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55节
“你呀,怎么越来越皮了?”江母擦擦脸,无奈又好笑,把江源拉过来轻轻的拍了拍他的屁股:“下次可不许这样了。”
“我不是故意的。”江源不好意思的扭了扭身子,手上还捏着那块驴打滚:“我还能吃吗?”
“吃吃吃!谁说不让你吃了?”江孜都要气笑了,一抬头就对上傅怀瑾含笑的眼睛,所有的表情都僵在脸上——妈呀真尴尬……
“好了好了,都尝尝。”江母打圆场,傅怀瑾点点头,也伸手拿了一块驴打滚,轻轻咬了一口,问:“为何叫驴打滚?”
江孜又把之前的话再次说了遍。
这解释把江母听得直乐呵:"还挺有意思的,就叫这个名,挺好。”
张宁宁不理解,默默不说话,表示尊重她们。
"傅公子......你要不留下用个晚膳"江孜扭头看向傅怀瑾,再次询问——其实她的言下之意是你之前说你不留下来吃饭,不是要走吗怎么还不走!
傅怀瑾自然也能察觉出江孜的想法,一双眼眸似笑非笑的望着江孜,竟是笑了笑:"不用了,只是之前江姑娘你似乎有意避开我,我还有话没跟你说完,便还未离开。"
这话......似有所指......
有什么话要跟她说不会是......不会吧!
"我避着你作甚么"江孜摆摆手,又指了指石桌上的驴打滚,一脸真诚的解释:"这不是做新糕点了吗傅公子觉得这驴打滚味道怎么样"
"江姑娘手艺很好,软糯香甜,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家。”傅怀瑾从善如流的夸赞,又道:"七夕那日......"
江孜心下一紧,下意识的看了眼江母——傅怀瑾疯了不成,这事也好意思当着她娘亲的面说
正想要打断他,江孜就听到了他后面说的话:"你不是说要去县里牙行挑几个人,祖父一直记挂着这件事,说你要去的时候记得叫上我,我与那通记牙行的少东西相熟,那的人自然不敢欺骗我。"
江孜愣了几秒,江母先开口了,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好像眼前的傅怀瑾是她亲儿子似的:"原来是这样啊,倒是让老爷子操心了,我确实是挺担心阿孜去县里牙行被骗,这下子好了,有傅公子你在,我是可以放心了。"
"伯母可以放心,不过是件小事。"傅怀瑾礼貌的同江母说话,很快又侧目看向江孜:"江姑娘打算什么时候去县里明后两天是私塾休假,如果方便的话,就定在这两日如何"
"好,可以。"江孜下意识的点头,很快又有些后悔——她还真有些怕和傅怀瑾单独相处,醉酒的记忆让她真的有点羞愧难当,能稳当的坐在这里就已经是很不错。
可要是单独和他去县里
不会,应该不会的。
于晓静可想去县里了,到时候带上她一起,料想傅怀瑾也不可能提那晚醉酒的事情。
至于其他时候,她就呆在铺子里,要么就回方山村,身旁都有人,几乎不可能掉单。
傅怀瑾不可能当着别人的面说这事!
或许,他压根就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这件事。
江孜脑海里再次回忆起那一日在书斋看到的傅怀瑾和邵雪枝,突然觉得心口闷闷的——真烦,以后都不喝酒了,打算都不喝酒了!
"我去准备晚膳了。"江孜猛地站了起来,没看傅怀瑾,但仍旧记得他刚刚说的话,看向张宁宁道:"嫂子,这剩下的驴打滚打包一下,让傅公子带回去给傅老爷子尝尝,这糕点却是软糯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家,但是毕竟是用糯米粉做的,不能多吃,容易积食。"
虽然是看着张宁宁说的,但后半截的几句话那都是对傅怀瑾说的,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进了厨房,却不知道傅怀瑾竞回头看了她好一会,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傅怀瑾忍不住的勾起了嘴角。
原本他听说过有些人喝醉了发酒疯,等到第二天却是完全不记得醉酒时的事情。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记得的。
当他看到江孜淡定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以为江孜全都忘记了,他承认他似乎有些失落,但是很快——她会紧张,会避开他,会躲开他的视线,完全不像平时的那么淡然自若。
傅怀瑾知道,七夕那晚江孜是醉了,但是她记得,她压根没有忘记,只是装作忘记了。
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起来逗弄之心,他不想现在就把话挑明,看江孜紧张兮兮的样子——还挺有趣的。
晚饭要准备些什么,江孜并没有纠结太久。
来帮忙搭面包窑挖地窖是力气活,来得也是四五个大老爷们,那铁定一个个的都是大胃王,得让人家吃饱也要吃得好。
不然传出去了,谁还会愿意来帮他们家做活
"嫂子,煮些南瓜焖饭,再和些面,一会我做点酸菜焖肉,顺便贴些饼子。"江孜从陶罐里捞出两颗酸菜,酸溜溜得味道扑面而来,闻着就十分的开胃——这是江孜自己做的酸菜,花了她些心思和时间,成品倒是没让她失望。
酸菜得用清水浸泡去掉过重的盐味,五花肉得挑肥一些得,切得也平常吃的要厚实许多,这样的炖肉吃着才爽快!
当然,五花肉毕竟肥肉多,江孜还是习惯性的先煸出些肥油,五花肉炒至微微焦黄的时候,倒出多余的肥油,烹入少许米酒去腥,翻炒好后,将葱蒜一同放入,加上适量的清水,大火将其煮开,转小火慢慢炖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掀开锅盖,将张宁宁和好的面团揪成一小段,稍稍擀平整了便直接贴在了锅旁,酸菜炖肉的汤汁在沸腾,饼子慢慢的膨胀起来,沾上了汤汁变得黄橙橙湿漉漉的。
江孜闻着空气的酸菜和五花肉的香味,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又将锅盖盖上,又从灶台扒拉出几根火柴,让火势变得更小一些,再继续焖上十来分钟,饼子熟了,里面的五花肉也炖得烂烂的,味道肯定好极了。
第144章、上心了?
除了酸菜炖肉,江孜还做了红烧鱼,丸卤肉拼盘,油焖茄子,西红柿炒蛋以及冬瓜玉米菌菇汤。
做活的男人们由江谌招待,剩余的女眷们做一桌,本就是乡下人家没那么多规矩,也没隔开,分了男女两桌便是了
这满满一桌的,无论是分量和油水都是足足的,来做活的吃得高兴,从上桌开始就在夸江孜的手艺,一直夸到吃饱离桌,把江孜都要整得不好意思了——她的手艺再好,也真的经不住这样的猛夸啊!
晚上江孜就随着众人一起回了方山村,已经有段时间没回来的江孜和江源进了自家院子就觉得越发自在轻松了,铺子毕竟是租来的做生意的,真正意义上来说可算不得自己家。
只有方山村这个家才算得上他们真正的家,真正的根。
到家其实也不早了,江源打着哈欠去看了他心心念念的小鸡仔们,现在应该算是大公鸡了,江源有些失望:“长大的小鸡一点也不可爱了,还是炖了吃更香。”
阿狗也长大了许多,从原本小小的一团,如今站稳了都能到江源膝盖处了,江源兴奋的蹂躏了一会狗子,或许也是好久没见小主子,阿狗还低着小脑袋配合着他的动作,小小声的呜咽着。
可江源这个小没良心的玩开心了最后还是给出了长大的阿狗也没小时候可爱的评价——啧,真没良心。
玩了会江源就被江谌领着去洗漱了,江孜则和江母坐在院子里说话。
“娘,我想在村里再招几个人开个加工坊,帮我做黄豆粉、豆腐腐竹之类的,对了还有绿豆淀粉、红薯淀粉。”江孜早就有了想法,这会细细跟江母说着:“我后天就去县里牙行,如果可以的话就买上两个会点厨艺的,然后就找个识字能记账的,再加上晓静负责招待客人,人员就齐了,以后就让他们专门负责铺子里的生意,到时候就让嫂子和晓晨哥回来负责加工坊。”
“我不太懂你说的什么加工坊,但是我叫你们做过黄豆粉淀粉得,这些东西可不大好做,也需得要个三五人吧?你总不能安排在咱们家院子里做吧?可除了这里还能去哪里?”江母微微蹙眉,很快又提议道:“要不在村里租块地?咱们本就在村尾,这头的空地可不少,我明儿去找村长说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江孜笑着点头:“现在天气热,到时候请人来上工的就在旁边用树枝围个简单些的栅栏,搭上草棚先应付着,等着我买完人又攒够钱就找村长把那块地买下来,再慢慢搭院子围墙和房子,就专门用来做加工坊。”
“买下来?”江母愣了一瞬,很快就笑了:“都随你,反正到时候买了地契也都写你的名字。”
“好。”江孜当然是应了——她掏钱自然得写她的名字,她可不是什么冤大头,好在江母对子女向来都是一视同仁,闺女自己挣的,她可不会要来补贴给儿子。
“就是麻烦娘明天帮忙找村长说说租地的事情,然后是和村长商量下看在村里招人的话,找哪些人更合适,一共要五个人。”
江孜说着又顿了顿道:“我瞧着林正叔挺好的,虽然伤着腿有些坡脚,不太方便跟着张婶留在铺子里,但是在加工坊做事还是可以,除了他再要四个人,月钱都算500文钱,应该也不低了吧?”
江母一听也表示赞同:“你张婶一家都是勤快的,坡脚其实也不妨碍他做这些事的,再说500文月钱,可不少了,又都在村子里不用出远门的,得要抢着来做了。”
这事算是定下来了,江孜打了哈欠,感觉困得不行了,连忙站起来跟江母说了一声就去洗漱睡觉了。
或许是自己家里就是让人心安,江孜这一觉睡得很好,夜里都没醒过。
为了租地和招人的事情,江母就没去铺子里,这就没人坐在柜台记账收钱了,江孜就帮着张宁宁做了些准备工作,就把后厨交给她了,决定今儿她自个就做一个悠哉的小掌柜,准备上一壶果茶,再拿一盘子她自己炒的南瓜子,就在那里嗑着瓜子,偶尔和客人们说上几句话。
于晓静看得直翻白眼:“你倒是会躲清闲偷懒。”
只是到底没有让江孜过来帮忙——她也知道江孜难得摆出这样一副清闲模样来,当然是想着让她多歇歇。
江孜心情挺好的,磕着瓜子,耳朵尖一些还能听到食客们互相吐槽说着些有意思的事情,在没有手机电脑电视机的古代,八卦果然是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
只是好心情消失在傅怀瑾出现的时候。
傅怀瑾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两个书生打扮的年轻男人,瞧着都比傅怀瑾略大了一两岁的样子,其中一个还挺眼熟——哦,能不眼熟吗?不就是七夕那晚猜对子的冠军嘛,叫什么实在是不记得了,只知道旁人都叫他李书生,是个长得清清秀秀的腼腆青年,跟江孜说了两句话,脸就红得连夜色都没能掩盖点。
他们是一起来午膳的,午膳的菜单有五菜一汤他们全都要了一份,江孜瞧着这会没什么人要结账的,跟于晓静说了一声就往后厨去了——菜单上有一道糖醋里脊,是傅怀瑾喜欢的口味,张宁宁做得还不错,但江孜想着傅怀瑾嘴挑,还是她来做的好。
至于汤,江孜也没去问傅怀瑾,直接跟张宁宁说换成灶台上正炖着的莲子百合鸡汤,里面还放了些枸杞,原本就是打算除了自家人吃再送些去私塾的,既然他都来了,就直接给他上这个汤就是了。
江孜说什么,张宁宁都应了,她盛好汤递给早就等在一旁来端菜的于晓晨,夫妻俩个还是有些默契的,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轻轻叹了一口气——看江孜这样子就是把傅小公子放在心上了呀,这可是名声在外的傅怀瑾,他们家晓毅如何比得上,怕是真的没有半点机会了。
第145章、招工建加工坊
借着下厨的名头,江孜自认为成功的避开了傅怀瑾,但实际上就算她依旧呆在外头,众目睽睽之下,又有同伴一起来的傅怀瑾,难不成还能当众和她说那日醉酒的事情?
江孜知道不可能的,就是挺不自在的。
反正就这样吧……
隔了没多久,于晓晨进了厨房。
“阿孜,傅公子说明日早上他来寻你,到时候带你去县里的通记牙行。”
江孜愣了片刻,问:“我没跟他说过明天就去啊!他人呢?”
“人都走了,说是就这么决定了,再拖下去他可没时间了,还说让你别躲着他了,有些事迟早都得说清楚。”于晓晨重复了一下傅怀瑾的话,脸色有些复杂——有什么要说清楚的?难不成这两人真的……唉,这是不是得提前江姨知会一声?
张宁宁同样的似乎有些想多了。
可江孜完全没察觉出他们脑补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觉得自己要完,语气也有些急促了:“我躲着他?我躲着他干什么?我没事躲着他干什么?”
……
你不这么说,我们还没觉得你有躲着傅公子,只觉得你是担心他没吃好特地来下厨了。
可你这么一说……十有八九就是在躲着他。
没瞧出来啊?跟平时好像没什么区别。
傅公子怎么察觉出来阿孜在躲着他?
于晓晨和张宁宁都是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可又不好意思问,别提多难受了。
只是他们肯定了一个想法——得跟江姨提前知会一声,可别到时候传出来什么风言风语的,这对姑娘家的名声可不好。
江孜心不在焉的吃了午饭,独自进了屋子里去睡午觉,还把于晓静赶出去了——这丫头平时大大咧咧的,却也看出来了江孜不对劲,可惜江孜不愿意说,谁也没办法。
晚上江孜又跟着一起回了方山村,一进屋就看到江谌和江母坐在树下说话,江源不见踪影,看到江孜两人立刻就不说话了,就抬头看着她,那样子……挺奇怪的……
“怎么这样看着我?”江孜不解,朝着他们走去:“娘,你跟村长商量得怎么样了?”
“你回来了还不能看一眼了?村长那边商量得差不多了,我想着就租得离咱们两家近些,村长也同意了,想着你在村里招人也是帮着村里人,所以是说这地也不量了,反正这后头也没住人了,就让咱们自己看着来,一亩地以内就行,租金给意思着给个几百文钱就好。“江母给江孜递了一杯水,又道:“除了林正,我和村长一起挑了四个人,我是想着你这加工坊毕竟有些东西还是厨房里的活,就选了你刘二叔家的刘婶子和你方芸姐,都是做事利索的,还选了你方志叔和苏民叔。”
江孜脑子里转了一圈,大概有数了。
刘二叔家的刘婶子是外嫁来方山村的,嫁过来之前差点就因为家里重男轻女给卖到深山里了,还是刘二叔花光家里的积蓄才把她娶回家,最讨厌的就是重男轻女的人了,性格豪爽大方的,就是家里生了个儿子体弱多病的,家里花销多,所以日子过得有些紧张。
方芸比江孜要大三岁,母亲生她大出血去世了,父亲是个混不吝的,喜欢赌博喝酒,一次喝醉了滑了一跤就倒霉的磕到脑袋死了,那时候方芸才三岁,是奶奶带大的,她奶奶也在前年去世了,老人家就一个心愿,不想让他们方家断了香火传承,让方芸招个夫婿进门。
可是毕竟是倒插门,传出去也不好听,哪有那么多人愿意?
再加上方芸家又不是什么大富之家,一个老婆子和小女孩日子本就过得清贫,根本没有积蓄,方老婆子走的时候办了一场丧礼的钱都不够,还是村长家借的。
而且愿意倒插门的大多也不是什么好脾性的,也都是些想要享清福的,就更看不上方芸了,不过她自己好像也不急,每天忙忙碌碌的过得也挺充实的、
至于方志叔和苏民叔,这两家也可以说是村里比较贫困的人家了,方志叔本来家里就穷,拖到二十六岁才娶的媳妇,结果次年媳妇生了双胎儿子就去世了,他也没再续弦,怕后娘对孩子不好,就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生活,孩子如今也才六岁离不得人,他就只得捡一些零工做。日子一直都不好过。
至于苏民叔,他原本家境还不错的,可惜上头有一个哥哥,说是和别人合伙做生意,拿走家里所有的钱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把媳妇和闺女就扔在家里不管了,气得老娘吐血没多久死了,他爹年纪大了瘫在床上,苏民叔得养着嫂子侄女,没人愿意嫁给他,现在三十好几的人了,还单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