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09节

  中午吃的是酸辣粉,江孜困得很,根本不愿意去准备吃的,酸辣粉就很好,所有东西都配备好了,就是热热辣辣的,吃得人冒了一身热汗,等到了王家村住下时,江孜第一件事就是找人烧水,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
  晚上也是应付了一下,吃的是方便面,热水一泡,撒上调料粉包和蔬菜干肉干,是她喜欢的香辣口味,吃饱喝足到头就睡,坐车一天浑身的酸软在倒在床上的那一刻似乎全部都消散了。
  赶路很累,但好在王家村离久云县不远了,早上慢悠悠的吃着香辣蒜蓉刀豆配粥,坐了一个时辰的马车便到了久云县。
  第573章、蒜泥白肉、水晶皮冻
  和来时相比,如今再回到久云县时更热了些,好在到的时候还算早,喝了凉茶,胡晴儿拉着江谌去找蒋木匠家。
  之前来的时候遇到蒋木匠摆摊卖木雕的,雕得十分精巧且家中只有那木匠一人雕刻,产量不高,所以价格略贵,之前便将摊位上的十三件木雕全都买下,到了广川郡只摆出来五件,全都卖掉了,尤其是江孜一眼看中的美人戏猫的那幅屏风,更是卖了十二两银子,足足翻了一倍,这其中利索不小,江谌自然迫不及待。
  江孜懒得动,她嫌热,坐着都觉得浑身汗津津的,就和肖茹坐在大堂里,又要了了一壶凉茶,坐在角落的位置看话本,胡晴儿和江谌没耽误太久,一个时辰不到就回来了。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江孜好奇询问:“又收了多少木雕?”
  “那蒋木匠确实没骗咱们,他家里只得他一个人雕刻,产量不高,他有个八岁的而已,近来跟着他学木雕,他还得教着孩子,产量更少了。”胡晴儿坐下灌了一大杯水,江谌接着说:“这几日也就雕了一幅鸳鸯戏水的屏风和一个狮子摆件,不过他家里还有好几个大件,尤其是两座送子观音的佛像,雕刻得极好。”
  江孜一听便来了兴趣,立刻就起身,拉着胡晴儿说要去看,他们正在后面的马厩打包,木箱里铺了一层厚厚的稻草,两座送子观音被轻柔的放了进去,确实如同江谌说的,雕刻得极好,细节处处精巧,看得出来时下了一番苦工的。
  “将边边角角也塞满稻草,这样精巧的木雕若是被磕破了一星半点的,那价格绝对对大打折扣的。”江孜在旁边提醒,马上就有人用稻草将边边角角的细缝都塞满了。
  除了两座送子观音,另外的鸳鸯戏水屏风与狮子摆件也是很不错的,但有对比在前,就显得略微逊色了。
  江孜满足咯好奇心,又随着众人回了客栈大堂,久云县比其他镇县热许多,饭菜基本以凉菜为准,还是江孜点菜,她跳过了之前点过的菜式,点了些没吃过的:“酸辣泡海带、姜汁莴笋、蒜泥白肉、水晶皮冻和红油猪耳,再来个虾滑紫菜汤。”
  除了汤是热乎的,其余都是凉菜,上菜也快。
  先是酸辣泡海带和蒜泥白肉,爱吃肉的江谌率先夹了一片蒜泥白肉,薄如蝉翼的肉片泛着晶莹的光泽,上面裹挟着一层红油与蒜泥,肉片底下铺着一层黄瓜丝,他夹的时候也夹了不少,一口放进嘴里,入口麻辣,麻辣中透着蒜香,白肉切得极薄,口感鲜嫩似乎入口即化,搭配着黄瓜丝吃着更清爽解腻。
  “阿孜,这道蒜泥白肉做得比你好。”江谌这样评价,这句话也同桌的江孜、胡晴儿与肖茹同时伸出筷子对准了那道卖相上看起来就很不错的蒜泥白肉。
  “肉片薄而鲜嫩,蒜泥红油麻辣却未曾遮掩蒜香,搭配黄瓜丝清爽解腻。”江孜点头:“比我厨艺好的人多着呢。”
  吃过蒜泥白肉,下一道自然是酸辣泡海带,大伙同时夹起海带,客栈小厮端着虾滑紫菜汤和姜汁莴笋放在桌上,很快又端来了剩余的红油猪耳和水晶皮冻。
  汤还冒着热气,没人想先喝热汤,江孜低头将海带放进嘴里——这海带吃起来酸辣过瘾,爽口脆滑,十分入味。
  “这海带做好肯定泡在酱汁里超过两个时辰了,很是入味,而且也用井水镇过了,吃起来冰冰凉凉的可凉爽了。”肖茹吃了一口又一口,跟在江孜身边久了,也大致能判断出一些简单菜式的做法,说罢还朝着江孜咧嘴笑:“姑娘,我说的可对。”
  “很对!”江孜点头,她正在吃酱姜汁莴笋,摇头道:“姜汁莴笋也不错,但是我向来不是很喜欢姜的味道。”
  色泽碧绿、口感爽脆,带着莴笋特有的清甜,与姜汁的特有的辛辣搭配,调味是很不错的——可惜江孜不喜欢姜味。
  胡晴儿倒是很喜欢,她连连夹了好几片。
  桌上还有红油猪耳和水晶皮冻,这两道菜明显就是江谌的最爱了,猪耳吃起来卤香入味、脆爽弹牙、红油香辣,还有水晶皮冻,看起来晶莹剔透,透亮不失q弹的皮冻,吃起来嚼劲十足冰凉爽口,蘸着蒜泥红油,味道与蒜泥白肉有些相识,但口感却截然相反。
  “这些凉菜来当下酒菜也是绝佳。”胡晴儿偏爱姜汁莴笋和红油猪耳,江孜舀了一碗汤,她除了姜汁莴笋,倒是觉得其余的菜式都不错,颇有些博爱,但也确实是味道不错。
  “你们喝点汤,已经不太烫了。”江孜低头喝汤,继续道:这汤很鲜,虾滑q弹爽滑,紫菜带着海鲜特有的鲜美,你们会喜欢的。”
  而且,她也没法做出这样鲜美的汤。
  或许是放了什么提鲜的调味料。
  不管怎么说,这顿午饭还是吃得非常尽兴满足的。
  久云县离平乡镇有三个时辰的路程,这会已经是下午一点半,江谌犹豫了一下,和大伙一起商议了一下,一致决定直接赶路去平乡镇——离家越来越近,大家都有些想家了。
  午时时分赶路,正是最热的时候,胡晴儿特地找客栈要了些井水放在马车上,冰凉的井水能让车厢内的温度略微降低些,再透过井水扇风,风也会更清凉些,就这样坐了三个时辰即六个小时。
  到达平乡镇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七点半左右了。
  平乡县有江孜新买的铺子,也不知道这些天有没有修整好,就算修整好了,也住不下商队这么多人。
  夜里的客栈没什么吃的了,就给大伙儿准备了一份冷淘面,其实就是凉面,里面放了些木耳丝、黄瓜丝和莴笋丝,用的是冰水,碗里还有些许细碎的冰块,淋上红油辣椒和蒜泥,拌匀了吃一口又香又辣冰冰凉凉的,这一路的暑气就散得差不多了。
  第574章、冰
  平乡县夏季雨多,夜里就下了雨,空气中的热气瞬间消散不少,屋里比外面都要更热了些,江孜让肖茹把窗户开了一条缝,凉爽的夏风吹进来,夜里睡觉还盖了一层薄薄的被子。
  第二天,天便再次放晴了,天气凉爽不少,早上点了份酱肉包子和绿豆汤,味道中规中矩的,总归是不难吃的,几个人分开行动——江孜要去新食肆看看进度,江谌和胡晴儿还要去找之前买了货源卖得不错的那几家去商讨拿货的事情。
  江孜和肖茹到新食肆的时候,正好看到于叔正在爬木梯,给食肆挂招牌,于晓静站在不远处仰头看着,指挥着:“爹,往右一些往右一些,再往上……嗯,行了行了,已经摆正了!爹你下来小心些。”
  她说着,一扭头,就看到站在路边的江孜,立刻兴奋的大喊一声:“阿孜!你回来了?!”
  话音刚落,于晓静拔腿就跑了过来,直接给了江孜一个大大的拥抱,用力搂着她的脖子,害得江孜差点喘不上气,抬手拍了她好几下:“松开松开!喘不上气了!”
  于晓静终于松了手,抓住江孜上下打量了一番:“挺好,没瘦没黑,看起来倒还是不错。”
  “我出去又不是吃苦受累的,坐在马车啥也不做的,哪能变瘦变黑。”江孜有些好笑的,于晓静却摇头:“坐马车坐久了,浑身都得僵了,一样累的很!”
  江孜没打算跟她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她:“你怎么在这,你在新安县的杂货铺子开业了?竟然有闲心跑这来。”
  “开业了,前天开业,生意是真的很不错呢!”于晓静一说起自己的杂货铺就兴奋极了,喋喋不休的说了好一会才停下,解释道:“我也是听我爹说你这边的装修都差不多了,今天打算挂牌,我就想着你不在,我就过来瞧瞧呗。”
  “那可真是辛苦了。”江孜抬手道谢调侃,于晓静摆摆手:“小事小事,不辛苦,一点也不辛苦。”
  两人说着话,于叔将木梯搬走放好便走了过来:“阿孜,你回来得可真是时候呀,我昨天才与龚辉商量着今天挂牌明天开业,你就赶回来了。”
  “明天就开业了?这边都准备好了?龚辉呢?”江孜与于叔一边说着一边往里走,于晓静闲不住,跑到大堂去给人帮忙打扫卫生了。
  龚辉原本是帮厨,三十多岁,在来到江家前开了小饭馆,厨艺还不错,来了一个多月便升了副厨,这次新食肆开业,就将他调过来当主厨。
  原本家里就开饭馆了,当主厨应该问题不大。
  可以说龚辉是江家食肆里晋升速度最快的了。
  副厨和帮厨都是从庄子那边直接调过来,两个副厨都是女孩子,这会正指挥着帮厨在整理厨房,龚辉则在那里清点食材。
  “姑娘,你回来了!”先打招呼的是两个帮厨林优优和许芷晴,两人年纪都不算大,二十出头,在庄子里的时候是跟在江孜身边学过一段时间的,也知道江孜好相处,看见她都挺高兴的。
  “你们先忙。”江孜和她们打了招呼,就朝着龚辉走去,龚辉已经迎了上来,他虽然年纪更大一些且晋升又快,但是真正和江孜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他能被晋升为主厨,还是赵玉梅推荐的。
  赵玉梅是最先一批来到江家的人,江孜对她们都很放心和信任,她既然有推荐,那肯定差不了。
  “明天营业,有和大堂那边商量过要做什么活动吗?”江孜直入主题询问,在江家食肆,大堂由负责管账的账房管理,可以说就是掌柜的,但是账房掌柜的只管大堂不管后厨,后厨由主厨管理,相当于账房掌柜与主厨共同管理食肆,有什么事情都要一起商量。
  “就正常的派发代金券,消费满一百文钱代金券十文钱,消费满一百五十文钱代金券十五文钱,消费满两百文以上的代金券二十文钱,活动只有开业当天有效。”龚辉解释:“账房掌柜的是廖平,我与他共同商议过了。”
  “行,宣传过了吧?明天开业第一天,马虎不得,叫大伙都要准备好。”江孜提醒着,想了想又道:“明天早上我过来熬绿豆汤,特供绿豆汤,消费免费送,送完为止。”
  “好的,姑娘,我一会就跟廖平说,让他在前面大堂那边出个公示。”龚辉点头答应,又小心谨慎的与江孜说了会话,江孜实在是觉得他不自在的,就让先去忙了,慢慢悠悠的走到林优优和许芷晴身旁。
  “姑娘,你明天就过来煮个绿豆汤呀?难得遇上开业,你既然在,不如挂牌出几个菜?让平乡镇的百姓们知道你的厨艺!”林优优性格更为活泼一些,放下手里的干菜凑到江孜面前,言语间多少是有些捧着夸着的,江孜很受用,但是还是拒绝。
  “天气太热了。”江孜说了实话,林优优眨眼又道:“也是,已经夏天了,厨房可是很热的,姑娘早上过来的话兴许能凉快些。”
  说起热,江孜想起了冰:“我拜托朋友帮忙打听搭建个冰窖的事情,最近你们在这有没有听到有人过来说这事?”
  他能拜托的自然是齐叶和乔珉瑄了。
  “哎呀,差点忘了!”林优优一巴掌拍在自己的额头上,笑:“这可是正事,有消息了呢!隔壁清风茶楼的掌柜的三天前特地来了一趟,说他们家少爷寻到了人,会帮着他们搭建个冰窖,但是冰不多,没办法再给咱们搭建冰窖。”
  顿了顿,在江孜露出可惜了的表情时,她又俏皮一笑:“不过姑娘也别可惜,那位刘掌柜说了,咱们两家铺子离得近,又是一直在合作的,他家少爷说了,这冰窖就算咱们两家的,搭建好以后划分一半给咱们,不过费用咱们也得承担一半。”
  “能分一半冰窖给咱们,咱们承担费用是应该的。”江孜挺高兴,有了冰的话,这个夏天就好过太多了。
  至于刚刚林优优故意说一半藏一半逗她玩的举动,江孜大方的放过她了——毕竟有了冰,她心情好得很呢。
  第576章、绿豆汤
  绿豆汤要好喝,最基本的点,肯定是要煮出沙,对此江孜也是有自己的法子的。
  隔夜就将绿豆泡上了,第二天难得起了个早,陪着江谌和胡晴儿一起吃了顿早膳,他们要继续往回走。
  “哥,晴儿姐姐,你们不用担心我,等这边开业忙完了,我就回去了,有白叔在呢。”江孜正在喝豆浆,放得只是温热的豆浆表层结了一层薄薄的豆皮,醇香浓郁没有豆腥味,如江孜要求的只是少少的放了些糖,微微甜,正和她胃口,
  “就只有白叔一人在,还是不安全的。”江谌摇头,又道:“我记得每隔两日,庄子那边就会给食肆送些加工好的食材之类的,到时候你就随他们一起,路上多些人更安全。”
  “好。”江孜答应得爽快,哥哥是好意,她当然乖乖听话。
  送江谌和胡晴儿上了马车离开,江孜就带着肖茹去食肆,肖茹摇着团扇跟在江孜身旁,团扇是新买的,扇骨冰凉的青竹所制,扇面是彩丝织锦,绣着山水花鸟图,很是精巧好看。
  “姑娘,晓静姑娘早上过来的时候你还没起呢,她说她要先随于老爷回新安县,她那边的铺子也是刚开业没多久,正式离不开的时候,她等你去新安县找她,到时候一起回常平镇。”肖茹给江孜扇着风说着,江孜就笑:“我说今天怎么没见到晓静,我还以为我起来的够早了,她倒是更早了。”
  “晓静姑娘也是要忙着杂货铺的事嘛。”肖茹歪着脑袋笑:“姑娘今天也起得比平时早呢。”
  “你这是想说我以前起得晚了?”江孜故意瞪她,肖茹嘿嘿直笑,道:“姑娘姑娘,我错了,食肆到了,咱们赶紧进去吧,我瞧着都已经有不少客人了呢。”
  江孜下意识的拿出怀表看了眼时间——七点半。
  这时候可正是早膳的时候。
  或许是宣传做得不错,又有做满减活动的,来的客人可不少,江孜从后门进的食肆后院,厨房忙忙碌碌的,数个灶台齐用,一进去迎面就是热气扑来。
  “姑娘来了?绿豆都泡了一夜准备好了。”帮厨正在烧火,一抬头就瞧见了江孜,笑着指了指最靠近门口的空灶台:“我已经把火烧好了,姑娘有事就叫我。”
  挨着门口的灶台,只要开着门,总能凉爽一些。
  “阿茹,添个大火。”江孜将泡得已经有些软烂的绿豆冲洗干净,冷水下锅,大火煮沸,大约煮上五分钟,肖茹便端了一盆凉水过来,江孜拿着漏勺将绿豆全部捞出泡入凉水中。
  “阿茹,将锅里的沸水倒掉,等绿豆将透了,再用冷水下锅煮沸,煮上半刻钟。”江孜伸手碰了碰已经因为放了绿豆已经从凉水变成温水的水盆,嘱咐了一声,便去看今日食肆的晚膳。
  龚辉面食做的不错,这会正在做手擀面,用来做肉酱干拌面和鸡丝凉面,配上一碗熬煮一夜奶白的骨汤,便是不错的晚膳。
  副厨林优优和许芷晴正指挥着帮厨熬煮豆浆炸油条,还在准备红糖流心包、鸡蛋木耳素包以及酱肉包,可谓是甜的咸的素的荤的都备全了。
  “午膳的食材准备得怎么样了?”江孜问,林优优赶紧回话:“都准备妥当了,食材都是新鲜的,从附近农户那收购的,庄子那边也送了些新鲜蔬菜,说是咱们新开业,所有新鲜的吃食菜式都会紧着咱们这边。”
  “行,你们忙吧。”江孜点头,她也只是过来问一声,若是什么事亲力亲为的,她都要累死了,只要大方向没出什么问题就行。
  她转悠着,又回到肖茹身旁,她可是谨记江孜说的话,盯着锅里的绿豆眼儿都不眨。
  “姑娘,水都要熬干了,时不时要加些水?”肖茹瞧见江孜赶紧问:“我怕一会真的熬干糊掉了。”
  “应该是差不多,还是放凉水,这次改成小火,煮上半刻钟加一小碗凉水和适量的白糖,然后再煮半刻钟就可以出锅了,记得放凉了就用井水冰镇着。”江孜点头,交代着,肖茹就立刻端来凉水往锅里倒,时不时问江孜水的量是否够了,瞧那样子还挺紧张。
  “你这丫头紧张什么?我又不是第一次指挥着教你做吃食了,还手抖呢?”江孜好笑的伸手拍了拍她往锅里倒水的手,肖茹撅了撅嘴:“那哪里能一样,平时那也是咱们自家人吃不是?现在这免费送的绿豆汤可是挂牌特供是由由您亲手做的,我若是一丁半点做错,岂不是要砸了姑娘的招牌!”
  “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啊?”江孜好笑摇头:“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碗绿豆汤而已。”
  “我可一点也不夸张。”肖茹小声嘀咕着,放下空碗,左手握着汤勺小心搅拌着锅里的绿豆,右手摇着蒲扇,还不忘提醒江孜:“姑娘,厨房热得很,你去外头乘凉歇会,这边我盯着,等时间差不多需要加水加糖的时候我再叫你。”
  “行。”江孜应下了,但也没真的就出去乘凉歇着了,她去地窖里翻找着取了些庄子那边调配好的酸梅凉茶包,拿了三五包,煮了一大壶,又朝着帮厨招手:“你去将这酸梅凉茶拿去冰窖冰镇,一会端出来给大伙分着喝,现在天气热,记得每日都熬煮些凉茶,别到时候热坏中暑了。”
  这帮厨是个机灵的小伙子,看着十六七岁的模样,整个人瘦瘦的,对着江孜就是一箩筐的好话,大致就是说她心疼人之类的,说得江孜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正巧肖茹叫她,她便赶紧催着帮厨去把凉茶冰镇了。
  “姑娘,你瞧瞧放多少糖合适?”肖茹将糖罐子递到江孜面前,江孜舀了三五勺便放下了,又倒了一小碗凉水,继续道:“在煮上半刻钟就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