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比如七月上旬时,两家便合发了批小木牌,牌子上雕刻着个沈字,下面则画了十个空着的小格子。
据店家所说,这木牌的意思是“满十免一”。
也就是说,不论客人是在沈记还是新沈记,只要一次性花费满五十文,店家就会在格子上盖一个特别的小印戳。
待攒够了十个印戳,客人便可以得到五十文铜钱,或是免费吃一顿百文以内的饭食。
再比如七月下旬时,两家又搞了个什么“联合会员卡”,只要登记一下信息,便能拿到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还刻着不同的数字。
凭借此木牌在两家食店吃饭,可以将花的银钱记录在册,待花满一贯钱,便可以换成小铜牌,日后再来吃饭,便可以享受半成的让利;
再花费满五贯钱,铜牌又能换成银牌,让利也涨到一成;
再花费满十贯钱,又可以将银牌换成金牌,让利涨到两成……
虽然这十贯钱看着很多,但若是在沈记办上一次夜宴,其实就已经不止这个数了,大客户很容易便能拿到。
而且这会员卡又不限本人使用,若只是散客,也可跟亲朋好友共享,过一阵子也能慢慢攒够。
等到换成了金牌,日后再来沈记时,就可以永远享受两成让利,算下来可是不少银钱呢!
这两个活动一出,毕竟是真金白银的实惠,自然一下便引来了客人们的热情支持,一时间两家店都差点儿被踏破了门槛。
尹遥和沈龄都翻着账本乐得合不拢嘴。
毕竟一家人嘛,谁输谁赢不过是口头玩笑,最重要的还得是共赢。
……
这一日,有来新沈记的客人,刚在门外的饮子摊儿上,买了一杯胡姬小娘子售卖的冰饮子,拎着迈进了新沈记的铺子,准备简单用个午饭。
迎面却瞧见沈记的东家小娘子,正手里举着一沓纸,站在一旁跟新沈记的东家说些什么,手里还比比划划的。
他不由上前一步,笑道:“小娘子,今日可是又有什么新鲜花样儿了?”
尹遥将手中的纸递给了他一张,笑道:“郎君,我们最近正想办一场比赛呢,您瞧瞧?”
客人接过低头一看,发现手里的纸上写着五个大字:鸡鸭鹅大赛。
客人拿着传单入内落座,沈龄却嗔道:“三娘那日不是说了,输赢只是口头玩笑,怎么如今又要比赛了?”
尹遥笑眯眯道:“有竞争才有进步嘛!舅舅你说对吧?”
……
三日后,两家沈记的“鸡鸭鹅大赛”准时开启。
孟老最爱凑热闹,听说尹遥搞了场新鲜玩意儿,一下朝便带着小周郎君来了沈记。
二人今日来得已算早,但还是被坐得满满的前厅吓了一跳。
尹遥正里外往来招待客人,一瞧见两人,便忙迎了过来:“孟老,小周郎君,走走走,咱们上二楼雅间儿。”
瞧见她小周郎君不免有些惊讶:“尹娘子,你今儿怎么没在厨房忙活,反倒招呼起客人来了?”
尹遥笑道:“我家最近又来了个新厨子,是个能独当一面的,不需我时时盯着,因此得空出来瞧瞧。”
孟老在旁哼了一声,道:“新厨子?手艺能有你好吗?”
尹遥失笑,看来孟老话里的意思,还是挺认可她手艺的嘛!
她一边在前面领路,一边道:“您放心吧,我请的可是几十年的老厨子,手艺比我只好不差。更何况,我家烹制何种菜肴、配方火候如何,还都是由我把控的,质量绝对有保障。”
听了这话,孟老师徒方才放下心来,没再多说什么。
尹遥说的是实话,沈记最近确实来了个新厨子,也确实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前些日子沈龄开食店时,便找回了不少原来沈记的伙计和厨子,也算是这十几年东家的个人魅力所在。
还有一位姓郑的师傅,他本是沈记的大厨,又是沈龄的左膀右臂。自从沈龄被流放后,便愤然离开了神都城,前阵子听说沈龄已回来了,又专程回来投奔。
只可惜他离得远、消息不够灵通,因此回来得晚了点儿,已有他的另一位“前同事”占了新沈记大厨的位置。
新沈记铺面又不大,容不下两个主厨,沈龄正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才好时,尹遥便从陆娘子口中听说了此事。
有人才自然要抢,尹遥立刻出手,跟沈龄软磨硬泡,让他做郑师傅的思想工作,又亲自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还派了方二、刘五前去游说。
其中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
沈记出的工钱,可比新沈记要高出一大截儿呢!
大伙儿都是一家人,两家店又都叫沈记,在哪儿不都一样?
何况郑师傅刚到沈记时,东家可是她阿翁沈老郎君,难道不想留下来,帮她把阿翁的沈记拿回来?
再说若是这会儿就走了,万一哪一日新沈记开大了,沈龄又缺厨子了怎么办?
尹遥这一通狂轰滥炸,郑师傅哪里招架得了?
再说他当日刚进沈记时,不过是个小学徒,不仅受了沈老郎君的不少照拂,甚至跟尹遥亡母沈娘子也有点儿交情,如今既是故人后代相邀,最终还是心甘情愿留下来,成了沈记的新大厨。
一番磨合之后,尹遥发现郑师傅确实手艺精湛,而且他虽然工龄上是个老师傅了,但因为当日来沈记时年纪还小,如今也不过三十多岁,正是当打之年。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对尹遥那些机灵古怪的想法,接受程度十分良好,有时还会给她一些独特的内行建议,两人不过磨合了几日,尹遥便已可以放手,让他带着陆娘子在厨房忙碌了,自个儿则只需要每日研发研发新菜谱就行。
带着两人到了雅间儿落座,负责二楼的伙计拿来了菜牌,递给了两人。
沈记一楼墙上是挂了价牌的,不过因着二楼是一间间的雅间儿,给客人的就换成了纸质的菜牌。
只见今日的菜牌上,除了原本的菜肴外,还额外加了一道鸡翅拼盘,名字旁还标着个小小的“促”字。
小周郎君先是点了关中酿皮,孟老则是要了绿豆莲子粥,菜肴则是要了糟卤河虾、茭白炒三丝和凉拌醋藕。
二人今日本就是为了凑热闹而来,便又点了鸡翅拼盘。
伙计记了下来自去厨房通传,尹遥又笑道:“二位是我家的金牌会员,饮子便是免费赠送,待会儿就端上来。”
说起来,孟老最近有不少旧友被贬出朝,走一个他开宴送别一个,送别一个过几日还有下一个,随着故旧的四散离去,他倒是成了沈记的第一个金牌会员……
尹遥不由想起这事儿,暗暗无奈摇头:该说不说,还真有些“地狱笑话”。
听说要赠送尹娘子,孟老刚要开口,尹遥忙又笑道:“放心,您的是温热的,小周郎君的多加冰块儿,我都记得呢!”
“不错。”孟老满意地点点头,又随口问起了今日的比赛。
尹遥解释道:“咱们这鸡鸭鹅大赛……”
“哈哈哈!”小周郎君一听这名字,便憋不住笑了。
虽然他之前已在门外瞧见了宣传水牌,可如今在尹遥嘴里说出来,也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尹遥也笑了:“这名字虽然接地气了些,不过这样儿才让人印象深刻嘛,若起得太文绉绉了,我怕吓跑了客人呢。”
小周郎君听了恍然大悟,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只是小周郎君好糊弄,孟老却是没被她的花言巧语蒙过去,在一旁轻哼了一声。
别以为他不晓得,这尹娘子不过是因为没什么文采,所以索性起了这么个名字,倒也好意思给自个儿找了个“大俗即大雅”的借口……
尹遥轻咳一声,看了孟老一眼,那眼神儿十分简单易懂:看破不说破,看破不说破。
孟老捋了捋胡子,又无语地摇摇头,到底没拆穿她。
尹遥忙又接着说起了比赛的事儿,既然名字叫“鸡鸭鹅”,今日又是第一日,便是以鸡翅为主食材,沈记和新沈记各做两种口味……
因着搞活动,今日备菜十分充足,几人还说着话,这拼盘便先端了上来。
只见桌上摆了一排四个小碟子,分别是不同口味的鸡翅,旁边还分别写了“金沙鸡翅”、“南乳鸡翅”、“红烧鸡翅”、“椒盐鸡翅”的名字。
在四个碟子旁,又有两枚竹签,上面除了沈记的特制标记外,还刻着“二十八”的字样儿。
小周郎君看着面前的四道鸡翅,问道:“尹娘子,哪个是你家的,哪个是新沈记的啊?”
尹遥笑眯眯摇摇头:“这可不能告诉您,不然该影响比赛公平了。”
她又道:“您二位先尝尝,若觉得哪个口味最好吃,到时便拿着这竹签,投到一楼对应的木箱中,等到比赛结束,我们会统计哪个口味最受欢迎的。”
“原来如此,我们晓得了。”小周郎君点点头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