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韩信摆摆手:“暴秦的法律,要来何用?你且押后重审。”
因此,韩信去信一封,请刘元送来了许多吕雉的政令,尤其是关于废除一些严苛的秦朝律令的。
从前或许不觉得,如今看来,他这外姑(岳母)吕雉,才是一心为民、德才兼备之人。
第60章
韩信看着眼前跪在地上的齐国臣子,突然就想起来,刘元与他说过的话。
这些话其实他都快烂熟于心了。左右不过是要厚待齐国的老臣,关爱齐国的百姓,最后才是保重自身。
他急匆匆翻出一封帛书,定睛一看。
【若齐国有言语恳切,劝尔反汉自立者,可虚与委蛇,引出背后之人。】
思及此处,韩信变了脸色:“你方才所说二分天下,是怎么个二分法?”
“究竟是我与项王二分天下,还是我与汉王二分天下?”
“自然是项王。”那大臣见韩信被说动,喜上眉梢,“您此刻自立为王,汉王岂会饶你?”
“说吧,是谁派你来说这些话的。”韩信审视地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的父亲也正是被项羽坑杀。
利益,确实可以让人忘掉很多,包括仇恨。
“是西楚霸王的使者,武涉。”
西楚霸王的使者?
楚汉双方如今正在广武山对峙,霸王却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他痛失了范增与龙且,如今侧翼的齐国又被韩信拿下。
若是韩信整顿好齐地,率领大军伐楚,便会和刘邦,英布,彭越,对他四面夹击。
生死面前,脸面算个屁?
王位面前,恩怨算个屁?
武涉便在项羽百般为难之时挺身而出,他受命劝降韩信。
此时,买通了齐国大臣的武涉就站在殿内。
“纵使我杀了龙且,项王还愿意跟我握手言和吗?”韩信感觉有些不可思议,“那可是他最看重的部下。”
更是他最亲如手足的兄弟。
韩信未曾想到,一向看重贵族精神与英雄气节的项羽,会愿意与自己和谈。
龙且的仇他不在乎了吗?
武涉对其置若罔闻,只自问自答。
“我们为何要起义?因为我们苦暴秦久矣。”
“往大了说,起义是救黔首于水火;往小了是,是陈胜吴广早就给出的那个答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诸位豪杰都是为了天下百姓有好日子过,可他刘邦却无事生非,侵夺三秦,又伐楚,他的目的明明白白——他是想当天下人的主子!”
“项羽仁德,多次将他击败,却一次次将他放了!以西楚霸王的实力,杀死他如同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却怜惜与他结义的情分,不忍心杀他。”
“可他刘季又是如何做的?他从来都不知道悔改,今天将他放了,明天就又来偷袭。简直是个彻头彻尾的流氓,这样的人,连做王的风度都没有,如何配享有天下呢?”
韩信一言不发,他心中清楚得很,项羽绝不会忘记对他的仇恨。
毕竟,龙且死在他的手里。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武涉图穷匕见,“现在汉王重用你,默许你做齐王,甚至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你,不过是因为畏惧西楚霸王这个对手。”
“大将军能征善战,你支持谁,谁就赢得天下,但倘若你当真帮助了刘邦,待项羽死后,第一个死得会是谁呢?”
“是你!你再也没了利用的价值,这是其一;你功高震主,封无可封,这是*其二;汉王压根就不想搞分封,他一直在压着你们的功劳,这是第三。”
汉王容不下自己,难道他项羽就能容得下吗?韩信冷笑,一言不发地看着武涉。
偏偏武涉毫无察觉:“大将军曾经也效忠过霸王,你与他本就有情分在,如今你若是能联手共取天下,岂不是能旧友变新交,共享富贵?”
他不说这段话都还倒好,一说这昔日的旧情,便让韩信联想到了不太好的回忆。
“昔日我在项羽手下,他眼里从来不曾看见过我,视我如草芥,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计不用。”
“后来我投奔了汉王,他让我做大将军,允诺我为齐王,还要将女儿嫁给我。”
“没有汉王,就没有今日的韩信,就没有韩信今日的地位……倘若我还是那个项羽帐下的微末小官,你还会到齐国来面见我,同我说这些话吗?”
韩信果断拒绝,而后将武涉送走了。
一同送走的还有被收买的那个大臣。
送走武涉后,韩信即刻发兵,派灌婴挥师南下,直逼彭城。
*
武涉劝说韩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邦的耳中。
他此刻正与刘元看着新造的“纸”。
“元呐,你果真是这世上第二有才华的人呐!”刘邦叉着腰,欣赏着这一沓纸。
“那第一有才华的人是谁?”刘元撇撇嘴,“你不会说是你自己吧……”
“第一有才华之人,自然是子房了!”刘邦哈哈大笑,“你不服气吗?”
“……”刘元指了指刘邦后面的陈平,“那,陈平老师排第几呢?”
刘邦尴尬地摸摸鼻子,转过身,对陈平笑脸相迎:“陈平乃是第一有智慧之人。”
智慧和才华,差很多吗?
刘元也不与他计较,撇撇嘴:“我会去告诉萧丞相的。”
刘邦感觉自己的手有些痒,他忍了忍想揍人的心思,对陈平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阵亡士兵皆厚葬,其亲属皆重金安抚。”
“那就好,乃公就知道,你才是我大汉的柱石啊!”刘邦欣慰极了,这样一来,谁还能说他汉王不够仁德呢?
“老师看起来,好像还有喜事,”刘元打量着陈平的脸色,“可否与我说说?”
陈平微微一笑:“不算什么大事。”
“那你便早些歇着吧,乃公便不多留你了。”刘邦毫不在意地摆摆手,刘元就是如此喜欢探听旁人的私事。
臣子嘛,只要能用就好,何必在意他私底下是什么样的?
管他什么品种的狗,不论是大黄、二黑,还是小白,能看大门就是好狗!
“……”刘元无奈,很明显陈平是想卖个关子呀,阿翁你是真的不了解他,“陈老师定是有了天大的好消息。”
她可太了解陈平了!
“陈平不才,为大王带来一支骑兵。”陈平脸上挂着波澜不惊的笑容,“当不得长公主如此。”
什么?!
骑兵!
刘邦回过头来,用小拇指掏了掏耳朵,双手攥着陈平的胳膊:“你再给乃公说一遍,你带来了什么?”
“骑兵。”
“一支几千人的貉(mo)族骑兵。”
貉族是中原北方的一支外族。
陈平同村的发小如今正是貉族的首领,他因为长相俊美,被貉族的首领招作上门女婿。[1]
“这当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陈平啊,你真是寡人最信赖的股肱之臣啊!寡人早就知道,诸卿之中,你是最智慧,最有能力的那个……”
刘邦对陈平的吹捧如约而至。与之相伴的还有刘邦的自己的吹嘘:“果然,乃公就是有眼光啊。项羽不懂得重用陈平与韩信这样的人才,但我却可以!”
“我可真有眼光啊!”
听到后面这段熟悉的话,陈平微微一笑,同刘元对视一眼。
不能配合这厮,否则又要开始吹牛皮了。眼下没了钟离眜的压力,粮草的危机解了,堂堂汉王又恢复了生气。
刘元向前看去。
她的阿翁,汉王刘邦,正高兴地手舞足蹈。他与陈平抒发着自己的长篇大论的感谢,一回头,又将刘元扔到了肩上。
“……”刘元表示很无助,“我都多大人了,阿翁,你还是去找刘盈玩吧。”
“走,咱们去看看你的造纸术。”
刘元嗤之以鼻,刚刚喊他去看,听听他都在说些什么——
如果觉得一个鸡好吃,便不必认识下蛋的母鸡。[2]
这便是你不愿意去看工匠的理由嘛?
现在倒是想去看了,没门!
至少也得给点东西才是。
“汉王原来是这样的汉王。”刘元撇撇嘴,皱了皱鼻子,“您也太抠门了!”
“那你想我赏赐些什么?”刘邦学着刘元的样子撇撇嘴,皱皱眉头,“每人赏他们十金?”
汉王便是这样打发叫花子吗?刘元出离愤怒了。
她指指点点:“你为什么封英布做淮南王,为什么封韩信做齐王?”
“自然是为了让他们给乃公打仗了。你看英布现在多卖力,当天夜里就出发去打项羽了。”刘邦脸上满是得意,“这叫驭人之术!”
“那这些工匠呢?为何你不赏赐给他们爵位!”
“爵位?”刘邦皱了皱眉头,“乃公不给他们爵位,他们也得老老实实干活。”
但他若是不给英布等人封王,他们是当真会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