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81节
“那最后是怎么处理的?”于晓静好奇的凑过来:“他们当时可是把阿孜的加工坊给烧了,不得赔一笔银子?”
“当然赔了。”齐叶笑:“一百两,就等阿孜自己过去领了。”
“一百两,这么多。”江母都有些惊讶,于婶也点头:“虽说加工坊被烧,但我听宁宁说发现及时,基本上所有物品每天都有清点存放到地窖,所以损失并不大。”
“咱们这么县令是位聪明人,与祖父交好,知道我们两家是姻亲,阿孜与乔家、齐家还有邵家都有合作,私底下关系不错,咱们几家因为这事都去衙门打探过消息。”傅怀瑾解释:“唐家雇人放火,又杀人灭口,以往还做过不少欺男霸女的恶事,最后必然是落个抄家流放的结果,跟唐家厚实的家底来说,左右这一百两也不多,也算是卖个面子给咱们几家了。”
“总归是我占便宜了。”江孜挑眉笑起来:“多亏你们帮忙打探消息,不然我估计赔过来的银子怕是连这一半都没有,看来我得找个时间请大伙吃个饭。”
“这么客气做什么。”齐叶跟着笑:“到时候记得做一道佛跳墙,上次去看傅爷爷,他可是使劲在我面前夸那道菜。”
说让江孜别这么客气,但点菜的时候也毫不犹豫。
不见外好,不见外的都是朋友,合作伙伴与真心实意的朋友,自然还是朋友更好。
说是请吃饭,其实还不知道得什么时候,但是今儿中午这一顿是肯定有的。
江孜想吃葱花蛋饼,让江欢宜做在的时候,加些牛奶,奶香奶香的好吃。
除此之外,还做了不少齐叶没尝过的菜式——刀板香、芋头蒸排骨、香辣鱼块、干煸豆角、酸辣土豆丝、拔丝山药、胡椒猪肚汤。
“这一趟来得值。”齐叶吃得很开心:“阿孜,你说说你,多不厚道,你瞧瞧这香辣鱼块、这拔丝山药,我常去食肆吃饭,可没吃到过这两道菜,刀板香和胡椒猪肚汤倒是听说过,可惜你们家菜单每天都不一样,我可是一直没吃上。”
“没办法,要保证每天的食材新鲜,菜单就只能顺着当天的食材定,每天就会不一样。“江孜无奈摊摊手:“最近我教欢宜做了不少新菜式和点心,到时候会让她去食肆教给后厨,你就有机会吃到了。”
说到新菜式,齐叶就提起了奶茶:“你那焦糖奶茶和玫瑰奶茶就不错,正适合我们茶楼。”
这意思是想要向江孜采购奶茶了。
“奶茶主要原料是牛奶,昨儿开始隔壁村才有牛奶送来,一天也就二十几斤,量不多。”江孜给自己舀了一碗胡椒猪肚汤,慢吞吞地喝着:“所以不是我不给你做,是只能限量,每天最多给你十斤的奶茶,剩下的都不够我那几家铺子用呢。”
“这不是问题。”齐叶摆摆手:“牛奶是吧?找雪枝问问,他家屠宰场有专门合作养殖家畜的人家,肯定也知道哪里有人专门养牛,养牛肯定就有牛奶的。”
江孜微愣——她可真是傻了啊!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嘛?她要是早想起来,早就有牛奶了,早就做出一大堆好吃的了!
“我还真没想起来可以找雪枝问问,早想起来就好了。”江孜叹气:“我这几天怕是不会回镇上,到时候麻烦齐大哥你去问问,若是能有牛奶的话,我这边就能给你提供奶茶,可不止这两种口味的。”
“行,等我回去,就去找人问问。”齐叶满意了,很快就放下了筷子:“今天过来也是想着把咱们上个月的账清算一下,我一会直接去加工坊找张宁宁?”
“对,找宁宁嫂子就好了。”江孜点头,傅怀瑾笑她:“你肯定是又当甩手掌柜了,账本都没盘点过吧?”
“哎呀,有空会看的,嫂子的账目记得很清楚,我也不用太操心。”江孜非常的理直气壮,江母瞪她:“你别什么都让宁宁做,她现在怀孕了,可不能累着的。”
“知道知道,最近阿茹不是常来村里,教人算术看账本,到时候就有人可以给嫂子帮忙了。”江孜笑呵呵的,就是没提自己去做——她就是不想做。
吃过饭,齐叶去找张宁宁,江孜去准备踏青的东西——江欢宜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江孜又添了些瓜子花生的,然后打发江源去叫于晓静,白策买回来的风筝很大很漂亮,做工精致,价格也不便宜,被于晓静给瞧上了。
“回头我就让我二哥去问问能不能便宜拿些货放铺子里。”于晓静抓着一个金鱼模样的风筝爱不释手,江孜提醒她:“风筝做起来简单,很多人为了省钱都是自己做,你要是想囤些货,别囤太多。”
“知道知道。”于晓静很听劝,询问:“咱们是不是该出发了?齐大哥呢?他怎么这么慢了,我去催催他。”
第496章、踏青游玩(二)
等到齐叶对完账,江孜进账百两银子,一群人高高兴兴的提着食盒和风筝出发,没有坐马车,因为要去的地方很近。
方山村村头出去官道往右拐有条小道,往里走上几分钟,就能看到一条两米左右的溪流,这里有一大片平地,往常村里的小孩要放风筝玩耍的时候都是来这里,也不怕有溪流不安全,许多家中没有水井的人家都要来这里提水洗衣,还有来这里捞鱼捞虾的。
虽说今天是清明,但是清明踏青放风筝算是大华朝的一种默认的习俗,来这里玩耍的人可不少,除了方山村的,隔壁刘家村的也来了不少人,得亏这片平地够大,跑来跑去的都是小孩子。
“还挺热闹。”齐叶挑眉,一扭头正好看到溪边有人捞到一条大黑鱼:“哟,这鱼够大的呀,早知道就应该带个鱼竿过来钓鱼。”
“要什么鱼竿,让我哥带你去抓鱼!”于晓静将于晓晨推到齐叶身边:“哥,你带齐大哥去抓鱼玩呗,晚上就能吃鱼了,有河虾也抓一些,嫂子你就放心,我们都在呢!”
“行。”于晓晨答应得爽快,叫上齐叶,提着空桶就走了,江源扯着于晓静的衣摆:“晓静姐姐,大狮子,你把大狮子风筝给我,我要去放风筝!”
“给你给你,急什么。”于晓静非要一个人背着三个风筝,费力将大狮子的递给江源,江源人小,风筝大,一下子被风筝遮得看不见人了,嗷嗷叫:“哎呀看不见了!晓静姐姐,你快拿开!”
“臭小子,是你让我给你的。”于晓静没好气的又把风筝拿回来递给江孜,捏了捏江源的脸:“去去去,让你姐跟你先去把风筝放起来。”
“等会。”江孜伸手感受了一下:“现在没风,风筝飞不起来。”
江源当即撅了噘嘴,学着江孜的模样感受几秒,叹气:“是没风哦。”
江孜笑着揉揉她的脑袋,叫上于晓静:“你先把风筝放下,咱们先把东西都摆好。”
由江母领着家中仆人们一起手工做的厚实的野餐垫铺好,折叠小木桌放好,摆上小炭炉,装着玫瑰奶茶和焦糖奶茶的茶壶拿出来,还有各种点心放在食盒里。
“别傻站着了,出来玩就放轻松些,我特地让阿娘做的野餐垫,坐下也不会弄脏衣服,比席地而坐要强些吧。”江孜和于晓静将东西摆好,坐在野餐垫上舒舒服服的长舒一口气,傅怀瑾笑着坐在江孜身旁,于婶坐在于晓静身旁,拉着她做得规矩些,嘀咕着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坐姿怎么这么难看,她听得不耐烦了,一骨碌的爬起来,扶着张宁宁坐在于婶旁边,拿起地上的狮子风筝,牵着江源就跑远了:“起风了,我陪阿源放风筝了。”
大家都没动,就坐在野餐垫上看于晓静和江源,他们手上的风筝又大又威武,引得旁边好几个小孩都凑了过来,江源站在前面拿着线轮,于晓静站在三五米处举着风筝,两人配合得挺默契的,感受到起风了就跑动起来,眼见着风筝线放得多了起来,于晓静便松了手,大声喊:“阿源,你慢些放线,别太快了。”
“这丫头,跟群孩子都能闹到一起。”于婶总是能给于晓静挑刺,她总觉得于晓静太跳脱了,活泼过头,到时候很难找个如意夫婿,江母劝她:“晓静性子多好,活泼好动,是个好姑娘,你呀就是太操心了,她如今也是能挣钱养活自己的,怕什么?”
“于婶,晓静也还小呢,你要记得儿孙自有儿孙福,少操心,容易变老的。”江孜在旁边跟着搭话,于婶好笑的看过来:“你呀,你说她小,你就比她大半年,这丫头可是马上就要及笄了。”
于晓静的生日就在清明过后,只有小半个月了。
“好了,你就别操心了。”江母拍了拍于婶的肩膀:“今天出来玩,就什么也别想了,阿孜做了不少好吃的,尝尝?”
“行行行,你呀,只要我说她两句,你就护得死死的。”于婶好笑的摇头,从食盒里端出来一叠绿豆糕递给张宁宁:“宁宁,你最喜欢的绿豆糕。”
“谢谢阿娘。”张宁宁笑得眉眼弯弯,接过绿豆糕,江孜坐在一旁摆摆手,问傅怀瑾:“咱们也去放会风筝?”
“好。”傅怀瑾应下,两人起身拿走了最后一个蝴蝶风筝,于晓静远远地瞧见了,朝着他们招手:“阿孜,快来快来,帮我举风筝啦。”
江孜答应一声,将自己的风筝塞给傅怀瑾,朝着于晓静跑过去,先帮她举着风筝,顺利将那条金鱼放上天空。
“阿源,来比比看呀,看谁放得高。”于晓静兴奋地抓着线轮朝着江源一路跑过去,就跟小孩似的跟着江源叽叽喳喳的,江孜好笑的摇头,等傅怀瑾过来,也顺利的将风筝放飞,又被于晓静拉过去说要比比三个人谁的风扇飞得最高,跟着一群孩子闹腾了半个多时辰,满头是汗的被傅怀瑾拉了回去,风筝也拿给村里的小孩玩去了。
“多大的人,还跟小孩玩这么疯,一会小心着凉。”傅怀瑾从怀里拿出一块方巾递给江孜擦汗,江孜仰头冲他笑笑,擦了汗,回去就灌了一杯玫瑰奶茶,齐叶和于晓晨已经回来了,正坐在野餐垫上闲聊着,旁边的木桶里好几条鱼挤在一起,时不时的溅起不少水花。
“收获不错啊。”江孜探头看了一眼,乐呵呵的:“晚上吃个香辣烤鱼,自己抓的鱼,那可是格外好吃的。”
“行,你做的能不好吃吗?”齐叶笑着指了指旁边用薄木板做成的扑克牌问:“晓晨说这个得三个人一起玩才行,教教我?”
“行啊。”江孜立刻盘腿坐好,拉上傅怀瑾,三个人围成小圈,她开始讲规则:“这个叫斗地主,两个农民是一组的……”
傅怀瑾和齐叶可都是聪明的读书人,心眼可不少,江孜虽说玩得多,可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他们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凡江孜抢了个地主,就会输得一塌糊涂,好在当农民的时候吗,她勉强不算个拖后腿的队友。
第497章、踏青游玩(三)
江源玩累了,和于晓静一起回来了,坐在几人旁边看牌。
于晓静这家伙实在是管不住嘴,都说观棋不语真君子,她是观牌必语真姑娘,一边看一边说个没完,一会不该出这个牌一会要出那个牌的,江孜被吵得不行,打完一局将于晓静推上牌局:“你来,我歇会。”
江孜退出,坐在一旁看于晓静抢地主,对手心眼那么多,精明得很,于晓静压根不是对手,输得一塌糊涂,下次还要抢地主。
“阿姐,好没意思,咱们去抓河虾吧。”江源看了会,扯着江孜的袖子:“晓静姐姐根本不可能玩得过夫子和齐大哥的,输得毫无悬念。”
江源是个小直男,当着于晓静的面说得一点也不含糊,气得于晓静直掐他的脸:“臭小子,你说什么呢!”
“痛痛痛!”江源疼得哇哇叫,逃离魔手,躲在江孜身后,朝着于晓静做了个鬼脸:“夫子说,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晓静姐姐你不能不让我说实话。”
“你可以闭嘴,什么都不说!”于晓静气哼哼的扭头将牌往地上一扔:“继续,我就不信,我还赢不了一局了!”
“那你们慢慢玩,我带阿源去抓河虾。”江孜站起来牵着江源,江母和于婶也站了起来:“我们也去走走,坐久了浑身都难受。”
这边的溪流水最深不到一米,溪流不急,慢慢悠悠的流淌,溪边有不少小孩,基本上每个小孩都会游泳,也听话不往水深处去,大人们就在不远处盯着,在抓鱼抓河虾玩水的也都高高兴兴的。
江孜寻了一处人少的,姐弟俩脱了鞋袜就往溪流去了,最近降温,溪水有些冰,刚下去的江孜被冻得一抖,就瞧见一只小小螃蟹张牙舞爪的从她脚边掠过,被江孜毫不客气的捏住扔进木桶里:“这螃蟹虽然小,带回去油炸了吃也想。”
“你们小心些。”江母和于婶站在溪边不远处,江孜头也没回,只是抬手晃了晃算作回应,开始低头和江源比赛谁抓的河虾更多,至于螃蟹着实有些少,好一会才看到一两只小小的。
"抓了小半桶河虾,江孜就上岸了,坐在岸边晒着太阳晾着脚丫子,江源依旧欢快的在小溪旁玩闹,先是从溪边翻出好看的鹅卵石,又是抓到小小的螃蟹,小家伙还挺聪明,学着江孜的动作,也不曾被螃蟹夹到,倒是江母在一旁看得心惊担颤的,时不时的要提醒他几句小心。
天边忽然有飞鸟掠过,江源抬头望去,笑咧嘴指着飞鸟喊:“有大鸟!”
那样子别提多傻了,逗得江孜直笑。
等到傅怀瑾等人收拾好东西说要回家的时候,江孜和江源抓了不少的小螃蟹和河虾,再加上齐叶和于晓晨抓到的几条大黑鱼,着实算得上收获满满。
“今晚吃油炸小螃蟹,糖醋河虾和香辣烤鱼!”江孜高兴宣布好消息。
回到家,江孜就直奔厨房吗,于晓静和江源两个贪嘴的赶忙跟了上来,说是要帮忙,被江孜赶了出去。
“你俩纯粹就是帮倒忙,厨房里这么多人,用不上你们。“江孜把人赶出去,指着木桶里的小螃蟹:“欢宜,小螃蟹很脏,要洗干净,你叫人洗干净,多过几遍水,用小刷子刷一刷。”
“还有土豆和芋头都切块油炸、藕和莴笋切片,再准备些油豆腐和金针菇,都多准备些。”
“对了,葱姜蒜洋葱和小葱也都多备一些。”
“谁会杀鱼的,杀两条大一些的黑鱼,剩下两条小的做成鱼丸。”
江孜仔细叮嘱,又把河虾交给郭斌,他做糖醋类的菜式味道极好,江孜也是因此记得他的名字——实在是如今江家人多,江孜好些人都是只记得脸不记得名。
“姑娘,事情都在准备了,还需要做些什么?晚上要准备什么汤?”江欢宜把江孜说的事情都安排好人就过来了,江孜想了想道:“今晚吃得偏重油重辣的,就简单的来点大骨汤,灶上应该有现成的吧?”
“有的,我加些菌子进去?”江欢宜询问,得到江孜的肯定立刻就去了,江孜便在厨房转悠了一圈,拿了一把油麦菜递给正在洗菜的帮厨:“把这些菜洗了。”
一会可以再做个清炒油麦菜。
等江欢宜回来的时候,就端着一小盆的小螃蟹回来了,江孜随手扒拉看了两眼,确定洗得很干净了,就开始教江欢宜炸小螃蟹:“洗好的小螃蟹沥干水分,直接撒上淀粉放油锅炸到金黄酥脆就可以了。”
“这么简单?”江欢宜做好了认真听讲的准备,结果就听到这么一小段话,整个人显得有些诧异。
“就这么简单。”江孜点头:“有时候,越简单的做法就越好吃。”
江欢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江孜提醒她:“撒淀粉得注意点,要让这些小螃蟹都均匀的裹上淀粉。”
江孜直接用手抓了一把淀粉,往木盆里的小螃蟹上撒,为了让小螃蟹能均匀的裹上淀粉,在撒上一层淀粉后,她就拿着木盆颠一颠,把底层的小螃蟹翻上来,然后再撒上一层淀粉,重复了好几遍才算好。
“这样就差不多了,热锅油炸,先不要动,等略略定型又稍微翻动一下,小火慢炸,炸到金黄,捞起复炸一遍才会更加酥脆。”江孜说着将小木盆递给江欢宜:“你来油炸,油炸好了先放旁边,不着急复炸,等我跟你说了再复炸,复炸以后撒上孜然粉、辣椒粉和花椒粉就可以直接吃了。”
“好的。”江欢宜对江孜说的向来深信不疑,执行到位,江孜就去把杀好并且处理干净的两条黑鱼拿了过来,往里倒入酱油、米酒、葱和盐,往鱼身上抹匀了先腌制一刻钟。
至于其他用来做烤鱼的配菜全都已经处理好了——土豆和芋头切成小块炸得金黄酥脆,藕和莴笋已经切片烫熟,还有油豆腐和金针菇洗净放在碗碟里,摆放得整整齐齐。
第498章、麻辣烤鱼
等江欢宜把小螃蟹过油炸了一遍捞出来,鱼也腌得差不多了,所有的配菜都已经铺在烤盘上了。
这不是江孜第一次做烤鱼,之前教过林荷,食肆的人都会做这道麻辣烤鱼,但是方山村这边没人会做,正好交给江欢宜,只要江欢宜会做,就会教给后厨其他人,以后在家想吃就有人做了,不需要自己动手——她现在可是越来越会偷懒了。
“欢宜,这道麻辣烤鱼你来做,我把做法说给你听。”江孜指了指腌制好的烤鱼:“你先把腌好的鱼用纸巾擦干水分,把里面的葱和姜片拿出来扔掉。”
“姑娘,这算是道大菜,我怕做不好。”江欢宜虽然这样说,但还是很认真的听从指挥,小心翼翼的挑拣出葱段和姜片,用纸巾将鱼表面的水分擦干,江孜站在她身边:“没事,我就在旁边盯着,有问题我会搭手的,水分要擦干净些,这样在煎鱼的时候才会更不容易破皮。”
“煎鱼?不是烤鱼吗?”江欢宜疑惑的歪头看了眼江孜,将清理好的黑鱼放在案板上,江孜简单解释:“先煎后烤……你现在可以先把火势调小些,热锅冷油,等油热了,就放些盐,这样可以防止煎鱼的时候粘锅溅油,煎鱼的时候要小心慢慢晃动的铁锅,煎到两面金黄就可以盛出来,就范在装好配菜的烤盘上。”
“嗯。”江欢宜应了一声,弯腰将灶膛里燃烧正旺的木柴扒拉了几下,等火势减小,就往铁锅里舀了一勺猪油,热度让猪油很快融化,浅浅的一层慢慢的冒了几个泡泡,这时江欢宜便舀了小半勺的盐放入油锅中,锅铲轻轻搅拌至食盐融化了才小心翼翼的将鱼放进油锅里,她很有耐心,先是等上几分钟,待一面煎得金黄定型不会粘锅了才抓着把手轻轻晃动铁锅,将整个鱼身都均匀的煎至金黄,然后给鱼翻了个身,按照之前的步骤,将鱼两面都煎至金黄,最后快速的盛出放到了早就备好的烤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