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 噍——!”
  随着渐渐长大,再加上李盛自己的调整,他的叫声终于没那么软萌了。
  张骞抬头去看,一只深褐色的鹰盘旋着落下,站在了他的使节上,金雕肩颈处的那一抹金黄尤其耀眼。
  小鹰低下身子,轻轻蹭了蹭他的手背,而后张开翅膀飞向高台,落在皇帝的肩膀上,和年轻的帝王一起,看着他走出宫门。
  去吧,历史会铭记你,你的名字,注定流传千古。
  送走了张骞,刘彻沉寂了几天,为了让他高兴起来,小伙伴韩嫣建议出去围猎散心,已经会飞的小鹰也跟着去了。
  刘彻既然起意讨伐匈奴,便着意让自己部下亲兵练习骑射,他经常带着一只私人警卫队夜里出发去行猎,通常在殿门口相聚,“常相期于殿门之外”,故名曰“期门军”,其中的郎官将士被称为“期门郎”。
  夜里出行打猎,又是在长安城附近,有时候,这群骑兵大部队就会伤到寻常百姓家种好的庄稼。
  这次又是半夜出发,李盛飞了一会儿就跑了回来,窝在刘彻胸前专门捆好的大兜兜里休息一会儿。
  也就这两年能享受一把被汉武帝抱着的感受了,等他长成大鹰,就抱不过来啦!
  刘彻带着人后半夜出发,天刚亮的时候到了长安附近的杜县(在后世的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
  他们又不小心踩坏了一片秧苗,当地的居民号呼斥骂着赶过来,喝问他们是谁?竟然如此无礼!扰民伤田还如此张狂,他们要上报给县令治罪!
  李盛就看着刘彻一摆手,脸不红心不跳,大声道:“吾乃平阳侯曹寿!”
  ——曹寿,汉武帝同母姐姐平阳公主的丈夫。
  李盛当时蹲在刘彻的肩膀上,闻言都愣住了——干了坏事就冒充姐夫,小舅子就可以这么嚣张吗?你可是汉武帝哎,这样真的好吗?!
  居然还这么坦坦荡荡一点都不心虚,果然,能当皇帝的人,脸皮都要厚一点。
  第221章
  干了坏事的刘彻毫无心理负担地用姐夫平阳侯顶锅,但就算是侯爵,也不能随意踩踏人家的秧苗啊!
  一年的收成都指望着田里,但听闻这一伙人是侯爵,围拢过来的百姓们都有些害怕,李盛扭头看看刘彻,再看看韩嫣,这两人都是出生富贵又年轻气盛,可能是拉不下面子?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要补偿人家的意愿。
  这就有点无耻了!
  怪不得史书中都记载你们这群人“扰民甚重”,还曾经被人“疑为奸盗,聚少年欲攻之”,合着只干坏事不善后啊!
  果然,法治科普任重而道远,刘彻和韩嫣这种贵族子弟都纨绔惯了,很需要教育啊。
  这不行啊!你可是皇帝,你得了解民情啊!
  李盛一扇翅膀,从刘彻肩膀上飞起来,飞到韩嫣身边的树枝上落下,翅膀尖尖指了指他腰间的囊袋。
  韩嫣有些疑惑地把囊袋从腰间金扣上解下来,小鹰又拍一拍那上面的系带,韩嫣瞄了一眼刘彻的脸色,顺着小鹰的意思解开了。
  李盛弯下身子瞅了瞅,不愧是史书留名的“得宠于武帝”,帝王近臣果然豪奢,这都是金质弹丸啊!
  刘彻对于自己在意的人,向来很大方,何况韩嫣从他六岁陪伴至今,两人十几年同窗学习起居作伴,关系非比寻常,如今韩嫣才二十岁,在汉武帝的提拔下,已经是“日益尊贵,官至上大夫”,出身贵族又多有赏赐,韩嫣有钱得很,《西京杂记》中记载韩嫣常常以黄金为弹丸射猎鸟兽。
  长安城中有歌谣曰:“苦饥寒,逐金丸”,长安城内的孩童只要听说韩嫣出来打猎,常常蜂拥跟从以求散财。
  已经四个月的小金雕,爪爪也不小了,李盛想伸爪子进去抓一把,袋子口太小了,不好操作,于是他张开鹰喙进去叼了颗金弹丸出来。
  成年金雕的喙长度能达到六厘米,李盛现在还小,只叼了一颗出来,他看韩嫣还呆呆的,伸出翅膀拍拍这傻子的手——伸手接着啊!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叼了三颗金丸出来,每颗都有小指肚大小,应该足够补偿这一片秧苗的产出了吧。
  看着那只鹰朝着自己飞过来,为首的那个中年男子有些害怕,但那只鹰在他头顶盘旋了两圈,扔了点东西下来,他大着胆子借助,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金的!
  李盛把三颗金丸扔下去,在空中叫了两声,又飞回了刘彻的肩膀,扭头蹭蹭他的下巴:喏,学着点。
  李盛觉得平阳侯应该感谢自己挽救了他的名声。
  刘彻是出身好心气儿高,锦衣玉食地长大,自来高人一等,一时间难以与平民百姓共情,但是他不傻,一看这情况,便朝着韩嫣看去,韩嫣心领神会,立刻扬声道:“我等无意伤及田地,这些尔等便收下吧。”
  一群人呼啦啦又跑了,到了中午停下来的时候,刘彻把小鹰揽在怀里细看,越看越觉得小鹰不凡,他一边用兔子肉投喂小鹰,一边给它顺顺翅膀上的羽毛,扭头问韩嫣:“该给小鹰起个正经名字。”
  韩嫣正在烤鱼,闻言把手里的活儿交给亲卫,转过头来认真考虑这件事,俩人头对头,开始琢磨给小鹰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好。
  李盛吃够了,蹲在刘彻怀里听着他们商量,一边听一边在心里纠结。
  “玄飞?”——太普通了。
  “墨羽?”——跟毛色相合,但不够霸气。
  “金鸿?”——嗯,不够特别。
  “鸣云?”——有点简单了吧?
  “金曜?”——这个不错,就是跟本鹰鹰的种类名字重了,他本来就是金雕啊。
  “元曜?”
  这个可以!
  刘彻自己是很偏爱“元”这个字的,看他的年号就知道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
  “元”字几乎贯穿了汉武帝的整个执政生涯,以汉武帝的年号为名,很有意义啊。
  “曜”字也挺不错,有日光之意,且日、月、星都可以被称为曜,这个字够霸气,有格调,而且很特别!
  “噍!”李盛赶忙叫起来,用翅膀尖尖碰碰刘彻的手背,这个名字好,就这个了!
  刘彻低头看小鹰,栗褐色的眼睛正专注地看向他。
  他试探着叫了一声“元曜?”
  “噍!”
  刘彻笑起来,果然,小鹰注定是属于他的,他也最喜欢这个名字。
  于是李盛就有名字了——元曜。
  但是刘彻不怎么叫他大名,他似乎更习惯叫自己的小鹰为“阿曜”,就像私底下他会叫韩嫣“阿嫣”一样,对于亲近的人,他总是更随意一些。
  “阿曜,回来了!”刘彻在马上,抬头看向远处的小鹰。
  “噍——”李盛回应一声,随即在空中调转方向,扇动翅膀俯冲下来,在离着人十米左右的地方收势急停,然后稳稳当当地落在了刘彻的手臂上。
  刘彻伸出手给小鹰揉揉翅膀根,捏捏翅膀尖尖,被小鹰回蹭了两下。
  “回宫吧。”一行人策马回程。
  皇帝陛下出门游猎,虽说是借着平阳侯的名号,但宫里两位太后也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次一回去,王太后就把儿子叫去了,劝他收敛些,本来就年轻不能服众,老出去折腾,那些老臣嘴里更有说的了。
  李盛是跟着刘彻一起去的太后宫里,刘彻进去跟母亲说话,李盛就蹲在屋里的灯架上乖乖待着。
  他从王太后的话里感受到了她对韩嫣的些许不喜。
  “弓高侯家的那个韩嫣,虽说你喜欢他,但也不可太过了,整日带着你出去胡闹。”
  “你也该多去看看皇后,那是你祖母心尖儿上的人,哄好了她,你祖母岂有不高兴的?你闹了一场,连你舅舅都受了连累。”
  ......
  刘彻敷衍过去,拉着一张脸出来。
  李盛跟在他旁边低低地慢慢飞,他知道王太后为什么不喜欢韩嫣。
  一部分原因是韩嫣自己情商有点低。
  王太后在进宫之前曾嫁给金王孙,生有一女,为讨刘彻欢心,也为了巴结王太后,韩嫣打听得此女就住在长陵邑,便悄悄向刘彻禀告,刘彻亲自前往,带着金氏女来到太后的长乐宫,一起拜见王太后,当即封金氏女为修成君。
  但实际上,这件事经不起细想,长陵邑离着长安可是很近的,韩嫣都能轻易找到金氏女,以王太后的权势,难道寻不得?可见是王太后有意隐瞒。
  而韩嫣这场自以为是的讨好,却在不自觉间得罪了王太后。
  另一方面,王太后是有族人的,但王氏族人的子弟却不是特别出众,在皇帝跟前的脸面显然不如韩嫣,王太后多少就有些不满。
  且王太后跟全天下的家长一样,觉得自己家孩子最好,但凡有什么错处,都是他身边的人带坏了,很不幸,跟刘彻玩得最好的小伙伴,就是韩嫣,这就被迫背锅了。
  刘彻压着一张低气压的脸去了椒房殿,太皇太后还在,他不能不顾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