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47节

  江孜默默的竖起了大拇指,于晓静就得意的摇了摇手上的鲈鱼,这鱼滑溜溜的差点就脱了手,她讪笑两声好歹是抓紧了,也不敢再耍宝了,干脆利落的剖膛开肚,不多时就将一条肉质厚实的鲈鱼处理的干干净净。
  “厉害厉害,还有九条也杀了吧,鱼肉全部做成鱼丸。”江孜深知于晓静就得夸,越夸做事越来劲,毫不吝啬的夸赞也让于晓静笑开了花,屁颠儿的跑去杀鱼了。
  待所有鱼都杀好了,于晓静又凑过来看江孜做鱼丸,想起了傅怀瑾和江源吃的鱼丸面片汤,舔了舔唇道:“阿梓,我还没吃过你做的鱼丸面片汤呢,要不咱们中午也吃这个?”
  瞧这样怕是从早上就惦记着了吧?
  江孜看着她笑,就是不说话,于晓静急了,伸手挠江孜痒痒,江孜急忙躲开,一手鱼肉泥是真想拍她一脸:“行了行了,别闹了,就吃面片汤行了吧!”
  “我也要鱼丸!”于晓静收回手,往腰上一叉,活脱脱的一个任性大小姐模样,江孜无奈又好笑:“行行行,少不了你的鱼丸!”
  于晓静如愿吃上了鱼丸面片汤,边吃边像个美食家似的开始点评。
  “鱼丸滑滑嫩嫩的,有鱼的鲜味,还很有弹性。”
  “面片薄薄的,抿一抿就化了,跟没吃似的。”
  “汤最好喝了,鸡汤鲜美,又加了醋,酸酸的可开胃了。”
  于婶说她不好好吃饭,又在故意作怪,一巴掌拍在她额头上,抖得江孜直乐——有于晓静的地方总归少不了笑声?
  自家人吃鱼丸面片汤,可不好给私塾也送这个,还是得炒几个菜配上米饭,就照着铺子里午膳的菜单做了——酸豆角空心菜杆炒肉沫、卤味拼盘、炸鸡架、清炒小白菜、冬瓜虾仁汤。
  鱼头豆腐煲是没做的,就十条鲈鱼,都不够卖的,私塾学生多,做了也不够分着吃的,不过四菜一汤也是够丰盛了。
  “晓晨哥,你记得带些鱼丸送过去,徐伯他们都喜欢吃。”于晓晨提着食盒要去送饭,江孜连忙嘱咐一声,于晓静在旁边挑眉:“真是徐伯喜欢吃?”
  “不然呢?”江孜也没注意于晓静是不是话中有话,只是转个身就听张宁宁说她跟着于晓晨一起去傅家私塾了——刚刚还嫌累着了,怎么还跟着跑出去了?这么热的天还真能折腾的。
  第124章、七夕活动(一)
  小雨连着下了三天,倒也没影响铺子里的生意,反倒是因为天气凉爽了许多,来吃饭的多了些。
  用他们的话说,天气凉爽了些,就更想念江家食肆的热乎乎的汤水了,尤其是江孜做的胡辣汤,酸辣爽口。
  原本江孜以为会有人吃不惯,至少江母就吃不太惯胡辣汤,可意外的卖得不错。
  她做胡辣汤其实挺随意的,也不知道算不算得正宗,反正她自己是喜欢吃的,也卖得不错,旁人也不会做,那便算是正宗的胡辣汤吧。
  而且做法也是简单的,泡发的木耳和香菇切丝,和金针菇放在一起水煮,水开了倒入调好的酱料——是加了米醋、酱油、盐、胡椒粉以及辣椒粉搅拌成的。
  直接倒入酱汁煮开,加入水淀粉,最后淋入蛋液,撒上葱花就可以出锅了。
  做法简单,一次就能做满满的一大锅。
  说实话,真要开铺子的卖这个真的是省心又省事。
  也不只是铺子里卖,江孜也给傅家私塾送午膳的时候也做了这道胡辣汤。
  听说评价不错,傅怀瑾还喝了两小碗,江孜就记在心上了,打算以后可以多做几会,她也没别的意思,毕竟当初傅老爷子找她帮忙做午膳的时候,主要还是为了能让傅怀瑾多吃些东西。
  可在旁人眼里似乎觉得她对傅怀瑾过于关心了,连江母都旁敲侧击了好几回,原本没放在心上的江孜还真差点以为自己对傅怀瑾有点什么了。
  傅怀瑾是帮了她不少,又是个美少年,她怎么也不忍心让这样一个人真的像大夫说的那样活不过双十啊!
  好吧,她确实是算半个颜控——傅怀瑾是真的长得好看啊,冷冷清清的,全长在她心上了。
  至于旁的想法?
  江孜觉得她没啥想法。
  真的没想法?假的没想法?
  反正现在的江孜是不知道自己的想法的,她也没空去辨别自己到底是什么个想法。
  铺子里的生意渐渐稳定了下来,习惯忙碌以后,大家做起事情来就速度也更快了,再加上多了一个人手——是江母和村长商量后选定的人选,林五爷的儿媳妇张氏。
  林五爷家本是村里的猎户,日子不错,只是狩猎还是多有风险的,林五爷和儿子林上山狩猎遇上了三头野猪,运气好才活了下来,可惜林正却伤了腿成了瘸子再也不能打猎了,林五爷年纪大了,以前打猎受过不少伤,老了便是各种伤痛,家中孩子还小,这家里上上下下全靠儿媳妇支撑,,可这年头村里的妇道人家会做什么呢?苦力做不了,又没什么手艺,家里穷得快要歇不开锅,好在张氏勤劳,每天上山摘野菜,自己也种菜卖,虽然吃不饱但是日子勉强能过着,算是村里出了名的贫苦户了。
  原本江孜是担心村长出面推荐的尽是些方山村本家姓的人,若是做事不利落还偷懒,闹起来也不好看。
  好在推荐的是张氏,张氏向来勤劳,做事麻利,这几天有她帮忙,大家明显轻松了不少。
  江孜也没有再总是出什么新的菜式,这几天教了张宁宁做了不少菜,得让她熟悉一下,每天轮着做这些重复的菜,收入也稳定在每天二两左右,江孜和于晓静每天晚上凑在一起数银子,那财迷样让众人看了都摇头,好笑但也没制止。
  别说她们两个了,其他瞅着眼红也想跟着数银子,只是到底不好意思。
  眼瞅着七夕到了,雨也停了,大晴天的倒也不是特别热,厨房有张宁宁,江孜边坐在柜台前,里绞尽脑汁的思考着铺子里做气息活动的事情——七夕节在这里都被叫做乞巧节,女子穿针乞巧拜织女,制巧果表白心上人,男子作诗舞墨拜魁星求一举夺魁,考运亨通。
  她是想男男女女一网打尽。
  但是说实话,牛郎织女她知道的,制作巧果也难不倒她,但是穿针乞巧?作诗舞墨拜魁星?真真是点在她的盲区了。
  江孜在纸上胡乱划了几条黑线,就差咬笔尖嚎叫了。
  “你到底是想要做什么?我看你都在纠结半天了。”江母在记账,看着江孜愁苦的样子不由的好笑:“你呀,想那么多做什么?女子穿针乞巧,男子考教学识,赢了就能获得你做的巧果还有笔墨纸砚,哪里需要那么复杂?”
  江母颇有些语重心长:“像你说的,铺子开业没多久,做活动吸引点人是好事,但是你别忘了咱们人手毕竟不多,这两天才适应了些,你要是把活动弄得太复杂,大家手忙脚乱的,到时候出错了,那可就适得其反了。”
  “所以,不用太复杂,简简单单的就行了。”江母拍了拍江孜的肩膀,不再说话了,放下手中的账本,又拿起帕子开始绣了起来,江孜被说得愣住了,但是仔细想想是没错啊,她只想着要趁着做活动吸引更多的人,也能大赚一笔,却是忘记了大家到底能不能忙得过来。
  忙不过来出错了没给新客户留下好印象,反而算不上好印象。
  那就简单些,从初五开始到初七三天,凡在江家食肆消费满六十文可抽签获得初七晚上参加江家食肆活动的资格或者十文代金券一张。
  江家食肆定价不高且分量足,三口之家点上三菜一汤就差不多能达到抽奖资格了。
  比赛就两类,一是穿针乞巧;二是猜谜对对子,
  穿针乞巧,每组五人,总共五组,每组五人,以五彩丝线穿针,最快者为巧者,每组胜者再比试一场来进行排名
  猜谜对对子,总共五组,每组五人,每组十个对子,每组猜对最多为胜者,每组胜者再比试一场来进行排名。
  输了能获得十文钱的代金券,赢者根据不同的排名来获得不同的奖品。
  江孜定好规则,很快就找来一块木板,让江母帮忙写上去了,然后立在店铺门口。
  江家食肆举办七夕活动,消费即可抽奖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第125章、七夕活动(二)
  七夕活动还没开始,铺子倒是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起初江孜以为只是寻常客人,两人坐一桌,要了一份卤味拼盘、红烧肉、泡椒鱼头、番茄鱼丸汤,坐在一起小声说着话,一点也看不出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顶多就是穿着打扮上来看算是有钱人家。
  以前摆摊,或许有些是觉得人家觉得在这种小摊上买吃的多少有些跌份,可如今有了一间正儿八经的铺子,来江家食肆用膳的有钱人家也不少了。
  所以江孜确实是没把他们太放在心上,还在跟江母说话。
  “阿娘,七夕那晚我打算在后院摆上几桌,活动结束了,请一些人吃饭,你觉得怎么样?”
  “于婶一家肯定不必说了,然后就是傅老爷子和傅公子、乔家的乔珉暄、清风茶楼的齐叶,他们都帮了我不少。”
  江孜说着,突然想起了胡晴儿,又笑了起来:“对了,还有码头的胡管事和文娘子,哥哥在码头的时候他们多有关照,胡小姐也是咱们这的常客,也一并请来吧。”
  “这样算来,倒是有不少人,对了,同心堂的何老爷子也请来吧,这些年多亏了他关照。”江母偏头想了想,道:“准备两桌就差不多了,我们两家和何老爷子一桌,你就和傅老爷子他们一桌,好好招待一下。”
  按理说是没有女儿家招待客人的说法,但是这些人都与江孜相熟,傅怀瑾他们又都相识,坐一桌正好,也方便江孜招待。
  至于于家人是自家人就比较随意了,同心堂的何老爷子就由着江母自己招待就好了。
  母女俩正小声说着话,于晓静轻快的声音响起:“两位,这边一共是92文钱。”
  “不好意思,我们想找江姑娘聊点事情,可以吗?”其中穿着浅灰色绸缎长衫的中年男人拿出一小锭碎银子,虽是朝着朝着于晓静说的,目光却是落在江孜身上,铺子里这会已经没什么人了,江孜一下子就察觉到了,抬头望了过去。
  “阿孜,他们两个想要找你聊点事情。”于晓静拿着银子走了过来:“江姨,那一桌一共是92文钱,给的这碎银子太多了,你给找些零钱。”
  “找我?”江孜瞧着他们并不眼熟,有些奇怪:“这两位好像之前没来过吧?找我做什么?”
  “不知道,肯定是第一次来的,我记性可好了。”于晓静自信满满的,江孜笑着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是是是,你厉害得很。”
  其实也没必要纠结这个,既然来找,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是了。
  “两位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江孜打量着面前的两人,都穿着绸缎长衫,瞧着就是养尊处优的人。
  “早就听说江小姑娘年纪小,厨艺却极为出色,今儿总算是见识到了。”穿着浅灰色绸缎长衫的中年男人大约四十来岁,虽是夸奖的话,却说得一板一眼的,瞧着很是严肃。
  “对,那一份卤味拼盘真是我从未尝过的美味。”另一个穿着墨绿色绸缎长衫的男人略年轻些,生了一双狭长的丹凤眼,眼尾微微上翘,看向江孜的时候含着笑,让人觉得十分真诚。
  江孜闻言也笑了起来:“两位客人喜欢便好,开食肆的自然是希望能让每位客人满意。”
  也不知道这两人是来干嘛的,说是聊点事情,又半句不提,江孜就更不急,反正她又没什么事。
  两人对视一眼,年长的那位先开了口:“是这样的,我是醉香楼的掌柜,之前让我家的小二来寻过姑娘,不知道姑娘可记得?”
  醉香楼?
  江孜思索了片刻,想起来了,又看向那更年轻的男人一眼:“那这位……是林记酒楼的少东家?”
  “正是。”那年轻男人抬手朝着江孜做了个行李的动作,又道:“上次让我那管事过来,许是没跟江姑娘说清楚,导致生了些误会,今日得空了,我便亲自过来了。”
  “那一日的事情,我家那小二行事不妥,我得空想着来一趟,正好也遇上了林少东家。”那醉香楼的掌柜也跟着附和了一句。
  江孜看着他们只想呵呵两声——那都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这会跑过来道歉?早干嘛去了?也没见有多少诚意。
  更何况他们跟她这么个无权无势的道什么歉,他们那会也没做什么,就是想低价买个方子而已,只是转身傅怀瑾就介绍了乔氏酒楼给她,听说乔珉暄特地派人去这两家警告了一番,最近也没见他们来找事,还以为事情就过去了。
  “两位今日来是有什么事吗?”江孜也懒得跟他们兜圈子,直接开口询问,醉香楼的掌柜沉得住气,没说话,那林少东家则是先开口了:“其实还是为了这卤肉的方子的事情来的,之前我那管事的自作主张,说了些胡话。”
  江孜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林少东家,咱们也别兜圈子了,有话直说。”
  林少东家微眯了眼,被人这样打断说话还是第一次,但不高兴还是强压了下去,朝着江孜露出个笑来:“好好好,还是江小姑娘爽快。”
  “今日来还是为了这卤味方子,江小姑娘不愿卖这方子,但是现在这乔氏酒楼却也在卖这卤味,听说是从姑娘这买的卤味配料包做的,味道与姑娘亲自做的别无区别。”
  “所以就是来问问姑娘,这卤味的配料包可否也卖给我林记酒楼一些?当然……价格上好说。”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醉香楼掌柜这时也开口了:“我也是为了此事而来,希望姑娘不要因为之前下人的事情而拒绝我们。”
  江孜是真想不顾形象的甩他几个大白眼,听听这叫什么话?你们来道歉了,我就得介绍?如果拒绝他们就是因为之前下人们的自作主张?反正什么都推到下人身上,做主子的就什么都不知道?
  开玩笑,她又不傻,没有主子的吩咐,再怎么自作主张也不敢太过分。
  “抱歉,真不是我非要拒绝你们,而是当初将卤料包卖给乔氏酒楼的时候,我们是签订了契约的。”江孜冷静得很,客客气气的说着:“除了我自的铺子用,我不能将卤料包再卖给别家,这契书就在后院,要不我去拿给两位瞧瞧?”
  第126章、七夕活动(三)
  醉香楼的掌柜和林记酒楼的少东家最后是冷着脸离开的——对他们来说,他们已经够屈尊纡贵的,但是这不知道好歹的江家姑娘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怎么也不想想她与乔氏酒楼签订了契约,是不得违背的,否则就要赔偿一笔巨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