这般简陋的工具,他手腕一提又一荡,一张薄而湿的纸便出现了。
  这纸边缘略粗糙了些,但已经几乎算是方正了。
  几乎不过片刻,这纸被揭离筛框,贴附在焙墙之上。墙上虽粗糙不平,颜色由灰黄转成微白。
  刘邦深吸一口气,看向刘元:“你这纸——竟然是用树皮做得!”
  刘元点点头。
  刘邦冲上前去,兴致勃勃地看着他们做了一张又一张,甚至还跃跃欲试,想亲自上手。
  但很遗憾,他被拒绝了。
  刘元是拿着韩信教的军法那一套管理这个造纸工坊的。
  赏罚分明,井然有序。
  匠人的伙食和待遇都是顶顶好,但刘元对他们的要求也一样高——有几个仗着刘元仁慈便偷懒耍滑的,已经被丢出去了。
  还有个看明白其中门道,企图往外传递消息的探子,刘元并不知道他是谁的人,但还是当着众人,将他一刀杀了。
  如此,这些匠人如今对刘元是又敬又怕,甚至更为推崇了。
  他们都知道,长公主仁善,平时与他们乐呵呵的,并无架子。但真要是有贼心,犯了忌讳,那可是小命都保不住的。
  “这位老弟,你也别再为难我了。你既然是跟着陈大人身后来的,想来也能同他说上话。没有长公主的允许,我们绝对不会让你动这里的东西一下的。”
  刘邦听见这话,反倒是来了兴趣:“老哥,我只是想试试罢了。”
  但那匠人却连连摆手,甚至将刘邦带到了陈平等人面前:“这位新来的大人一直想亲自动手试试,小老儿也拿不定主意,便专门来问问您的意见。”
  “你带他去试试吧,”刘元憋着笑,摆摆手,“你做得很好。”
  这匠人姓蔡,人们叫他老蔡。
  而后,刘邦便在老蔡的带领下,亲自做出了一张纸。
  他欣喜地将这张纸举起,举着纸,仰着脖子向上看——这是一张略黄、略粗糙、不方正、不均匀的纸。
  但这是纸,是汉王刘邦亲自做出来的纸。
  老蔡看不懂他的激动,佝偻着脊梁,松了口气,倚着墙歇了会。
  刘邦高兴极了,他甚至险些流下了泪水——这造纸的流程,比竹简麻烦不了多少!
  笨重的竹简尚且需要杀青、钻孔、编联。竹片坚硬,需用刀刻或用硬笔蘸漆墨书写。
  但这纸,却如此方便,成本又如此低廉。
  刘邦将纸小心翼翼揣到怀里,凑到老蔡身旁:“你可想过做个官?”
  老蔡咧嘴大笑:“咋不想嘞?俺想好好干,到时候去魏国继续干,听说那边免税!”
  “……”刘邦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可以再想想,比如做个大夫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还大夫,你咋不上天呢?”老蔡摇了摇头,这人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这般不切实际,“俺还想做汉王呢,你看俺像吗?”
  刘邦愣住了,他仔细端详了一下老蔡:“不像。”
  老蔡被他逗得哈哈大笑,感慨这人可真有意思。
  这一切被刘元与陈平收入眼底,她摇了摇头,阿翁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人前显圣的机会的!
  果然,下一秒,刘邦便招呼刘元过去了。
  他对着老蔡介绍:“这是我女儿,刘元。”
  老蔡慌忙跪下,对刘元拜了又拜:“长公主莫要和此人计较,他脑子可能有些糊涂了。”
  他一边跪下,一边扯了扯刘邦的裤腿。
  但刘元却将他扶了起来:“这确实是我的阿翁。”
  老蔡呆在原地——长公主的阿翁,那不就是……汉王!
  他看了看汉王,又看了看刘元,回想到方才自己的举动,更是冷汗连连。
  但老蔡能混到管事,也并非没有长处。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刘邦对他并无恶意,随即对他进行了一番马屁输出。
  “原来是汉王,长公主这般仁德,汉王也是这般宽厚,还请原谅小老儿的无礼之处。”老蔡大着胆子,看向笑得灿烂的刘邦。
  听见这话,刘邦的嘴咧得更开了,他就喜欢别人说他仁德。
  “那是自然,是我不表明身份,你莫要太拘谨了。”刘邦哈哈大笑,享受着一圈匠人对他的吹捧,表示统统都有奖赏。
  “凡是得到此次造纸的匠人,统统都封为上造!”
  上造,在秦汉的二十级别爵位中,约莫是个第二档次。第一级别是公士,公士可以免除奴籍,也可成为低级官吏,年俸大约五十石。上造则是可以配备兵器铠甲,年俸一百石。
  当然,此时政治混乱,各种爵位并不规范,若非秦始皇曾经统一了六国的制度,只怕要更混乱些。
  这些匠人听见这消息,纷纷喜极而泣——有不少人是平头百姓,更有不少人是逃过来的刑徒,如此一来,他们不仅有了爵位,甚至还有了成为官吏的可能。
  而老蔡听见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光,他扬起一个憨厚的笑脸,眼巴巴看向刘邦:“大王,您方才说得大夫一事……”
  刘邦骄傲地看向刘元,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老蔡,瞪大了眼:“什么大夫?”
  老蔡一听这话,立马缩了缩脖子,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叫你嘴欠,惹到贵人了,别到手的鸭子都飞了。
  他正懊恼着,下一秒却听见刘邦与刘元异口同声道:“给你个侯爵!”
  刘元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这造纸术她只知道大概的原料,余下的诸事全都是这个蔡老头试出来的。
  或许是他与蔡伦一样,都姓蔡,或许是什么别的原因。
  总之,这侯爵的职位,他配得上!
  再说了,有人千金买马骨,他老蔡造纸有功,怎么就配不上个侯爵了!
  方才喜不自胜的人们一下子就静下来了,他们纷纷艳羡地看向老蔡——这老小子当真有这般造化!
  早知道,在长公主宣布造纸这事儿后,自己也多上点心了。当时只想着凡是参加的都有十金,没想到还有这般大的造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