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98节
只是谢厂长会不会同意这办法,是个问题。
毕竟不管谁提议,谁办事,作为机械厂一把手的谢超都会是舆论中心,相应的,如果职工们有意见,被骂最狠的肯定是他。
果然,直到会议结束,他都没有表态,这个办法也被按了下来。
接下来几天,各部门领导开始找职工谈话,希望能让他们对厂子的发展生出信心,但收效甚微。
三天过去,花钱认购股票的职工虽然翻了一倍,但基数太少,翻一倍也没多少人参与认购。
而且这些人也不是真心想认购股票,更多的是被领导烦得没办法了。
也是看之前参与认购的人没有被找,又听到了些许风声,想着与其拖到领导给他们下任务,不如自觉点认购些许份额。
他们拨着算盘想,我都花钱认购了,后面总不能再强制我认购更多股票吧?
而他们拿出来认购股票的钱,多的就两三百,少的只有几十块,全部人加起来也就认购了几万股。
看到这情形,改制筹备小组中,倾向于制定任务的领导越来越多。
虽然就算是在筹备小组的会议上,大家也没有明确说过,这笔资金对机械厂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可都是小组成员了,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而筹备小组的成员,基本都参与了认购。
像叶薇这样的基层职工认购数量还不多,都只有两三千。
嗯,虽然叶薇想认购的数量远比五万更多,但她认为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
虽然叶薇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预支工资囤一百份认购证这件事已经过去一年,但这时间实在不算长。
这次机械厂发售内部职工股的消息出来,大院里来找叶薇打听的人不少。
虽然这些人没有到她说什么就信什么的程度,但叶薇相信,如果她直接拿出五万认购份额,他们就算不是很有信心,也多少会拿出点钱认购股票。
所以她斟酌过后,对每一个来询问她看法的人都说,她对对机械厂的未来很有信心,也劝大家认购一些股票。然后说到做到,不用领导催,就自觉认购了两千股。
人是很复杂的,同样是认购股票,其他人认购两千股,他们会相信这人是真相信机械厂未来会更好,但叶薇认购两千股,他们第一反应是,她肯定是被领导逼的。
原因很简单,叶薇太有钱了。
虽然在大家的认知里,叶薇预支工资买的认购证没有卖在高位,而是拿来自己炒股了,但根据流传最广的估算,自己炒股一百份认购证盈利也在五十万左右。
何况叶薇后来又去深市买了两百五十份抽签表,虽然深市认购证的盈利没有那么多,但两百多份,一二十万肯定能赚到。
再加上她夜市生意越发红火,现在都招两个员工了,一个月说不定能赚上万。
如果她自认是机械厂家属院的首富,肯定不会有人反对。
别说两千,两万对她来说都不算大数目。
有句话叫“论迹不论心”,所以叶薇嘴上再把机械厂的未来说得天花乱坠,在她认购两千股员工股的消息传出来的那一瞬间,大院住户就认定她不看好机械厂的未来了。
所以从某个层面来说,机械厂内部职工股销售如此惨淡,其实有叶薇的手笔在。
叶薇对此并不感到心虚,机械厂缺的资金,她有,也愿意投进来,所以厂子不会因为她的故意为之而筹不到资金倒闭。
至于她的加入,可能会导致厂里领导放弃制定认购任务,继而导致机械厂很多职工无法像去年认购证一样,发一笔横财,她就更不会觉得羞愧了。
首先,没有她的加入,厂里领导也未必真的会制定任务,强迫大家认购。
其次,虽然去年厂里成功强制职工用认购证抵过半个月工资,但半个月工资多的也就两三百块,而这次厂里却打算逼大家认购五千块的员工股。
去年沪市平均工资才三百多,四千块,是绝大多数人一年的工资。
在拿出四千认购股票,和辞职去找其他工作之间,如果是去年,机械厂经营刚遇到困境的时候,大家可能会犹豫。
但一年过去,大家想法已经变了,今年机械厂的职工明显不像去年那样排斥下海做生意,或者去私营厂工作。
这种情况下逼大家做选择,叶薇相信大多数职工会倾向于辞职。
所以说,不管叶薇有没有横插这一脚,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甚至有了她的介入后,原本不看好机械厂未来发展的人,可能会改变主意参与认购。
因为按照弹幕的意思,这次机械厂实打实地募集到了五百万资金。
十天过去连五十万资金都募集不到的机械厂,却奇迹般地在时间截止前募集到了五百万……
虽然这么说有点厚脸皮,但叶薇确实认为她很有可能是那个变故。
话说回来,叶薇的计划没有人知道,所以筹备小组的这些领导都很愁,毕竟他们不像基层干事只认购了两三千股股票。
小组里随便一个中层领导,认购数量都在一万以上,像副厂长、总经理这级别的领导,最少都认购了三四万。
他们工资虽然不低,但三四万也要存好几年,哪怕去年发了笔横财,拿出这么多钱投进机械厂也够肉疼的。
而他们舍得拿出这个钱,也是因为机械厂窟窿看着不少,但这次转产生产出来的电饭煲质量确实不错。
电饭煲刚生产出来想送到各大百货商场,都需要他们打电话托关系,如今才几个月,百货商场就主动打电话来预定了。
后续厂里准备生产的电风扇和电冰箱利润更高,如果都能这么顺利,机械厂起死回生指日可待。
谁也没想到,机械厂会倒在起步阶段。
好吧,事情还没有糟糕糟糕到那地步,就算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再想想办法,机械厂也不是不能活。
但是,如果他们没有投入那么多钱,他们或许还能冷静看待问题,可现实是他们中甚至有些人把全部存款都砸进去了。
万一机械厂就这么倒了,他们工作这么多年攒的钱就都没了。
又一次小组会议,有人再提制定认购任务的事,而且这次提议的不是肖副厂长,而是其他领导。
在他提出这个办法后,会议室里没像上次那样起争端,其他领导要么开口表示同意,要么点头表示没意见。
很快,除了基层干事,会议室里只剩下厂长没有点头。
【等等,这发展,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啊?如果机械厂真搞强制认购,还能有份额留给女主?】
【就算有份额,有认购限制,女主最多也就能买五万股吧?】
【谢超怎么还不表态?他到底在想什么?】
【好紧张……】
……
紧张的不止弹幕背后的人,叶薇也攥紧了双手,否则她真怕自己忍不住,举手表示只要厂里放开认购限制,她愿意认购两百万股。
虽然她现在举手,厂里这些已经开始琢磨歪门邪道的领导八成会同意,但这会显出她的急切,让她陷入被动。
所以就算她迟早要跳出来认购,合适的时机也绝对不是现在。
会议室里不知安静了多久,在厂里领导逐渐躁动,希望谢厂长能表态时,他开口了:“如果制定任务,你们认为平摊到个人头上应该是多少?”
没有人说话。
谢厂长问:“四千?还是四百?”
“四百……是不是太少了?”有领导迟疑问。
谢厂长又问:“那你觉得,制定四千的任务,员工们是更愿意花钱,还是辞职?”
在很多领导看来,员工辞职不是坏事,机械厂现在的问题除了外债多,还有人员冗杂。
改好的生产线就两条,安置百来人已经是上限,直到今天,仍有近千名员工无事可做。
要是他们不干活不用给开工资也行,但这是国营厂不是私营厂,开不了工是厂子的问题而不是职工的问题。
开除更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就算这些人不干活,厂子也要想办法给他们发基础的生活费,而这笔支出,也是将机械厂拖到现在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他们自己辞职,短时间内机械厂可能会有动荡,但对机械厂的长期发展而言,这是好事。
虽然知道是好事,但没人敢轻易说出来,因为这事要是定了,他们这些做决定的厂领导肯定要挨骂。
没准,挨骂都是轻的。
“上面派我来机械厂,是希望我能带领机械厂的这一千多名职工回到工作岗位上,而不是厂子还没有盘活,先把人给逼走了。”
谢厂长说完,表态道:“你们刚才的提议,我不同意。”
这时候国营厂副厂长的数量没有固定标准,效益好的单位,副厂长可能有四五个人,效益不好的可能只有两三人。
机械厂近几年效益虽然不好,但早年辉煌过,有五个副厂长。而副厂长数量上去了,就很难再降下来,真这么干,不止下面中层干部和基层职工不愿意,上面领导也不会轻易同意。
之前调查组的人来,机械厂的副厂长被带走了三个,其中一个进去了,两个退了,所以原先的副厂长还剩下两人。
机械厂濒临倒闭,别说副厂长,就算是厂长也没什么人愿意来当。
像谢超,会来机械厂当厂长,不仅是因为他学历高履历好,上面领导器重他,认为他能扛起重担。
事实上,原定的厂长人选不是他,只是对方提前听说了消息,找路子躲了过去,而他,是被推出来的。
只是认命落到头上后,他没有拒绝而已。
新上任的三个副厂长,两个在前单位都不是特别出挑的人物,剩下一个则是机械厂原来的总经理张方军。
和被带走的几个副厂长相比,张方军在工作上还算正直,但能力嘛只能说一般,正常情况下,他是升不上去的。
但没人愿意来机械厂,又不好把这职位撤掉,就只能矮个子里拔将军了。
总之,机械厂的这些厂长副厂长,虽然并不都是心甘情愿担任现在职务的,能力也有高有低,但入职后没人混日子。
也因为大家都一门心思想让厂子起死回生,就算是以前关系不和,现在相处不来的人,都选择了暂时握手言和。
对谢超年纪轻轻当他们领导这事有意见的当然也有,但没人在这时候跟他别苗头,毕竟厂子都快没了,再窝里斗谁都讨不了好。
而谢超入职后做的一系列工作,也足够让他们心服口服,要不是这样,他们也不可能拿出老本认购股票。
但这会,听到谢超拍板说不同意,几人脸色都变了。
“上次开会我提议你就不表态,让我们安排人去给基层职工做思想工作,现在结果你看到了,三天前,募集资金是不到五十万,现在还是不到五十万,你不同意,缺的资金从哪里来?没有资金,我们拿什么买设备改生产线?没有生产线,职工怎么回到工作岗位,机械厂又怎么起死回生?”
肖副厂长越说越激动,手“啪啪”拍在会议桌上吼道:“不同意不同意你说得轻松,到时候厂子没盘活,上千职工流离失所,这责任你担得起吗?”
有肖副厂长带头,其他副厂长也跟着附和起来,虽然说话委婉不少,但意思都差不多,都在指责谢厂长优柔寡断,听得会议室里的基层干事们不敢抬头。
但也不是所有副厂长都在指责谢超,有人从他神色中看出什么,迟疑问:“厂长,您不同意制定认购任务,是不是因为您想到了更好的办法?”
肖副厂长闻言冷哼一声:“如果有更好的办法,他早就说了,能拖到现……”话没说完,他就想什么,问道,“难道你打算抵押和土地?”
机械厂负债虽然高,厂房更是不少被拿去抵押了,但近年沪市地皮房价涨得很快,机械厂占地面积不小,不说生产区,光家属院的地皮就能值不少钱,何况上门还盖了这么多房子。
所以厂房、家属院和土地价值评估完,加上设备等七七八八的资产,减去负债和抵押后尚未偿还的债务,机械厂的净资产并不少。
也因为这样,评估后机械厂认缴的出资额才能达到几千万之多。
但因为厂房基本都被抵押出去了,所以剩余的净资产中,占大头的是土地和家属院的房子。
家属院肯定不能随便动,就算只是抵押,消息传出去也会掀起轩然大波,所以能继续抵押的只剩下生产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