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尹遥起身准备离开,忽然想起一事:“哦对了,这竹签只能投一枚,另外一枚要记得留在身上。”
  小周郎君不解:“这又是为何?”
  孟老道:“这你还不明白?自然是为了两相对照的。”
  尹遥笑道:“没错,因着除了两家食店相互比赛外,到时还会抽出几名幸运客人,有不同的返利呢!若是手里没有对照的竹签,*如何分辨抽到的是谁?”
  小周郎君这才想起来,似乎门外的水牌上也写了,品尝菜肴并参与了投票的客人们,除了会获得一分新品让利外,还会额外进行抽奖活动。
  其中奖品包括沈记的单次半价券、单次免费券、直通铜牌会员、五百文的现钱奖励等,还真是五花八门且价格不菲,难怪吸引了这么多食客前来参加。
  小周郎君拱手诚恳道:“尹娘子,佩服啊!”
  第96章
  虽然尹遥不肯说哪个口味是自个儿的,哪个口味是沈记的,不过孟老和小周郎君也算是沈记常客了,猜出来倒也不难。
  好比这红烧和椒盐的传统做法,想必是出自沈龄之手。而用咸鸡子黄制成又酥又香的金沙鸡翅,与沈记之前出品过的金沙伽子做法如出一辙,想都不用想,当然是尹遥的杰作了。
  至于那道“南乳鸡翅”嘛,两人倒是头一回品尝。
  只见其外表呈琥珀色,但色泽又比红烧鸡翅更加鲜红一点儿,外壳又干又酥,还夹杂着些许不规则的小颗粒,也不晓得是何物。
  小周郎君夹起一块儿尝了尝,发现除了外表酥脆之外,里面的肉质竟然比其他三个口味都要更加鲜嫩一些,且调味儿在咸鲜中还略带了些酒香,以及隐隐约约的香甜,可真是颇为独特。
  见他好奇,尹遥笑道:“不知小周郎君可听过霉豆腐?”
  小周郎君一边美美吃着鸡翅,一边点头道:“自然,不过跟你这南乳鸡翅又有何干系?”
  尹遥道:“我这南乳,其实便是霉豆腐的一种做法。”
  霉豆腐也叫做腐乳,从古到今都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调味品。
  它最早的记载是出现在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到大唐时制作工艺已逐渐普及,南市的酱料铺中也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大唐时期霉豆腐的做法,通常是将豆腐切块蒸熟后,直接摆在竹板上、放在阴凉通风处。
  精置十日之后,豆腐块儿表面便会出现白色无毒的毛霉,再将这发霉的豆腐放入干净容器,加入粗盐及各种香料,密封腌制半个月,就能制成美味的霉豆腐。
  不过今日所用的南乳,也叫做红腐乳或者红方,是尹遥自个儿腌制的。前面的工艺与市面上的霉豆腐大体相同,只是在密封腌制之时,加入的不是各种香料,而是加入了红曲粉。
  尹遥在烹饪时便很喜欢使用红曲粉,因着其色泽鲜红,她大多数是用做食用色素。
  不过这红曲是菌丝体寄生在稻米上所得,有着促使食材发酵的作用,因此除了调色外,亦有人拿来酿酒。而若是用以腌制霉豆腐,也会促使其再次发酵,制成外表枣红色、内部杏黄色,风味醇厚的南乳。
  用南乳腌制、烹饪肉类时,除了能增加成品的色泽哇,还带着些许酒香和甜香的浓郁风味外,更能使其口感更加鲜嫩,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当日尹遥一揭开腌了南乳的坛子,郑师傅便已竖起大拇指,断定这道南乳鸡翅定然会大获欢迎。
  比赛结束的第二日,两家沈记还有模有样地,在南市主街上租了块儿空地,又临时搭了个台子,现场进行投票统计。
  果不其然,在四种口味鸡翅的比拼中,南乳鸡翅果然拔得头筹,为尹遥拿下了宝贵的一分。
  至于第二日的鸭类比赛,尹遥的糯米八宝鸭,却不敌沈龄的锅烧鸭,无奈痛失一分。
  而第三日以鹅做主食材时,尹遥以一道茱萸卤鹅,与沈龄的富贵石榴鹅,居然恰好打了个平手。
  结果揭晓那一刻,雇好的乐人立刻开始吹拉弹唱,弄得仿佛什么节日一般。
  尹遥还专门请了一位有学问的老郎君,现场写了两幅“鸡鸭鹅大赛首甲”的大字儿,又令伙计送去装裱行,说过阵子要挂在铺子里。
  沈记二楼的雅间里,恰逢休沐的张寺丞,正带着妻子与儿子坐在其中。
  张小郎君趴在窗边,兴高采烈地瞧着街上的热闹,又朝窦二娘道:“阿娘你快看,是夫子!”
  “是吗,来阿娘也瞧瞧。”窦二娘温声回应着儿子,也凑到窗边看了过去。
  听到这话,张寺丞一头雾水,阿翁和夫子今日不是结伴出门儿了吗,怎么在南市中?
  他也朝街上定睛一瞧,发现尹遥请来的那位写字儿的老郎君,还真是他家的家塾夫子……
  张寺丞无语了半晌,见自家娘子并无半点儿惊讶,这才想起来问道:“这尹娘子是如何说动夫子,愿意写这种字儿的?”
  张小郎君却是抢答道:“阿爹,我晓得!尹姐姐让七娘送了夫子好多零嘴儿,还说这叫什么‘吃人的嘴短’!”
  张寺丞被儿子这话给噎住了,扶额无奈道:“这尹娘子,也太荒谬了些……”
  窦二娘拿起桌上的杧果糯米糍,送到自家夫君口中,笑道:“三娘想法好特别,对吧郎君?”
  张寺丞嚼着妻子投喂的吃食,杧果酸甜、糯米皮儿软糯、中间儿的乳酪鲜香,他亲身体验了下什么叫“吃人嘴短”,只得也点了点头。
  ……
  比赛结果虽然公布了,但围着的人群却并未散去,而是一个个儿手里拿着一根或者好几根竹签,朝台子上翘首以盼。
  除了对比赛结果好奇之外,更是想知晓抽奖的结果,行头又依次从票箱中抽出幸运客人,又笑眯眯地将奖品一一奉上。
  这回尹遥和沈龄打了个平手,原本说好由输家负责奖品的花销,这下也变成了两家平摊。
  沈龄笑得仿佛一个弥勒佛,他悄悄同尹遥道:“三娘,没想到你这什么比赛,居然吸引来如此多客人。”
  确实,两家虽然名义上搞的是什么厨艺比赛,本质上还是一种促销手段,除了有趣儿的流程外,还有丰厚的奖励,自然吸引了许多食客前来,这几日两家沈记就差点被踏破了门槛儿。
  更重要的是,这次比赛除了吸引客人外,她还借此联络了几家口碑不错的食店,邀请下回一道儿参与,争取把这比赛办成南市的一道风景线。
  ……
  如果说沈记这边搞的是良性竞争,那么南市之中,自然也少不了恶性竞争。
  上回许大郎曾同尹遥提起过,有人在争夺曹记酒肆的所有权。后来杜昭又告诉她,争夺的双方是武家人和薛怀义。
  这薛怀义最近也算是出了名,自从得了太后青眼,便仗势横行市井。听闻其每日里不仅纵马闹事,若是路上遇见道士,还会将其抓走、逼其出家为僧。
  除了这市井传闻外,连小周郎君都一脸不满地说过,前些日子有御史弹劾薛怀义跋扈,竟然被其侍从打成重伤,一时间朝中议论纷纷,却又拿其毫无办法。
  除此之外,他还到处与人争夺产业,那日说起的曹记酒肆不过是其中一桩,且因着武家人亦权势正盛,两方倒是一时僵持住了。
  可南市之中,最近却有好几家铺子易了主。
  虽然新的店家来自三教九流,但南市中却有不少人都说,曾见过他们的背后靠山,正是出身南市的卖药郎,原名冯小宝、如今被称作薛师的那一位神都新贵。
  好比沈记平日里采买的林记酒铺,前阵子便换了主人,也不再售卖酒水,而是改成了售卖佛具的铺子,其中经书、念珠、香炉等不一而足……
  林记酒铺本是家百年老店,除了自家酿的酒水外,还会代售各地的美酒,价格又十分公道,是尹遥多方打听才定下来的供货商。
  如今林记关了,她便只好换了另一家铺子,价格却不如林记划算,品种也少了许多。尹遥无奈,只能在心中暗骂薛怀义害人不浅,也祈祷他千万别打主意到自个儿身上才好……
  不过这事儿对尹遥影响毕竟有限,她的大部分心思,还是放在沈记的经营上。
  通过一系列花样百出的促销活动,如今两家沈记的客流量与翻台率,都可以说十分漂亮,她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只是这横向的客人数量提高了,她却又得陇望蜀,想着纵向发展、开发开发高端客户了。
  如今眼看着到了夏末,马上便要入秋,距离尹遥带着七娘前来神都城,也过去大半年了,再过一个多月,就又是千金公主的寿辰。
  若今年能承办千金公主的寿宴,且还能令人印象深刻的话,想必便是沈记开发高端客户的敲门砖。
  她挑了个空闲的日子,专程去了趟千金公主府,求见了崔婆婆。
  这大半年来,尹遥与崔婆婆走动虽然不算频繁,但也算时有往来。
  自从她开了糕饼铺,便会时不时往公主府送上新品,公主府礼佛、出行、人情往来之时,也偶尔会采买她的吃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