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07节
报出来的香料足足有七八种,原本还在挑拣药材的中年男子抬起头来;“天麻党参那几样用来做药膳是没问题的,但是你后面那些……药材可不能乱用。”
“我家是开食肆的,有祖传的食谱方子,这些药材亦是香料,可以用来做菜的。”江孜解释:“每种都要两三斤。”
“最多一斤,价格不便宜。”中年男人又低下头去挑拣药材了,江孜应了,药童便去将所有的药材用包装好,又打起算盘,最后报了价:“姑娘,一共二两二百八十文钱。”
香料昂贵,基本都是一百多文钱一斤,江孜没有讨价还价,爽快的付了银子,将药包丢进白策身后的竹筐。
除了福济堂,他们又接连进了几间药馆,继续采购着各种香料,最后又来到一间书坊前。
“怎么这么多书生在排队?是有什么好东西?”江孜垫脚往里探望,一名书生看过来,笑着给江孜解疑:“寒柳斋每年都会整理往年科举试题,三天前就开始售卖,而且又新出了几篇不错的策论与解析,我们都是特地过来购买的,也能给接下来的乡试增添几分把握。”
那岂不是古代版王后雄与三年高考五年模拟?
“谢谢公子告知。”江孜道了谢,看向白策:“白叔,麻烦你在这里排队,把这些往年科举试题和策论解析,我与晴儿姐姐还有哥哥去旁边的杂货铺逛逛。”
广川郡的杂货铺,可不是于晓静的杂货铺可以相提并论的,货架上满满当当的东西虽然都是些常见的,但是明显做工更加精致,江孜与胡晴儿逛了许久,挑了不少东西——带回去就给于晓静摆在杂货铺,那高低立马可见。
镇县上有有钱人家可是不少的,有更灵巧的东西自然也更加舍得花钱。
走走停停,买了不少东西,白策也买好了试题和策论解析,这会便是到了午时三刻。
“中午去吃牛肉面怎么样?昨日在码头与隔壁摆摊的大叔多聊了几句,说是那家面馆味道极好,本地人都爱去。”江谌擦了擦额上的汗水问,江孜立刻点头:“牛肉面?去呀去呀!”
大华朝禁止杀牛,因为牛是要作为种牛耕种田地的,唯独一些老牛或残牛才会宰杀售卖,数量极少,寻常百姓根本买不到,许多百姓下辈子都不知道牛肉究竟是何等滋味。
江孜并不是多喜欢吃牛肉,而是太久不吃就有些馋了。
第568章、牛肉面、冰糖雪梨
面馆在一家偏僻的小巷子里,布幡招牌十分老旧,瞧着就是经历过不少风吹雨打,进了面馆,大堂陈设同样老旧,但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桌面擦得发光,不见油污,此时正是饭点,里面坐了不少人,多是些四五十岁的大叔大婶们,看着知道都是些本地人。
江孜四个人寻了一张空桌子坐下,银发婆婆走过来笑眯眯的询问:“小姑娘,想吃些什么?咱们这今儿有素汤面、羊肉面以及牛肉面,分别是六文钱、十文钱、十二文钱。”
“四碗牛肉面……婆婆,你们这是熬了牛骨汤作汤底?”江孜点餐,吸了吸鼻子,空气中香气浓郁,勾得她馋虫都出来了。
“是,特地用的牛骨,炖了一夜的高汤,早起又放了牛肉,牛肉也是软烂入味,保管好吃。”银发婆婆笑呵呵的说完,掀开帘子,没多久就端着托盘出来了。
白瓷汤碗不小,鲜香的牛肉汤奶白浓郁,细细的面条上铺着几片翠绿的青菜,几块炖得软烂的牛肉,撒上一小撮葱花点缀。
“姑娘,快先尝尝看合不合口味。”银发婆婆将两碗牛肉面端到江孜和胡晴儿面前,说罢又收着托盘去厨房,给江谌和白策各端来了一碗牛肉面。
江孜拿起筷子,先吃面,再吃青菜与牛肉,面条劲道,青菜爽口,牛肉软烂入味,最后喝一口牛肉汤,鲜美浓郁。
比她曾经在现代吃过的牛肉面都不差。
天气炎热,一碗热汤面下肚,几人都热得有些冒汗,吃完也没有走,在这小面馆歇脚纳凉,与银发婆婆聊了起来——这家小面馆已经开了三十多年,因为位置偏僻,铺子老旧,虽说味道极好,生意一直不好不坏,全靠街坊邻居们支持。
负责下厨的是银发婆婆的相公,他年轻时救了郡守大人一命,得了些门路,能收购些牛肉,但是数量并不多,往常能吃到牛肉面的机会都是少数,江孜几个第一次来就吃上了,只能说运气是真的很不错的。
几人歇了会便回客栈了,下午炎热,街上人少了许多,摊贩们都回家纳凉歇午觉,江孜也有些困倦,躺在床上热得很,冰凉的井水摆在床边,肖茹拿着蒲扇给江孜扇风,透过井水,扇出来的风凉快了些,她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醒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半,怀表滴滴答答的走动着,查看时间方便极了。
“姑娘,来喝一些冰糖雪梨?是放在井里冰镇过的。”肖茹躺在塌上,听见动静就起了身:“我之前喝了一碗,味道挺好的,微微甜。”
江孜不太嗜甜,做的甜食但凡是留给自己的那一份,都是少糖的份量。
坐到桌边,打开白瓷小碗的盖子,露出里面的冰糖雪梨,她一眼就瞧出是常见的做法,放了些银耳、莲子、红枣和枸杞之类炖补的食材。
当然主角是雪梨。
雪梨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与云朵一般的银耳、圆滚滚的莲子一起在透明清澈的汤水中沉浮,红艳艳的甜枣与枸杞点缀其中,增添了几分颜色。
拿起勺,江孜舀了一些塞进嘴里,银耳的胶质炖得已经融入汤水中,入口有些粘稠,然后便是雪梨的清甜与红枣的香甜,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清甜不腻,糖放得极少,全靠食材自身的甜,这一口咽下,刚睡醒时喉咙间的干燥也减轻了几分。
一口接着一口,小小的白瓷小碗里的冰糖雪梨并不多,江孜很快就喝完了。
肖茹摇着蒲扇,还在看研究阿拉伯数字,她有些兴趣:“姑娘,九九乘法表太厉害了,我现在算术都不需要算盘了。”
“那我给你出几道题。”江孜心血来潮打算测试一下肖茹的研究学习成果。
从一位数开始到五位数的加减乘除,一共十道题。
“姑娘,你可真是不敷衍不放水,我才自学多久?你连五位数都给我安排上了。”肖茹撅着嘴小声抱怨,江孜只催她赶紧算,并不把她的抱怨放在心上,相处这么久了,江孜很了解肖茹的,小姑娘而已,有些撒娇的意味罢了。
十道题,尤其是五位数的加减乘除,对于一个刚学的人来说也不算简单,肖茹握着炭笔在草纸上写写画画,差不多一刻钟才停了手,将答案递给江孜,江孜早就有答案了,一眼就知道对错。
“十题,错二对八。”江孜便是还算满意:“按照你自学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肖茹当即皱起一张小脸,自己倒是不满意起来,拿起炭笔在草纸上继续计算起来:“我再算算。”
房门敲响,还没见着人,胡晴儿的声音先传来了:“阿孜,醒来没?我让客栈给你和阿茹送的冰糖雪梨喝了没?我觉得味道挺不错的。”
或许是江孜的影响,她身边这些人和她在一起,多数时候都是在讨论吃的,个个化身吃货。
“味道很好。”江孜点头:“好像咱们来了广川郡之后就没吃到过难吃的东西。”
“郡城这种地方,没点真手艺,这客栈酒楼饭馆的也开不下去。”胡晴儿随口说了一句就去看肖茹的报纸,她也对阿拉伯数字感兴趣,让江孜教她,江孜当然答应,抽出一张空白草纸,问:“我哥呢?咱们一会还出去?”
“他们在后面整理东西,你哥一会还得去码头找虎子几个,还有一些货物没有卖出去,看能不能跟码头的商人置换掉,数量也不多了,不行沿路回去再摆摊卖掉便是。”胡晴儿继续道:“反正明天一早就出发往回走了。”
“也行啊,逛得也差不多了,该买的都买了。”江孜没意见,出来七八天,也挺想家里的。
下午便没再出去了,胡晴儿新学阿拉伯数字,正兴致满满的,肖茹的错题终于做对,又叫江孜给她出题,意图在到家前认真学会,就可以教其他人改用阿拉伯数字,主打一个怎么方便怎么来。
至于江孜,当然不会拒绝,简简单单的阿拉伯数字多好,而且又不用她自己多操心。
果然手底下有人就是好。
第569章、一鸡多吃
回途之前,还是在江湖客栈吃的早膳。
菌菇鸡肉包子与青菜香菇包子,再加一份小米粥和一碟子的萝卜干酸黄瓜。
剁碎的菌菇中尽是鸡肉香,包子皮浸满了汤汁,软绵又好吃,至于青菜香菇包,清清爽爽,吃起来有青菜的甘甜,又有香菇的鲜嫩,味道清香解腻。
小米粥熬得浓稠细腻,萝卜干酸黄瓜入味酸爽爽口,十分开胃。
“有些舍不得离开。”肖茹咬了一口菌菇鸡肉包子感慨:“感觉好多好吃的都没吃够呢!”
“等八月中下旬的时候,你家姑娘还得陪着你们未来姑爷来广川郡参加乡试,到时候你再跟着来便是。”胡晴儿慢悠悠的喝着小米粥,又夹着酸黄花,江孜对上肖茹期待的目光故意摇头拒绝:“那可不行,如今咱们食肆数量越来越多了,你还是留在家里好好看账本,不然忙不过来的。”
“啊……”肖茹失落极了,张嘴将大半个包子塞进嘴里,说话都含糊不清:“等窝回起就教她嫩,让她嫩看张本!”
把江孜和胡晴儿都逗笑了。
吃过早膳就出发,江谌特地找客栈买了五十个馒头,带着路上吃,只要夹着江孜做的各种肉酱就极好吃的。
回途是原路返回的,差不多中午十二点半的时候,江谌叫停了车队,寻了一片阴凉的树荫休息,有几个人闲不住,钻进林子里,大约一刻钟的时间,提着四只野鸡回来了,都已经杀死处理干净了。
“厉害啊,逮了四只啊!”
“那边有条小溪,凉快得很,这些野鸡估计也是热的不行,在那喝水,就被我们赶上了。”
“来来来,生火烤着吃!”
临时营地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江谌过去拿了一只野鸡回来,已经被削好的树枝串好。
除了野鸡,他手上还有一个小陶罐。
“这是旭子自家做的酱料,他家以前是猎户,在山上一待就是三五天,就靠着这调配的酱汁烤鸡烤兔吃,味道很不错。”江谌一边舀出酱料往鸡身上抹,一边和江孜解释,江孜凑过去闻了闻,还挺香的:“用了不少山里的香料吧?闻着还有野蜂蜜的味道。”
“你这狗鼻子可真灵。”胡晴儿调侃,这便是肯定她说的是对的。
只有四只野鸡哪里够吃,从江湖客栈买来的馒头也得拿出来吃,江孜没让掰开往里加肉酱,而是叫人切成小片,同样抹上旭子自家做的酱料,和野鸡一起架在篝火上:“反正烤鸡也要花不少时间,干脆弄点烤馒头呗,也不差这点时间了。”
说话间,树枝不停的转动,让烤鸡受热均匀,鸡皮在火焰的炙烤中逐渐变得金黄,鸡身的油脂滋滋冒油,缓慢的滴落在篝火中,溅起一个个小火星。
“先吃烤馒头片。”江孜给江谌等人分了烤好的馒头片,自己拿了最后一串,轻咬一口——馒头片烤得酥脆,有股淡淡的焦香,抹上的酱料很香,各种香料的味道与野蜂蜜融合在一起,浓郁的香味中带着一抹微甜。
“姑娘,我撒了一些你带来的辣椒粉和孜然粉,味道更好呢!”小机灵鬼正拿着两个小布袋,一边啃着馒头片一边问:“姑娘,你们要不要来一些?”
自然是要来一些的,撒些辣椒粉和孜然粉,香辣辣的,滋味更足。
“哥,烤鸡也撒一些。”江孜将小布袋递给江谌,他伸手抓了一把,一边转动一边均匀的撒上辣椒粉和孜然粉,一边道:“我觉得差不多了,晴儿你尝尝。”
他撕下一小块烤得金黄的鸡肉递到胡晴儿嘴边,胡晴儿低头就咬住,还冲江谌笑了笑,江孜啧了一声,简直是没脸看,羞羞脸!
金黄鸡肉烤得酥脆,肉香中夹杂着烟火味,酱香浓郁又添了些辣椒粉与孜然粉,多了几分香辣,还有野蜂蜜的微甜。
“很好吃。”胡晴儿道:“快些吃,熟了。”
江谌掰下鸡翅鸡爪递给江孜,又掰下鸡腿递给胡晴儿,鸡肉分给肖茹和白策,剩余的鸡架被江孜要走了:“用鸡架炖锅汤,下点面条吃!”
四只野鸡鸡架分别放在两个陶罐里,架在篝火上,大火开始炖煮,进过林子的那几人说有瞧见蘑菇野菜,再次往林子里钻,没一会就带回来大半竹筐的蘑菇野菜,都已经清洗干净了。
“蘑菇先放进炖煮一刻钟左右就下面条,等面条熟了再加野菜,一人夹一些,想加肉酱辣酱的自己去加,放着蒜蓉辣椒腌刀豆也好吃。”江孜动嘴,江谌动手,旁边那一锅是旭子哥在忙碌,鸡架炖汤,溢出淡淡的香味。
烤鸡、鸡架炖汤煮面,一鸡多吃!
鸡架汤是清淡的,放了蘑菇一起炖煮,汤里融入了蘑菇的鲜香,面条是江孜叫人做的挂面,保存妥当能放许久,直接放入鸡架汤中煮熟,吸满了汤汁,全是鸡肉与蘑菇的鲜香,味道极好。
“这一顿午饭,可不比在酒楼饭馆吃的味道差。”
“你也不瞧瞧是谁指挥着咱们做出来的,若是阿孜亲手下厨,味道只会更好!”
“天气这么热,阿孜教咱们,咱们来做就行了!”
说话正是车队里的人,江孜见了个个都要喊一声哥哥的,被称赞的江孜面上淡定,心里美美哒。
歇了会,躲过最热的时候,他们赶在晚上饭点时候到了宁河镇,之前来的时候正好是江孜和胡晴儿来月事的时候,江谌点的都是些补气血的菜式,这次回程,自然得吃些本地特色的吃食。
因为上次已经试过八珍炒糕,这次便拒绝了小厮的推荐,因为宁河镇土地肥沃,盛产各种水果蔬菜,所以特色菜式以水果蔬菜为主。
橙香樱桃肉、芒果炒虾仁、什锦玉米粒、脆皮香蕉、辣椒李子、野菜瘦肉汤。
肖茹听着江孜和小厮商定的菜式,脸都要绿了:“姑娘,你确定,水果入菜能好吃?”
“不确定啊。”江孜随意的摆摆手:“入乡随俗嘛,人生就要学会多多尝试!”
第570章、水果入菜
很多时候,水果入菜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黑暗料理。
但实际上,真正的厨师们都知道,水果入菜只要做法得当,食材配备得当,做出来的成品就不会差。
江孜还是对这里做出来的水果菜抱有希望的。
之前吃过八珍炒糕,还有各种补气血的菜式、红糖姜汁茶等,味道都还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