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武松挠挠脑袋,他也不知道。
潘邓通身着玄衣,上身无装饰,下裳有花纹,头顶戴冠,一身已穿完了,收拾得立立整整的,现在怎么多出来一个?
林崟岌从外间走了进来,打眼一看,“哎呀,这敝膝怎么没穿?”
说着又叫潘邓把外衣,革带,大带一一解了,把那敝膝系在腰上,又重新穿了一遍,潘邓低头一看,这东西像是个围裙又很窄,还穿在他这身华服里边,从外面看只能看到在外衣下面露出来的一个尖。上面还什么装饰都没有不说,还把他最里面浅红色的裙子遮了一块。
谁能想到这是系在腰上的!
几个人重新收拾得立整了,出门见了早已等候在县衙门口的桐庐县耆老,几个老人家也穿了体面衣裳,跟随潘节度使一同去了城外新搭的祭坛。
官员在前,士兵守卫,百姓跟随在其后,众人一同浩浩荡荡到了城西山脚下。
这些日子潘邓一直在和诸村县的耆老商议此次祭祀应该祭拜哪个神灵。诸位耆老意见不同,有人斩钉截铁地说应祭拜严陵山神,有的人却莫名其妙,“你怎么总说那日现真身的是严陵山神?那神仙也没说自己是山神呀?”
那北桥乡的刘老太公眉毛一竖,把拐棍往地上一敲,“就是山神!那日我在乱局之中灵光一现,脑里就蹦出‘严陵山神’四字,如果不是神灵感应,我怎会这样想?”
“你怎就知道自己是神灵感应,不是瞎想的?若是个别的神灵显灵,我们却祭拜山神,岂不是得罪了他老人家?”
众人皆附和,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刘老就这样执意认为是山神,众人争执几天,最后决议祭拜五方神灵。
不过祭坛还不能他们自己开,得由一个身份地位高的人来祭祀,潘邓自然则无旁贷。
这桐庐县里一个官吏都没有,都由梁山军代管,许多事情吩咐下去之后没法落实,更别说祭祀仪式兹事体大,事情冗杂,潘邓光是想要一身祭祀用的服饰,都拿不准按照什么规格来穿,遂写信给杭州府。
明瀚海收到信件,当日就叫府内有名的织坊选出一块好玄布,几个织女连夜赶工,赶出一套玄冕来,又把通判林崟岌一同打包上车,送到桐庐。
林崟岌虽然无甚名气,但他兄长乃是睦洲府有名的大儒,因此他做个亚献也算正合适,再由刘老做终献,一同祭拜。
*
他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府中百姓也在准备三牲祭品。
五谷,佳酿,羊与鸡,菜肴都要备好,这些日子里,村民们烹鸡宰羊犹嫌不够,有些村还要出资在村中自建庙宇,供奉神仙。在村里巡逻的梁山兵中正好有会建房子的,帮忙一块打了地基。
村户家里如今也没有多少牲畜,各村各户勉强有几个富户,欲一同出资去外地购买。阮小五听了之后再三劝阻,村民依旧要买来三牲,备足祭品。当今恰逢战乱,地面不太平,阮小五便叫官兵一路护送。
如今两方算是有共同的目标,因此都暂时休战,摒弃前嫌,在那板车上坐着赶路,村民们也从梁山军口中得知了外界的事。
“邓元觉将军已经死了?唏……当初还是他攻破桐庐县城的。”
“杭州的围困是不是早已解了?我有一姊嫁去杭州,我心里时时惦记她。我旁人听说大太子已西去了,当时也是天罚雷霆,可是真的?当天你们也在杭州不?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些人最关心的还是梁山兵口中所说的水泥厂一事,“就在富阳县,四十文一天?你可没骗人?”
秦六回道:“我骗你们作甚,我们刚从富阳县过来,那边就是四十文一天。”
“那厂里的人每天干什么?”
秦六掰着手指头,“……烧炉、磨料、还有跟工程队出去建房子的,这是个力气活,可别当四十文好赚。”
那几个人对视一眼,乖乖,一天四十文,干些活还说什么了,“你看我们行不行?”
秦六看了半晌,“这个没啥不行的,去上工的都要了。”他说着说着声音有些惆怅,“我说实在的,要不是我在军营里,我也想去找份工,安安生生的每天上工,娶个娘子再生个孩子呢……”
一车的人都暗笑,“你还没娶亲呢?”
秦六说道:“家里面穷,我上梁山做了土匪,后来不知怎么的阴差阳错的换了好几个头领,现在吃官家饭了!”
“那还不好?”
“好是挺好,可要我自己能选,我还是愿意回东平府去,找个厂上工,那儿可好了,富裕得很。”
村民们有的听过东平府的,问道:“我也听说过东平,听说你们那儿人上工每天给的工钱都可高,有个什么纺织坊,里面的织女一个月能赚老多,一个人赚的比两个汉子都多,是真的不?”
秦六忙不迭的点头,“前些年还没这么好,自从太师做了东平尹,东平府就富起来了。再到咱们潘节度使到了东平,那真是一天一个样,我们走的时候……”
秦六掰手指头想了想,“就是今年二月份,走的时候东平府官府收了一批新地,正卖给府里没有地的村民。我们当时在梁山上,听说东平府里的人每日不等天明,天寒地冻的就穿着棉袄去衙门前面排队!个个远看身上都冒着热气,可比那些个买球票的都着急!”
一群人听了都睁大眼睛,“东平怎么又有土地分?哪来的?怎么卖的?田好不好?”
秦六嘿嘿一笑,“就是俺们梁山之前占的,让节度使收回去了,就给大家伙分了呗。”
他拿了一个老乡递过来的糍粑吃,“卖的不贵,而且当时有限购令,条件特别苛刻,就是专门给府里面没有产业的人分的。”
众人又七嘴八舌的问了半晌,秦六也没嫌麻烦,挨个都答了。
“咱们睦州府怎么没这么好的事呢……”众人都唏嘘不已。
不过又转念一想,那东平府是潘节度使在时分的地;富阳县又是潘节度使在时建的水泥厂。如今这节度使在他们桐庐县,是不是也能给他们建厂分地?
*
潘邓站在祭台之上,向天地神明奏章,祈求五神保佑桐庐,赐予丰收和民安。
而后祭台之上三人又依次献上准备好的祭品,点燃香烛,默祷鼓乐,以示虔诚。此祭台在天地之间,空灵肃穆,香烟飘飘而上,奏乐钟鼓齐鸣,百姓都站在远处一同默默祈祷。
潘邓身着玄冕,神情端庄,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跪拜并念诵祭文,百姓跟随一同跪拜天地神灵。而后又饮福受胙,亚献与终献各自念诵祭词。
数千人默默无言,心中共同怀有对天地祖先的敬畏之情,跪在地上,闭上眼睛,耳听祭文,香烛袅袅,叫人感受到平日里轻易感受不到羁绊,自己的血液的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礼仪在此发挥出了它真正的意义,叫人们回想起了自己的来处。
等到日头偏西,祭祀完毕,此时距离梁山军攻占县衙已经十来天过去,当日百姓群情激愤要打跑宋军,如今跟随潘节度使一同祭拜了天地,也没人再提此话了。
更没人提起当日被潘邓活捉的石宝将军。
*
张清在打下桐庐县之后,便领了七营人马,绑了石宝,一路前往睦州,如今已快到睦洲城下。
张清手拿千里江山镜远眺,只见睦州城大门紧闭,城外人烟稀少。
杜迁眯眯眼睛,“他们该不会知道咱们要来,缩在里面不出声了吧!”
第173章 讨方腊檄
张清心中也有疑惑,“昨日咱们攻打乌龙岭,到今天已过了许多时辰,怎么不见他们增派援兵?”
杜迁不屑一顾,“八成是方腊老儿听到咱们已打到乌龙岭,他自己也害怕了,没看城门紧闭?这就是不打算派援兵,要做缩头乌龟了!”
龚旺也说道:“他就是派了援兵又能如何?咱们梁山军势若破竹,他来了也讨不了好!方腊想必也明白,不白费那兵力。”
只可叹那乌龙岭郑魔君,死前还一直嚷嚷,援兵必诛尔等呢。
哪里来的援兵?睦州城连城门都没开。
只是睦州白莲军要是守城不出,也够他们梁山军好受的,此地城池坚固,方腊在驻守睦州之后,征集教众修建了城池,攻城不易,恐要损兵折将。
杜迁说道:“他们要紧闭城门,咱们就叫凌震过来,给他几炮把城门轰开!”
张清制止,“不可不可,那样要伤及百姓,节度使有命,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火炮。”
杜迁嘟囔道:“这东西做出来了,岂有不用的道理?昨个在乌龙岭也是,两炮把他们轰上天,咱们早半夜就到这城下了!何必还和那郑魔头打他个八十个回合?”
叫那姓郑的险些带兵回撤,还好他眼疾手快,截断他们后路,这才一举歼灭!
*
郑魔君原名郑彪,早年是婺州县城里的一个都头,早早跟了方腊谋叛造反,忠心耿耿又武艺高强,是方腊心腹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