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81节
昨天乔铭瑄一次性就拿走了五分之一的红薯粉条,剩下四百斤左右,江谌和于晓毅要了一百斤说是去村里卖卖看,铺子里的酸辣粉卖得不错,说是再让送一百斤。
这样库存就剩下两百斤。
说不多,其实不少了。
可是粉条能做的吃食可多着呢。
她可是打算继续开店的,这样的产量可远远不够。
“现在日子好过了,你不用这么拼命的。”江母听了江孜话,有些心疼的摸了摸她的脑袋:“阿娘其实只是希望你嫁个好人家,不用那么辛苦。”
“娘,我一点也不辛苦。”江孜摇头:“我喜欢赚钱。”
这可真是大实话。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钱到用时方恨少,这字字句句可以说都是老一辈传来的至理名言。
“行行行。”江母被她逗笑了,摇着头:“随你随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不喜欢刺绣簪花的,喜欢做生意。”
“那怎么了,邵家屠宰场的那位邵姑娘不也是帮忙搭理家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多好?”江孜想也没想的就举了个例子,只是说完就愣住了,说起邵雪枝,她倒是想起那天傅怀瑾说的话……
可是他到底也没说自己跟邵雪枝是什么关系……
“对对对,邵姑娘很厉害的,人也长得超美的,我还没见过比她还漂亮的。”于晓静吃饱喝足抹了抹嘴,听到邵雪枝三个字立刻来了精神,只是虽然阿孜非要给她吃减肥餐,但她仍旧要力挺阿孜:“当然,她再厉害也不如阿孜,咱们阿孜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她靠的还是家业。”
说罢还朝着江孜挤眉弄眼,似乎在说——我的马屁拍得可好,今晚能弄点好吃的不?
江孜只当你不说我就什么也不知道。
第208章、糖醋蒜(二)
于晓静是噘着嘴跟于晓毅离开的,江谌慢了几步,回屋子拿了两个木盒,分别递给江母和江孜。
“这绢花簪子是上次去县里的时候买的,回来修墓,就没拿出来。”江谌看了江孜一眼:“和晓毅一起买的,给你们选的都是梅花簪子。”
江母嗔怪的看了一眼江谌,打开盒子看了一眼,嘴上责怪:“花这钱做什么?我天天在这村里待着,这簪子带着多不方便。”
可眼里却是掩不住的笑意。
怎么能不高兴,这可是儿子的一番心意。
江孜在旁边搭话:“有什么不方便的,就算在村里不好带着,等以后去镇上去县里就戴上!”
说着,江孜伸手就拿起那枚梅花样式的绢花簪子换下了江母戴了许多年的银簪子,仔细打量一番连连点头:“好看,阿娘带着可好看了!”
“就是,真的很好看。”江谌附和着,江母抬手摸了摸簪子,笑:“什么好看不好的,娘都一把年纪了。”
“娘你总是胡说,你才三十出头的年纪,什么一把年纪的,还年轻着呢。”江孜说的是真心话,三十四岁的年纪,还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间呢!
“胡说八道。”江母伸手朝着她的额头拍了一巴掌:“行了行了,都忙去吧,我叫上你们于婶,去找村长说说种植收购的事情。”
“好,那就麻烦阿娘!阿娘最好啦!”江孜小嘴跟抹了蜜一般的,又乐呵呵的看向江谌,朝他晃了晃手上的木盒子:“还要谢谢我最好的哥哥,这绢花簪子我很喜欢。”
戴是肯定不会现在就戴上的。
她这一天天的在村里加工坊还有厨房灶台前忙来忙去的,这一不小心掉了弄坏了,可不是白花了她哥的一番心意?
这枚梅花样式的绢花簪子被江孜小心翼翼的放进了自己的首饰盒子里——她没什么首饰,几根发带是自己编的,一根木簪子是江父亲手雕的,还有一根银簪子也是在十四岁生辰的时候江谌送的,听说他攒了许久的钱呢。
这些可都是她的宝贝。
其实在方山村也没什么事情要她忙的,加工坊走上正轨,江孜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操心大伙的午饭尤其是苏民叔他们,干得可是体力活,得油水足足的才行。
也得亏白天的时候于晓静在镇上,不然吃减肥餐的她能经得起诱惑?
那可是满满一大盆的香辣猪蹄,先卤后炒,软软糯糯,香辣入味,绝对会让减肥人士于晓静崩溃。
除此以外还有拍黄瓜、蜜汁鸡腿、冬瓜肉丸汤,每一样分量都足足的。
“我总觉着在加工坊这小半个月,我都胖了不少。”方芸斯文的小口喝汤,略有些担忧,刘婶没什么顾虑,大口啃着鸡腿:“刘婶我也从你们这个年纪来的,我知道这些小姑娘家家的都爱美,怕胖,其实你们哪里胖?一点都不胖……阿孜,你这鸡腿怎么甜滋滋的,放了不少糖吧?”
“没放糖,放的是上次去县里收来的蜂蜜。”江孜正在和猪蹄作斗争,捏着猪蹄黏糊糊,头也不抬的解释了一句,刘婶当即举着手上的啃得就剩一根骨头的鸡腿看了又看:“我的个乖乖,那蜂蜜可不便宜,比白糖贵多了,你怎么拿来给咱们做菜吃?听说多喝蜂蜜水对身体好,你呀,多给你娘泡一些喝。”
“有给我娘泡水喝。”江孜先应下,又解释:“做菜放不了多少蜂蜜的,好吃就行,也不是每次都做这个。”
“总之你还是要注意些,这钱可不经花呢。”刘婶提醒了一句,又盛了一碗汤:“这肉丸我做过,冬瓜煮汤我也做过,可这味道,就是和你差得远呢!”
江孜正在用方巾擦手,闻言抬头就想说话,被刘婶给堵了回去:“停停停,你可千万别说这汤怎么做的!你这丫头,你的吃食方子多珍贵不知道?别到处嚷嚷着,说出去你镇上那铺子的生意不做了?长点心!”
江孜只得笑:“好好好,我知道啦!”
饭后江孜也没有休息,今天的任务,是做糖蒜,之前让于晓晨收购了五十斤的大蒜,却一直没来得及做。
糖醋蒜腌制起来并不算难,就是要将所有的大蒜剥皮用清水浸泡,大蒜的数量意味着这个工作量的庞大,张宁宁自然是被抓了壮丁,于婶闲着没事也来帮忙,江母坐在旁边绣着帕子和他们闲聊。
江孜自然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做五十斤的糖醋蒜,先只准备做十斤,后续评价不错再继续做——但也不用担心大蒜用不完,虽然大蒜味道是重了一些,但是铺子里的蒜香口味的菜式卖得可不错呢。
剥好的大蒜用清水浸泡后晚不停的换水,然后用适量的盐腌制一晚上,再往铁锅里倒入十斤的醋和三斤的白糖烧开至白糖融化,冷却后倒入大蒜中,这糖醋蒜就算是初步做成了,只待浸泡腌制入味就可以吃了——也不需要等待太久,三五天就可以了。
“你这大蒜能好吃吗?”于婶有些怀疑:“一文钱一斤的大蒜,十斤也就十文钱,这不值钱的东西,你倒好,配了十斤醋,三斤白糖,你自己算算得多少钱?”
江孜笑嘻嘻的:“婶婶,我做的东西有不好吃的吗?你就放宽心,这糖醋蒜好吃着呢,酸酸甜甜的,还带着大蒜自有的辛辣,无论是配粥吃配面吃,那都是超美味的。”
顿了顿,江孜又神秘兮兮的笑:“而且呀,我这糖醋蒜做好以后吃了也不会有大蒜那股味道,我从书上看到,有些地方的人,吃面都要配着生蒜吃,那味道可重了,但是吃着想呢,下次婶婶你们可以试试,和我做的糖醋蒜比比看哪个好吃。”
“行了行了,谁要生吃大蒜,那味道多重啊!”江母嫌弃的在鼻尖扇了扇,给江孜挖坑:“不如你生吃大蒜让我们闻闻和你做的糖醋蒜是不是不一样?”
江孜赶紧摆手——不行不行,她可吃不来。
第209章、糖醋蒜(三)
糖醋蒜酸酸甜甜的十分开胃,蒜的那种辛辣味和吃完以后的蒜臭味也没那么重,在铺子里很受欢迎——糖醋蒜可不是拿来卖的,而是偶尔才会配着粥、面条之类的吃食送的,多了可没有。
十斤糖醋蒜可是花了江孜不少功夫呢。
只是到了铺子里就只剩下六斤,江家留了一斤半,加工坊的众人各分了半斤。
“赵婶说抽时间可以多做些糖醋蒜,有好些客人都说想要买一些回去吃。”
“他们还在问你什么去一趟镇上,今天就有老客户在问我你什么时候才去镇上,虽然赵婶和林姨的手艺还不错,但是还是想吃你做的吃食。”
于晓静一回来就跟在江孜屁股后面:“还有,他们都说最近吃得太清淡了!”
江孜看都不看她,一手端着一碗被绞肉机绞得细细的豆渣,一手抓起一小把往鸡笼里一撒,半大的小鸡咯咯咯的冲上来埋头抢食,稍微小一些的被挤在后头,一口没吃上,叫得更凶,反而被那几只强壮的小鸡扭头就啄了一口。
“前面这几只鸡可真强壮,看着就知道肯定很好吃!”于晓静盯着那些鸡流口水,那馋样跟江源小朋友真的是一模一样——还记得之前有一次他在给鸡仔喂食的时候还说要它们快快长大,就可以炖鸡汤,吃鸡肉了。
“行了,别想了,再怎么样也没你份。”江孜将豆渣喂完,又给水槽填满了水,慢悠悠的往厨房走:“你要记得你要减肥你要忌口。”
“你最近不是老给我做鸡肉吃?那我看上这几只鸡怎么就不能吃了,怎么就又要忌口了!”于晓静不开心的叉腰,紧紧跟江孜,江孜放下碗,撇了她一眼:“鸡肉要去皮去肥肉,只能吃纯瘦肉,只能凉拌或者水煮。”
……
“算了,没胃口了。”于晓静一听就泄了气,没好气的摆摆手摆摆手,靠在墙上看着江孜在厨房挑挑拣拣准备晚膳,问了两个关键问题:“晚上吃什么?明天跟我去镇上?”
“嗯……”江孜抓着一根长条丝瓜,歪着脑袋想了想:“明天去一趟镇上吧,事情还挺多。”
“阿源明天下午月考结束就可以回家休息两天。”
“要给赵婶他们发工钱了。”
“要跟齐叶结算茶楼的分红和成本。”
“还要把铺子的租金给乔珉暄送过去。”
于晓静原本还懒洋洋的靠在墙边,听到这话立刻蹦了起来:“那我是不是也有工钱?还有还有……我在铺子里寄卖的糕点买了许多,也有不少钱能结算是不是?”
“我终于要变成一个小富婆了!”于晓静兴奋的嚷嚷了起来,被闻讯而来的于婶拍了一巴掌:“嚷嚷什么嚷嚷?就怕别人不知道你赚了些钱?就等着晚上小偷过来摸银子?”
“哎呀,就在自个家里,能被谁听到呀!”于晓静不服气,揉着后背:“娘,你手劲多大你不知道呢?你闺女要被你拍死了!”
“呸呸呸!什么死不死的。”江母也跟着走了进来,提着小茶壶,江孜赶紧上去接过来,兑满放凉的凉白开再递还给江母,于晓静早就挽着江母的胳膊撒娇:“江姨!你管管我娘!她老欺负我!”
“活该,就你最皮!”江母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又开玩笑道:“你娘我可管不了,你得找你爹呀。”
“我爹?”于晓静无奈的摊手:“爹爹在娘面前有说话的权利吗?咱们家那可是我娘的一言堂。”
“成天胡说八道!”于婶气哼哼的揪住她的耳朵:“再这么不着调,我就不让你去镇上了,让你在家好好收收心。”
于婶明显没用多大的力气,于晓静故作夸张的大叫起来:“疼疼疼!”
“你干嘛呢!快松手。”每次都要被骗的江母再度被骗,没有一点悬念,江孜摇着头,一边低头挑了五个鸡蛋,一边对江母说:“娘,你长点儿记性,怎么每次都能被晓静骗?于婶哪舍得对她用力气,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于晓静哼哼唧唧:“你从小就嫉妒江姨对我好。”
“是是是!”江孜无比的敷衍,小篮子又抓了一小把新鲜翠绿的韭菜和一小块瘦肉。
晚上就吃丝瓜蒸瘦肉,韭菜炒蛋,番茄菌菇汤!
瘦肉依旧是加盐、酱油简单调味,拌上淀粉铺在丝瓜上,蒸出来的瘦肉滑滑嫩嫩的,丝瓜十分清甜又被瘦肉蒸出来的油水浸泡,因为瘦肉油水少,虽然给丝瓜添了几分肉香味,但吃起来清甜一点也不油腻。
韭菜炒蛋是一道非常常见的家常菜,里面的韭菜是现摘的,十分鲜嫩,味道浓郁,配上滑嫩鲜香的鸡蛋,吃起来十分清爽。
至于番茄菌菇汤——酸酸甜甜旁人极其开胃。
至于米饭……
依旧是糙米大米饭参半,比糙米饭要软糯,比大米饭的口感要略硬一些。
不知道是不是番茄菌菇汤实在是太开胃,于晓静嘴上说着嘴里没味道淡得很,吃得比谁都多,盛了两碗汤,一碗饭,最后还跟着于晓晨一起清了菜盘子,等江孜和村长聊完才知道,差点气得拿起摆在灶台上的擀面杖把她揍一顿——这一顿吃这么多,还是大晚上的,前面辛辛苦苦减肥岂不是白费功夫?!
于晓静还振振有词,说出来的话还透着几分委屈:“你饿了我这么多天,我就今天吃饱了!”
江孜都懒得搭理她——什么饿了这么多天,好像真不给她饭吃似的。
再说了,减肥餐才吃了四天还是五天来着?
好意思嚷嚷,也不去摸摸自己腰上有多少小肥肉。
不过也不用江孜去教训她,于婶再次揪住了于晓静的耳朵以及纵容她用菜汤拌饭的于晓晨:“你们就不能让我省点心?你不瞧瞧你妹妹现在胖了多少,去年做的新衣裳才穿两次,这回拿出来,一穿上紧绷得跟绑猪肉似的!还不减肥!”
江孜实在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于婶可真有趣,这都举了什么例子啊?!
第210章、海鲜粥(一)
村长来江家找阿孜,是为了中种植红薯与黄豆以及招人开养殖场的事情。
用村长的话说,红薯和黄豆都好养活,但村里人种得少,留种就少,如果想要大规模的种植并且收购足够的红薯和黄豆,需要江孜想办法去收集到足够的种子,然后跟村民签订契约——村民们虽然大多数没上过私塾,但也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嘴上说得都做不得数,一定要签订契约才靠谱。
而村长作为一村之长,不仅德高望重,还识字,所以才特地来了一趟,跟江孜把事情提前说清楚,由他牵头来签订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