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46节

  江孜现在靠的就是这些吃食方子开铺子赚钱,后厨帮忙就得学她的那些方子,一旦被人恶意透露出去,她的吃食生意就会受到影响。
  这种事情能杜绝当然是直接杜绝的好。
  “买人的事情暂时不着急。”江孜说,“就是村长这边,明天晚上麻烦娘再去一趟,就说铺子里找个婶子,帮忙在厨房打下手,清洗碗筷的就行了。”
  前面铺子里有晓晨哥和于晓静,江母收钱记账,后厨有江孜和张宁宁,再来一个人专门帮忙清洗蔬菜瓜果,清洗碗筷,暂时就差不多。
  招人的事情说的差不多了,于婶见时间也不早了,拉着于晓静回家了,江孜没什么睡意,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算一下今天的收入。
  江孜拿出来装钱的箱子和江母记账的账本,乐呵呵的跟个小财迷似的。
  卤味拼盘卖了37份,共925文。
  泡椒鸡爪卖了22份,共220文。
  蒜香排骨卖了18分,共450文。
  肉沫蒸蛋卖了26份,共260文。
  清炒空心菜卖了30份,共150文。
  鱼头豆腐汤卖了8份,共160文。
  糕点点心卖了600文。
  总共卖了2879文,扣掉成本877文,还赚了2002文。
  再加上早膳的收入372文,这一天总共赚了2374文。
  “晓静的糕点收入是720文,扣除出来给晓静的,还剩下1654文。”
  “还不错,也算是开门红了。”
  江孜挺满意的。
  第122章、鱼丸面片汤(一)
  第二天早上淅淅沥沥的下着一场小雨,空气中都透着一股子凉爽,江谌和于晓毅赶着驴车将江孜等人送到镇上,众人穿上了蓑衣,江孜不放心的还给江母撑起了油纸伞。
  江家食肆门檐下站着一高一矮,阴雨蒙蒙的隔得有些远,江孜差点没认出来是谁,就听到江源的喊声:“阿姐!阿娘!”
  原来是江源这个小家伙。
  江孜脸上露出笑来,很快又疑惑起来——傅家私塾是早读的,这个时候江源应当是刚起床要去吃早饭准备早读的。
  他旁边的事……
  这会走近了,江孜才看清了,那个牵着江源的竟然是傅怀瑾,他还在低头和江源说话:“你答应过夫子不会乱跑的,要是淋雨会生病,你想让你阿娘阿姐担心?”
  难得听到他这般温和又耐心,江孜定定的望去,也没错过他微扬的嘴角。
  还真是没想到,原来他对自己的学生这般亲切温和?
  “傅公子,阿源,你们怎么来了?等了许久了吗?没有淋湿吧?阿孜快快开门,可别让他们着凉了。”江母快步走上前,伸手牵住江源,又打量着傅怀瑾,见他右边胳膊都淋湿了,当即皱起眉:“阿孜,快些开门,去给傅公子煮一碗姜茶去去寒。”
  江孜自然也注意到,他们是没穿蓑衣的,油纸伞下两个人,想也知道是把油纸伞偏向了江源才导致淋湿的——果然是外冷心热。
  “傅公子,私塾不是有早读?而且下着雨,你不该纵容江源,若是所有人都像他这样任性,你可忙不过来。”江孜边开门边说,将人领进铺子,江源立刻就挣脱了江母的手跑到江孜身旁:“阿姐,阿源很听话的,夫子说只要我能把千字文默写出来,背完三字经就带阿源来找阿姐的!阿源可努力了。”
  “阿源可真厉害。”江孜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又道:“但是今儿天气不好,你看你连累得夫子衣裳都湿了,到时候染了风寒怎么办?夫子是答应过带你过来找阿姐,但是你可以晚几天来对不对?夫子说话算数的,就算是晚一些,也肯定会带你过来的。”
  阿源眨着大眼睛看着江孜,似乎在思索什么,隔了好一会才点头:“阿源知道了。”
  然后又跑到傅怀瑾身旁,扯着他的衣袖:“夫子对不起,是学生太任性了,不应该非要吵着今天出门。”
  傅怀瑾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满身的清冷都消散了不少,语气温和:“无妨,做人需得言而有信,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行,你也要记得你以后得做个言而有信的人。”
  “学生记得了。”江源认认真真的答应了。
  如今的江源比起以前倒是稳重了许多。
  一旁的江母催促江孜:”你呀,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给傅公子煮些姜茶来。”
  江孜应了,进了后厨,脚步微顿,进了最右侧的厢房,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是江孜给自己预留的房间,若是忙不过来就可以住在这里。
  她打开衣柜,从里面拿出一条干净没用过的灰色麻布毛巾,再次回到前面的铺子。
  “傅公子,这条毛巾没人用过,你先擦一下身上的雨水,我去给你熬姜茶。”
  江母就坐在傅怀瑾的旁边,看到江孜就开始催促,关心的问傅怀瑾冷不冷,于婶抱着不停喊着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不想让于婶抱他的江源,可惜小孩儿力气小根本挣脱不开。
  傅怀瑾定定的看了江孜好几秒才接过了毛巾,轻声道谢,江孜朝他点点头就去了厨房。
  张宁宁在煮豆浆,于晓晨在切生姜,见江孜进来就把装在碗里的生姜递了过来,然后又去将昨天准备好的东西从水缸拿出来,还要再去切些葱姜蒜备用,他做的饭菜不难吃饭也不好吃,也就只能做些这种简单的事情。
  “晓晨哥,你等会去问一下,他们来的这么早,也不知道有没有吃过早饭,没有的话我这边给他们做些吃的。”江孜准备熬姜茶,想起来连忙跟于晓晨说了一嘴,他应了一声,洗了把手出去了。
  红糖姜茶煮起来很简单,几片生姜加水煮开,放入适量的红糖,再煮上半刻钟就可以了。
  江孜刚加入红糖,于晓晨就回来了:“阿孜,傅公子和阿源还没用过早膳,你给他们做些热乎的东西吃吧。”
  今天的早膳定下的是麻将凉面、葱花鸡蛋饼、白粥、油条、豆浆。
  江孜想了想,决定额外给他们做份鱼丸面片汤,汤水热乎乎的,暖身——她记得傅怀瑾是喜欢吃鱼丸的。
  面片汤的面片就直接用的昨天剩下的馄饨皮,用刀斜着切成四片三角形的面片,烧水煮开先煮鱼丸,碗里放入一勺猪油、芝麻油,葱花、蒜末、酱油、米醋、胡椒粉,浇上热腾腾的鸡汤,再把煮好的鱼丸和面片加进去就可以了。
  于晓晨在张宁宁的指挥下煎荷包蛋,灶台上的白粥正在咕噜噜的香,冒着热气,米香随之飘散开来,江孜没有叫他们,自己找了托盘,又夹了些酱黄瓜,一起端到前面。
  “瞧你这孩子,怎么瘦成这样?太瘦了对身体也不好。”
  “阿孜手艺好,一会你可得多吃些。”
  “哎……这都过去好一会了,阿孜怎么还没做好?”
  “我得去催催!”
  刚掀开门帘,江孜就听到江母与于婶的声音,两人和傅怀瑾坐在一起,一人接着一句的说这话,于婶甚至站起来想要去后厨,正好看到江孜,立刻迈步走了过来,嘴上还念叨着:“怎么这么慢?都饿坏了。”
  手里的托盘被拿走,于婶迎面而来的话让江孜有些莫名——她可是完全没停歇的就去给他们做早膳了,还嫌她动作慢?
  “你没煮姜茶吗?”江母只瞧见了两碗热腾腾的汤面,当即转头看向江孜,江孜嘴角忍不住的抽搐了两下,打量了一眼正慢条斯理的拿起筷子准备吃早膳的傅怀瑾——可以呀,看着冷冷清清不太好亲近的样子,倒是还挺讨长辈喜欢啊?
  “在灶台上温着呢,等他门吃完早膳了再喝。”江孜说着,就有顾客来了,于晓静还在后厨做糕点,于婶赶紧迎上去招待,江母又跟傅怀瑾说了几句才起身回到柜台坐着记账去了。
  来送餐的江孜就这么被忽视掉了。
  第123章、鱼丸面片汤(二)
  麻将凉面可以加卤蛋、荷包蛋、鸡肉。
  白粥可以加卤蛋、荷包蛋、酱菜、葱花鸡蛋饼。
  油条和豆浆最配,也可再加卤蛋、荷包蛋、葱花鸡蛋饼。
  早膳搭配多,也能吃到更多好吃的。
  唯一不好的就是有人瞧见傅怀瑾和江源吃着热腾腾的汤面也有些嘴馋,说是雨天吃些带汤的才舒坦。
  可昨儿备餐的时候可没想到今天会下雨,只想着天热吃凉面才爽快呢。
  因为提前备餐就没那么忙,江孜便帮着上菜,被胖婶逮了个正着——无他,就是想要吃热腾腾的汤面。
  “婶子,真不好意思,备餐的时候真没准备汤面,那是用昨儿做馄饨剩下的面皮煮的面片汤,就是自家人吃而已。”江孜无奈的解释着,胖婶愣住了,偏头看了看坐在那的傅小公子,重复道:“昨儿剩的面皮?自家人?”
  江孜不知道她为什么这幅反应,点点头:“是啊,所以今儿真的没面片汤了,婶子想想吃点别的什么?”
  “那行吧……豆浆油条再加葱花鸡蛋饼吧。”胖婶应了一声,神情有些古怪——好家伙,给傅小公子吃昨儿剩的面皮,还说是自家人……江姑娘和傅小公子什么关系?
  江孜也察觉到胖婶的眼神只觉得莫名其妙,转身就对上傅怀瑾的目光,心里一咯噔。
  等等,刚刚他说了什么?
  昨儿剩的面皮,自家人?
  ……
  难怪胖婶那眼神怪得很!
  可别误会!她可不是说跟傅怀瑾是自家人,她说的是她家阿源呐!
  可她总不能现在转身去解释吧?
  多少有点儿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算了,反正她没那个意思,管他呢!
  傅怀瑾……怎么也不可能误会这种事的!
  江孜这样想着,走了过去,摸了摸江源的脑袋,低头看他,笑着问:“好不好吃啊?”
  “好吃!”江源嘴里含着一口热汤,飞快的咽下去才开口,笑得眼睛成了可爱的小月牙:“阿姐做什么都超级好吃!”
  “就知道说好听的。”江孜笑得高兴,拍拍他的小脑袋,又看向傅怀瑾,嘴角的弧度还未散去:“傅公子觉得还合胃口?”
  再瞧瞧那碗面片汤——很好,碗底只剩下浅浅的一层面汤了,看样子是喜欢的。
  能让一个厌食症患者喜欢吃自己做的吃食。
  真的是满满的成就感。
  傅怀瑾微微仰头看了眼站在江源身旁的江孜,瞧着她笑得开心,倒是越发显得眉目秀美明艳,他很快收回了视线,轻声道:“味道很不错。”
  味道是真的不错。
  猪油的香味和鸡汤的浓郁混合在一起,显得汤水更加鲜美,又因为加了一些许米醋,汤中带着微酸,酸爽开胃,鱼丸软滑鲜嫩,口感q弹,薄薄的面片更是入口即化。
  又得到了傅怀瑾的夸赞,江孜笑得灿烂了,又和江源说了几句话便回后院的厨房去了。
  早膳结束了还得准备午膳,江源离开前还跑到后厨来跟江孜道了别:“阿姐,月底马上要月试了,夫子说如果我月试能拿到第一名,月底的时候就给我多放一天假,到时候我也来给你帮忙。”
  小家伙说得认真,一点也没想起来他自个现在站起来还没一张桌子高呢。
  帮什么忙?别帮倒忙就是最好的了。
  不过江孜哪里会说这话?当然是摸着他的小脑袋鼓励小家伙好好努力了。
  铺子里的人渐渐少了,于晓静一时半会也闲不住,嚷嚷着要帮忙,江孜指着厨房外墙角的水缸:“昨儿下午我哥去抓了四条鲈鱼,又帮我在专门经营鱼塘的那定了六条,午膳要做鱼头豆腐煲,你去把鱼杀了吧。”
  说实话,除了江孜和江母,江谌以及其他于家每个人,个个都会杀鱼杀鸡。
  哪怕是厨房杀手的于晓静也是会的,且很是擅长,一点也没有姑娘家害怕的意思,气势汹汹的就去水缸里抓鱼了,动作非常利落,一条活鱼在她手上蹦跶,她还能抓得稳稳当当的,进了厨房就拿起放置在木架上的擀面杖,对着那条鲈鱼就是当头一棒,那鱼立刻就晕了一般再也蹦跶不起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