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08节

  这意味着厨师的厨艺不错,说不定能给个惊喜呢?
  先上桌的,是炸得金黄的脆皮香蕉,这也是江孜最喜欢一种吃法,炸过的香蕉,香甜味更加突出,好吃极了。
  “这脆皮香蕉是将香蕉裹上淀粉和蛋液油炸而成的,做法简单,很难翻车的,你们尝尝。”江孜先一步夹了半根香蕉,咬一口外层金黄酥脆,内里软糯香甜,碗边配了一个小嘴壶,江孜拿起凑近闻了闻,里面是泛着香甜的蜂蜜,她当即就明白了,往脆皮香蕉上淋了些蜂蜜,更有滋味了。
  “脆皮香蕉好好吃!淋上蜂蜜更清甜了。”肖茹惊喜,胡晴儿给出另一种看法:“淋上蜂蜜,多吃两口会腻,还是香蕉原本的香甜更好一些。”
  这道算是饭前甜品了,好吃得让众人对接下来的水果菜式更加期待了。
  接下来,是橙香樱桃肉和芒果炒虾仁,一端上来就散发出一股果香,与肉香结合在一起,意外的好闻不腻。
  “我来尝尝这橙香樱桃肉。”见没人动筷子,江谌率先夹了一块樱桃肉放进嘴里,他只是轻轻嚼了嚼便点头:“你们也尝尝,好吃!”
  说罢,他拿起勺子舀了些汤汁,拌着米饭吃了一大口,很香很下饭。
  “我也试试。”胡晴儿见状,也夹了一块樱桃肉——橙香让五花肉带着淡淡的果香味,清香又不失醇厚的酱香,因为橙子的酸甜使得肥肉也变得清甜不腻,软烂入味。
  她也拿起勺子舀了些汤汁拌饭。
  真香!
  肖茹见状赶紧有样学样,江孜也尝了一口,然后将目光放在芒果炒虾仁上,这道菜红黄相间,颜色鲜亮,看起来可可爱爱的。
  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她一筷子,夹了一片芒果一只虾仁,一起放入嘴里——芒果香甜微酸虾仁鲜甜,两种异然不同的甜完美融合,酸酸甜甜的,清爽不腻,是道非常清新的菜式。
  “芒果炒虾仁也很不错。”江孜说着,又夹了一筷子,众人都望了过来,同时伸出筷子,小厮又端来一道汤,是野菜瘦肉汤,江孜舀了一碗,低头看着,这野菜长得有些像蒲公英,但这种野菜的颜色不是黄色,而是紫红色的,叶子很嫩,用来清炒煮汤都可以,特别适合降火,用来煮凉茶也不错,这会用来煮瘦肉汤,正好适合炎炎夏日里降降火气,舀一些喝一口,清甜回甘,冲淡嘴里的果香味,但确实是好喝的,连瘦肉也滑滑嫩嫩的。
  “你们也喝一些这野菜瘦肉汤,清热败火的,正适合现在这时候喝。”江孜又开始推荐野菜瘦肉汤,她慢吞吞的喝着,又道:“今天没踩雷,这水果入菜味道都还真不错……诶,对了,好像还有一道辣椒李子?可以做饭后小零嘴了。”
  “辣椒李子,辣椒炒李子吗?怎么是做零嘴呢?”肖茹开始盛第二碗饭了,胡晴儿提醒她:“少吃些,夜里积食会睡不好的。”
  肖茹默默的放下饭勺,只盛了半碗。
  “不是辣椒炒李子,是辣椒李子,应该是将洗干净的李子用刀背拍开,加入盐、白糖、辣椒粉搅拌均匀,用井水冰镇腌制的。”江孜摇头,同他们说起辣椒李子的做法。
  正巧,小厮端着托盘出来了,放下辣椒李子,笑道:“姑娘说得没错,这辣椒李子就是这样做成的,冰镇了一个时辰呢。”
  “还是我们家姑娘厉害,什么都知道。”肖茹的称赞随口就来,江孜谦虚的摆摆手:“运气好,书上看过,还没做过。”
  书上看过,是万能的解释。
  “我尝尝。”胡晴儿率先夹了一块李子,看了看道:“之前我也吃过李子,是真的很酸,也不知道这腌制过的又是什么味道。”
  说罢,她将李子放到嘴边,咬一口咔擦一声,是十分清脆的声响,江孜也夹了一粒,吃起来冰冰凉凉的,味道浓郁,酸甜微辣,很是酥脆爽口。
  这辣椒李子解腻必备,一吃就停不下来。
  “很好吃,清清脆脆的,酸甜微辣很解腻,因为冰镇过,冰冰凉凉的,吃着尤其酥脆爽口。”胡晴儿眼睛都亮了几分,吃完一粒又一粒,用行动表明自己的喜欢。
  肖茹和江谌也跟着吃了一粒,一时间都是清脆的声响,咔嚓咔嚓的,一粒又一粒,根本停不下来。
  “我没想到水果还能入菜,腌制出来的李子这样好吃。”江谌感慨着:“到底是咱们眼界不够,整个大华朝人才辈出,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
  “哥,你这感受确实很深刻啊。”江孜笑,又指了指那盘橙香樱桃肉:“其实橙子用来做橙酿蟹就极为鲜美好吃,但是得等到九月份,现在的螃蟹品质不如九月的,食材的品质,能提升一道菜的味道。”
  “听着名字就知道肯定很好吃。”肖茹舔舔嘴,胡晴儿接过话:“九月份,那还挺久的,到时候你还得陪着傅小公子来广川郡参加乡试,等你回来,我可是要吃这橙酿蟹的!”
  “没问题,每人一份!”江孜毫不吝啬的挥了挥手:“保管好吃得还想再来一份!”
  几人就这样边吃边闲聊,肖茹问江孜还有些什么水果菜式,那可就多了——话梅鸡翅、荔枝排骨、芒果咕咾肉、凉拌西瓜皮、西瓜炒蛋、榴莲炖鸡、雪梨虾仁、山楂红烧肉、木瓜银耳汤等等。
  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出来的。
  很多水果能不能入菜其实是不可知的。
  不可知没关系,尝试就好。
  本身水果菜,就是一种创意菜。
  第571章、水果冰粥
  在宁河镇住了一晚,第二天客栈准备的早膳是水果冷粥。
  熬得软糯香滑的米粥放凉,放了些切碎的西瓜、芒果、香蕉和碎冰,色彩鲜艳很是漂亮,连瓷碗的边缘摸起来都是冰冰凉凉的,米粥香滑,水果甜润,不需要再额外加糖,水果带的甜渗入米粥,带着淡淡的果香。
  一碗冰冰凉凉的水果冷粥喝完,感觉整个人都凉爽了。
  宁河镇离青石县并不算远,车队一路未停,午时就到了青石县,依旧是之前住下的客栈,已经感受过这里的吃食有多难吃,就只要了些凉粥和馒头,配着江孜做的香辣蒜蓉刀豆和各种肉酱辣酱,草草应付了这一顿午饭。
  实在是一大早就在赶路,让江孜借用厨房做饭,她实在累得不想动。
  “酸刀豆已经吃完了,香辣蒜蓉腌刀豆只剩下一半了,姑娘你回去得教人多多腌制一些,这刀豆做出来是真好吃。”肖茹一口刀豆一口粥,吃得香喷喷的:“就青石县这边做的吃食,到时候咱们食肆开业的时候,就算是只卖馒头咸菜酸菜都能把大堂坐得满满当当的。”
  “哪有这么夸张。”江孜好笑:“吃饱了歇会,咱们去食肆看看。”
  离开青石县其实也不过四五天,大堂只需要稍作装饰备好桌椅即可,但后院也需要修整,还要挖个地窖,估计离完工还要几天时间。
  天气炎热,屋里放置着冰凉的井水,又往地上泼洒冷水降温,倒是比室外要舒服一些,大约歇了一个时辰,三点左右,江孜就叫上肖茹去租下来的新食肆,白策依旧跟着,江谌与胡晴儿早就出门去了,他们要找之前就聊过的当地人,批量采购些青石县特有的石雕石器,只是商队的马车上都已经塞满了,只得雇佣马车送货上门了。
  从客栈到食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食肆的没有挂招牌,铺子的门敞开一半,能听到里面有不少人在吆喝着搬东西做活,肖茹先一步跑进去,脆生生的喊了一声:“洪叔!”
  于叔的建筑小队现在人数不少了,便分作几个队伍,洪叔便是其中一个的领队。
  洪叔本姓为方,是方山村本族人,如今也才三十多岁,算是看着江孜长大的,帮过江家不少忙。
  “阿孜,你们这就从广川郡回来了?我们也才刚来三天,大堂收拾得差不多了,后院估摸着至少得要个五六天。”方洪瞧见江孜,开口就是跟她说进度,江孜倒也不着急,问:“没事的,洪叔,也没那么着急,你们就按照你们的进度来,这几日你们吃住怎么安排的?银两还够用吗?”
  “放心,银两够用,阿力和秋知都过来了,他们两负责咱们的饮食,住的话就在大堂打个地铺就成,也方便。”洪叔笑着说给江孜听,又指挥人:“手下放轻些,桌上的瓷瓶别碰倒了!”
  看起来是真的挺忙的。
  “我就是来看看,洪叔你不用管我们,忙去吧。”江孜往后院走,就瞧见阿力和秋知站在面包窑前,似乎在做烤五花肉,空气中都弥漫着五花肉油脂的香味。
  江孜的打算便是在新店开业时,将老店的副厨调任主厨,从帮厨中挑选两个帮厨作为副厨,所有从方山村庄子上调派到食肆都都得从帮厨做起——当然,除非厨艺真的极好,便可以从帮厨做起。
  所以,作为清河县帮厨的阿力和秋知,被送到清河县的食肆,就是升为副厨的,食肆的主厨便是林大仁,后续正式开业的时候再从方山村庄子上派两个帮厨。
  “姑娘,你来了。”秋知先看到江孜,打了声招呼,阿力立刻接下话:“我们在烤五花肉,打算烤好了裹上生菜与辣椒酱吃。”
  “就是咱们有些把握不住火候。”秋知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既然正巧遇上了,江孜肯定是教他们的,面包窑里的炭火取出,放入五花肉,多长时间翻面,多长时间算烤好了,用面包窑做惯了吃食的,基本心里有点数,犹如熟能生巧,就是到点了自然而然就觉得应该可以了。
  所以江孜也只能是大概的跟他们说一些,自然是有用的,但是还是得多多做才能更好的把握火候。
  “今天你们两个除了给洪叔他们准备晚膳,也给我们准备三桌,就做你们的拿手菜,晚一点我就叫人过来。”江孜交代了一声,在食肆待了一会,又叫上肖茹出去闲逛,路上遇到卖葱油饼的,闻着葱香味还不错,不信邪的买了一份,油多很腻,葱花带着焦味,最终成名踩雷。
  美食荒漠,名副其实。
  在青石县找美食,不如期待晚上的晚膳。
  阿力和秋知各准备了四道菜。
  阿力的油焖大虾、四喜丸子、清炒菠菜和他自己研究的新菜式焦麻土豆。
  秋知的酸辣无骨鸡爪、凉拌木耳黄瓜、山药菌菇瘦肉汤和他自己研究的新菜式麻辣鸡翅包虾滑。
  厨艺这门生存手艺,在古代一般代代相传,许多厨子藏头藏尾的就是不愿意让自己的拿手绝活被偷学了去,就算是有了徒弟,那也是藏着掖着,就像老话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总要给自己留条退路。
  江家食肆就不一样,作为东家的江孜厨艺好,从不藏着掖着,将自己的厨艺都教了出去,且食肆的人都是从牙行买回来的,卖身契都在江家手上,东家对他们好,他们也就愿意将自己的厨艺绝活展现出来,互相学习沟通的。
  所以,在江家食肆,无论什么样的菜式,就算是帮厨都可以学——只要你能学的会,愿意学,就会有人教。
  能被从帮厨中选出来当副厨的,就能知道阿力和秋知的厨艺不差的,除了他们自己研究的那道菜,其余的几道菜味道都算不错,哪怕是有些不足,江孜也仔仔细细的跟他们说明,并且纠正。
  江孜最后才看向那道焦麻土豆和麻辣鸡翅包虾滑。
  第572章、焦麻土豆和麻辣鸡翅包虾滑
  桌上的两道菜。
  焦麻土豆炸得焦黄,上面撒了一些粉末,闻起来有一抹焦味,但又隐隐约约有些辛辣发麻令人想要打喷嚏。
  麻辣鸡翅包虾滑看起来胖嘟嘟的,炸得金黄焦脆,又与干辣椒段干煸爆炒,红艳艳的干辣椒段铺满在整个白瓷盘,看着就叫人觉得辛辣无比。
  江孜先夹了一个麻辣鸡翅包虾滑,这道菜与鸡翅包饭有些相似,不过她还未曾同食肆的人说过这道菜的做法,能想出鸡翅包虾滑,也算是不错的点子了,她尝了一口,知道了大体上的做法——鸡翅去骨往中间塞满虾滑,紧接着用辛辣的香料与辣椒粉、花椒粉一起腌制,然后油炸至金黄,捞出沥干油,锅里倒油爆香葱姜蒜片,倒入炸好的鸡翅包虾滑,再抓一大把切断的干辣椒和麻椒粒一起爆炒,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便可以出锅了,鸡翅表面焦香酥脆,内里虾滑柔软滑嫩,又麻又辣,偏偏吃着完全停不下来。
  “这麻辣鸡翅包虾滑味道确实好,但是这辣度还是得控制一下,许多人受不住这么辣。”江孜连连灌了两大口水,提醒秋知:“虽说麻辣就应该是你做出来这样的味道,但是咱们毕竟开门做生意的,得注意每个人有各自的喜好,要学会迎合。”
  “知道了。”秋知应了,推荐道;“姑娘,快尝尝阿力做的这道焦麻土豆,我尝过的,味道有些奇特,但是却也是好吃的。”
  江孜将目光转向那道卖相不太好的焦麻土豆,一双筷子先她一步夹了一块土豆,她转头望去,对上肖茹笑盈盈的眼睛:“姑娘,我先帮你尝一尝!”
  说罢,那块焦黄的土豆就被塞进了嘴里,肖茹先是微微皱眉,而后很快又舒展了眉眼,点头:“虽然入口有些焦苦,但很快便被那股又香又麻的滋味掩盖点了,反而觉得焦香麻辣,外层酥酥脆脆,内里软软糯糯,很好吃呢!”
  肖茹也是个会吃的,既然这样说了,想来味道是真的不错,江孜不再多想,也夹了一块土豆,味道确实如肖茹那般,那抹焦苦反倒是更加凸现了土豆的香与麻。
  “这两道菜都不错,之后要保持这个水准,开业便可以挂牌出售了。”江孜点头做出决定,又提醒他们:“吃过饭,就将这两道菜的做法口述给阿茹记录,等我回去就会让其他食肆的人都学做这两道菜。”
  如若食肆有人研究出新的菜式,在得到江孜允许后可登记入册,所有食肆都可学习新菜并且挂牌出售,而研究出新菜式的人,将获得五两赏银。
  即便是帮厨,只要能研究出一道能被江孜认同并且登记入册的菜式,日后从食肆挑选帮厨为副厨时的几率也是更大。
  一间食肆一般是两位副厨,副厨不需要与其他人一起同住通铺,住的是双人间,且月钱也多,日后新开食肆的主厨都会从副厨中挑选。
  总的来说,这次在江孜面前算是露了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吃过晚膳,江孜留下同阿力和秋知聊了会关于食肆开业的事情,林大仁还未过来,有些事情交代副厨也是一样的。
  “食肆开业,我是肯定不在的,林叔厨艺好但是不擅长管理后厨,后厨的事情你们两个多帮着盯着些。”
  “青石县这边没什么好的美食,酒楼饭馆客栈的饭菜味道都说不上好,不是我自夸,但等咱们开业,只要味道能一直保持住,生意肯定差不了的,你们也别糊弄,我隔段时间也会来视察。”
  “如若食肆生意好,实在是忙不过来,你们也别只知道累死累活的干活,该补充人手就提,写信回庄子,我自然会安排的。”
  交代的多是些食肆有关的事情。
  离开前,江孜特地叮嘱:“咱们与通记牙行一向交好,是有合作往来的,我与青石县这边的管事虽然接触少,但他说自己是食肆的老食客,早就惦记着咱们食肆在青石县开业,咱们也别管这事是真是假,开业前记得递份消息过去,单独为管事的做上一桌子好菜,以后若有什么事,兴许还能找他关照帮忙一二。”
  等会到客栈已经夜深人静时,江孜匆匆洗漱了一番,早上六点便起了,借用客栈的厨房,做了几十个烧卖与葱油饼,要了客栈自己后厨厨子熬煮的小米粥,吃过早膳就赶路出发了。
  “姑娘做的葱油饼真好吃。”肖茹上了车,还在回味刚刚吃到的葱油饼,又想起路边买的,直摇头:“昨天路边买的葱油饼味道真不好,又油又腻还煎糊了,一股焦味发苦,难吃!”
  “青石县确实找不到什么味道好的吃食。”胡晴儿也是深受其害,江孜附和了几句,直打哈欠:“我得眯一会,晚上睡得晚,早上起来太早。”
  都是为了能吃一口好的。
  青石县往回走便是久云县,两个县城离得远,中间隔着王家村与赵家村,先路过赵家村,再到王家村,从久云县去往青石县时是直接略过王家村住在了赵家村,回程则是正好相反。
  虽说一路几乎未停的赶路,也没法在天黑前赶到久云县,商队货物多,夜间赶路不安全,也就只能留宿在王家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