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63节

  “行了行了,赶紧的,都等着你呢,快走吧!”江孜捂着她的嘴把人拖到驴车旁,警告她:“别再这里瞎嘀咕了听到没!什么都没有,没有!”
  第165章、自制红薯粉
  可算是把于晓静塞进车里了,家里就剩下她一个人,瞬间安静得她都有些不适应了,但是很快,刘婶和方芸就敲门进来了。
  “阿孜,今天要做些什么?”刘婶这人才刚踏进大门,就急急的开扣询问了,方芸倒是不急不慢的,笑着道:“方志叔说让我告诉你一声,加工坊那边的灶台已经搭好了,今天再晾晾,下午就能用上了,他们想着要多用些柴火,就上山去了。“
  “好,上午还是先炸红薯片吧。”江孜早就有了安排,这会也不需要再纠结了,刘婶听了立刻就地窖去搬红薯,方芸也去帮忙,江孜自觉力气不够就不去帮倒忙了,就先热锅烧油——昨天其实炸了不少的红薯片了,但是新增了不同的口味,每种口味分摊着就没多少了,新品在最开始卖的时候都有些供不应求,江孜对自己做的新品向来也是有自信的,所以当然是选择多备一些。
  刘婶力气大,一个人就拖了一大筐红薯,方芸则是只拖了半筐,累得满脸通红,江孜赶紧上前搭手帮忙:“搬这么多干嘛,可以等方志叔他们来了再搬。”
  “没事。”方芸擦了把汗,挡住江孜:“你有什么事就去忙,这里我和婶子就行了。”
  整个炸红薯片的做法她们都已经很熟悉了,确实也不用江孜盯着,江孜干脆就进了厨房,她有些想吃酸辣粉了,所以今天就做些红薯粉条好了。
  而且她建立加工坊的初衷也有大批量生产红薯粉条的想法——晒干的红薯粉条可以保存许久,特别方便出远门的人随身携带。
  红薯粉条得用红薯淀粉做,江孜陆陆续续做了不少红薯淀粉,家里估计还剩下十几斤,按照她以外的经验来说,一般不会存在多少损耗的,一斤红薯淀粉能出一斤粉条。
  留几斤淀粉备用,剩余十斤做十斤红薯粉,够自家人吃上几顿了。
  只是这样剩下的淀粉可就不多了,下午得让方志叔他们开始做红薯淀粉了。
  现在嘛,先做红薯粉条。
  十斤红薯粉,加大概4000毫升的清水搅拌成没有颗粒的淀粉糊,拿纱布过滤一遍,粉条会更加细腻,然后就可以上锅蒸了。
  江孜有找铁匠做过不粘的铁盆,专门用来做各种蒸糕的,拿来蒸粉皮也是刚好。
  铁锅烧水,水开后放上蒸笼,将铁盆放进去,倒上浅浅一层淀粉糊,盖上盖蒸几分钟,等到有气泡了就再倒入第二层淀粉糊,就这样重复着将铁盆满了就可以了,出锅前要注意淀粉糊已经全部蒸熟没有白芯。
  放凉了倒出脱模,用油纸包裹起来防止被风干,放到通风处去晾干,估摸着两天就会变硬,到时候再拿出来切成细细的粉条保存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粉条大概只能保存上半个月。
  如果想要保存更久,就将这些粉条再拿到通风处晾晒风干,这样保存上半年甚至一年都没问题。
  十斤红薯淀粉正正好做了十块厚实的红薯粉块,江孜想着方志叔几个都是胃口大的,就留下三块中午做酸辣粉,到时候也把于婶叫过来一起,于家其他人都去镇上了。
  剩下的七块就全部用油纸包起来,拿到通风处去晾干。
  “阿孜,你忙好了没?炸了不少红薯片了,你可以撒上配料装起来了。”方芸眼尖瞧见江孜抱着好几块石砖一样的东西,赶紧过来帮忙,江孜确实有点拿不动了,分了一半终于松了口气:“真是没什么力气,就这点东西都抱不动……放在这里就可以了。”
  将红薯粉块放好,江孜就跟着方芸回到了院子角落的灶台前,炸好的红薯片已经装满了三个木盆,最开始出锅的那一盆已经完全晾凉了,变得十分酥脆。
  “方芸姐,你们炸的红薯片火候真的是刚刚好。”江孜先捏了一片炸红薯片尝了一口,竖起了大拇指,方芸不好意思的摆摆手:“跟你比还是差好多的。”
  江孜也不跟她争论这个,她们炸的红薯片真的是火候很不错,以后这个就可以交给她们专门来负责了。
  “方芸姐,我去拿调料,让刘婶一个人炸,你来帮我打包。”江孜说着就去厨房,用托盘端出来五个小罐子,正好是昨天磨的那些调料粉,她出来的时候方芸已经拿了一叠包装袋放在了桌边——这些油纸包装袋就是她们昨天做好的,串上了细绳,等红薯片打包好系紧了就成了。
  江孜拿起小木盆,装一斤炸红薯片,然后撒上干辣椒粉就递给方芸,方芸拌匀以后就倒进油纸包装袋里,江孜则拿起另一个木盆装好炸红薯片撒上孜然粉再递给方芸,不同的调料粉用不同的木盆才不会串味,这样轮流着的打包。
  “阿孜,那边准备得差不多了,柴火也准备了不少,你看看我们接下来做些什么?”先进门的是苏民叔,瞧着她们三个,立刻避嫌的站在了大门口,方志叔也停下了脚步。
  “时间不早了,我去准备午饭。”江孜站起来,知道他们避嫌不打算进来,就对方芸道:“方芸姐,让方志叔和苏民叔把这些东西搬到加工坊,你教教他们怎么打包,先把这些打包好,下午再做其他的事情。”
  江孜的话刚说话,方志叔和苏民叔就很积极的进来搬东西,方芸正要跟过去,刘婶开口了:“方芸,你来炸红薯片,我跟他们去就好了。”
  刚走两步的江孜脚下顿了顿,没有说话直接去了厨房——她知道方志叔和苏民叔刚刚不进来是为了避嫌,倒是忘记了方芸没成亲,才十七岁,要是单独跟两个大叔呆久了,即使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难免有人议论,对她名声不好。
  这年头对女人真的太苛刻。
  真要传出点什么,对他们男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可是女人就不一样了……
  名声不好了,嫁不出去了,议论能把一个人给逼死。
  加工坊还是得把男女分开。
  等于叔挖好地窖来帮加工坊修建围墙的时候,让他做个内门,男女分开做活就好了。
  第166章、酸辣粉
  有红薯粉,那么酸辣粉的做法就是很简单的。
  留下来的三块红薯粉块切成细条放在一旁备用,早上泡好的黄豆已经有些发软了,沥干水分就可以做酥黄豆。
  酥黄豆其实就是用油炸黄豆,黄豆的水分一定要去掉,然后等油锅大概七八分热的时候就可以把黄豆倒入油锅里用中小火慢慢炸,一直炸到金黄酥脆,大约十分钟不到就可以捞出来。
  这个时候还不行,等放凉了再重新复炸一遍,就是怕外面熟了里面却还是生的,炸完第一遍再复炸一遍,既可以将黄豆炸透,还能让黄豆变得更加酥脆。
  炸好的黄豆撒上食盐、椒盐或者辣椒粉,给小孩儿当零食或者给大人当下酒菜都是极美味的。
  因为炸得比较多,一半只简单的撒些食盐,等会放到酸辣粉里,另一半则还撒了干辣椒粉当零食吃。
  等林姨几个适应了铺子里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把酥黄豆安排上,就当免费赠送的小吃吧。
  当然,要续的话就要付钱了。
  小财务江孜可不会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这也算另类的试吃了吧?
  酥黄豆做好了,江孜准备开始煮红薯粉了。
  “阿孜,我来给你打下手吧?你要做什么?别做太多了,咱们随便吃点就好。”进来的是方芸,看着那一大碗被炸得金黄的黄豆愣了神:“这是黄豆?”
  “对,我刚炸的,酥酥脆脆的,很好吃,你尝尝。”江孜二话不说,塞了一双筷子给她,方芸也不忸怩,夹了一粒嚼了嚼,扭头看向江孜时,那双眼睛都要发光了一半:“这真的是黄豆?焦香酥脆又香香辣辣的,真好吃。”
  “好吃就好。”江孜得到满意的答案,将酥黄豆放到了一旁,开始烧水煮粉条:“方芸姐,你帮我拿六个汤碗过来……对了,我忘记跟于婶说让她过来跟咱们一起吃午饭了,你快去跟她说一声,别让她做好了午饭。”
  方芸应下,拿好汤碗白好久就出去了,江孜又去一旁架子上的陶罐里夹了些酸豆角出来,切成碎丁,又切了些葱姜蒜末备用。
  “去得刚刚好。”方芸进来就笑,身后就跟着于婶:“婶子正要做午饭呢。”
  “那倒真是及时,你这准备做什么吃的?瞧着像是汤面?”于婶凑到灶台前看了一眼,指了指红薯粉:“这看起来也不像面条啊。”
  “这个是用红薯做的红薯粉条,你等会尝了就知道了,可好吃了。”江孜简单的解释了一句,见水开了就把洗好的小油菜扔进去:““婶,你瞧着这油菜熟了就捞到那个碗里,那边还有木耳丝也要烫熟,然后再帮我煮一下粉条,这个粉条已经是熟的了,你等到它浮起来再煮上一小会就可以了。”
  她得先调个酸辣汤——碗里放一勺猪油,倒入姜蒜末、米醋、盐、酱油、红油辣椒、花椒粉、生豆芽,浇上还在沸腾的熬得浓白的猪骨汤,酸酸辣辣的汤底就算做好了。
  方芸跟着江孜的动作帮忙调了两碗酸辣汤底,这边汤底调好了,于婶那边的油菜木耳丝还有红薯粉也煮好了。
  江孜拿起长筷夹起红薯粉分到汤碗里,然后依次把烫熟的烫熟的油菜和木耳丝,还有花生碎、酥黄豆、酸豆角依次码在红薯粉上,浇上早就炒好的猪肉末,撒上一把葱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辣粉就做好了。
  “哟,你这酸酸辣辣的闻着可真开胃。”于婶端起一碗酸辣粉嗅了嗅,差点被那酸辣给呛得打了个喷嚏,她还揉了揉鼻子笑:“闻着香,看着也好看。”
  “我去给方志叔和苏民叔送过去。”方芸咽着口水,端起两碗酸辣粉飞快的跑了出去,还不忘招呼刘婶准备吃午饭,江孜和于婶也各端了两碗酸辣粉从厨房出来。
  “来来来,老刘家的,别忙活了,先吃,吃包了才有力气干活啊!”于婶将酸辣粉放在桌上,夸赞道:“这酸辣粉闻着就好吃,你赶紧的,我可等不及了。”
  “行行行,你和阿孜先吃,我把这里先收拾下。”刘婶笑着答应了,将锅里的红薯片捞出来,又把油锅端到没生火的灶台上,巴拉巴拉柴火将火调小了,又去洗了把手,边擦着汗边朝她们走去:“哎哟这鬼天气,真是一天比一天热。”
  这会可没人回应她的话了,因为江孜和于婶都已经开始嗦粉了,嘴里含着红薯粉,只顾得上朝她招手让她快些过来。
  很久没吃过酸辣粉,这一下江孜吃得可是十分开心——自己做的红薯粉就是比外面买的要好,红薯粉不仅劲道q弹,还十分的软糯嫩滑,搭配上浓郁的酸辣汤汁,微酸的醋香和麻辣的辣味瞬间刺激味蕾,让人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来。
  哪怕是吃得满头大汗也是完全停不下来,不只是红薯粉,里面的小油菜和木耳丝浸泡在汤汁里也变得酸酸辣辣的,再配上酥脆的黄豆、花生碎等,口感也十分的丰富。
  一向爱说爱笑的刘婶吃得也是顾不上说话了,方芸一回来见状也只是默默坐下,一口粉下肚也是什么都不想了,一口接着一口,最后再喝上几口汤,尽管已经出了满头的大汗,但是却觉得整个人都十分舒坦。
  “这个酸辣粉正是太好吃了。”刘婶放下筷子,有些不雅观的打了个饱嗝,方芸在旁边小口小口的喝着汤,闻言连忙点头:“真的很好吃。”
  “可不,阿孜的厨艺一向好得很,不然她那铺子怎么开起来哦?!”于婶在夸奖江孜这方面永远是最积极的,可这一次她却只是简单的说了这么一句,又开始评价起那一碗酸辣粉:“这酸辣粉啊,酸中带辣,辣中带麻,麻中带香,香味扑鼻,味道鲜美,真正是好吃啊。”
  江孜忍不住笑了起来:“于婶,我算是发现了,你是真喜欢这酸辣粉啊,以前可没见你用这么多词来形容我做的吃食啊。”
  第167章、傅怀瑾的口味
  常平镇上,江家食肆的午膳时间还没有结束,后厨还在忙碌,于晓晨正在把要送去傅家私塾的饭菜一一打包放进食盒里,张宁宁就在他旁边,将特地留下来的炸红薯片按照不同的口味用油纸包装袋打包好——江孜每次出新品总是会卖得非常快,一般都会尽可能的多做些。
  “也不知道阿孜她们今天有没有炸红薯片,铺子里的已经卖完了,好些人都没买到呢。”张宁宁边打包边说道:“今天东西多,一会我跟你一起去。”
  “行,顺便去看看阿源,看到江孜特地给他留的这些炸红薯片,小家伙得高兴死。”于晓晨应下了,也帮张宁宁打包,张宁宁跟林姨赵婶说了一声,就前面的铺子去了,于晓静见了赶紧把账本塞给江母,抢着帮张宁宁提东西,三个人一起朝傅家私塾去了。
  傅家私塾,傅怀瑾有些心不在焉的,已经背完三字经的江源歪着脑袋喊了一声夫子,他才回过神来:“行,背得不错,差不多到午膳时间了,休息吧,下午要默写千字文,错一个字的就要罚抄一百遍。”
  傅怀瑾的话引起一阵哀嚎,他当做没听见,将手上的书卷起,走了出去。
  “傅公子。”
  刚走出去,傅怀瑾就听到了于晓静的声音,立刻就望了过去——于晓静和她的大哥大嫂都来了,但是……没有江孜。
  “麻烦你们跑一趟了。”傅怀瑾面色不变,语气十分的平淡客气。
  “客气什么呀?你们本身就在咱们那定了午膳,给你们送过来就是应该的。”于晓静乐呵呵的晃了晃手上的油纸包装袋:“我们还带了阿孜做的新口味炸红薯片,味道很不错,一会傅公子可以尝尝。”
  傅怀瑾点点头:“我去把江源叫过来。”
  压根就不需要傅怀瑾去喊人,江源早就听见了于晓静的声音,迈着小短腿飞快的跑了过来:“晓静姐姐,晓晨哥哥,宁宁嫂子!”
  看了一圈,江源噘嘴,问出来傅怀瑾想问但是没有问出口的话:“我阿姐呢,阿姐怎么没有来!”
  “你阿姐这几天都在村里忙呢,都没时间来镇上,特地叫我们给你送你喜欢的炸红薯片过来了。”张宁宁柔声轻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新做了好几种口味呢,想不想吃?”
  “想!”江源声音洪亮的答应着,有好吃的就把刚刚还心心念念的阿姐给忘得一干二净,拉着张宁宁的手就往后院走:“宁宁嫂子你快些走,咱们先吃饭,吃完了才能吃零食。”
  张宁宁忍不住笑:“阿源真乖。”
  其他人都跟在他们身后,有于晓静在,这气氛就不会尴尬,即便是对上傅怀瑾那张闲人勿进的脸都能和他聊得起来——什么阿孜最近挺忙的,饭菜都是铺子里其他人准备的,不知道傅公子吃不吃得惯,又问傅怀瑾有没有在乔家酒楼用过餐,那里的厨子手艺能跟江孜比吗?
  说来说去,话里话外都有江孜,真的是——某些人虽然不在,但是永远不会被人忘记。
  先一步到后院的张宁宁正在和徐阿婆说话,话里的主角仍旧是江孜:“阿孜最近忙,她在咱们村里建了个加工坊,具体加工些什么我还不是很清楚,反正是挺忙的,估计最近没什么时间来镇上。”
  差不多的话听到两遍,傅怀瑾就在想——江孜真的只是因为忙,而不是因为想躲着他?
  于晓晨将食盒拿过去,张宁宁就赶紧上前帮忙摆菜:“阿婆,你就别动了,我来我来,今儿的菜可都是我做的,一会尝了要跟我说说味道怎么样呀。”
  “那自然是差不了呀。”徐阿婆笑眯眯的:“你跟着阿孜学了那么多,能差到哪里去?”
  张宁宁笑了起来,于晓静吐槽:“嫂子,不是我说,你的厨艺跟阿孜比,确实还是有些差异的……哎哟,疼!哥,你干嘛掐我呀。”
  “掐你怎么了?还敢说你嫂子!”于晓晨抬手还想要弹她的额头,于晓静立刻跑到张宁宁身边:“嫂子,哥哥欺负我,你赶紧教训他!”
  “不要!”张宁宁残忍拒绝:“你刚刚不夸我。”
  “嫂子!你到底跟谁学坏了!你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于晓静气得直跺脚,张宁宁端出番茄炒花椰菜,笑:“那当然是跟你学的。”
  于晓静瞧见那碗番茄炒花椰菜,立刻就不记得还在跟自家大哥大嫂斗嘴的事情,又一溜烟的跑到了傅怀瑾身旁,酸溜溜的说道:“傅公子,我家阿孜可是一直惦记着你帮了她不少忙,她人都没来镇上,还不忘跟我嫂子说一定要给你留一份番茄炒花菜,说这道菜酸酸甜甜的合你胃口。”
  傅怀瑾一听,忍不住勾了勾嘴角,这一幕刚好被张宁宁瞧见,当下就皱起了眉头,想说什么被徐阿婆抢了先:“我就说阿孜是个好姑娘,还记得公子你的口味呢!那今天可得多吃些,最近两天你都吃不下什么东西,这样子身子怎么会好呢?”
  “知道了,婆婆,让你担心了。”傅怀瑾走上前给徐阿婆盛了一碗,面上已经恢复了以往的冷清,要不是刚刚确确实实看到了那一幕,她都以为自己产生了什么错觉——这位傅公子,不会真的喜欢阿孜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