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45节
江家院子里,江母和于婶坐在一块儿择菜,见着傅怀瑾跟在江孜身后的时候都笑着跟他打招呼,一向最讨喜的江孜被无视得彻底。
“娘,于婶,我这么大个人,你们瞧不见呢?”江孜板着一张小脸,似乎不太高兴,可是江母哪里顾得上她,一眼就瞧见傅怀瑾衣裳上的泥印,还是清晰无比的手指印,当下瞪了江孜一眼:“瞧瞧你做的好事,把怀瑾衣裳弄成什么样了?我前两天给你哥刚做了一套新的外裳,你去拿过来给怀瑾换上。”
江孜吐吐舌头,站在原地没动:“他哪里穿得上哥哥的外裳呀?”
“随便找件旧的给我套一下就行,今天太阳大,洗洗很快就能干。”傅怀瑾看向江孜,提出要求:“你给我洗。”
“洗就洗!”江孜做了个鬼脸,转身往江谌的房间跑,随手拿了一件外裳,上面还有不少补丁,傅怀瑾慢慢悠悠的跟在她身后进了屋子,也没拒绝那件外裳,只是还没等江孜离开,他身上的外裳就已经解开了,隐约能看到白色的里衣。
江孜不是真正的古代人,但同样也是个矜持的姑娘家,当即就将外裳扔给他,扭身就出去关上门,靠在门上长长舒了口气,声音低低的:“哼,想勾引人呢?”
等了不过几分钟,门突然从里面打开,还靠在门上毫无准备的江孜整个人往后倒,被傅怀瑾伸手揽住,牢牢的锁在他的怀里,江孜微微低头便能看到他的纤细的胳膊,十分有力的揽住了她,没让她摔倒磕到——他的力气什么时候这么大?
“还站不稳?”隐含笑意的声音从耳边传来,温热的气息扑在耳垂上,江孜整个人都麻了一瞬,立刻站直了身子,脑袋就这样猛地嗑上了傅怀瑾的下巴,传来一阵清脆无比的撞击声。
“对,对不起?疼不疼?给我看看,磕到哪里了?”江孜一下子急了,转身抓住傅怀瑾的胳膊,傅怀瑾的右手捂着下巴,倒吸了好几口气:“江阿孜!你想谋杀亲夫啊?”
“我又不是故意的!”江孜瘪嘴,要不是他突然凑到她耳边说话,她能那么大反应?只是这话又不好说出来,她只能一手拽下傅怀瑾的胳膊,踮起脚尖,一手捏着他的下巴仔仔细细的仔细检查——这个大男人皮肤雪白细腻,感觉比她的皮肤还好,被撞到便染上一片艳丽的红色,看起来还怪,怪好看的?
不对,怎么能被美色迷了眼?
江孜刚要放下手,身后传来了江母的声音:“怎么这么久,还没换好衣服……阿孜?你,你们在干什么……”
“啊?”江孜的手还没从傅怀瑾的下巴收回,脑袋先扭过去看了一眼自家娘亲,江母已经愣着了原地,似乎误会了什么:“你们在干什么?”
江母再次询问,江孜立刻收回手,规规矩矩站在傅怀瑾的身边,语气乖巧极了:“阿娘,我们什么都没干,他的下巴不小心撞到了,我就是看看。”
“哦,要不要擦些药?”江母这时候也看到了傅怀瑾下巴处一片红色,连忙走上前关心的盯着他看了好一会:“没有淤青,就是有些红,一会应该就好了。”
傅怀瑾点头,抬手摸了摸下巴,轻轻笑了一声:“嗯,本来就没事,就是阿孜非要检查一下。”
第394章、温室、木炭(三)
江谌是个一米八几的壮汉,傅怀瑾从小身子弱,十六七岁的少年身材略显瘦弱,即便这几个月窜高了一些,大约也就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子,远比江谌矮小,他的衣服穿在傅怀瑾身上,多少有些小孩儿穿偷穿大人衣服的既视感。
宽宽大大的,空空荡荡的,抬手的时候让人觉着衣袖里什么都没有似的。
也有些滑稽。
江母让人去把傅怀瑾换下来的衣服拿去洗了,也看着他这一身衣服觉着好笑,傅怀瑾却不在意,挽起衣袖就帮着江孜一起给油纸袋串草绳,两人时不时低头说上几句话。
“阿孜和傅小公子在一起的时候看着确实般配,连话都多了不少。”于婶与江母说起了悄悄话,她当然很可惜阿孜这样的好姑娘成不了她的儿媳妇,但能遇上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也是件好事。
“只要他们日后能好好的就行。”江母也看着身侧不远处的两个人,目光温和,作为母亲,她只有这么一点儿小小的期望。
于晓晨差不多是过了半个时辰左右的时候来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之前烧的那些木头,只是还没开口就被江孜知道了来意,也看到了穿得有些滑稽好笑的傅怀瑾——那身衣服应该是阿谌的吧?
他这样想着,就看到傅怀瑾跟着江孜站了起来:“我跟你一起去。”
似乎一点也不在意自己身上穿了什么。
不过好像也无所谓,江家本来就住在村尾,村里人来这里的时候不算多。
“你确定穿成这样跟我出去?”江孜回头看他,忍不住笑:“虽然村里人不常来村尾,可自从开了加工坊,总会有些人来买些豆制品之类的东西,要是遇上了……”
即便话没有说完,傅怀瑾还是能懂她的意思,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衣服,笑:“没关系,我只是觉得……”
他顿了顿,又道:“下回过来的时候带两套衣裳过来放在这里,若是再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总归能有衣裳换。”
“那你可真是个大聪明。”江孜毫无诚意的夸奖,未婚夫不怕被议论,愿意陪她,她当然愿意——总归到时候真丢人,也不是她丢人。
不过村里人确实很少来村尾,他们到了挖坑的地方也没见着一个村里人,倒是有几个加工坊的人在进出,瞧见傅怀瑾都是要一脸诧异,当事人则非常淡定,江孜也非常淡定的指挥着于晓晨把石板挪开。
第一个坑洞里的木头燃烧时间过长,被打开时热气扑面而来,里面的木头几乎烧成了灰,原本胳膊长的木头仅剩了些巴掌大的零碎炭块,于晓晨拿起铁钳将炭块夹出来,炭块红通通的,明显是已经烧过头了。
“烧过了。”江孜摇头,指向第二个坑洞:“晓晨哥,打开第二个看看。”
于晓晨立刻放下铁钳去挪开第二个坑洞的石板,傅怀瑾则盯着那块被随意扔在地上的炭块问:“你这是打算自己烧木炭?”
“嗯,那边是我前段时间买下的地。”江孜指了指正忙得热火朝天的施工队伍,解释:“种了些红薯,但是冬天太冷,红薯容易冻死,我打算搭个温室,需要大量柴火,柴火不如木炭耐烧,我想试试自己做些木炭。”
“从哪学来的方子?”傅怀瑾顺着她的手望去,又回头看向身侧的姑娘——明明是个农家女,怎么好像什么都懂?
“当然是从书上看来的,我爹以前什么书都有呢,我全都看过,记性也不错,都记在脑子里呢。”江孜的说辞依旧不变,她没留意到傅怀瑾的目光中的审视,正盯着于晓晨从第二个坑洞里夹出来的炭块——深灰色的炭块虽然还有些泛红,但是已经没有了明显的火星,烟雾有但是很少。
“这些应该成功了。”江孜有些兴奋的拍了拍于晓晨的后背:“晓晨哥,快都夹出来!”
傅怀瑾瞧见了她的动作,眯了眯眼,抬手拉住江孜的胳膊,把她拉着退后了几步:“小心点,别被烫到。”
“不会不会。”江孜这会哪里顾得上傅怀瑾,挣脱开他的手,又往前一步,弯着腰盯着地上的一小堆木炭,脸上的笑意怎么也遮不住:“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成了!晓晨哥,你按照这一次的再烧几回试试看,若是真成了,就在这里搭个棚子,开始制作木炭!”
“阿孜,你想烧炭来卖?后山的木材算是全村共有的,咱们要是砍了太多,村民怕是会有意见的。”于晓晨提醒。
“不卖,主要是给自己用的。”江孜摇摇头:“我跟阿娘还有于婶商量过这事了,没问题的,就算真缺了木材,也会去其他村收购一些的,不会让村民冬日里缺少柴火的。”
于晓晨点头:“那我回去再背几筐木材过来烧几次试试看,没问题就叫人过来搭棚子。”
“好,那就辛苦晓晨哥了,我跟怀瑾先回去了。”江孜心情好极了,一路往回在傅怀瑾身旁蹦蹦跳跳的,像极了没长大的小姑娘。
“这么高兴?”傅怀瑾偏头看她,伸手扶了她一把:“小心点。”
差点被路上小石头给绊倒的江孜终于安分了,乖乖的跟在傅怀瑾回了江家宅子。
木炭烧制进展之快超乎想象,江孜一高兴就想做些好吃的,就将特地来找到的傅怀瑾抛之脑后,一头扎进了厨房——厨房里有之前在镇上找那位大婶买的核桃,数量很多。
江孜盯着已经剥好的核桃想了又想,决定做个简单的琥珀核桃——说简单是真的很简单,核桃先放到面包窑里烤上大约十分钟,锅里倒入清水,加入麦芽糖和白砂糖熬煮糖浆,熬到浅黄色倒入核桃,使得核桃均匀裹上浅黄色的糖浆,撒上芝麻,然后盛出摊开晾凉了就行了,做好的琥珀核桃披上了一层琥珀色的外衣,吃起酥酥脆脆又香又甜,有着浓郁的核桃香。
第395章、姜母鸭、鸭血粉丝汤(一)
做好的琥珀核桃全部陶罐装好密封放进地窖保存,当然也拿了一部分给于晓静拿去杂货铺售卖,用的是江孜特地让加工坊的女工们用油纸做的手提袋,油纸手提袋的一面写着于家杂货铺出售,一面写着江家食肆制作,是专用于打包售卖加工坊产品的,上面的字是江家识字的人闲暇时候写的——当然仅限于字体好看的那几人,江源小朋友也帮忙写了不少,就当做是练字了,有几个发觉自己连个小娃娃都不如,闲暇时候都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的练字,就为了争取也能在手提袋上题字。
只有江孜很少帮忙去写的——毛笔字,累手。
当然,江孜特地用手提袋装了两袋琥珀核桃给傅怀瑾拿回去,一袋给弟弟的,一袋给傅怀瑾的。
除了琥珀核桃,江孜还做了核桃芝麻糊——核桃、芝麻、糯米粉分别炒熟,混在一起打成粉状就做成了,吃的时候用干净的勺子舀出需要的量,加点白糖,开水冲调均匀就可以得到一碗香浓顺滑的核桃芝麻糊了。
核桃芝麻糊做了不少,装了五个陶罐,一罐给于婶,一罐给傅怀瑾,一罐留着自家吃,剩余两罐拿到镇上食肆当早膳,配香芋包就不错。
最近除了温室的搭建,加工坊开始忙着做年糕、花生芝麻糖了,江孜自然也给傅怀瑾打包了一份拿回去,还特地嘱咐:“年糕烤着吃或者切片炒着吃都行,不过你得少吃些,小心积食。”
傅怀瑾还没打算这么早回镇上,马车上就被塞了大包小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特地来运货的,江母在旁边瞧着也好笑:“你急着打包做什么,想让怀瑾赶紧走?晚饭都不留了?”
“留留留,怎么不留!”江孜仰头朝着傅怀瑾笑:“晚上做个姜母鸭和鸭血粉丝汤给你吃,我第一次做哦!”
加工坊养的第一批鸭子已经长大了,大约六十几只鸭子,公母各留下十只配种,剩余四十几只鸭子,江孜打算改天送到县里,全部用来做姜母鸭,也算是一道新菜,半只鸭子算一份姜母鸭,四十几只也能出将近八十份姜母鸭,怎么也够卖个四五天吧?卖完了怎么办——那不是还有邵家屠宰场,不是自家养的就成本高一些呗。
“难得哟,在家这么多天没见你做一道新菜,傅公子来了,你倒是一下子就做两道新菜。”于婶难得的调侃起了江孜,江母也在旁边感叹:“听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这女儿还没嫁呢,就已经成了泼出去的水,八成还是已经干掉了。”
“于婶,娘,你们说什么呢!”江孜瞧着她们脸上的笑,什么不好意思都没了,十分干脆的认了:“说得可太对了。”
这会轮到江母和于婶有些无语了,齐齐说了一句:“姑娘家家的,你可真不害臊!”
傅怀瑾在旁边捧着茶杯看热闹。
江孜秉承着只要我不害臊,害臊的都是别人的原理,扬起下巴一副无所畏惧的模样:“有什么害臊的?这婚书都收了,未婚夫妇在一起培养培养感情多正常。”
“行,你说得在理,我和你于婶说不过你,你呀,就好好和怀瑾培养感情。”江母失笑,拉着于婶小声说话,不搭理这泼出去的水了,江孜朝着她们撇撇嘴,又看向傅怀瑾:“你今天这么闲?”
“怎么,又想赶我走了?”傅怀瑾慢悠悠的喝着茶,解释:“今天让他们自习,明天会抽背。”
“你不盯着,他们能自觉好好看书?”江孜白了他一眼,坐在他旁边,捏起刚做好的琥珀核桃就往嘴里扔,吧唧吧唧的吃个不停,傅怀瑾忍不住伸手戳了戳她吃得鼓鼓的腮帮子,笑:“那他们明天抽背不通过就等罚抄了。”
江孜嫌弃的拍开他的手,将两粒琥珀核桃塞进他的嘴里:“横竖不是你偷跑出来的问题。”
“你若是在镇上,我至于跑这么远?”傅怀瑾也跟着江孜吃琥珀核桃,还挺甜的。
“哦。”江孜瞥他一眼,笑:“傅小公子你这么粘人不好吧?”
“你要习惯也要适应。”傅怀瑾倒有种引以为豪的样子,给江孜倒了杯茶:“少吃些,这么甜,小心吃坏牙齿了。”
“哪有这么容易吃坏牙齿的。”江孜虽然这么说,还是挺听话的再也没向那盘琥珀核桃树伸出手——毕竟古代没什么牙医,要是真吃坏牙齿长蛀牙,拔又拔不了的,吃中药?太苦了!
两人坐在一起腻腻歪歪的聊了会天,江孜就说要去加工坊,没让傅怀瑾跟上,一进加工坊就找上张宁宁:“嫂子,你叫人给我杀四只鸭子呗,鸭血用盆装好有用,鸭杂也分出来,全部剁成小块给我送过来。”
“行,我和刘婶弄好了就给你送过来。”张宁宁正在和女工们一起在打包泡面和酸辣粉,听到江孜的话立刻就站了起来,江孜没多留,便回了江家的厨房。
姜母鸭算是一道药膳春夏祛暑湿、秋冬祛肺燥,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味道也是极其鲜美的
做法简单,也不需要什么食材,有鸭子和姜就可以了,再加少许的香叶、桂皮、八角增添些香气便好。
生姜切片,多多益善——毕竟这道菜的菜名以姜开头,若是不喜欢姜的味道不吃便是,不过江孜也不是特别喜欢姜的味道,但是姜母鸭里面的姜她却是极喜欢吃的,一点儿姜的辛辣都没有,反而因为被香油和鸭油浸润过后,被赋予了更多滋味。
因为想着有四只鸭子,江孜切了小半盆的生姜片,把来送鸭子的张宁宁和刘婶子都惊到了。
“等晚膳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为什么要切这么多生姜片了。”江孜完全没有当场解答疑惑的想法,笑眯眯的将两人推出去,自己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起来。
已经切块的鸭子泡水去除血水,鸭血还是温热的,加入少量开水和盐,搅拌均匀后静置,直至鸭血自然凝固就可以了。
第396章、姜母鸭、鸭血粉丝汤(二)
除了姜母鸭和鸭血粉丝汤,江孜还打算做个泡椒鸭杂,炒个青菜,三菜一汤,足够了。
鸭肉已经泡出血水,直接冷水下锅焯水,放几片生姜,倒入一圈米酒,焯水去除骨头里的杂质和浮沫,然后她用大大的漏勺将鸭肉捞出,用温水洗净,放在旁边沥干水分,烧热的铁锅里倒入芝麻油,加热后放入姜片进行煸炒,姜片煸至微干、四周焦黄,生姜煸炒火候到位才能减少生姜的辛辣味,煸炒好的生姜捞出来,锅里留底油,加入少许八角、香叶3片和桂皮炒香。
待到锅里溢出香味,江孜便将沥干水分的鸭肉倒入铁锅中煸炒,她还特地拿筷子将鸭皮较肥的部分挑拣出来,贴近锅底煸出鸭油,将所有鸭肉炒至炒至表皮焦香,然后沿着锅边淋上两圈米酒,再倒入适量的酱油和白糖翻炒均匀,最后放煸炒好的姜片和鸭肉混合翻炒,加入1小勺食盐,加适量热水,完全没过鸭肉,烧开后盖上锅盖用中小火炖煮。
这鸭肉炖煮至少得有一个小时,江孜也不着急做其他的菜,把火候调好,洗了洗手,跑到院子里倒了杯茶——傅怀瑾已经换回了自己原本的衣裳,瞬间从一个穿大人衣裳的小孩儿变成了斯文秀气的公子哥。
“其实我刚刚真的一直就想说了。”江孜凑到傅怀瑾耳边笑出了声:“你穿我哥的衣裳真像个小孩儿偷穿大人衣裳。”
傅怀瑾无奈扶额,看着江孜笑得那样欢快,一点气都生不出来,只是伸手弹了弹她的额头:“胡说什么呢。”
“本来就是嘛。”江孜吐吐舌头,抓了一把原味瓜子卡嚓卡嚓的嗑着,突然想起江大丫和江二丫,便问江母:“娘,大丫和二丫的名字你有没有想好啊?”
“差点忘记和你说了,江瑜和江琳怎么样?瑜与琳寓意美玉,我希望她们远离不好美好的一切,从此如美玉一般过上灿烂美丽的人生。”江母难得这般高兴,于婶在旁边点头:“这名字是真不错,日后我们家宁宁怀上孩子,就让你来取名。”
“行,到时候你可别嫌弃的取得不好。”江母饶有兴趣的答应下来,又盘算了下时间:“算下来宁宁嫁过来也快有一年了,这肚子怎么还没有动静?要不找个大夫给瞧瞧?”
“之前我也问过晓晨,晓晨的意思是不着急,宁宁还小,说是这孩子什么时候到都是有缘分的,急不来。”于婶笑着摇摇头:“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也不着急,就随他们吧。”
江孜听着有话要说:“娘,于婶,我看书上说,女子不宜太早生子,身子还没发育好,最好过了十八再生子。”
“你这都从哪里看来的?女子生产就像是在过鬼门关,就得趁着年纪小的时候早些生了才好,年纪大了可不好生了。”江母不赞同的摇头,隔了会又笑:“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还没成亲就操心起你嫂子要不要生孩子了?真是越发的不害臊了。”
“这有什么好害臊的,我真是从书上看来的,不信改天你们去同心堂问问何爷爷。”江孜不服气,于婶看了眼一旁默不作声的傅怀瑾,赶紧结束这个话题:“行行行,到时候我们会注意的,你一个小姑娘家的操心这个做什么?晚膳准备好了?”
毕竟还有外男在,聊这种话题不好,江母也赶紧催着江孜去准备晚膳:“别弄太晚,到时候怀瑾回镇上不方便。”
被赶回了厨房的江孜闻着空气米香与姜母鸭的香味交织在一起,肚子咕噜噜的叫了起来——真香,饿了,也是差不多可以准备剩下的几道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