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成年人要考量,而考量的方方面面让一切变得更加束手束脚。陆河不想认,然而此时能做的只是将冰凉的饭菜放进微波炉——它们的来处让人不舒服,可粮食蔬菜无错,浪费可惜。
  这便是考量。
  区实验小学的王主任发来消息——小陆,下周六我们去晚风做第二批次活动,你还方便过来帮忙拍拍照吗?
  那意味着若是答应,他便可以自然而然见到宗念。
  陆河忽而想到孙姐的话,一个人不认可就是不合适。
  微波炉“叮”一声响,他拿着手机,久坐未动。微波炉急切催促,“叮叮叮”三声。陆河起身,与此同时回复——最近有点忙,我就不过去了。
  第26章 “我们可以变生疏,但没必要变尴尬”
  宗念再次见到陆河是一周后。
  晚风平日食材采购多由全师傅的儿子全小满负责,这日小满休息,宗念便接下采买任务。全师傅列好清单,特意交待去西边集贸市场,那里东西多品类全,有几家相熟店铺他们算老主顾,可拿到优惠价格。宗念悉数记下,一大早便开车出门。
  先搞定米面粮油大件,多亏熟客,店铺老板见她形单影只,张罗着伙计们帮忙将东西运进车后备箱,众人拾柴火焰高,省去很多力气。接着是肉食菜品调料,宗念手拉小推车,肩上背着大购物袋,一家家走过去汗出了几层。有店家听得全师傅名号,未等说话,一二三四将要买的东西一一指点,不忘打趣,“你就放心买吧,每回都是这些”。从前从未干过这种活计,负重前行,身体疲累,可心里却很充实。在晚风数月,偶尔也会琢磨所得与所失,思来想去,得到是远远大过于失去的,因为体验不可复制,她收获诸多新鲜的人生体验。
  来市场购物也好,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也罢,又或
  者听老人们讲述他们的过去与感悟,宗念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自己最初的抵触与烦闷正在一点点消解,她开始适应这样的生活,并且享受身在其中探索的奥妙。
  命运神奇,只置一个场景,摧毁或搭建全凭心之走向。
  结束采买天色忽变,瞬间小雨濛濛。宗念拖着东西在市场门口避雨,车停在马路对面。这时听得有人唤名字,抬眼竟是陆河母亲。她叫声“薛阿姨”,又听对方问话,“你自己来的?买这么多东西。”
  “嗯,车里还有呢。”宗念笑笑。
  “小姑娘家家一个人哪里搬得动,不然……”
  话音未落,陆河举把伞从马路对面过来,四目相对两人皆有些不自在,倒是薛慧热心张罗,一边接过儿子手里的另一把伞,一边吩咐,“你帮忙搬一搬,小念,车停哪里啦?”
  “就对面。”宗念指了指,肩上的购物袋已被陆河卸下,他将伞塞到她手里,又接过小推车,指尖相触,他的手很凉。
  “走吧。”陆河说,回头看母亲,“妈,小心点,路滑。”
  薛慧撑开伞,忽而想起什么似的又道,“哎呀小念,轮椅还在我家呢。一直想送过去,你爸爸说不着急,我就忘掉了。我就住附近,你方不方便拿?或者改天让陆河送一趟。”
  宗念下意识先去看陆河——对方正望着穿梭的车流寻求穿过马路的契机,全无表达的意愿,于是说道,“那我顺路去拿一趟吧,方便。”
  既然他不愿多接触,那就减少见面次数,到此为止。
  “好好。”薛慧嘱咐儿子,“你帮小念搬到车上,这么多东西。”
  “知道了。”陆河应着,见车辆减少,大步开路。
  他走得快,头也不回。加之左肩挂大大购物袋,右手拉小推车,宗念只得从后面追上去打伞。雨丝稠密,待穿过马路走到车前,又将东西全部放入后备箱,两人又一次视线相对。也是到此时,陆河才注意到那把伞一直向自己倾斜。
  他将伞朝宗念的方向推了推,刚想说些什么,却见宗念收起伞直接递过来,“我跟你车,走吧。”
  向前隔三个车位,薛慧正朝他们挥手。
  “好。”陆河接过伞,紧锁眉头朝母亲的方向走过去。
  即便无法更近一步,他也不想与她变成这样。
  宗念没有上楼。等待的功夫接到老梁打来的电话,开头就很奇怪,“你把大望他们的演出推了?”
  “没有啊。”她不明所以,“28号在六十条,我都记本上了,还等他们通知排练呢。”
  “大望让我去。陈允跟他说的,说你要给非也演,时间撞了。”
  宗念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赶忙解释,“有点误会。陈允前阵来了,他们要在我家旁边古镇演跨年,我们一起去见了主办方的人,估计没说明白,让他以为我要跟他们演吧。我给陈允打个电话。”
  “先别。”老梁说道,“大望那头你别担心,到时候我去给他们打,都说好了。他也理解,古镇在你家旁边,大过年的谁不愿意离家近。但是陈允……”
  老梁是多年朋友,宗念立刻听出画外音,“有话直说。”
  “你记得有回在ballon,你们临时改演《第一封情书》吧?”
  “记得啊。”
  那会儿她刚刚告诉陈允自己要回老家的决定,以后不能如从前一起排练一起演出,作为告别纪念,陈允临场改了歌。
  “那你知道那场有个资深制作人在现场吧?”
  “知道。”
  对,当时得知后的自己还有些感动——要知道在音乐制作人面前展示实力是多难得的机会。非也有很多歌,很多首符合他们一贯风格在演奏上亦更加成熟的作品,但陈允偏偏决定演这首并不算娴熟,曲风也大相径庭的歌曲,只因为那是自己写的。
  “新青年爆那首《万圣夜》,也是你写的吧?”
  “我写的词。”宗念这下真被绕得糊涂,老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问来问去,完全不是他的风格。于是有些好笑地问道,“你是不是又喝大了?”
  “我现在非常清醒。”老梁不由生出些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我听说,陈允他们要签了。”
  要签的意思是,有合约,有经纪公司,非也沉寂这么多年,终于要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好事啊!”宗念听得有人敲玻璃,落下车窗,见是陆河,于是打开后座车门。
  轮椅放上去,陆河却没有走,打开副驾驶的门坐了进来。
  因通话仍在继续,她便也没有说什么。那头老梁却对她“好事啊”的表述极度不满,音量升了几级,“我问你,陈允最近有没有跟你说什么?”
  “什么啊?”宗念当然最先想到那些表白的话,只是陆河在旁边,不知怎的,她觉得难以启齿。再加上与陈允已经说开,她不想被任何人知道曾有过这一出。只得打马虎眼略过,“他跟我说得多了。你今天绕来绕去,到底什么意思?”
  “有些消息我是听来的,再往下说,有挑拨离间的嫌疑。”老梁忽而严肃,“但是宗念,咱俩这么多年朋友,好的女鼓手不容易遇到,我当你是妹妹,我也惜才。陈允他有想法,你做决定一定要三思再三思。”
  “老梁,我真不明白。”
  “版权。”
  “版权?”宗念皱了皱眉,她实在不懂怎么聊着聊着就到这个层面。
  “陈允有才华,非也也有自己的风格。但是风格未必能打开市场适应市场,不然这么多年怎么就出不来?我只跟你说一个我确定的事儿,那个制作人,就是因为《第一封情书》才关注非也的。”老梁点到为止,“你再想想,陈允他自己不清楚么?那场他究竟为什么临时改歌?”
  通话结束。宗念眉头锁紧放下手机,感觉自己被扔进一个迷宫。
  老梁似乎给出很多线索,这些线索如同拼图的碎块,一定是可以拼在一起的,但她找不到任何连接渠道,眼前依旧迷雾一片。
  “什么版权?”旁边忽而传来声音。
  思绪被打断,她有些怔怔地说道,“哦,一个朋友,突然提醒我版权什么的。”
  “音乐上的?”
  “嗯。”
  “你有自己的歌?”
  “写过几首。”
  “涉及录制吗?”
  宗念看向他,犹豫地摇摇头,“不涉及吧,没跟唱片公司签过。”
  这是她不曾涉及也完全没有深思过的领域,写歌的初衷很单纯,灵感来了,好玩好听。一切忽而以一种庄重的姿态被放置在桌面上,这让她有些无措。
  “音乐著作权大体上分为词曲和录制,我理解你现在的情况主要是词曲版权,这两项是可以分开登记的。”陆河试探着问一句,“如果有需要……”
  “就是说,一旦我去登记,就可以证明这首歌是我写的,对吧?”
  “是,可以保护你的创作。”
  宗念点点头,老梁是在提醒自己注意这一点。
  “遇到版权纠纷?”
  “哦没。”宗念被拉出迷宫,上下打量他一番,“你不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