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02节

  “刘管事这就是太客气了些,青石镇肯定是有不少酒楼饭馆味道不错的,哪里全靠我这小小食肆。”江孜笑着摇头,她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古代厨艺好的可也不少。
  “哎,这我可真不是客气话,青石镇这里的百姓啊,可能投胎的时候就决定了他们只会雕刻石塑,像厨艺……那真的是糟糕透了,这些酒楼饭馆虽然有的菜式做得不错,可也只是仅限于不错,而且难吃的就更多了。”刘管事的笑容收敛了几分,有些愁眉苦脸的:“这可把我苦坏了!我现在只在牙行吃饭,牙行的厨子还是之前我精挑细选,原先是大富人家当厨子的,最后倒霉被发卖,我就留下了,我这日子才好过些。”
  江孜默然,先想想中午的那顿饭,再看看刘管事此时诉苦的样子——了解了,青石县这就是个美食荒漠啊。
  本来还想问问刘管事哪个酒楼饭馆不错的,现在觉得自己做饭也挺好的。
  第554章、菠萝排骨、炸茄盒
  铺子租赁的手续很快就办好了,江孜又花了两百两,心疼的捂紧自己的腰包,和刘管事分开就地打算逛逛。
  既然都从胡管事这里知道青石县的酒楼饭馆都不怎么样,江孜对路边的这些卖吃食的小摊位没了什么兴趣,毫无兴趣的跟肖茹随便闲逛起来。
  不过青石县卖吃食的摊位并不多,多是些卖石雕的摊位,石雕的做工都很不错,可能真的是这里的百姓技能点全点在了做石雕上面了。
  那若是这样的话,食肆的生意肯定会很好,在美食荒漠般的青石县,她还是敢肯定自家的厨艺是没问题的。
  “不逛了,没什么意思,咱们去集市找哥哥。”江孜逛得都要犯困了,半个多小时了也没瞧见什么想买的。
  青石镇不临河,没有搭建码头,但是这里的集市非常热闹,外地商人很多,江谌他们来得不算太早,但是摊位上还算热闹——因为他们带来的全是吃食,免费试吃引来了超多人围观,又因为味道好,几乎人手一份,生意好得很。
  “阿孜阿孜,快来帮忙。”胡晴儿眼尖得很,明明都在忙着招待客人还能看到江孜,江孜看着这人群头皮都要发麻了,最后还是在肖茹和白策的帮助下挤入人群来到摊位前,她可不想跟人打交道,就跟在胡晴儿身旁帮忙打包,肖茹自告奋勇的去帮忙收钱算账了,这已经是她的特长了。
  差不多是四点半的时候,带过来的东西都卖完了,江谌叫上几个人说去集市逛逛,想要买些石雕,江孜挽着胡晴儿回客栈。
  “一会我找客栈掌柜的借用下厨房,他家的饭菜实在是太难吃了。”江孜边走边吐槽,胡晴儿也附和起来:“我中午是真的没吃饱,到集市了,看那有卖绿豆汤的,就给大伙都买了一杯解解暑,结果那绿豆汤里的绿豆像是什么残渣一样,糖也跟不要钱的似的,我看不少人买,还以为味道不错呢,我煮的都不是这个样子。”
  肖茹跟在江孜身侧笑:“我们问了牙行的管事,他说青石县的人做石雕是很厉害,但是下厨就不行,都找不到一家味道好的酒楼饭馆。”
  “那等阿孜的食肆开过来,那肯定生意很好。”胡晴儿非常肯定,江孜也不客气的应下了:“换个地方我可能不敢说这个大话,但是在青石县,估计是真的没有其他的地方能比我家食肆好了。”
  “所以赶紧把铺子开起来。”胡晴儿像个财迷般:“多多赚钱呀。”
  要不然怎么说胡晴儿乐意跟着江谌的商队辛辛苦苦的在外跑商呢。
  那还不是都想要多赚钱。
  钱多好的东西,多多益善。
  回到客栈,同客栈掌柜的说明借用厨房,江孜就带着肖茹去后厨了。
  虽说厨艺不怎么样,但是这里的食材倒是挺新鲜的,肖茹要去做江孜点名想吃的肉沫虾仁蒸蛋,江孜很快也挑好了食材,还特地去找胡晴儿拿了一个菠萝。
  要做什么菜呢?
  菠萝排骨、茄盒、凉拌莴笋、冬瓜玉米汤,再加上肖茹的肉沫虾仁蒸蛋。
  四菜一汤,分量足足的就可以了。
  江孜先处理了菠萝,又将去皮切片的莴笋用盐腌制起来,然后将茄子切成薄片但是不切断,两片茄子中央是要放肉馅的,肉馅里放了些葱花,倒入适量的酱油、盐、白糖和少许淀粉拌匀,再放到油锅里炸到金黄就捞出了放在一旁。
  炸好茄盒,江孜就调了个凉拌汁,就非常的简单,将蒜末、葱花、小米辣、酱油、米醋、白糖、盐放入碗里浇上一勺热油拌匀,紧接着将腌制好的莴笋挤干水分加入调好的凉拌酱汁,凉拌莴笋就做好了。
  “姑娘,我的蛋羹已经做好了。”肖茹跑了过来:“现在上菜吗?公子回来了呢。”
  “你去把茄盒复炸一下,然后跟凉菜蛋羹一起先端出去。”江孜这会开始煮汤了,将葱花爆香,放入冬瓜翻炒,加入温水煮开,再放入玉米煮上大约十分钟,等汤好的这段时间,江孜将排骨剁成小块,加入米酒焯水去腥去血水,锅底倒油将菠萝煎得两面微黄且香味溢出便盛出来,底油炒糖色给排骨上色,然后加入香叶、蒜片爆炒炒香,加入水没过排骨,加入酱油、盐调味,大火炖煮大约十分钟,加入煎过的菠萝收汁至浓稠就可以出锅了。
  “姑娘,好香呀,可以了吗?我好饿呢。”肖茹一边盛汤一边盯着锅里的菠萝排骨咽口水,江孜正在收汁:“别急,心急可吃不了豆腐。”
  摆盘精致的菜式香味扑鼻,尤其是那道菠萝排骨最是显眼好看——排骨裹满了琥珀色的酱汁,菠萝金黄透亮。
  “诶,小二,那几桌的菜式怎么没见过?给我们也来一份一样的。”
  “对对对,你们家是换厨子了?瞧着比以前的好多了。”
  跑堂小厮满大堂的四处解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那是人家借了厨房自己做的,咱们这的菜式还是老样子,您看看需要些什么。”
  “咱们姑娘的厨艺,那在这青石县可是无人能及。”肖茹有些得意,伸手就加了一块早就让她馋得不行的菠萝排骨,塞进嘴里,一边吃着一边含糊不清的夸奖着:“姑娘,真的好好吃!”
  排骨炖得软烂脱骨,酸酸甜甜的有着浓郁的菠萝香味,肖茹紧接着她又夹了一个茄盒,茄盒炸得金黄酥脆,外酥里嫩,肉香十足,油炸类的食物非常能满足人的味蕾,简直能把人给香迷糊了。
  除了肖茹,商队其他人也都是一边吃着一边夸赞,他们又不是江家人,能吃到江孜亲自下厨的饭菜的次数少之又少,机会难得,甚至还在想若是以后都能带上江孜一起跑商才好,到了客栈就能借用厨房做些好吃的。
  大堂坐着的其他人早就被香迷糊了,肚子咕噜噜直叫唤,甚至还派了自家小厮过来询问是否能帮忙做一桌晚膳,被拒绝之后无奈的招来客栈小厮叫上几道菜,哀怨的眼神时不时的扫了过来。
  江孜不为所动——开玩笑,这么热的天,她若不是为了自己吃上符合口味的饭菜,她可不想进厨房。
  第556章、姜枣红糖水
  江谌和胡晴儿收购了足够的石雕,并没有多留,第二天一早就出发离开。
  离开前,江孜找了青石县的信客,将新写的书信寄到平乡镇给于叔,于叔的建筑小队现在已经有四五十人,队伍非常庞大,现在肯定是分了些人给于晓静装潢新安县的铺子,另一部分则在平乡镇装潢她买下的那间铺子,这份信送过去,于叔会再派些人来青石县来装潢铺子的,铺子的钥匙放在刘管事手上,到时候去牙行取便好。
  接下来途径宁河镇,就能到达广川郡,如果他们能尽快的将货品出售,动作快一些,说不定她回程的时候还能赶上新食肆开业呢。
  仔细想想,出来已经有六七日了。
  宁河镇离青石县很近,江孜的山河游记都只看了三分之一,白策就掀开车帘招呼她们下马车,肖茹先跳了下去,然后扶着江孜和胡晴儿下马车,换做往常何必让肖茹搀扶着下马车,只是她们就是这么巧合,同一天来了月事。
  胡晴儿好歹也是随江谌出过一次远门的,家中又是有妹妹的,见肖茹这般紧张,又忙活着找客栈的人烧些热水煮姜枣红糖水,立刻就猜到了,也跟着去要了一份当归党参乌鸡汤。
  这还是江母告诉他的,女子月事的时候,喝些当归党参乌鸡汤,可活血补血,调经止痛。
  江孜来月事的第一天,往往都会肚子胀痛难耐,第二日起便会好些,倒是胡晴儿面色红润,瞧着一点也不像个来了月事的。
  “我从小习武,身体好,我娘从小可注意了,根本不让我碰冷水的,天气热的时候也几乎不怎么让我吃凉的东西,之前大夫还说我娘把我养得好,所以月事的时候就一点也不遭罪了。”胡晴儿看着江孜继续道:“瞧你疼成这样,回去找个大夫好好调理调理身子,以后不要贪凉,少碰冷水,你家中如今人多,你喜欢下厨,就叫人将所有东西备好,你只需要直接下厨,什么清洗之类的,都少做,好好养养,尤其是来月事的时候不要碰冷水吃冷食。”
  江谌正好捧着两个羊皮水袋走进来,听得这话连连点头:“阿孜,你可得听听你晴儿姐姐的话,之前娘也跟你说了好些次,你都当耳旁风,这会难受了吧?!”
  说罢,江谌将手上的羊皮水袋分别递给江孜和胡晴儿,继续道:“拿去放在肚上温着,会舒服些。”
  “哥,你连这都懂了,晴儿姐姐日后可真幸福了。”江孜摸着皮质水袋散发的热度,隔着衣裳贴在小腹处,温热间减轻了几分疼痛,就是夏日里这般实在是有些热。
  “刚刚阿茹让后厨帮忙做些姜枣红糖水,后厨有个婶子说这样能缓解,我便让人去买了两个羊皮水袋来。”江谌解释,又问:“这样会觉得舒服些吗?”
  毕竟还没成亲,这般私密的事情,胡晴儿还是有些不太意思,江孜没什么顾虑,朝着江谌竖起大拇指:“有用的有用的,真的舒服多了,都说了晴儿姐姐日后铁定很幸福,我家哥哥最好了。”
  “就你嘴贫。”江谌好笑的摇摇头,正巧肖茹端着姜枣红糖水过来了,给几人都倒了一杯,甚至没忘记江谌,胡晴儿忍不住大笑起来:“你这傻丫头,给阿谌倒什么?你喝了吧。”
  肖茹十三岁,还没来月事,不是很懂,茫然的接过胡晴儿塞过来的水杯,江谌站起来:“我去看看午膳准备得怎么样了,你们就在屋里歇着,我让人给你们送屋里。”
  瞧那样子,真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意味。
  “公子怎么了,不就是一杯红糖水吗?”肖茹不解的嘀咕,江孜也笑了起来:“你以后就懂了,喝了吧,补气血的,女孩子偶尔喝些,对身体好。”
  说着,江孜端起来喝了一口,她是不喜欢生姜味道的,但是这杯姜枣红糖水味道竟然还不错,辛辣微甜带着浓浓的红枣香,热乎乎的喝完觉得浑身都舒坦了。
  “这姜枣红糖水煮得真不错,还挺好喝。”胡晴儿喝完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吐槽:“我第一次来月事的时候,就是我娘亲手给我煮的姜枣红糖水,可难喝了,生姜放多了,味道特别重,所以其实我真的超讨厌喝这个的。”
  “那确实……我也不喜欢生姜。”江孜点头表示赞同,生姜可以用来炒菜调味,但是吃的时候一定是要挑出去扔掉的,她不喜欢生姜。
  要说起来,江孜这个人很奇怪,说她挑食,她下厨的时候可没什么忌口,生姜香菜芹菜她都不喜欢,但是当配菜的时候也不妨碍她放得毫不犹豫,只要吃的时候不要吃到就无所谓,青椒胡萝卜都是可以生吃的,很多时候当配菜的青椒与胡萝卜都不会炒到断生熟透,可若是不断生熟透,江孜就不喜欢,断生熟透的她便能吃。
  总归是挑食的点很奇怪。
  三人在江孜的房间里坐着闲聊,小厮很快就将饭菜送了上来,看得江孜和胡晴儿都很无奈,等小厮离开,胡晴儿笑骂了一声:“你说你哥,说他体贴倒也确实体贴,你瞧瞧这些菜式,就是知道咱们两个这些天要注意补气血特地准备的,可是这样子岂不是搞得人尽皆知?”
  可不是嘛,先是姜枣红糖水,又是当归丹参乌鸡汤,现在的这一桌菜——清蒸鸽子、嫩炒猪肝,韭菜炒豆芽、清炒菠菜。
  好家伙,都是些补气血养身子在女子月事时吃着对身体好的。
  “算了,先喝碗汤。”江孜好笑的摇头,拿起勺子给胡晴儿盛汤:“好歹我哥还算心疼人,晴儿姐姐还不高兴?”
  “别总说我,你家傅公子给对你难道不好?”胡晴儿也调侃江孜,肖茹拿着筷子夹了一片猪肝塞进嘴里,心不在焉的,突然就想起了于晓毅——也不知道最近他的算术有没有进步,随姑娘出门前,她不小心听到于家婶婶说该给他找门亲事了。
  肖茹总觉得心里不太舒服。
  第557章、八珍炒糕
  客栈的午膳味道还不错,饭后江谌来打了声招呼,就带着人去集市摆摊寻货了,江孜不太舒服,趴在桌上看胡晴儿和肖茹玩钓鱼,这一天的功夫就这么消耗过去了。
  因为江孜和胡晴儿不舒服,商队便多停留了一天,只是江孜来月事的第二天已经不会腹痛,第二天歇了个午觉就拉着胡晴儿出门去闲逛了,江谌也跟着。
  已经是七月初了,天气热得很,江孜原本是不想出去的,但是昨天江谌回来的时候说宁河镇土地肥沃,周边的山地都被人承包了出去,专门种植各种瓜果,他瞧见了些不曾见过的水果,还特地挑了几种给江孜带了回来。
  芒果、香瓜、火龙果、哈密瓜、以及西瓜。
  除了西瓜,剩下的几种都是江谌没见过的,买了些回来给大家分了吃,味道真的各有各的好。
  昨天腹痛,入了宁河镇也没留意这里有什么不一样,今天一出门就发现了,街上摆摊售卖的大多数都是各式各样的果子,每个摊位上都有不少人在讨价还价,一买就是好几筐,纯粹都是些跟江谌一样的外地商人们来囤货的。
  “跟公子说的一样,这里的果子可真多……诶,姑娘,你瞧那个黄色长条一串的是什么呀?还有那边的就是昨天吃过的那个火龙果?“肖茹看得眼都花了,江孜顺着她的手指望去,赶紧走过去:“这香蕉怎么卖的?给我来些,还有这个樱桃,来上两斤。”
  古代竟然也有这么多品种的水果?江孜有些疑惑,但是不多——有吃的就行了,管他那么多呢。
  她并没有买太多,买上一两斤,赶路的时候吃着,这会寻寻看哪家摊位上的果子品质好,等回程的时候多带些回去,做成各种水果罐头糖水、水果果酱等等,好吃的可多着呢。
  但凡是江孜说品质不错的,江谌就立刻与人商讨采购的事项,但是他要得不算多,每种只要上了五十斤左右。
  “哥哥,这里离广川郡只有一日的路程,离得太近了,宁河镇本地人都能将这些对我们来说新鲜的水果运到广川郡售卖,更别说这里这么多的外地商人了。”江孜将他劝住了:“物以稀为贵,在广川郡,这些水果可不算什么稀罕物,等咱们回程的时候多带些走,无论是常平镇还是清河县,这几处地方可都极少见到这些新鲜水果。”
  “你瞧瞧阿孜多聪明,多听她说说。”胡晴儿嫌弃的看了眼江谌:“昨天没瞎买吧?”
  “哪能啊,吃食这些肯定是得问过阿孜再买。”江谌傻憨憨的笑。
  在胡晴儿面前,他就会变得这便的憨厚,傻乎乎的,就像江孜以前见过的那个靠谱又沉稳的哥哥是她的错觉。"
  爱情能让人变傻,是真的。
  只是逛了半个时辰就回了客栈,江孜闲着无聊有些嘴馋,没回房,在大堂坐着,招来小厮询问:“你们这有什么比较特色的小吃?我不太想吃甜的。”
  “那姑娘可要尝尝咱们这的一种特色炒糕。”小厮笑呵呵的给江孜介绍起来:“咱们后厨有位师傅以前是住在一个沿海小镇的,这种炒糕是他老家的一种特殊小吃,名字叫八珍炒糕,用精白薯粉煸炒,放了些不少海干货,虽然卖相可能不太好看,味道可是很不错的。”
  “那就来一份试试看。”江孜点头要了一份,肖茹很惊奇:“炒糕吗?炒着吃的糕点?还放了海干货,能好吃吗?”
  “我也听说过这种小吃。”江孜解释:“但是我没做过,应该味道是不错的。”
  肖茹有些期待,等得连丢牌都丢错了,最后她这个地主被江谌和胡晴儿这对未婚夫妻档给联手打败。
  半刻钟不到的时间,小厮用托盘端着八珍炒糕过来了,卖相确实如同小厮所说的那般不是特别好看,就是一团裹着各种食材和海干货的胶状面团,色泽倒是晶莹剔透。
  “虾仁、咸肉丁、蟹黄、蟹肉、花生碎、鱼肉丁、黄花菜、葱花……”肖茹趴在桌上盯着这份八珍炒糕,一点点的数着里面放的食材,江孜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爽滑嫩软,咸香可口。
  “你们也尝尝,味道确实很不错。”江孜又夹了一筷子,肖茹听了她的话,也赶紧行动起来,一吃便停不下来:“姑娘,我喜欢吃这个,滑滑嫩嫩软软的。”
  “等回去了,我教你做。”江孜吃得不少,放下筷子后总算有了几分精神:“吃饱喝足,不如玩会斗牛?”
  斗牛这种纸牌游戏纯靠运气,江孜几个玩的时候要么输一局一文钱要么就是弹脑门,从来不会赌钱玩。
  很显然,今天江孜的运气很不错,她面前的桌上很快就堆了一座小山般的铜钱,乐得她眼睛都要笑没了:“今天晚上我带你们去逛夜市,我请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