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见他来了,庆阳走到中间最空的地方,身姿笔直地站好。
解玉停在小公主身后,展开软尺,沁芳蹲下去按着软尺的一头,解玉绷直上方,指腹按好刻度后再请小公主过目。
六尺八了,庆阳很满意,马上就要追上母妃了。
洗漱、更衣、梳头,一套下来,天也亮了,庆阳先去重元宫给兄嫂拜年。
秦弘、吕温容已经做好了出发去乾元殿的准备,特意等妹妹的。
吕温容送了小公主一个封红,庆阳收好递给解玉,再从腰间解下一个小小的红绸福袋,凑到襁褓里的侄儿面前晃晃:“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姑姑送你的压岁钱,给姑姑笑笑。”
小小的铮哥儿除了爹娘与身边伺候的人,在宫里见得最多的就是小姑姑了,没有福袋也会朝姑姑笑。
庆阳喜欢的去贴小家伙的脸蛋。
吕温容在旁边瞧着,对太子道:“光我自己还没感觉,看到妹妹这样就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我还记得当年妹妹过满月的情形呢,转眼间妹妹也像个大姑娘了。”
秦弘笑道:“巧的是,我比妹妹大十一岁,妹妹也比铮哥儿大十一岁。”
庆阳仰头看看大哥,再看看侄儿,问:“那大哥也这么逗过我吗?”
秦弘:“我倒是想,但每次过去你二哥三哥都会抢着守在你身边,我做大哥的又不能去跟他们挤。”
庆阳先是笑,笑着笑着想到铮哥儿哇哇大哭或是换尿布的丑臭模样,忽地笑不出来了。
让乳母给铮哥儿裹好斗篷,太子一家三口带着妹妹一起去了乾元殿。
随着雍王一家、永康一家、二皇子、三皇子陆续进宫,乾元殿又变得格外热闹起来。
秦梁是去年成的亲,妻子是正五品礼部郎中朱进思的女儿,名叫朱涟清,容貌清丽秀雅,如今也怀有三个月的身孕了。
永康夫妻一直都只有铭哥儿、羲儿两个孩子,兄妹俩一个七岁一个四岁,来到宫里也都敢说敢笑的。
秦弘这边多了铮哥儿后,越发显得皇室多子多孙起来。
子孙兴旺,兴武帝笑得都比往年频繁。
雍王妃邓氏打趣秦炳道:“二皇子今年也要二十了,皇上准备何时让他与瑶瑶完婚?”
因为父兄都在凉州而继续随贵妃住在宫里的孟瑶顿时红了脸,羞涩地往贵妃身边靠了靠。
秦炳瞄眼未婚妻,终于没再恼长辈们乱开玩笑了,只带着几分期许地看向父皇。
兴武帝:“腊月吧,趁威远侯回京述职的时候把婚事办了。”
提到久别的父亲,孟瑶很是思念,秦炳不太高兴还要等上一整年,可让他等的是岳父大人,他只能等。
邓氏的目光又落到了秦仁脸上,别看这位三皇子文武才干都不行,长得却是三位皇子当中最好的,十七岁的少年郎,又高又俊,比永康偷偷摸摸养在公主府的两个面首还要招人稀罕。
秦仁不习惯婶母过于热情的打量,假装摸了摸鼻子。
邓氏因为议论三皇子的婚事吃过瘪,没再调侃他,至于旁边被兴武帝当成心肝肉的小公主,邓氏更不敢乱讲。
.
拜过年,吃过一顿午宴,雍王等人要走了。
庆阳提前跟父皇母妃说好了,要去三哥府上小住几日,住到初五再回宫。
兴武帝、丽妃都很不放心自家老三,半威胁地嘱咐了一顿,让老三务必照顾好妹妹,弄得秦仁都想把妹妹留在宫里了,免得自己一不留神真让妹妹有个磕磕碰碰,父皇又赐他一顿鞭子。
当然,秦仁只敢在心里嘀咕,说出来的话,妹妹会很生气很生气!
辞别帝王二妃,兄妹俩跟着二哥、大姐姐、王叔一家朝宫外走去。
雍王逗小公主:“麟儿去王叔府里住住吧,你三哥那就他自己,冷冷清清的有什么意思。”
邓氏婆媳都跟着邀请起来。
庆阳:“王叔婶母这几日肯定要忙着应酬,我就想出宫玩玩,还是去三哥那里方便。”
秦炳凑热闹:“那你怎么不去我那?我也没多少应酬。”
庆阳:“三哥都听我的,二哥也愿意什么都听我的吗?”
秦炳一下子不吭声了。
永康扫眼傅魁,淡笑道:“姐姐也想邀请妹妹过去小住,可惜铭哥儿他们太闹腾了,还是别让他们坏了妹妹的兴致吧。”
傅魁脸色微变。
孩子们都还算乖,闹腾的分明是这位大公主,就因为他收了两个略有姿色的丫鬟,永康跟他吵了两三年,后来他不碰府里的丫鬟了,去外面找了两个解闷,亏他小心翼翼还以为真的瞒天过海了,没想到永康竟然一口气给她请了两个唇红齿白的教书先生,打着教书的幌子……
傅魁简直要被气死了,他那些交好的勋贵子弟们,哪个不是通房美妾左拥右抱,他老老实实给永康守了那么多年,就想挑两个在她来月事的时候伺候一下自己,永康怎么就不肯答应?
庆阳终于察觉出了大姐姐与驸马间的异样。
出宫后,上了马车,庆阳小声询问三哥:“你住在宫外,可听说大姐姐府里出了什么事吗?”
秦仁一脸茫然:“没啊,大姐怎么了?”
庆阳嫌弃地瞪了三哥一眼。
秦仁:“……那我叫人留意一下,有消息马上告诉你。”
庆阳:“算了,我问福安去。”
三哥就知道吃喝睡觉,还好福安、福贵够机灵,知道帮三哥留意周围的动静。
因为不同路,雍王几家陆续分路走了,秦仁这才挑开帘子,打量骑马护驾的妹妹的侍卫,心情复杂地道:“我府里有三十六个亲兵,父皇居然还要你带上禁卫,他对我到底是有多不放心?”
庆阳:“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兵,就怕你的亲兵跟你一样懒散。”
秦仁:“那不可能,张肃替我管着呢,哎,那个是谁?”
对上三哥狐疑的视线,庆阳凑过去往外瞧瞧,随口道:“我的禁卫啊,叫程知许。”
秦仁又狠狠地打量对方几眼,再放下帘子审问妹妹:“你选他,是因为他武艺好,还是因为他长得好?”
庆阳:“……都好,不可以吗?”
三千禁卫没有武艺差的,她当然要按更合自己眼缘的挑。
第76章
因为妹妹的语气与眼神都过于坦荡, 秦仁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了,谨慎起见, 他继续问:“每个月重新挑十六个禁卫,难道每次的十六个你都记得住他们的名字?”
庆阳:“当然。”
她年纪小,解玉又不会武艺,每次出宫都可能遇到些危险或分派他们临时的差事,庆阳若连这些禁卫的名字都记不住,关键时刻如何点人,光叫“你你你”吗?
秦仁沉默了。
庆阳反问道:“你的三十六个亲兵,三哥都认全了吗?”
秦仁:“……我都没怎么使唤过他们,只认得侍卫长。”
庆阳:“……三哥只把他们当普通侍卫,那他们也只会把三哥当普通的主家, 他们会因为职责保护三哥,却未必愿意全心全意地效忠三哥。”
以樊钟为例,他不光敬畏父皇的权力, 更感激父皇的提拔之恩, 这份感激纯粹是他与父皇的私交, 所以樊钟的职责只是戍卫皇城,但如果下值后他听到有人小声说父皇的坏话,哪怕那坏话无足轻重,樊钟也会狠狠地训斥对方, 而非事不关己地离开, 少一事是一事。
亲兵亲兵,三哥以后出行的周全全倚仗这三十六个亲兵了,三哥怎么能敷衍应付?
秦仁明白妹妹的意思了,保证道:“回去我就尽快把他们都认清楚,妹妹放心!”
庆阳不放心, 指点三哥道:“你要对他们好,但也不能太好了,恩威并用才能真正得到他们的忠心。”
秦仁连连点头。
大正月的,庆阳没有再教训三哥。
马车很快拐进了皇城南边的善和坊,大年初一正是亲友们互相拜年的时候,庆阳透过帘缝看到些穿着新衣裳跑跑闹闹的孩子,个个都是富贵人家的打扮。想想也是,能住在皇城附近里坊的人家,个个非富即贵,再不济也是祖上显赫过的。
庆阳问三哥这半年有没有结交一些官家子弟,好歹是个皇子,肯定会有官家勋贵子弟来跟三哥套近乎,就像二哥出宫后认识的“兄弟”也越来越多一样。
秦仁跟妹妹讲了几个。
一开始有二哥盛情地帮他介绍,但二哥介绍的多是喜欢跑马狩猎的勋贵将族子弟,秦仁既不好武好动也不好酒,勉强应酬了两次就再也不肯随二哥出门了,反倒与同坊几个文官家的年轻公子们渐渐熟悉起来,时不时相约做些赏画、下棋、听曲等雅事。
庆阳:“也行,但三哥留心些,不要与他们讨论朝政,更不要随便答应帮他们与官场相关的忙。”
秦仁笑道:“这个妹妹放心,三哥虽然懒,好赖分得很清,绝不会胡乱应承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