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96节

  沸腾当然不是因为激动。
  如果是去年上半年, 股市正红火的时候,哪怕机械厂没有转产,只是改制发行内部员工股,机械厂的这些职工也愿意凑个热闹。
  毕竟就算是认购证中签, 能以发行价购买的股票, 也会在股票面值基础上有一定溢价。
  但机械厂这次发行的内部员工股都是一元一股, 募集资金五百万, 换算下来就是五百万股,一分溢价都没有。
  当时股市行情好,如果机械厂改制后也能参与抽签发行上市, 就算效益不好, 大家买到手的股票说不定也能翻几番。
  所以如果早一年改制,哪怕机械厂前途未卜, 让厂里职工花上三五百块, 买上三百股股票,他们心里也是愿意的。
  但现在嘛……
  “厂里没钱,卖房卖地卖设备去, 盯着我们兜里那点钱干什么啊!”
  “就是!年前厂里开员工大会,谢厂长说改制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合着这话的意思改制后能更理直气壮地让我们掏钱?”
  听着涌进财务室的职工口中的抱怨,陈玲脸色不太好:“你们有意见找领导说去,来财务科吵什么?我们也才刚知道这件事,又做不了主。”
  “得了吧, 你这话忽悠其他单位的人就算了,都一个厂的,谁不知道你们财务科有一个算一个,全进了改制筹备小组啊?”带头的人说, “你说你们才刚知道这件事,我可不信!”
  “我也不信,”他身后的人附和,又问其他人,“你信不信?”
  “我不信。”
  听着他们的话,陈玲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她确实早就知道这件事,但她说自己做不了主也是真的,这是领导层的决定,而他们这些财务科的基层员工虽然进了筹备小组,却没什么话语权。
  所以她真不明白这些人来财务科闹什么,有这功夫直接去找厂里领导不好吗?
  偏偏这话不好直接说出口,否则传到罗丽娟耳中,肯定会觉得她担不了事,把责任往领导身上推。
  想到这里,陈玲看向周荣,却只看到他低着头忙碌的模样。
  陈玲脸色更加难看,心想这人没事的时候表现比谁都积极,到这种时候就当缩头乌龟了,她可不信他真忙到了听不见科室闹腾的地步。
  从周荣身上移开目光,陈玲看到叶薇,想到她之前在会议上的表现,眼里不由多了几分期待。
  和陈玲对视半秒,叶薇侧过身子问:“所以,大家现在的诉求是?”
  听到叶薇的话,陈玲终于反应过来,连忙说道:“对对,你们说的虽然没有错,财务科确实在筹备小组里,但你们也知道我们只是基层干事,我们干预不了领导的决定,不过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说出来,我们记录后会向上反馈。”
  听到两人的话,一进财务科就抱怨个不停的职工们脸色终于缓和下来,带头的人说:“我们的诉求其实很简单,我们就是不想认购这什么股权。”
  陈玲赶紧拿笔记,叶薇则疑惑道:“但据我所知,这次厂里没有强制要求大家认购股权。”
  五百万股听起来好像很多,但机械厂有上千职工,平摊下来每人也就四千左右的认购份额。
  而机械厂向职工发行员工股,也不是领导一拍脑门做的决定,他们考虑还是挺全面的。
  想到厂里很多双职工夫妻,或者一家好几个在机械厂上班的,按每人四千认购额算,一家可能要拿出近万块。
  虽然去年因为认购证,不少家庭都发了财,但年初低价贱卖认购证,和年尾被吴龙背后的赌场团伙盯上,输得倾家荡产的人加起来不少。
  所以大院里可能会有不少家庭拿不出这钱。
  再加上机械厂转产的电饭锅卖得虽然不错,但才刚开始,未来会怎么样谁都说不好,那些对机械厂的发展没那么有信心的,可能也不愿意拿钱认购员工股。
  于是,综合考虑后,厂里在制定认购份额时没有卡着人头来,认购限额也放得很宽,规定是不论员工级别,每人可以认购五万股,先到先得。
  听到叶薇这话,陈玲也想起来,对啊,厂里领导根本没有强制大家购买股权的意思,又何谈改制是为了盯着大家的口袋?
  陈玲这么想,也这么说了出来。
  来闹的职工们刚开始支支吾吾,后来听陈玲说不要因为个人猜测就来闹,有人忍不住说:“这怎么能说是个人猜测?厂里又不是没干过这种事,去年认购证,不就是厂里逼着大家买的吗?”
  陈玲一听“哎呦呦”叫出声:“是,认购证是厂里逼你买的,赚的钱也是你不想要的,来来来,你把去年赚的钱给我,你的工资抵了六份认购证吧,一百八我现在给你。”
  说着,陈玲直接拿起办公桌上放着的包打开,从里拿出钱包,点完钱发现才五十,又问科室里其他人:“你们有没有带钱来?借我一下,待会换到认购证的收益我们平分。”
  陈玲这一通操作,让先前开口的人脸色不自然起来,怕财务科其他人当真,连忙说:“你们别听她的,我没有不想要认购证赚的钱。”
  跟她一起来的职工也帮腔说:“陈玲你别故意歪曲她的意思,她说的是去年厂里能逼大家用工资抵认购证,今年就能逼大家拿存款买员工股。认购证是好东西,我们承认,现在也很后悔当时没有多买一些,但你能保证厂里卖我们的员工股一定能涨起来吗?”
  “就是,员工股数量还多,万一到时候没人买,平摊下来每人四千,我们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说白了,他们今天过来,就是担心厂里见没人愿意卖认购证,变更规定强制大家购买。
  去年认购证相关通知下达前谁也不知道厂里的打算,知道后就算反对,联合起来闹也没用。
  虽然事实证明,厂里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但这不代表机械厂这次发售的员工股,也能像认购证那样让大家挣钱。
  为了避免厂里领导一意孤行,他们决定把这件事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才会听说消息就跑到财务科来。
  为什么来财务科呢?
  当然是因为财务科是机械厂股份改制过程中,参与度最高的科室啊!
  其他科室参与的只有领导和一两个受器重的干事,他们去闹,领导不在,闹也没有用,领导在了,又有拿他们杀鸡儆猴的风险。
  财务科则不同,他们找罗丽娟不在的时候来闹,既不用面对领导,也不用担心没人搭理,毕竟,他们科室可全员参加了改制筹备小组。
  领头的人说:“我们也不是想为难你们,只是希望你们能在小组会议上,跟领导说说大家的难处,别现在说随个人意愿,到时候没人买,又搞什么强制认购。”
  陈玲回过味了,当即收了好脸道:“你们车间领导又不是不在筹备小组里,你们让领导去说不就好了?不找领导跑来我们财务科闹事,是觉得我们都是基层干事好欺负对吧?”
  说着站起来,伸手推搡着堵在办公桌前的人说:“走走走你们赶紧走,再不走我现在就去厂长面前告状,看到时候倒霉的是你们还是我们。”
  一群人边被她推搡着往外走边嚷嚷:“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你不愿意就算了,怎么赶人啊!”
  陈玲气笑了:“你们不就是因为知道这件事不好办,怕事情闹大了得罪直属领导,影响复工,才来找我们吗?可你们也不想想,如果厂里领导真打了这主意,我们在会议上说这种话,厂里最大的领导会不会对我们有意见?不,你们肯定想到了,说不定你们就是冲着让我们当冤大头,才来闹事的。打着这主意,还好意思跟我说什么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要点脸吧!”
  把人都赶出去,“哐”地甩上门,陈玲转过身,就看到年前刚从车间调来的于晴冲她竖起大拇指:“陈姐威武!”
  她咳嗽一声,拂了拂头发说:“就得让他们知道,我们财务科不是好惹的!”
  叶薇闻言笑出声,孙淑兰则思索着说:“你们说,他们回去后会找车间领导闹吗?”
  “肯定不会,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年后没有复工的,厂里只发基础的生活费。而我们厂里到现在才改造出第二条生产线,能安置的人员有限,他们都盯着名额,哪敢这时候去触领导眉头。”陈玲撇嘴说,“要不是这样,他们至于到我们财务科来耍横?”
  孙淑兰听了脸上却不见痛快,皱着眉说:“如果他们不去闹,你们觉得厂里会像他们说的那样,看大家都不买,强制大家认购股权吗?”
  “这……”陈玲脸上表情犹豫起来,“去年厂里强制大家用认购证抵工资,一是因为账上实在没钱,二也是之前厂长做的决定,现在厂长都换人了,应该不至于跟去年一样搞强制认购吧?”
  虽然陈玲列出了一二点,但最后那个“吧”字,泄露了她心里的不确定。
  机械厂账上可不止去年没钱,改制过程中清点厂里资产看着好像很多,但都是职工房、厂房这样的不动产,不能随意变现。
  何况这其中不少厂房已经拿去抵押。
  要不是这样,在厂里转产的电饭煲卖得不错的情况下,厂里怎么都要抵押厂房多弄点钱,搞点设备回来多改几条生产线,让职工早日回到工作岗位。
  机械厂负债太高了,银行不会轻易下贷款。
  发售员工股已经成了机械厂唯一的路,如果能募集到五百万,厂里不止能改出电饭煲的生产线,后面还能生产冰箱和电风扇。
  已经二月中,再过三四个月,沪市就能热起来。
  趁这段时间把生产线搞好,加大马力多生产些电风扇和电冰箱,如果夏天来临后生产出来的货都能卖出去,机械厂就算是彻底缓过来了。
  因此,虽然换了厂长,但为了机械厂的发展,新厂长会不会和老厂长做出一样的决定,谁也说不好。
  于是科室里气氛渐渐凝滞。
  科室里坐着的人沉默不语,弹幕上讨论得倒是很热闹:
  【每到这时候我就恨自己没早生一百年,如果我是机械厂的职工,这时候我一定会喊“我,我愿意倾家荡产认购股票”】
  【哈哈哈我也愿意】
  【不得不说,有些人发不了财是有原因的】
  【前面的能这么说,是因为你们站在了上帝视角,但对当时的人来说,现在的机械厂确实是个烂摊子】
  【也不算烂摊子吧?他们转产生产出来的电饭煲不是卖完了吗?能转产成功,难道还不能证明机械厂的潜力】
  【首先,电饭煲能卖完是因为数量比较小,而且电饭煲品牌虽然是信德,但推销的时候说了这是第二机械厂生产的,有品牌效应在,价格标得又便宜,大家当然愿意给个面子】
  【emmm前面的确定是品牌效应?当时机械厂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机械厂再怎么样也在沪市扎根这么多年,知道的人不少,当然有品牌效应。至于吴龙那两兄弟干的那些事……我想没人会觉得都是机械厂的错】
  【其次,当时已经是九三年,市场已经非常繁荣,家电品牌跟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机械厂虽然开了个好头,但后面能不能竞争得过是个问题。】
  【何况那些年转产刚开始搞得轰轰烈烈,最后狼狈收场的品牌又不是没有,身处那个年代,不知道未来发展的情况下,大家舍不得血汗钱也情有可原,没必要用现在的眼光去嘲讽当时的人】
  【前面搞这么严肃,我都不好意思说啥了】
  【所以每当这时候,我都很怀疑女主是不是重生的,你们看其他人都愁眉不展,只有她,一脸笃定,仿佛胜券在握】
  【对哦,女主这表情,确实很不对啊!】
  【你们说,她是不是知道新上任的厂长能力卓绝,不但能让濒临倒闭的机械厂起死回生,还能在一年内实现盈利上市三级跳,在考虑认购股权躺着赚钱了?】
  【[摸下巴]有可能哦】
  ……
  叶薇怀疑,叶薇摸脸,叶薇想照镜子。
  她什么时候一脸笃定,仿佛胜券在握了?
  虽然她确实知道新厂长能带领机械厂起死回生,但她刚才真的只是在思考啊!
  思考什么?自然是和这次认购内部职工股有关。
  科室里其他人连想到厂里股票卖不出去,厂领导可能会强制每人购买五千股都要心情郁郁,叶薇却觉得五万的认购份额太少了。
  弹幕可说了,机械厂更名后的信德电器,未来会成为行业龙头。
  什么是行业龙头?叶薇想,至少得有沪市钢厂那种全国知名,且职工多达数万人的规模吧?
  不过因为钢厂没有改制上市,所以它的股票能炒到多少,叶薇也想不出。
  而从已经上市的企业中寻找对照组,轻工机械就很合适,它也是沪市知名的机械厂,早些年名气甚至不如第二机械厂大。
  但是改开后轻工机械发展很稳,如今主要生产各类机械设备,到今年职工已经增加到七千多人,注册资本也高达上亿。
  如今的轻工机械,哪怕算不上行业龙头,名气也肯定是在前列的。
  当然,论现在的规模,第二机械厂肯定没法和它对比,但可以参考轻工机械上市后的股价变化嘛。
  去年放开涨跌幅限制当天,开盘集合竞价结束,轻工机械股价直接跳涨到一百九十五,中间一度涨到快三百。
  虽然当天收盘,轻工机械股价就跌到了两百出头,如今股价更是只有两位数,但要知道,轻工机械股票是十元面值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