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见如今都下午了,尹遥还采买蔬菜,沈龄十分意外:“午市已结束,三娘为何采买蔬菜?到明日不都不新鲜了?”
  尹遥跟他解释今日接了晚宴,康陶这才明白,为何七娘今早跟他说“有时忙得家都没空儿回”,原来还真是开了晚市。
  陆娘子在旁笑道:“如今郎君既已回来,家中有人照应,那我晚上便可以就在铺子中帮忙了。”
  “娘子要留下?”沈龄今日是一惊一惊又一惊,忙道,“那我也留下陪娘子吧!”
  大伙儿一番商量,最后派了康陶回家,去接七娘放学外加照顾阿婆。
  这会儿杜昭已把马车上的食材搬了下来,听说沈龄二人准备坊中摆摊儿,便问尹遥:“东家,咱们的推车要不要给康郎君带回去?”
  尹遥有些意外:“你消息倒是怪灵通的……”
  那日尹遥跟杜昭在兴国寺摆摊儿时,曾把推车弄丢,后来她还去县廨报了案。本来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谁知过了大半个月,衙役还真通知她找到了。
  她便派了杜昭去取,只不过推车虽然取回来了,但也是被人祸害得不行,上面好多物件儿都被拆了下去,只剩了个破破烂烂的架子。
  后来杜昭又抽空敲敲打打,勉力修补了一番,如今虽不能再蒸制吃食,但推着成品出门售卖还是可以的。
  不过因这推车欠下的五贯钱,后来俩人却是谁也没提,都仿佛忘了这事儿一般……
  尹遥想了想,又同康陶讲了一声,他便随杜昭去后院儿,将那推车放上了马车,待会儿拉回嘉庆坊去。
  今日的沈记除了杜昭以外,对康陶来说全是熟人,可他却发现,这唯一的陌生人,在沈记呆得却仿佛如鱼得水。
  不仅方二和刘五对他马首是瞻,陆娘子和罗珊娜对他很是亲近,连尹遥对他竟也十分信任,采买这种活计都放心交付。
  康陶不由有些奇怪,曹二的前车之鉴还在眼前,她们怎么还会招不知底细的伙计?
  杜昭拆卸推车时,他便留心观察了一番,不得承认,这人言谈举止颇为得体,真的挺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只不过,这样的人留在市井中做个伙计,是不是有些屈才了?
  杜昭不知康陶的想法,只是把推车及其一应零碎,通通搬到了车上,又朝康陶笑道:“康郎君,听闻当日是你送东家姐妹俩来神都城的?多谢你了。”
  多谢我了?康陶驾着车离开沈记时,也没搞明白对方谢自个儿什么……
  沈龄留下陪陆娘子,陆娘子却没空儿陪他。这会儿已是下午,得开始为晚宴备菜了。
  沈龄跟在后面进了厨房,只见正中央是一长条案板,两侧各有一长条灶台,每个灶台都各有三个灶眼,其中还有正生着火,熬煮着什么吃食的,散发出阵阵香气。
  墙边立着个不小的烤炉,货架上各种蔬菜、鲜果、肉类、酱料品种齐全,摆放得也是整整齐齐,连罐子都擦得锃亮。
  而他的娘子进了厨房,便径直走到中央的案板前,埋头忙碌了起来。
  莲藕削皮,切成薄片儿,豕前腿肉剁成肉糜,加入姜末、葱花、米酒、酱油、粗盐调味儿,搅拌上劲制成肉馅儿,夹在两片藕片之间,裹上面糊下锅油炸;
  茭白剥皮,切成滚刀块儿放在一旁备用;水芹洗净,切成手指长的段儿……
  其余几种她似乎不大会处理,便先放在一旁,等尹遥来弄。
  看着自家娘子这行云流水的动作,沈龄有些恍惚,没想到离家半载,她的厨艺竟已熟练到如此地步,心中除了震惊与欣赏,不免又生出些愧疚。
  若不是家中有此变故,娘子这一辈子也不必学会这些……
  陆娘子却是自得其乐,她处理好食材,一抬眼便看到沈龄盯着自个儿,便展颜笑道:“郎君,我如今手艺还不错吧?三娘都夸我有天分呢!”
  沈龄这边还有点儿伤感呢,却被她的自信晃了神:娘子当初虽然养尊处优,可却经常伤春悲秋,似乎并不如现下快乐?
  尹遥恰巧进来,调皮地拍了拍沈龄的肩膀:“舅舅,怎么眼睛都看直了?”
  沈龄被她说得有点儿不好意思,笑嗔道:“我跟你舅母老夫老妻的,混说什么?”
  不过他心里知晓,三娘并没说错,如今娘子倒又有了刚出嫁时那活泼少女的影子,真是让人好生怀念……
  尹遥身后还跟着两个半大少年,其中那个年少些的,一见沈龄就冲过来抱住他:“沈郎君,你回来啦!”
  沈龄定睛一看,这不是胡家店的二郎嘛?
  他不由也重重拍了几下对方的肩膀,感慨道:“二郎都长这么大啦!”
  只是瞧着胡二郎跟尹遥颇为熟稔的样子,他又疑惑道:“你怎么在这儿?”
  胡二郎把另一个少年拉过来,笑嘻嘻道:“沈郎君,这是我堂兄大郎,我们如今都在给尹姐姐做帮厨呢!”
  胡大郎给沈龄行了一礼,便自动自觉挽起袖子,尹遥给他递了一盆圆滚滚的荸荠:“大郎便先帮我削皮洗净吧。”
  胡二郎与沈龄寒暄了几句,也去尹遥那儿领了盆菱角,站在桌案边开始剥皮。
  最后还剩下一筐茨菇,尹遥拿到陆娘子手边儿:“舅母,此物名为茨菇,要削皮洗净,切成滚刀块儿,一会儿拿来炖排骨,按照之前丁香排骨的方子即可。”
  陆娘子点点头,之前尹遥教过她丁香排骨的做法,如今只要在炖煮之时,多加一味茨菇即可,她立刻熟练地忙碌了起来……
  转眼间便到了晚上,孟老作为东道主,早早便带着小周郎君来了。尹遥出来打了声招呼,便又继续回厨房忙碌了。
  倒是沈龄,厨房如今站了四个人,他再在一旁便有些碍事了,只好走了出来,站在罗珊娜身旁,帮她招呼一下前来的客人。
  今日恰好有一位客人,是原来沈记的常客。
  他一进门,就瞧见了迎客的沈龄,不由拱手笑道:“沈郎君,好久不见。”
  沈龄亦与他行礼。笑道:“王郎君。”
  王郎君有些意外道:“原来这家沈记是你开的,难怪生意如此红火!不过怎么之前几次来,都没见到你?”
  沈龄轻咳一声:“王郎君见笑了,这家食店却不是我开的,东家是我外甥女儿。”
  那客人恍然大悟:“不是郎君开的?难怪,我之前都是见有个小娘子忙里忙外。看来你们沈家果然是人才辈出啊!”
  沈龄听了这夸赞之语,虽然多少有点儿落寞,更多的却是自家孩子被夸奖的欣慰与自豪,脸上差点儿笑开了花。
  随着客人落座,一道道精美的菜肴也端上了食桌。
  油焖茭白、黄金藕盒、茨菇炖排骨、香干炝水芹、河虾炒菱角、莼菜鱼圆汤、赤豆沙芡实、冰花荸荠饮……
  不论是从食材选择、菜肴口味、花样翻新还是色泽搭配,以沈龄这些年开食店的经验来看,竟挑不出这桌菜肴的丁点儿毛病,亦只能抚掌赞叹。
  尹遥好不容易忙完,又出来招呼客人。今日是践行宴,不适合玩儿行酒令这种热闹的游戏,大伙儿便只饮酒闲聊。
  不过这美味又清爽的水八仙宴,倒是冲淡了不少离别愁绪。
  沈龄原本今日来之前还想着,这开食店的门道多,来了铺子可得给外甥女讲讲生意经,免得她吃了别人的亏。
  如今见她做事如此老道,招待客人进退有度,安排伙计做事也是井井有条,哪里还有他开口的余地?
  待到尹遥终于闲下来,凑过来问他感觉如何时,沈龄真心称赞道:“我这个做舅舅的,当向三娘多学学。还得早日开店,努力把你阿翁的沈记小楼拿回来才行。”
  尹遥却是挑了挑眉,笑眯眯道:“可我的愿望,也是想把阿翁的沈记拿回来呢!”
  沈龄惊讶道:“你?”
  “对呀,”她浅笑盈盈盯着沈龄,“舅舅,不如咱们打个赌吧?”
  沈龄有点儿茫然:“什么赌?”
  “嘿嘿,咱们各凭本事,看谁能先把阿翁的沈记拿回来。”
  第89章
  当晚宴席结束,尹遥按照惯例,将客人们都送到了对街的邸店中下榻,铺子里的伙计们,则是留在了店中住下。
  自从她购下隔壁的铺面之后,因着只需一间厨房与一间库房,所以隔壁原本用作厨房和储藏的屋子,不仅加盖了一层,而且还被她改造成了舒适的卧房。
  如今沈记铺子里,除了杜昭每日住的房间之外,还有三间卧房。
  罗珊娜照例跟尹遥一起住,方二则跟刘五一道儿,剩下一间便留给了沈龄和陆娘子,至于胡家兄弟嘛,便就近直接回了胡家店,安排得倒是正正好好。
  第二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尹遥就爬了起来。
  她刚推开门,就迎面见到了杜昭。杜昭刚刚洗漱完,正在院中打拳,姿势洒脱飘逸,别说看着还怪养眼的。
  俗话说秀色可餐,尹遥也不做声儿,只笑眯眯站在一旁欣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