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吃完两个外酥里嫩、热气腾腾的肉夹馍,杜昭又在院中打了套拳,舒展舒展筋骨,再拎起一旁的木桶,扔进井中打水。填满院中两口水缸后,又砍了些柴火堆在院角。
后院的活计料理完,他洗了洗手走进堂屋,先将招牌菜的价码从墙上摘下来,随便挑了张桌子坐下,用小刀将木牌上原本的字迹刮去,研墨提笔,仔细写上今日的,再重新挂回去。
刚挂好今日的价码,就听到后院儿传来敲门声,杜昭回身前去开门,原来是市内屠户,说是尹娘子昨儿订好的豕肉,方才杀好了便给送过来。
“你是沈记新来的伙计吧?”屠户扛着猪肉进来,随口寒暄了两句,便轻车熟路直奔着厨房而去,“我给你放厨房去。”
瞧见厨房门上挂着的锁,屠户有些摸不着头脑,扭头道:“尹娘子这怎么还锁上了,那我把肉放哪?”
平日里屠户来送肉,都是尹遥或者陆娘子在的时候,还没见过这情况。
杜昭摊了摊手,两人一番合计,只好把院中的石桌打扫干净,又铺了张草席,将那豕肉先放在了上面。
“这尹娘子,厨房有什么值钱的不成?”屠户走的时候,还在嘀嘀咕咕。
杜昭心道:谁说不是呢,厨房有什么好锁的,新买的豕肉不是都还在外面?
这肉露天放也不大好,他又认命地去找了张粗布,罩在了上面,这才再次返回堂屋。
将前日买的整张宣州纸裁开,研墨调色,开始誊写今日要用的传单。
一个时辰下来,今日要发的百余张传单终于写好,倒不是他精雕细琢速度慢,主要是一会儿有人敲门来送酒水酱料,两会儿有人敲门来送肉菜果蔬,这一趟一趟,把杜昭折腾得没了脾气。
不过也还别说,这种每日一睁开眼,就知今日要忙得团团转的日子,还挺安心?
铺子前门外,传来咔嚓一声,是尹遥收了嘉庆坊中的早饭摊儿,又同陆娘子一道儿,赶来铺中制作糕饼并筹备午市。
尹遥一进门,就先发出了灵魂拷问:“杜昭,方才我们进南市时,布告栏上怎么没见着咱家今日的水牌?”
“……”
安心个鬼。
看到桌上刚写好的一沓传单,连墨迹都还没干,尹遥讪笑了一声,难得有些气虚:“无妨,你慢慢儿画,午时开市前贴上就行。”
两人身边今日还跟着个小姑娘,正是逢家塾旬休的尹七娘,她有模有样地朝杜昭施了一礼:“杜郎君早。”
杜昭亦笑道:“小娘子早啊。”
尹遥和陆娘子自去后院儿,尹七娘则留在堂屋中,她瞧了瞧那沓写好的传单,惊叹道:“杜郎君写字真整齐啊!”
杜昭失笑,这小娘子小小年纪,显还看不出书法好坏,只看得明白是否整齐。
然后便听尹七娘又道:“我阿姐藏在家里那份过所,是你的吧?我瞧见上面写了‘杜’字儿呢,夫子前几日才教过的!”
“……对。”杜昭扶额,真扎心哪,不愧是姐妹俩。
尹遥掏出钥匙,刚准备去开厨房门,便听陆娘子道:“三娘,那石桌上的,该不会是今早送来的肉吧?”
陆娘子说完,便瞧见她手上的钥匙,不免噗嗤一笑:“你这孩子,虽说仔细些没错儿,但你这也……”
摸了摸鼻子,尹遥心道自个儿真是多此一举,锁厨房门作甚,不过是些食材酱料,有什么好偷的不成……
铺子已开了有段日子,尹遥和陆娘子早已驾轻就熟,抱起院中的柴火,填到灶膛中生起火,先煮上今日的免费饮子。
紫苏叶洗净,下入锅中,加甘草、陈皮,熬煮至紫苏叶变软,倒入少许饴糖搅匀。
这刚煮好的紫苏饮还是暗黄色,待略凉一凉,尹遥又放了几片儿干香橼,香橼片泡软后,紫苏饮的颜色也变成了清澈透亮的淡粉色。
“七娘!”她朝堂屋中扬声喊了一声。
“阿姐,怎么啦?”七娘马上跑过来。
尹遥递过去两个杯子:“先喝些饮子再玩,顺便给杜郎君也拿一杯。”
杜昭端详面前这一杯,据说是顺带着给他的紫苏饮。杯子是东家前几日特意购的白陶,衬上这粉红的颜色,味道先不说,便是这么瞧着,也确实清新怡人。
以朱砂、藤黄、钛白加水调和成淡粉色,他又在今日那水牌的菜色旁,加了一杯紫苏饮,碧绿鲜嫩的春菜,与粉红清新的饮子相互交映,让人一下子便仿佛到了春日郊外。
……
今日恰逢张寺丞父子俩都旬休,张小郎君这几日总听尹七娘念叨,说自家阿姐的铺子,上新了许多样儿春菜,便也闹着要来尝鲜。
夫妻俩一商量,就带自家的宝贝儿子,往这南市来了。
一进南市,窦二娘先被布告栏张贴的水牌给吸引了注意力:“夫君你看,是沈记的春日鲜,咱们可得尝尝。”
张寺丞点点头,又听张小郎君在一旁道:“阿娘,我要吃那个!”
代售沈记糕饼的小摊上,今日都新上了一种名为“青团”的糕饼,是陆娘子将糯米蒸熟后,与艾草汁拌在一起舂成米糕,再包上咸鸡子黄和豕肉松,再上锅蒸制而成。
此物颜色翠绿、清香扑鼻,引得路过的百姓,不少都停下来买一个尝尝,自然也吸引了张小郎君的注意力。
一家三口迈进沈记铺子的时候,张小郎君手上还捧着个青团在啃。
“张大郎,你来啦!”还是七娘眼尖,三人一进门便瞧见了。
“二娘,你们怎么来了?”尹遥刚送走一波客人,正在收拾碗筷,一抬头便见到张家一家三口,不免有些惊喜,连忙跟几人打了声招呼。
窦二娘笑道:“听你家七娘提起春菜,便想着来尝尝鲜呢。”
一家三口寻了张空桌坐下,窦二娘朝店中瞧了一圈儿,又道:“你们家小罗呢,怎么没见人影?”
尹遥朝着张大郎手中的青团努了努嘴:“喏,她见铺子里人手够,便朝我支了些钱,也去卖青团啦。”
罗珊娜这些日子跟李娘子玩得投缘,这不,跟人家学了些“销售技巧”,也跑去街上摆摊儿了。
还别说,这每日下来,倒也是赚得钱袋鼓鼓,还号称再过几个月,就能还清欠尹遥的债呢。
尹七娘则在一旁朝张小郎君挤眉弄眼:“怎么样,我舅母做的青团好吃吧?”
张小郎君连连点头,竖起大拇指:“面皮儿又糯又韧,内馅儿又鲜又香,七娘没骗我。”
尹遥见张小郎君吃得香甜,也朝窦二娘笑道:“舅母还要做些豆沙馅儿和胡麻馅儿的,我本还想着,让七娘明日带到你家去。这下巧了,一会儿直接都给你装走,给老郎君和夫子也尝尝。”
“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三娘啦。”
“东家,洛州春买回来了。”几人正在闲聊,杜昭从酒铺沽酒回来了。
他方一进铺子,就瞧见尹家姐妹正跟几名客人聊得起劲,看起来很是熟稔的样子。
再仔细一瞧那一家三口,他不免愣住了:这是……南阳张氏的五郎?他明明应该今岁才入京,为何如今就在神都城?
“这是我们铺子新来的伙计,名叫杜昭。”尹遥给几人介绍,“杜昭,来拜见下张寺丞、窦娘子。”
“张寺丞,窦娘子。”杜昭上前行了一礼,踌躇了一下,还是没忍住问道,“不知寺丞领的,是九寺中的哪一寺?”
张寺丞瞧了杜昭一眼,这人虽不过是个伙计,可瞧着却也礼数周全,怎么一开口如此唐突?
不过看在尹遥的面子上,他但还是答了:“某领的乃是光禄丞。”
“原来竟是光禄丞……”杜昭喃喃道,有些魂不守舍地追问了句,“是刚赴任的吗?”
“都五六个月了,怎么了?”尹遥抢答,又马上瞪了他一眼:“你问这么多干嘛?”
这杜昭,往日里一副凡事不挂心、勤快又好说话的模样,怎么今日对着客人这般刨根问底?
杜昭回过神,摇摇头道只是随便问问,便借口要把酒送到后院儿,推门出去了。
“他大概就是好奇,你们别见怪。”到底是自家伙计,也不能落了他颜面,尹遥随便找了个台阶就下了。
“今日既是冲着我家春菜来的,那便尝尝春四鲜和翡翠春卷吧?”
张小郎君自是捧场:“尹姐姐做的我都爱吃!”
……
厨房的灶上,正小火焖煮着备好的汤汁儿。
去岁腌的咸肉切成厚片儿,热油下锅煸炒出油后,下入一早刚送来的豕排骨,煎至两面金黄,加入清水慢慢炖煮一个时辰,方形成这鲜香透白的汤汁。
尹遥从一旁架子上,拿出两根已剥好、洗净的春笋,这春笋今早方才冒出头儿,便被人挖了出来,小小一颗却又鲜又嫩,要当日吃才最美味。将春笋切成滚刀块儿,热油小火煸炒至表面发皱。
盛上几勺儿带咸肉和排骨的汤汁儿,倒入小砂锅中,大火烧开后,下入煸炒断生的春笋,小火焖煮一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