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其实,他跟陈皇后,也是有过甜蜜时光的,毕竟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馆陶长公主在他的皇位继承中也出了大力,阿娇娇蛮可人,满心满眼都是他,年少时情窦初开,谁能不心动呢?
可随着他长大,即位,掌权,阿娇还是那样,刘彻的心境就变了。
昔日的娇蛮成了如今不合时宜的“不懂事”,他需要子嗣,登基三年,后宫未曾有孕,他心里是很有压力的。
毕竟,老刘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啊!
当年窦太后就曾经想让梁王继位,若是他久久不能有子嗣,他说不定也要被逼着立皇太弟了!
可阿娇过于妒忌,但凡他宠幸旁人,总要给他脸色看,说话间,也总是把昔日的推举之功挂在嘴边。
刘彻也是千娇万宠长大的,他母亲得宠数年,后来姨母入宫,又连生四子,他从出生就没受过什么挫折,就算后来筹谋皇位,也是顺顺当当的,一次两次还行,长此以往,他也厌烦了皇后的骄横。
刘彻去椒房殿,李盛自己回了未央宫休息,第二天,他就听到宫中传令,皇后要遣出一批不常得到召见的宫人。
这些宫人中,有些是伺候过皇帝的,毕竟不同一般宫女,刘彻也去送行了。
其中有一位宫人,并不在遣出之列,却面见皇帝请求出宫。
她长发流波如瀑,身姿飘逸动人,在一群人中很有些显眼,一双盈盈泪眼,痴情不舍地望向刘彻,拜别君王时,粉腮垂泪梨花带雨。
分明舍不得,却含泪请求皇帝赐她出宫的机会。
刘彻看向那一头秀发,忽然想起来了,这是去年他在平阳公主府临幸过的歌女——她叫卫子夫。
第222章
美人含情相望,泪水涟涟,分明是痴情不悔,却又哭求请出。
刘彻这种经典款霸总,果然被这欲拒还迎的老套路吸引了——“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
李盛蹲在大树枝杈上现场吃瓜,不由得感叹,卫氏之起势,真是时也命也运也。
刘彻是最典型的封建贵族,这辈子仅有的憋屈都在窦太后身上了,新政失败就算了,皇权更替不是那么简单的,败了就要服输认错,刘彻有这个心里觉悟。
可是男女之事上呢?刘彻现在已经不肯再受掣肘,馆陶公主助他上位,他也按照约定给了阿娇皇后的位置,尊荣无限,可他终究是皇帝,他需要子嗣。
更重要的是,他的子嗣,并非只能是皇后所出,尽管,这是窦太后和馆陶公主都心心念念的事情。
卫子夫出现的时机其实正好。
从感情上,刘彻前几天刚从陈皇后那里受了憋屈,正需要一位善解人意温柔聪慧的解语花,卫子夫是难得的灵透美貌。
从时势看,不久前刘彻刚刚出兵救东瓯,这个小国并入了大汉的版图,登基仅仅三年,能有拓土之功,可见少年天子聪慧有为;眼下,刘彻已经组建了“期门军”,有了自己嫡系的核心军事力量,在外朝,经过三年的抗争和筹谋,他终于能把持一部分军权,已经有了作为君主的话语权。
虽说还不能抗衡窦太后,但是一个后宫女人的事,他还做得了主,来日卫子夫恩宠渐盛,这时候的刘彻,已经能保护她了。
刘彻带着卫子夫去了漪澜殿,李盛跟在后面慢慢飞,到了殿宇内,他落在围墙上,就着日光低头梳理自己的羽毛,耳边能听见刘彻心情舒畅的笑声,还有女子踏歌起舞的脚步声。
李盛是很敬佩卫子夫的,帝王心深渊似海,在“涕泣请出”时,谁都不知道刘彻听到这话的反应,但是她就敢。
历史上能在巫蛊之祸中狠下心调动卫队开武库,全力助太子起兵诛杀江充的皇后,其胆气智慧,远非寻常人可比。
卫子夫生于微末,机缘巧合以歌女的身份入宫,却在一夕之幸后被少年天子抛之脑后,若她就此认命,也不过是在宫中蹉跎一生,既然如此,索性就赌一赌,若是帝王仍存怜惜之心,那便是另一番天地;
假如上天不佑,皇帝许她出宫,她赌输了也不亏——皇帝已经不顾念她,那在宫中虚度华年也是毫无用处,她的两个兄弟卫青和卫长君都受恩在建章宫内当差了,从平阳公主府的马奴到皇宫的侍卫,也算是翻身改命了,至于她自己,既然没了前程,倒不如出宫去另谋出路。
好在,她还是幸运的。
漪澜殿内传来水声,围墙上的小金雕往这边扭了扭头,张开翅膀飞走了。
到了晚间,刘彻在未央宫正殿加班,李盛蹲在旁边的架子上陪着,被系统告知,卫子夫有孕。
果然是好运气。
刘彻的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意义非凡,而且,他也需要向刘彻证明自己的不凡之处——他需要积分,需要帝王更多的信任和破例。
但现在还为时过早。
李盛看一眼外面已经黑透了的天色,暂且没动作。
大概二十多天后,得知脉象已现,这天一大早,刘彻刚醒过神来,就被小鹰带着往外走。
“啾啾!”走啊!
“阿曜,你这么着急做什么?”刘彻在后面跟着,他还没用早膳呢。
小鹰把刘彻带到了漪澜殿,卫子夫正在铜镜前梳妆。
“陛下到!”
卫子夫跪下迎接,谁知还没弯腰就被一只翅膀挡住了——是的,一只灰褐色带着白色斑羽的翅膀。
李盛把人拦住,然后就开始绕着卫子夫飞,一圈又一圈。
刘彻有些懵,带着人都进了殿内,他就看见小鹰停在了卫子夫面前的案几上,一个劲儿地盯着卫子夫的小腹处看。
难道?!
刘彻内心激动不已,但又有些激动,他面上不露声色,只是让人传了医者来。
“禀陛下,这位贵人有孕半月有余,但脉象还浅。”
“好,赏!都赏!朕有孩子了!哈哈哈!”
刘彻放声大笑,登基三年来,他临幸过的宫人不少,但都不曾有孕,他心怀隐忧,每次想起来都不安,如今,他终于有孩子了!
但有人高兴,就有人不高兴。
闻听卫氏有孕,陈皇后阿娇简直是气急败坏,她这几年来延医问药,花费可不少,皇帝来椒房殿的次数也不少,可她一直没有身孕,这也就罢了,毕竟宫中得幸的女人不止她一个,都没怀上过,可这次,居然让一个出身低贱的卫氏歌女捷足先登怀有身孕!
阿娇从小就是锦衣玉食金尊玉贵,她是馆陶公主唯一的女儿,从小就被母亲带着进宫,窦太后看着她长大,宠得心肝一般,说起来,比一般皇子都要得宠些。
可日子太顺了,她自己就没什么心计,如今着急起来,也只能哭着去找母亲。
馆陶公主比女儿更心狠手辣,卫氏在未央宫,她们的手伸不进去,那就先把卫氏族中最出挑的人灭了——“大长公主闻卫子夫有身,妒之,乃使人往建章宫捕卫青,执囚,欲杀之。”
卫青当时正在建章宫中当差,还不怎么显眼出名,只是一个平常的侍卫,毫无反抗之力地被抓走了。
李盛在后面旁观了一切,但他没有出手——既然卫青暂且安全无恙,他不想抢了旁人的机缘。
“卫青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之”,卫青人缘好,有个过命的好友,冒着生命危险带着人,愣是把人从大长公主手里抢回来了。
这事儿传到刘彻耳朵里,自然是气愤不已。
卫氏身怀有孕,倘若卫青真有个万一,卫氏受了惊吓伤了胎儿怎么办这可是他盼了好几年才来的孩子!
还是说,他的好姑母就是这么打算的?
但是他也拿馆陶公主没办法,窦太后端坐宫中,他能怎么办?汉朝以仁孝治国,他什么也做不了。
他只能加倍补偿卫氏,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皇后的不满。
“以卫子夫为夫人,尊宠日隆”。
“召卫青为建章宫监,侍中,随侍身侧,及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
公孙敖也因此得益,被刘彻升官了。
——救了卫青,算是保全了这一世的富贵平安。
建元四年十月,刘彻按照惯例,接受了各位诸侯王的新年朝拜。
跟后世不同,汉代时,国朝使用的历法每年是以十月为开端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最后一个月是九月,他们在秋天告别这一年,然后在冬日迎接新的一年。
这一年来朝拜天子的诸侯王中,有刘彻的异母兄长,江都王刘非,刘非大刘彻十二岁,当年景帝登基三年便爆发了七国之乱,十五岁的刘非便请命领兵随军出征,平叛之后,景帝赐予这个儿子天子旌旗以作表彰。
由此可见,这位江都王是有些名声权位的,并非那种籍籍无名的边缘旁枝。
刘彻在去岁便开始修建上林苑以便训练私兵和游猎享乐,如今上林苑已经修好,见长兄来长安,他便兴致勃勃地邀请这位江都王去上林苑游猎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