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80节

  真是热傻了。
  江孜掏出方巾擦了擦额头的汗,决定就在原本的基础上加上几道菜就行了。
  因为于晓静减肥,大伙儿的伙食也都跟着清淡起来,江孜做的可都是减肥餐。
  低脂生菜卷,胡萝卜丝和鸡肉丝焯水煮熟,和黄瓜丝一起铺在生菜上面卷起来就做好了,再调一碗简单的蘸料——蒜末、白芝麻、酱油、米醋、芝麻油就可以了,清清爽爽的,略微有一丝米醋的酸味。
  凉拌木耳金针菇,焯水加酱汁拌匀就可以了,酱汁与生菜卷的蘸料相比只是多了一些辣椒面,浇上一勺热油就会发出滋滋的响声,辣辣的香味扑鼻而来,香的很。
  豆腐虾仁蒸蛋得用温水,鸡蛋与水的比例大概是1:1.5,因为人多,江孜大手笔的放了十个鸡蛋,两块豆腐,一斤虾仁,盐只放得少少的一点,蒸熟以后倒些酱油和香油就可以了,滑滑嫩嫩的,拌饭吃最香了。
  丝瓜蒸肉用的是猪瘦肉,先用酱油,淀粉和少少的猪油腌制一会,丝瓜加少许盐拌匀,铺上腌制好的猪瘦肉一起上锅蒸熟就可以了,丝瓜鲜甜,猪瘦肉软嫩滑爽,健康又营养。
  原本还准备炖个排骨汤,江孜临时性的又换成了番茄鱼丸汤,酸酸甜甜的开胃解腻。
  都是清清淡淡的菜式,仔细想想江孜还是又做了一道娃娃菜猪肉炖粉条,这道菜里面的粉条才是精华,粉丝吸满了汤汁,香香辣辣的,加上清甜脆爽的娃娃菜,煎得焦黄喷香的五花肉,真的是好吃又下饭——这道菜可不许于晓静吃的。
  第206章、减肥餐(三)
  于晓静看到乔珉暄和傅怀瑾的时候明显的有些高兴,让一向喜欢与她斗嘴的乔珉暄都诧异了起来——这可不像于晓静。
  只是等到吃饭的时候又瞧着她苦着一张脸坐在那里,盯着那一大盆娃娃菜猪肉炖粉条眼睛都不眨一下。
  认识江孜的时间也不短了,乔珉暄也知道她的口味向来是偏重喜辣的,难得见她下厨准备的饭菜都这般清淡。
  因为傅怀瑾?
  看着也不像啊,今儿两人拢共就说了那么几句话,乔珉暄仔细想想都能一字不落的背出来。
  可傅怀瑾那笑得一脸不值钱的样子也不像是闹矛盾了。
  多少是有些想不通。
  只是下一秒他就知道答案了。
  “除了娃娃菜猪肉炖粉条,其余的你都可以吃。”江孜自然也发现于晓静的目光始终放在那碗油汪汪看着就好吃的炖菜上,当即就打破她的幻想,不过最后又补充了一句:“今天你可以吃大米饭……半碗。”
  乔铭瑄懂了,笑了起来:“我说今天的饭菜瞧着不像江姑娘你平时的口味和风格,还有食肆的饭菜也清淡了许多,原来是因为于姑娘?”
  “天气热总是吃着重口的东西容易上火,再则咱们姑娘家嘛,少吃些好。”江孜简单的解释了一句便扯开了话题:“许久没尝过我的手艺了吧?多吃些。”
  “那还不是你现在懒得很,都不愿意去镇上了。”乔铭瑄调侃,于晓静不乐意了:“我家阿孜哪里懒了?她要是懒,你今儿能买那么多酸辣粉回去?”
  虽然阿孜不让她好好吃饭,但是谁也不能说她不好。
  “行行行,你说得对,是我不对,是我胡说八道!”乔珉暄抬手致歉的模样让于晓静满意的点点头,用勺子舀了好几勺的蛋羹和米饭拌了拌,一口又一口吃得香喷喷的,她旁边的于晓毅一句话也没说,沉默的样子让于晓晨都皱了眉——晓毅平时话也不多,可今天格外的沉默,一边吃一边看着那一碗番茄鱼丸汤,说他想喝汤吧,他又不盛,时不时的看一眼傅怀瑾。
  哎,这心思都快写在脸上了。
  可是阿孜却是完全没注意到。
  他这个弟弟啊,可别太死脑筋了啊。
  于婶更是在心里琢磨,以后还是少来江家吃饭吧,让晓毅少跟阿孜接触一些,时间长一些说不定就不会始终惦记着阿孜了。
  可是所有人都忘记了一件事啊,他喜欢了阿孜很久很久了,从小就喜欢,哪里是少接触几次就能忘记的?
  江孜哪里知道这些,因为乔珉暄对这娃娃菜猪肉炖粉条非常感兴趣,这个家里虽然开着酒楼,对后厨的事情略懂一些的贵公子毕竟没见过粉条这种吃食,还真以为江孜做的这种粉条是只能做成酸辣粉吃罢了。
  “这种粉条可以有很多种吃法的。”
  “跟面条一样煮着吃,炒菜吃,炖菜吃都可以。”
  “就算是我,也不能说什么都会做,只是会一些罢了。”
  “等你回去让你们后厨的大厨们好好研究一下,肯定能做出更多好吃的饭菜来的。”
  江孜连米饭都没盛,直接夹了粉条当主食,把一旁的于晓静气得牙痒痒,江母看得好笑,替她说话:“晓静,你也尝尝这道娃娃菜猪肉炖粉条味道怎么样,阿孜第一次做,不试试可惜了。”
  说完又看向乔珉暄和傅怀瑾:“你们俩个也别客气,别吃些,好好吃饭,有什么生意上的事情,吃完了再说。”
  “对对对,江姨说得在理,都是我的不对,咱们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吃饱喝足了再好好的谈生意。”乔珉暄是个生意人,说话办事都很周到,果然不在饭桌上谈生意了,和所有人都能聊上几句,还跟江谌和于晓毅提议售卖红薯粉条——这种可以长期保存的食材,无论是村民还是镇上县里都肯定好卖的。
  江谌在码头上呆得久了,也跟不少外商打过交道,和乔珉暄也能说上几句,倒是于晓毅沉闷的应了几声,低头什么也不说,于婶看着都替他着急——这小子,嘴太笨了,这在外头怎么能做好生意?两家人现在都知道江谌一门心思想要外出跑商,于晓毅要么跟着江谌跑商要么留下一个人在这里当货郎。
  可他一个人能做得来?
  想想都悬。
  这闷葫芦似的性格,阿孜怎么喜欢得起来?
  就算是她也觉得傅公子跟阿孜更般配些。
  以前是没怎么注意,最近和江母聊了几次,于婶今天又特地观察了一下,这位傅公子喜欢阿孜那根本都已经写在脸上了。
  至于阿孜?
  她可记得早上傅公子和乔公子没来的时候,阿孜可是说要炖排骨汤的,结果他们一来,排骨汤就变成番茄鱼丸汤了。
  她在铺子里帮过忙,哪里不知道这位傅公子口味清淡,偏爱酸甜口的东西,这一碗番茄鱼丸汤就是他喜欢吃的。
  这在座的人哪个不知道这一点?
  或许以前不会多想,毕竟来着是客,当然要做一些客人喜欢吃的东西。
  可如今知道一些事情以后再看。
  那就不只是单纯的招待客人了。
  这些小辈看不透,他们几个长辈还看不明白吗?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瞧着阿孜像是在躲着傅公子,可阿孜对傅公子啊,肯定也是有好感的。
  自家的傻小子是娶不到阿孜了。
  于婶轻轻叹了一口气,又有些操心起来。
  最近村子里有不少谣言,说什么于家江家两家要结亲,又说傅公子喜欢阿孜都追到村里来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言语都对阿孜的名声不好。
  还是得跟阿瑜好好说说,如果傅公子和阿孜真的是互相喜欢,趁早定下来也是好的,免得外面越传越离谱。
  定下来又不是立马成亲,反正阿孜年岁还小,至少也要在家就两年的。
  于婶想到这里又看了眼于晓静,这丫头没心没肺的这会吃得可开心了。
  明明和阿孜同岁,这样子瞧着跟小孩没区别,日后要找个什么样夫婿呀?
  可真是愁死人了。
  第207章、糖醋蒜(一)
  直到吃完晚饭,江孜也没主动跟傅怀瑾说过话,傅怀瑾看着挺识趣的,也不找她说话,江孜本来还觉得挺好,直到他们离开江母让她送送,傅怀瑾突然就来了一句。
  “江孜,你不必因为想躲着我不去镇上。”
  “咱们来日方长。”
  鬼的来日方长!
  这样说她更不敢去了好吗?!
  可是说实话,她也不能不去镇上,她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被傅怀瑾吓得留在方山村算什么一回事?
  再说在方山村能躲得远远的?这人不还是三天两头的跑过来了?
  还是得按照自己的规划做事。
  至于傅怀瑾,先无视了再说。
  江孜心里打好了主意,洗漱好就抱着她的钱匣子高高兴兴的坐在床上数钱。
  嗯……买驴、加工坊采购红薯、黄豆之类的食材花了不少钱,但是铺子里的生意一直不错,和乔家酒楼还有清风茶楼的合作赚得不少,傅怀瑾还送来了私塾订餐的饭钱。
  她的钱匣子进的比出的多,如今又塞得满满的了。
  食肆和加工坊都已经走上正轨了,只是加工坊规模不大,能做的东西和产量都不多,后续再去通记牙行买几个人来加工坊帮忙管理就可以在村里招人扩建——毕竟扩大以后就靠张宁宁和于晓晨怕是忙不过来。
  先多多囤一些红薯和黄豆这些原材料,免得后续人手充足以后原料不足反而各种麻烦。
  收购也不是长久之计,要不然找村里人帮忙种植?还有现在铺子里需要的肉食也越来越多,是不是可以在村里开个养殖场?村尾这边的空地可还多着呢,刘婶她们养猪仔养得可好了,加工坊的那些豆渣红薯渣养猪养鸡可是最好的,不养都浪费了。
  但是正要种植或者养殖的话,所需要的幼苗种植还有幼崽就不是小数量,也不知道能不能弄到。
  然后等到八九月份的要把方山村的宅子翻新一下,不然冬天可不好过,只是房子翻新的话,要住哪里?
  在镇上买个宅子就最好了,偶尔住在镇上,想要把阿源从私塾接出来住着也方便。
  只是要在镇上买栋宅子的话,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哎,挣钱好难,得继续努力。
  江孜又抱着钱匣子睡了一夜,胳膊上都被压出了一道红痕,早上起来都觉得手软,被江母询问还不敢说,只说晚上没睡好——这要是说了铁定要被念叨。
  可是钱匣子里好多小钱钱呢!
  顶着于晓静哀怨的眼神,江孜做的早餐依旧是减脂餐——两个白菜粉条包子,黑面和白面掺着一起和面包出来的,因为有白面吃起来不像纯黑面的卡嗓子,又不是纯白面的才不容易胖,再加一个水煮蛋,一杯豆浆。
  妥妥的减肥餐。
  这样吃上一个月半个月的,于晓静能不瘦?
  控制饮食不瘦至少不胖吧!
  再说了,她吃得也挺欢快的呀。
  不好吃能是这幅狼吞虎咽的吃相?
  没瞧着于婶眼睛都快瞪出火来了。
  “慢点吃,你的分量就这么多,吃快了也不能再给拿一份。”江孜明显有拱火的意思,端着豆浆慢吞吞的喝了两口,于晓静哼了一声,偏过身子不看江孜,喝了一大口的豆浆,江孜也不和她逗趣了,转身跟江母商量起来:“娘,你说我们找村长商量,让村民们多种植红薯黄豆,全部由我们来收购怎么样?”
  “这样我也不用担心地窖里的红薯黄豆不用了,最近不是说收购起来也困难了,都要往更远的村落去收吗?”
  “可是现在也够用吧?”江母有些疑惑,江孜开始细细的跟她解释。
  加工坊的库存和账目都是张宁宁负责的,于晓晨如今更多的是各大村落收购黄豆和红薯——幸亏江孜买了小毛驴,架着驴车跑一趟就能带回来不少,还能通知那些村落可以自己送。
  至于江谌和于晓毅在各个村落卖货的时候,也会帮忙换或者告诉那些村落的人方山村收购,让他们自己送过来。
  可是加工坊每天都在制作淀粉制作红薯粉,红薯的消耗是很大的,还有黄豆制作的腐竹、豆干之类的东西也是要消耗大量的黄豆,虽然没断过原料,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肯定是无法扩大产量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