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85节
“林姨,我教你做梅干凤爪,你去拿些卤料过来。”江孜把盯着帮厨练刀工的林荷叫过来,把需要香料一一说给她听,等她离开,江孜便招呼其他人:“把鸡爪剪掉指甲,洗干净对半切开,再准备些姜片蒜末和干辣椒段。”
至于她自己,则抓了一些梅干菜,先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可以去掉多余的盐分,至少要一刻钟。
等鸡爪处理好,林荷就先用冷水下锅,放入葱姜蒜和米酒,将鸡爪焯水去除血水和腥味,然后就炒香香料扔进砂锅卤煮一刻钟。
“林姨,这道菜我来炒,你在旁边看着学。”江孜闻着砂锅溢出的香味判断时间差不多了,就捞出梅干菜,挤干水分,往锅里倒了油,直到油热冒着热气时便将梅干菜倒入锅里炒香,盛出备用。
“梅干菜先过油炒一遍,最后做出来的成品会更香一些。”江孜一边跟林荷解释,一边往锅里倒油,加入生姜、葱段、蒜末、干辣椒段、小米椒、花椒炒香,捞出卤好的鸡爪翻炒,加盐、酱油、干辣椒面、米酒翻炒均匀,最后倒入卤制鸡爪的原汤卤汁,没过鸡爪即可,然后盖上锅盖,小火慢炖。
“小火慢炖半刻钟左右的时间,主要是为了让鸡爪入味。”江孜时不时的揭开锅盖翻炒两下防止糊锅:“等到汤汁炖煮得只剩下一般的时候,就把过油炒香的梅干菜倒入锅里翻炒均匀,大火收汁,等到鸡爪都裹上浓稠的汤汁就可以出锅了。”
江孜一边说着,林荷便往灶膛里加了两根木材,火势瞬间变大,江孜立刻翻炒起来,锅里的汤汁肉眼可见的减少且变得浓稠,等到鸡爪都裹上了汤汁,林荷就已经把盘子放在灶台边了。
“来尝尝。”江孜将梅干凤爪盛好,从旁边拿了双筷子递给林荷,闻着味儿过来的肖茹眼巴巴的看着,江孜笑了一声,也给她递了双筷子。
“谢谢姑娘。”肖茹笑得眉眼弯弯,伸手就夹了一个裹着浓郁酱色的肥嫩鸡爪,上面还粘了不少的梅干菜,江孜也夹起一个鸡爪,轻轻吹了吹,等热气散去不少了才咬了一口——入口是霸道的香辣味,鸡爪肥嘟嘟的,炖煮得皮软肉嫩,轻轻一咬,骨肉瞬间就分离了,十分的软糯,卤汁的香味与梅干菜的醇厚咸香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香辣咸香,绝对是下饭神器。
“姑娘,这个鸡爪好好吃。”肖茹吃得嘴边都是酱色的汤汁,又伸手夹了一个鸡爪:“就着这个鸡爪,我就能吃上两大碗米饭!”
"“喜欢的话,一会多吃些。”江孜只尝了一个鸡爪就放下了筷子,她对这个味道很是满意,对林荷道:“这道梅干凤爪味道不错,难度不大,差不多就可以挂牌出售了。”
“好。”林荷应下,又问:“姑娘,晚膳准备得差不多了,你是在食肆吃,还是去傅家私塾?”
“去私塾吧。”江孜没有犹豫——好几天没见傅怀瑾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想念了。
到私塾的时候,正好是散课吃饭的时候,江孜提着两个食盒,一抬头就看到江源像个小炮仗似的冲过来,还好她反应及时,站得稳稳的。
“江源!你干什么?你这样冲过来,等下把食盒撞翻了怎么办?”江孜冷着脸低头看向江源,江源立刻站得笔直,低头认错:“阿姐,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看到你很高兴嘛!”
他能不高兴吗?他不挑食,可是私塾的饭菜就是没有阿姐食肆的好吃,夫子又总说不能与让同窗觉得他被优待,即使食肆每日送饭过来,也很少叫他一起去后院吃饭。
除非阿姐过来送饭,阿姐最心疼他了。
“就你机灵是吧?我给你带了些零嘴,一会带过去给你的同窗们一起吃。”江孜能不知道他的小心思吗?抬手就弹了弹他的额头:“走吧,一起去吃饭,阿姐今天做了一道新菜。”
“哇!太好了!”江源高兴得在原地蹦跶起来,他的同窗羡慕的望过来,见傅怀瑾从屋里走向江孜和江源,立刻就散开了。
第508章、糯米肠(一)
在私塾吃过晚饭,和傅怀瑾说了会话,江孜就回了方山村,算是完成了例行公事一般。
方山村最近挺热闹的,先是于晓静的及笄宴,紧接着就是村长家的小孙女方舒婷嫁给常平镇的罗秀才,村长准备大办回门酒席宴请全村人,也是拜托江孜来准备,和于晓静及笄宴一样按照一桌三百文钱的价格来算,能够赚笔外快,江孜当然愿意。
更巧的是,这位年仅十八岁的罗秀才,还是傅老爷子的学生,是江家食肆的常客,本想请江孜来做婚宴被拒绝,退而求次的定了回门酒席。
方舒婷回门的日子在五月二十二号,江孜提前三天去跟村长核对菜单。
“阿孜,你上次做的那道剁椒鱼头不错的,红红火火的,瞧着就是个好兆头。”方安是方舒婷的父亲,在村长家排行老二,他上头有个哥哥方平,在镇上当账房先生,日后方山村的村长肯定是由方安接任的,江孜肯定是想与这位未来村长打好关系的,但是问题来了。
“方安叔,上次晓静及笄宴,在村外捞了不少的胖头鱼,我估计这会很难再凑齐几十条胖头鱼的。”江孜指出困难,方安摆摆手:“没事,我们自己解决食材,肯定没问题的,不过剩余的鱼肉做成水煮鱼片吧?那道菜也瞧着喜庆。”
“没问题,我多多放些红油,保管瞧着红火好看又好吃。”江孜非常配合。
其余的菜式很快就定下来了:土豆红烧肉、梅菜扣肉、香辣猪耳朵、姜母鸭、白灼虾、干煸四季豆、麻婆豆腐、清炒藕片、水晶蔬菜卷、山药玉米排骨汤。
“村长爷爷、方安叔,你们尽快备好食材,我会带人提前一天过来准备的。”江孜起身告别回家。
回到家里,江母去她的小工作坊了,只剩下肖茹在那看账本——肖茹最近都跟在江孜身边,江孜在方山村,她就看账本,教人培训做账、算术,江孜要是去镇上或者县里,她也跟着,算是江孜的贴身小助理,有什么事都会叫她安排下去,这本来就是江孜的打算,什么事情亲力亲为的自己去安排,她得英年早逝。
“姑娘,我觉着现在培训得差不多了。”肖茹见着江孜就迎了上来:“我打算让丽妹和裕叔专门负责管账,每个月等他们盘账结束,我再来查看账目是否正确,这样的话效率更高。”
“你觉得他们合适就行,如果表现不好,换掉就是。”江孜点头:“现在至少还要培训五名备用账房,等端午我哥回来,我们就会去广川郡,路上如果有合适的铺子,我就会买下来,到时候就得立刻派人上岗。”
“人手培训得差不多了,姑娘,你看要不要让他们依次去铺子里实习实习?”肖茹询问,实习这个词还是江孜说的,没有经过实习,直接就去新店上岗,很容易出错的。
“行,三家食肆各自先安排三个账房实习。”江孜说着顿了顿,又道:“清河县新的食肆面积大,需要更多的人手,估计端午后就能开业,你再安排三名跑堂和三名帮厨去实习,到时候也能更好上手。”
“好。”肖茹细心记下江孜说的便去庄子那边去安排了,江孜便去了后厨找江欢宜:“欢宜,三天后是方舒婷的回门宴,你挑两个人跟我去帮忙,之前说要多收些猪肠衣,怎么样了?”
“收了不少,都清洗干净了,可以直接用了。”江欢宜问:“姑娘,是要做腊肠?”
“腊肠让加工坊那边做,我们今天做糯米肠。”江孜提醒她:“把肠衣拿过来我看看,糯米得提前泡好。”
“好。”江欢宜答应,很快就将肠衣拿了过来,肠衣是按照江孜教的方式处理的,已经被刮得很薄,已经从原本红色的肠衣变得白色透明,清洗得非常干净。
“处理得不错,以后都要按这个标准。”江孜点头夸赞了一句又道:“加工坊那边存量不太够,最近要多做些腊肠和糯米肠,要记得让他们多收些肠衣,再去准备些猪后腿肉,瘦肉和肥肉分别切好,分别剁成肉馅,瘦肉要有颗粒感,肥肉要细腻一些。”
事情交代得差不多了,糯米得泡上一个时辰,江孜便去院子里休息了,摇椅摆在树下阴凉处,摇摇晃晃的喝着果茶看着话本,瞧着是十分的惬意的,最近都挺忙,还是难得的清闲一会。
等江欢宜来叫她说糯米泡得差不多的时候,江孜已经拿着话本盖在脸上睡了有一会了。
厨房里,江孜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肉馅放在大木盆里,旁边便是其余需要的配料——盐、白糖、十三香、酱油、葱姜花椒水,没有红曲粉,但是不重要,调味注意些,多加些酱油,颜色照样是好看的。
“除了葱姜花椒水,其余配料全部放进肉馅里,搅拌均匀。”江孜没有动手,指挥着江欢宜:“葱姜花椒水分次少量的倒入肉馅里,一定要让肉馅打到粘稠的状态,这一步比较费时费力。”
江欢宜会做腊肠,其实糯米肠的做法也没什么太大区别,所以她动作是非常娴熟的,江孜没什么要额外提醒她的。
等到肉馅呈现粘稠状态的时候,江欢宜便停了下来,也不需要江孜提醒,她便先去舀了两勺猪油拌进肉馅,然后抬眼看向江孜问:“姑娘,接下来将糯米加入肉馅拌匀就可以灌肠了?”
“嗯。”江孜点头:“这做的便算是原味糯米肠,放些玉米粒做成玉米糯米肠,还可以做成黑胡椒、香辣等等口味,你可以尝试着做,到时候试吃没问题,就可以多做些给食肆备用了。
“没问题,那我再让他们准备些玉米粒,今天就做个原味糯米肠和玉米糯米肠。”江欢宜立刻就有了想法,叫来帮厨让她去剥些玉米粒来用——江孜很喜欢江欢宜这一点,她有自己的想法,做起事来让人也放心。
第509章、糯米肠(二)
糯米肠调味调馅料其实算简单的。
麻烦的是灌肠。
自制的灌肠器比较简陋但是好用,先用棉线绑住肠衣的一头,打好绳结,另外一头套住灌肠器,用左手卡住,慢慢灌入肉馅,灌肠不能急,容易击破,要动作缓慢且有耐心,如果肠衣内有气体鼓起来就不容易灌入,可以用牙签扎一个小洞排气,肉馅灌入,每隔十厘米用棉线分隔成段打结,直到整条肠衣都被灌满肉馅。
江欢宜很有耐心,非常仔细小心,但动作却是一点都不忙,很快就糯米肠用棉线分段系好,每一端都用牙签扎两个孔排气,然后摆放在一旁。
“糯米肠和腊肠不一样,腊肠是要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吃之前蒸熟捉着切片炒都可以,糯米肠则是直接上锅蒸。”江孜早就准备好了蒸锅,示意江欢宜将糯米肠放进蒸锅:“记得凉水上锅,上气后中火蒸一刻钟,但是今天的糯米泡得时间估计不够,你多蒸一会,会更软糯些。”
“那下回我头天夜里就把糯米泡上。”江欢宜一边将糯米肠放上蒸锅,一边问:“蒸好了就可以直接切片吃了吗?”
“嗯,蒸好放凉保存,想吃的时候蒸或者炸一下,就可以直接吃,用来炒着吃也行。”江孜想了想:“晚上就做个辣炒糯米肠吧。”
等糯米肠蒸好还需要些时间,江孜便去了庄子里面转悠了一圈,孙强和吴姨基本上对库存和记账工作已经上手了,此时就跟在于晓晨和张宁宁身后安排加工坊的工作,肖茹也在这里,她挑了人正在同他们说着实习的要求和任务,看到江孜还让江孜也说几句,江孜摆摆手赶紧逃离现场——这些后来的人,她都认不全,并非必要,训话之类的事情,她是最不喜欢做的。
紧接着,江孜又去了趟养殖的猪圈和鸡鸭圈,因为担心味道太重,当时是挑了庄子最靠里面的位置,走过去也足足花了快五分钟,离得越近,那股圈养牲畜的味道也渐渐传了过来,但是味道并不是特别重,这会有好几个人正提着水桶在冲洗打扫,干干净净的模样让江孜非常满意——养殖牲畜若是不注意卫生,很容易引起牲畜生病,到时候就麻烦了,一旦生病病死,那可不是一只两只,所有的心血都会废掉的。
最后,江孜去了江母的小工作坊,村里的婶子们下午都在工作坊里给加工坊那边的东西打包,这会正在用油纸袋分装炒好的瓜子花生,包装好了是要送到于晓静的杂货铺去售卖的,一般是半斤装、一斤装和三斤装的。
“哟,阿孜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晓静没来呢?我看她这段时间都没在村里。”离院门口最近的妇人大约二十岁出头,是金媒婆的小儿媳,都叫她梨花娘子,给金媒婆生了一对龙凤胎,在家很受宠的,觉着在家闲着无所事事的,便来跟着江母做活,是个能干的,年纪虽小却能说会道,都说她以后会接金媒婆的班,最近于婶总说要给于晓静相个人家,村里没有不知道的,还有自荐儿子的,热闹得不行,吓得于晓静压根不敢回来,借口要忙着新铺子的事,直接在清河县住下了。
“梨花嫂,晓静的新铺子要开业了,她正忙着呢,最近都在清河县。”江孜她当然不可能说于晓静正躲着你家婆婆,笑眯眯的回了话就去找坐在树下和于婶说话的江母:“阿娘,于婶。”
“就你一个人?晓静那死丫头都多久不见人影了。”于婶在纳鞋底,见着江孜都有些没好气:“阿孜,你少帮那丫头说话,那丫头真是越发的没规矩了。”
“哎呀,于婶,我不是要帮她说话。”江孜搬着小木凳凑到于婶身旁,继续道:“你也知道晓静性子跳脱不喜欢拘束的,她才及笄,你就让她去相看,她当然不乐意,你也别着急,再等上半个月一个月的再说嘛,而且晓静现在忙着铺子里的生意,赚的钱也不少,选择面就广了,说不定就能遇上更好的。“
“你呀,跟你娘说的话真是一样一样的。”于婶好笑的摇摇头,江母在旁边接过话:“你是太心急了些,晓静性格好,长相好,能靠自己赚钱养家的,你这着瞧吧,上门提亲的人肯定多着呢。”
“也就是你们总觉得她哪哪都好,她那性格爱玩又任性的,得找个什么样的夫婿才行啊。”于婶愁得很,江孜没在劝了,劝多了适得其反,还是得让于晓静自己解决——不过,江孜总觉得她从及笄后跟林旭之间的感觉有点不对劲。
或许哪里需要于婶给她操心这些,她自己说不定就已经有想法了。
江孜坐了会就回去了,她还惦记着蒸锅里的那些糯米肠呢。
厨房里,江欢宜还在做糯米肠,馅里拌了玉米粒,正在教人灌肠。
“姑娘,糯米肠正好了,我放在那边晾凉呢,估计差不多了。”江欢宜前一句还在训人,后一句就含着笑迎上了江孜:“我刚刚切了一小截试了试味,可真好吃呀,软软糯糯的,既有米香又有肉香,都能零食吃了。“
案板上,蒸好的糯米肠透着油光,已经凉透了,江孜切了几片尝了一下——软糯弹牙,咸香微甜,味道很不错。
“嘴馋的时候,煎着当零嘴吃也不错,晚上就炒着吃吧,明早再煎一些配粥吃。”江孜挑了些递给江欢宜:“你叫人送去于家,说是新做的糯米肠,让他们尝个味,直接蒸着煎着吃都行,或者当肉炒着吃。”
“行,那姑娘你晚上要做辣炒糯米肠?”江欢宜应下,将糯米肠用油纸垫着装在小篮子里交给了厨房里的帮厨,,江孜点头:“晚膳是不是已经在准备了?这糯米肠我来做就好。”
“也差不多了,最多一刻钟就可以吃晚膳了,今晚做的冬瓜鱼丸汤和砂锅焖饭,比较简单快捷些。”江欢宜指了指灶台上的砂锅:“焖饭都快熟了,是排骨焖饭,放了些玉米粒和胡萝卜丝。”
第510章、火锅店筹备中
辣炒糯米肠得先将糯米肠油炸,江孜没让江欢宜动手,先将糯米肠切片,放入大碗中撒上适量玉米淀粉,搅拌均匀,再一片片放入预热的油锅中,中小火慢炸,直到两面金黄,捞出沥油。
在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葱姜末、辣椒与洋葱丝炒出香味,接着加入适量白糖、酱油和米酒,翻炒均匀,最后将炸好的糯米肠倒入锅中一起翻炒,使每一块糯米肠都裹上浓郁的汤汁,炒至汤汁略微收干即可出锅
“尝尝?”江孜炒得量多,盛了两碗,江欢宜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夹了些,连连点头:“好吃的,香香辣辣的,跟原味是另一种感觉,我是不是可以直接做些辣味的糯米肠?”
“可以啊,口味多种多样的,你自己试着做,做得好了,到时候我给你算奖励分红。”江孜很喜欢江欢宜这样愿意自己研究吃食的态度,吃了一片辣炒糯米肠,糯米肠油炸之后,外层微焦,入口是焦脆的,内里依旧非常软糯,裹着香辣的汤汁,是江孜喜欢的口味。
“姑娘,那你可别忘了你刚刚说的奖励分红啊。”江欢宜笑得灿烂,感觉瞬间斗志更是满满的。
江谌跑商未归,江源上私塾,晚膳只有江孜和江母在,江母吃得清淡,更喜欢砂锅焖饭——米饭浸满了排骨的油脂十分油润,但是里面加了玉米粒和胡萝卜丝,吃起来并不会觉得腻,玉米的微甜伴着肉香,排骨软烂鲜美,若真觉得腻了,喝一些清清淡淡的冬瓜鱼丸汤就好了,鲜甜清淡。
一整盘的辣炒糯米肠有三分之二都入了江孜的肚子,糯米是不好消化的,江孜没敢多吃米饭,只挑了几块排骨吃了,喝了半碗汤,撑得晚上都睡得晚了些,连江母都忍不住说她不该贪吃。
但是辣炒糯米肠真的符合她的口味,好吃。
第二天一早,江欢宜熬了小米粥,炸了小油条,也记得江孜说的煎些糯米肠来配粥吃,原味糯米肠和玉米糯米肠都做了些,只是简简单单的用油煎了一下,又沥干了油,配着粥吃,肉香浓郁但是一点也不油腻,江母倒是多吃了些,这会换江孜笑她:“阿娘,你少吃些,小心积食,昨儿晚上还说我贪嘴呢!”
换来了江母没好气的一巴掌,轻轻地,一点也不疼。
吃过早饭,江孜就去了于家,张宁宁定做了一批火锅专用的鸳鸯锅、九宫格锅到了,她正好去瞧瞧。
“这锅做的不错呀。”江孜看了一圈,看中了九宫格锅:“这个锅给我一个呗,正好九种锅底,等我哥回来,咱们就聚在一起吃火锅呗,凑齐九种锅底,一次性吃个爽快。”
“行,一会就让你晓晨哥给你送过去。”张宁宁的小腹微微隆起,她现在差不多四个月大了,整个人还显得十分苗条,跟怀孕前没什么两用,走在外面从后面看,压根没人能看得出来她已经怀孕四个月了,可把于晓静羡慕坏了——她总觉得自己没怀孕,肚子上的那一圈小肥肉都能跟怀孕了的张宁宁有的一拼。
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只是女孩子嘛,永远都嫌自己胖。
“嫂子,你们定做的火锅桌送来了没?”江孜对这批火锅用的铁锅质量很满意,又跟张宁宁去院里角落,那里摆放着六张木桌,是按照江孜口述,傅怀瑾画出来的图纸做出来的——木桌的正中央是个圆形的洞口,下面是个圆形的碳炉,正好能把刚刚送来的火锅架在上面,里面生火就能煮火锅了。
“这木桌的做工很不错,听说全交给二林一个人做的,他现在算是出师了。”张宁宁摸着肚子跟江孜讲着八卦:“听说最近老林叔在给二林相看,二林跟你哥一样大吧?听说还不情愿,被老林叔拿着木棍追着抽了一顿。”
“二林哥人好,木工手艺也不错,肯定能相看一个不错的姑娘。”江孜顺着她的话说了一句,张宁宁也知道当初二林想向江孜提亲的事,这个话题也就提了一嘴便略过了,两人又聊起火锅店的事情。
“到时候我就在新铺子外面挂个告示,以后食肆不再卖火锅和奶茶、果茶,想吃的都要去火锅店。”江孜扶着张宁宁在院子里坐下,这会还早,日头不算烈,晒在身上暖暖的,江孜特意提醒张宁宁:“火锅喝酸梅汤、果茶和奶茶这些可绝对是最佳搭配,不过很多人可能只是想喝奶茶和果茶的,你们可别单卖,你们是火锅店,不是奶茶果茶店,每天送过来的牛奶数量不算多,做好的奶茶送去清风茶楼以后剩余不多的。”
“我知道的。”张宁宁点头,又将一叠纸递给江孜:“你之前不是让我们设定下菜单,最好是做些套餐,我和晓晨这几晚都在商量,你也帮我参考参考。”
所谓的火锅套餐就是将肉菜、素菜、饮料等搭配在一起,配套出售,不需要食客们再额外单点,于晓晨和张宁宁也是听了江孜的建议,特地搭配了三个套餐——单人套餐、双人套餐、家庭套餐。
三个套餐里又分两种套餐——纯素的与荤素搭配的。
因为一贯的平民路线,价格不会设定的太昂贵,一个人来单点或许会贵一些,点个单人套餐十五文钱有荤有素,能吃得特别好。
“嫂子,我觉着套餐里面的素菜和肉可以让食客自己选择,比如单人套餐是一荤三素和一份主食的配比,你可以设置三种荤菜和六种素菜,主食可以是面条、米饭或者让食客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江孜翻看着手上的纸张,提议:“这样可选择性大,食客们更喜欢不是?还有,我刚刚想起来,你应该再去定几个单人座位,很多时候一个人来吃饭的不在少数,一个人就占了一桌,其他人就没办法吃了,吃火锅的话,得等的时间也长,毕竟是现涮现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