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杜昭余光瞧见她,也没说话,只默默把一套拳打完,待到收了拳才朝她笑道:“东家早啊,昨晚睡得可还好?”
  尹遥这几日心情都十分舒爽,点点头道:“家人都在身边,睡得确实还不错。”
  她说着话,又问杜昭:“对了,昨儿舅舅卸下来的货,你都放到何处了?”
  杜昭带她去了库房,昨夜趁着晚宴期间,他早已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
  尹遥表示非常满意,又去其中一个架子上,翻出来舅舅带回来的其中一个小坛子,拿到了厨房之中。
  杜昭轻车熟路地打了两桶水,也挑着去了厨房,见尹遥往灶膛里添柴生火,便十分自动自觉地把水倒在锅里。
  等着水烧开的过程中,尹遥又将那小坛子举起来,揭开封签放在面前闻了闻。
  杜昭好奇地凑近一些,只见那坛子上贴着一张纸签,写着“南姜梅酱”四个字,他对岭南的食材不大熟悉,倒没听说过“南姜”为何物。
  看他面露好奇,尹遥笑眯眯盛了一勺儿出来,递过去示意杜昭尝尝。
  那是一勺儿琥珀色的果酱,瞧着很是晶莹剔透,光是闻一闻,便觉得酸香扑鼻。其中还夹杂着一颗颗棕黄色的小颗粒,想想这酱的名字,杜昭估摸着应是捣碎的梅子肉。
  他就着尹遥的手,直接尝了一口,入口只觉梅香浓郁、口感绵密,细细咀嚼时,果然还能尝到一颗颗酸酸的梅子,其中又夹杂着些许姜汁的辛辣感,但比起平日所吃的生姜,味道却又更为温润清新一些。
  尹遥轻咳一声,状似神态自如地收回手。
  她换了个勺子,自个儿也尝了一口,满意笑道:“我之前便听闻,岭南有这道以南姜蓉和青梅制成的果酱,说是熬煮之后,还要密封一年以上才能入味儿,原本还可惜没机会品尝,没想到舅舅这回竟带了好几坛回来。”
  杜昭也觉这酸甜清香的梅酱十分可口,只是他有些疑惑:“一大清早的,你翻出它来做什么?”
  尹遥往街对面邸店方向扬了扬头,解释道:“昨儿不是孟老做东嘛,他一向讲究养生,恰好南姜可温胃散寒,又比生姜更加温和一些,因此今早的醒酒汤,我便准备用这南姜梅酱,做一道甘草青梅饮。”
  说着话,她便抓了把甘草洗净,与南姜梅酱一道儿下入烧开的锅中,慢慢儿熬煮起来。
  等待的间隙里,她又去库房抱了把仙人草出来,坐在院中将它们泡在清水中细细洗净,打算一会儿拿来煮一锅烧仙草。
  杜昭刚挑好了水,也坐在她旁边儿,笃笃笃砍起了柴。
  这会儿日头还没上来,大伙儿仍旧睡着,周围也只有偶尔的鸟鸣,哗啦啦的水声伴着有节奏的砍柴声,却是难得静下来的相处时光。
  杜昭想起昨日之事,随口道:“东家,听闻你昨儿跟沈郎君打了赌?”
  尹遥挑挑眉,这人消息怎么总是这般灵通:“你怎么知道?”
  杜昭笑道:“我恰好路过,听到了只言片语。”
  “哦……”听他提及此事,尹遥难免有些不爽,“怎么,你有意见?不会也说什么‘女子不用支撑门楣’之类的吧?”
  杜昭失笑:“怎么会?”
  毕竟他又不是没经历过,比起皇太后登基称帝来,这寻常百姓家女子支撑门楣,哪里算出格了?
  尹遥听了却是撇撇嘴:“那你问这干嘛……”
  杜昭笑道:“我只是想说,东家好志气,我支持你。”
  不得不承认,大唐虽然民风还算开放,但“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是深入人心,尹遥穿越之后的这段日子,虽然生意做得还算红红火火,可也遇到非议,甚至来自亲朋好友的不解。
  即便是舅舅沈龄,这两日她也能明显感到,对她是有对子侄辈的疼爱,可也希望能将她保护在羽翼之下。
  不过尹遥并不愿意待在谁的羽翼之下,她只想靠着自己的能力,去得到想要的一切。
  如今杜昭说什么“我支持你”,倒是让她颇感意外:“真的假的?”
  杜昭正色道:“当然是真的,到时等你飞黄腾达了,可别忘了带上我。”
  人人都爱听好话,尹遥也不例外。
  杜昭这话夸得她浑身舒坦,不由笑眯眯道:“放心,苟富贵,勿相忘。”
  ……
  俩人闲聊的工夫,日头也升了起来,大伙儿纷纷起床,开始了沈记的新一天。
  夜禁解除,杜昭驾车出门去城外取冰,尹遥也将洗好的仙人草拿到厨房,另外烧了锅开水,加入少许草木灰和饴糖,小火熬煮起来。
  这会儿甘草青梅饮已经熬好,酸甜的梅酱又加入甘草的清甜,喝一口十分舒爽。
  尹遥把甘草片儿捞出来,又将这一锅饮子倒入木桶,由罗珊娜送去邸店,给宿醉的客人们醒酒。
  陆娘子洗漱好之后,也来厨房帮忙,尹遥让她煮了一锅芋头,碾成芋泥后,与糯米粉、饴糖、牛乳混合,用力揉成不散开的面团。
  面团分成三份,分别加入胡瓜皮、蜜桃皮、粟米粉,将其调成淡绿色、淡粉色与浅黄色,再搓成手指粗的长条儿,切成一个个小段儿。
  这小段儿便是弹牙爽滑的芋圆了,把芋圆放在糯米粉中滚几圈儿防粘。
  经过不停地熬煮与挤压,仙人草中的胶质都被逼了出来,再经过草木灰加速凝固,锅中液体慢慢变得粘稠,色泽也变成了半透明的棕褐色。
  捞出仙草叶碎渣,将滤出的液体倒在几个盆子里,拿到院中镇在刚打上来的井水中晾凉,待到彻底凉透,它们也凝固成果冻状,晃动时一弹一弹的,十分可爱。
  将做好的芋圆下入锅中煮熟,待到其浮起在水面时捞出,下入冰水中冷却。
  仙草冻切成小块儿,与芋圆一道儿装入碗中,浇上一勺儿牛乳与饴糖熬煮成的炼乳,再撒一把葡萄干儿,便是有名的岭南小吃——芋圆烧仙草了!
  铺子里的伙计们,先都停下手头儿的活计,每人分了一碗尝尝。
  这会儿温度已经上来了,再加上在铺中忙碌,大伙儿难免都出了一身的汗,这道美味一入口,却只觉仙草冻清凉解暑、芋圆软糯弹牙,再结合味道浓郁的炼乳与香甜的葡萄干儿……
  这一道清热解暑的佳肴,真可谓是熨平了身上的所有燥热!
  一时间大伙儿都没工夫说话,而是埋头品尝起来。
  沈龄昨儿住在铺子里,自然也蹭到了一碗。他之前在岭南时,也曾尝过当地人售卖的烧仙草,基本只是以熬好的仙草冻,加入饴糖或蜂蜜制成,如今尹遥做的这一碗,除了基本的食材外,口感还更加丰富了许多。
  他盛了几颗碗里的三色芋圆,吃在嘴里还不住地连连点头:“娘子手艺真好,这玩意儿又软又糯,口感好生特别。”
  陆娘子也笑道:“这还是三娘刚教我做的呢,没想到竟如此美味。”
  见大伙儿都对芋圆十分满意,尹遥这才安下心来,原本做芋圆是该用木薯粉的,只是大唐时木薯尚未传入,便只能用糯米粉替代。
  这糯米芋圆的口感,虽不如木薯芋圆那般弹牙,却是十分软糯,吃起来也自有一番风味。
  待吃过了这一碗芋圆烧仙草,大伙儿各自散开,继续忙碌手头的活儿。
  尹遥则是返回厨房,又朝一口锅中加入牛乳及少许饴糖,再加些方才熬好的炼乳,慢慢儿煮至微微沸腾。
  生粉加入生牛乳搅拌均匀,迅速倒入沸腾的热牛乳中,再持续搅拌,直至其变得浓稠拉丝。
  木盒底部铺满椰蓉,将牛乳糊倒入其中,盖上压板将其压平,放在冰块儿上冷却定型,再切成小块儿,倒扣在盘子中。
  孟老在邸店中,拉着罗珊娜聊了会儿天,她这才返回沈记,尹遥给她也留了一碗芋圆烧仙草,她却对尹遥正切着的这雪白小块儿产生了兴趣。
  “三娘,这是什么?”
  尹遥失笑,忙用竹签叉了一块儿,送入她的口中:“这是椰丝小方,你尝尝味道如何?”
  罗珊娜轻轻一咬,眼睛一亮:“香甜嫩滑,好吃!”
  尹遥自个儿也尝了一块儿,牛乳加入生粉后凝固成类似果冻状,但口感却比仙草要更加软嫩,仿佛入口即化般,浓郁的奶香味儿混着饴糖的香甜,再加上外面裹得满满的椰蓉,吃得整个人都心里美滋滋的。
  杜昭早就铺好了纸笔,画上了今日这几道美味,又持着笔朝厨房方向扬声道:“东家,今日的菜单你准备起什么名儿?”
  尹遥手里正抓着条鱼,也高声回道:“自然是——岭南美食节啊!”
  第90章
  既然要办一场岭南美食节,光是芋圆烧仙草和的椰丝小方这两道甜品自然不够,尹遥还准备做几道主菜。
  神都城水路四通八达,除了盛产鸭子之外,水产资源亦是十分丰富,渔民们每日以河为生,打捞上来的鱼、虾、蟹、蚌类,皆是十分肥美鲜嫩。
  城中百姓也自然喜爱吃鱼,炖汤、红烧、清蒸、香煎都是广受欢迎的做法,可最受欢迎的吃法,还属那一道鲜美的鱼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