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得找军中神射手射,还不一定能射下来,运气不好看不到,原来下聘礼用大雁都是显得自身有财调啊。
范云尴尬,县官被家族找个吃俸禄的地方,都能在直隶,家里那么优越,原来都用不起。
县令笑完教着:“一对鹿皮,一捆布帛,最好是两只鹅都可代替大雁。”
“谢谢县官。”范云呼出口气,鹅啊,奶奶家就有养,回去洗洗带上两只。
县令对此更是乐,“到时候县城内成婚,我来当主婚人,先预定上。”
范云自是点头,还被开玩笑:“这官宦人家成婚流程多吧,不像乡下一个包袱就走到男方家过日子。”
范云摇头:“不多,成婚就这一回,步骤多更显郑重。”
出门后,都还能听到县官大笑声。
怎么长辈看小辈成婚忙碌,都笑的那样啊。
第52章
从县城门口路过时,县官送上了两盒茶叶,说是提前贺礼。
范云接过,问是什么茶叶后,笑着上马车,一家人往府城出发。
人闹哄哄的,很多第一次出村、或是出县城,还有两只鹅的嘎嘎叫。
舅家负责看着,竹筐子明明很大很宽,但两只鹅被绑起来都能伸直了脖子顶开。
豆豆去找小兰一起坐,范家人让乖乖的,但大人们都一直乱动,争相看外面景。
后面马车上,陈学才指着每一个,艾余良点点头还有点印象。
他没想到,范云去自家请自己也去,不过能去府城州城看看,充满期待。
第一辆马车上,范云和爹娘正算着一样样,缺的得府城和州城买上。
因为有老人、孩童,驿站吃住,白天也多次停下歇息,两天半到达府城。
府城门口,因为提前来信,李家的奴仆已等待。
看到范云后,直接分出一人去通知少爷,一人迎上前。
送上路引,进入府城。
客栈内清洗休息,李思濠快步而来。
“呐,你让我找的丹青,可惜有些少。”他说着皱眉,“都怪那些店家,还说都提前要才可。”
范云道:“不少,不少,有就极好,州城那我再问问。”
丹青指丹砂和青雘(huo),是两种可做绘画的矿物颜料,可作聘礼之一。
因颜色多为红色青色,不会因时间而褪色,象征坚贞不渝。
范云哪知道这东西,作画的画轴、颜料他都没见过。
还是县官说,范云记下找来凑。
一个时辰后,李思濠增加了两辆马车,仆从数十。
他还专门找的府学内出众的同窗,到时候应付刁难、答题作诗的,指望他们了。
范云竖起大拇指,俩人诗词都做的一般,这可真是帮大忙。
吴家和范家等人是第一次见这样张扬的人,忙问家里是干啥的。
“不知道。”范云没问的心思。
两家人点头,云云他交朋友是不看其他。
抵达州城之前,范云直接说了好些,尤其是豆豆和小兰,到客栈才能下马车。
大人们也吓唬,七岁的小兰乖乖点头。
她撅着嘴,村子里因云哥哥,自然哪都去的,可云哥说了,城里有拍花子,才不会乱跑呢。
其实范云是担心过了,一路进州城,家人们和小兰的嘴巴张的能放下个鸡蛋。
到了客栈喊下来,都没回过神。
进去客栈,眼睛都还瞅着外面,头扭的不知转回来。
路上累又加兴奋,洗澡后直接补了个下午觉。
醒来后小兰又蹦又跳,感慨城里好大好大。
豆豆教小兰用词,明明学过多个。
但大人们并没有在意,他们比孩子们强不到哪去。
新奇的听了一夜打更声,早早都起来。
朝阳洒向城内,更显闪耀。
有学才他们和仆人,范云听爹娘说领着老人小孩出去逛,自是放心,还让多带点钱。
两家老人走路上,头跟拨浪鼓似的,这比年画上的还好看十倍,哪能想有一天能来这逛。
范云和李思濠自是去拜见刘侍郎,其夫人王氏来上茶,当即起身喊师娘。
王氏快速上下看过,转身笑着离开。
这身高七尺,相貌堂堂的,难怪夫君看中。
范云言语几句后,不禁开口问座师州城内卖丹青的书肆。
刘侍郎笑,“书肆可不卖颜料,画阁内才卖,你们可不是白跑吗。”
“画阁?”范云一愣。
就听座师讲,其内是专门卖画画相关的东西,还是画师卖画作的地方。
范云点头,原来如此。
座师讲完,直接说他夫人那有,去让拿来两块。
很漂亮的两块矿石,跟晶石似的,一块朱红色,一块青色。
范云接过,长者给,自是收。
说如此贵之类的话,不是他的风格。
一会后李兄出去,范云被单独留下,知晓了好多未婚妻的事。
这一听入神,直接又被留下吃午饭。
正堂内李思濠紧张着,被师娘问可否娶妻。
低头犹豫数秒后,说道已娶。
王氏嘴角笑着,让多说说。
李思濠:“两家长辈幼年定下亲事,弟子和内人十二岁时成的亲。”
王氏点头,“那可真好,少年夫妻。”
李思濠笑,只是心里难受些。
早知道爹和祖父就不该早早定下婚事,若不然现在,压下这想法。
吃饭之时,范云品尝着饭菜,没看到师娘观察的眼神。
王氏见只是盘子朝向他的那一侧夹着,不曾有动静,可谓斯文有礼。
一个人的吃饭习惯是最遮掩不了的,也不翻动也不出声也不大动作,印象更好。
等离开,刘侍郎看向结发妻子。
王氏笑着,“别念我多事,毕竟西西从小我们看着长大的,还是我的弟子。”
刘侍郎:“你留饭,我就知道你意思了。”
夫妻俩人笑着走进书房,感慨当初那小小玉团子似的女娃,如今终于稳稳当当的嫁人了。
范云出来就发现,李兄这有心事,直接问怎么了?
李思濠摇头,“有些后悔早早成婚,师娘要是介绍个给我,岂不更上层楼。”
一看范云惊讶后鄙视的眼神,不由大笑,“就知道你瞧不起这样的事,开个玩笑。”
其神情变的认真:“成婚数年,是娘子更是家人。”
范云脸色一缓的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头顶太阳,前路坦荡。
*
日子在请媒婆和采买中只觉不够,而且未婚妻到的比预定的日子还快。
马车入城,范云一家站座师和师娘旁边迎接,布政使安排的单独城门。
抵挡的严实,数不清的马车驶过。
那层层婢女和男仆,只听到马车轱辘声。
骑在后面的一圆脸少年郎下马,跟刘世伯见礼后,就直接看向范云。
对比身高,竟比自己高。
这就是姐姐要嫁的人啊?
范云直接上前友好的笑,用官话道:“你就是淮左吧,一路上这近二十天可真是辛苦了,没想到你居然还会骑马?”
杨淮左嘴角抖动,差点控制不住上扬。
故意板脸,也用着官话道:“我们这是第一次见面,你怎么知道我的?”
浙省离这那么远,且不可能见过。
范云笑:“座师跟我介绍过你,我就记下来了。”
这可是自己小舅子,哪能不记住。
王氏看几句话哄的一口一个姐夫,皱眉捂脸。
傻小子,没有比他对竹西嫁人更高兴的了,但是也不用如此呀。
范云正和小舅子聊的开心,师娘上前说回宅子再聊,点点头一同跟着大人们身后往前走。
一路上听吐槽,豆腐脑竟是咸口的,这里都没杨梅吃等话。
小舅子如此,但范云只觉没表面上单纯。
更像是借着这些,听自己是否能为了顺他的话而贬低家乡。
这是他的家乡,麦子熟的场景从小看到大,怎么会说不好。
所以说着包子、馒头的宣软香甜,豆腐脑咸口的别有滋味。
州城的大宅虽说不到一个月的整理,但王氏操持的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那么多马车转去后院搬运,下人仆从忙碌有序。
大堂内,范云被年长、年老的妇人们温和的问话。
带着独有的江南腔调,口音,范云听的无障碍。
一一回着,心里对上号。
这是未婚妻的继母,岳父的第二任正室,何氏。
这二老是岳母何氏的爹娘,那魁梧的中年男子,岳母的兄长。
下人搬上屏风,男女分开吃饭。
席间被何舅舅笑话不能喝酒,直接被其自个老子瞪眼骂。
“这孩子是读书人,可是解元呢,别拿你莽夫那套。”何老爷子中气十足。
在转过脸,看着这小辈越看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