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辛弃疾望着壁上衣带当风、面容慈悲的神祇,陡然想起一事:“据说你堂兄画的十二卷观音画像,是以你为原型,这事是真的吗?”
谢晦沉默了一会,语气微弱地说:“假设这个传闻不是从冯梦龙那里流传出的……也许,大概,真的有这个可能吧。”
谢灵运绘画精妙,画艺绝伦,一贯喜欢抓身边人当素材。
这事他还真不敢替谢灵运打包票否认。
万朝观众都颇觉好笑。
所谓观音,即梵文中的avalokitevara神祇,初传入华夏时,是无性别形象。
后来,因为观音皇后沈婺华(陈蒨外甥女,陈朝亡国皇后)晚年出家,济世救人无数,后世便都以她为原型。
这就是女版观音。
在谢晦的时代,沈婺华还有一百多年才出生。
观音形象与衣冠宝器,自然是随便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主打一个放飞自我。
辛弃疾又道:“据说小玉的祖爷爷谢安,曾为祝英台请封,记叙她的事迹,从此广为流传。”
“确有此事”,谢晦迷茫地说,“可是,这和观音有什么关系?”
辛弃疾给他讲了「从此不敢看观音」的故事。
谢晦听完后颇为感慨:“我明白了,梁山伯一定是觉得熟人扮演神明太过尴尬,看见一次笑一次,所以才不敢看的。”
辛弃疾:“……”
本来想做一首诗,结果心情全没了。
小玉可真能耐,怎么就这么擅长毁气氛呢。
他打开萨拉丁的阿拉伯语来信,对照着翻译件看了看,眉峰蹙起。
“我观此人,绝非诚心寻求同盟,且他与叙利亚同出一源,若真与他合作,倒是中途背后捅刀的可能性更大些。”
“我也是这么想的”,谢晦沉吟道,“萨拉丁新晋登基,意在立威,做出一番功绩,且随他去,我们不搅进这摊浑水。”
辛弃疾很赞成这个操作:“萨拉丁和叙利亚君主都不是什么好人,且由他们狗咬狗一嘴毛。”
“放心吧。”
谢晦眸中流光闪动,笑吟吟地说:“我会找准机会趁火打劫的,反正我也不是什么好人。”
辛弃疾颇觉好笑,抬手捏捏他的脸,轻软细腻,就像暖玉一样:“原来你也知道呀。”
……
接下来,便是联军覆灭了东喀拉汗国。
自灭国小分队出兵以来,一群人在地图上越走越远,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城塔剌思(即后世吉尔吉斯斯坦)。
只需要在更进一步,君临里海,和拜占庭帝国隔水相望,可以往东欧掺上一脚了。
如此光辉的开疆拓土战绩,也算古往今来的独一份了。
辛弃疾望着城头飘扬的大宋旗帜,颇有些感慨。
这是万万没想到的发展啊。
几年前,他眼中只有灭金,结果现在越来越偏离行程,向欧罗马头也不回地飞奔。
虽说没法参与灭金的最后一战,似乎有一丁点遗憾。
但这点遗憾,比起转战消灭数国,开疆拓土整整五倍的原南宋国土面积来说,简直不值得一提。
没有什么遗憾,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灭国战争无法抹平的。
如果有,那就来两场,甚至很多场。
对此,谢晦也是一脸淡定地安慰他:“幼安不要慌,评论区的王贞仪都说了,地球是圆的,我们打完一圈不就绕回来了。”
辛弃疾:“……”
好、好像也挺有道理的?
喀喇汗王朝幅员辽阔,而且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木斯林王朝,很需要进行一番汉化教学。
由于它们特别盛产牛,因此,一种被搁置许久的美食终于可以得到尝试——
没错,那就是约克郡大布丁,又称烤牛肉馅饼!
辛弃疾获封了约克郡领主,当地贵族自然想掂掂他的份量,同时也要表忠心。
于是派了一些族人,万水千山地奔赴过来,跟在他身边做事。
众人背井离乡,免不了思念故乡风味,其中就尤以烤肉大布丁为代表。
无奈华夏习俗一向不提倡宰牛,《汉律》甚至规定宰牛者弃市,本朝律法虽然没那么严格,却也不许胡乱把好端端的牛宰杀了,做成馅饼。
好在喀喇汗王朝倒是没有这个限制,一群约克郡人忙忙碌碌,终于烤好了大布丁。
谢晦拿起小勺挖了两口,神色一瞬间甚为精彩。
就这?
这也值得英格兰人念念不忘回想半天,他们平日吃的到底是啥啊?
辛弃疾同样戴上了痛苦面具,长吁短叹道:“这味道还不如伊比利亚火腿。”
前些天,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上,有国王派出使者来购买武器。
谢晦本以为是个大客户,没想到,一问才发现。
好家伙,这个年代西班牙竟然有二十多个基督教王国,什么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纳瓦拉、雷昂、加利西亚等等。
战国都没这么乱!
“伊比利亚人需要一个始皇帝扫平六合,给他们带去大一统”,谢晦琢磨着扶持一方势力,趁机搞搞事。
纳瓦拉王国送来了巨大的美味火腿。
辛弃疾看到这个东西,一度很惊讶,因为大宋也有火腿,而且还是宗泽发明的。
据说宗泽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因为粮食储存不便,就将猪肉挂好腌制起来,这就是火腿。
宗泽的故乡按照前朝行政局划分,在金华境内,所以「金华火腿」最为知名。
对此,檀道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宗泽老将军是不是有儿子流落在外,一直跑到西班牙了?”
辛弃疾:“……”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
谢晦本想着歇一歇,度过一个空闲的新年。
未料,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场天降横财,让本就富裕的家庭愈发不堪重富。
就在此时,西边的西辽帝国忽而发来国书,大致意思就是:
大宋征北将军辛弃疾、大司马谢晦、南疆总督虞允文殷鉴。
朕,大辽天子耶律直鲁古,不甚惶恐,请求援助。。
本朝南院大王萧斡里剌竟然勾结花剌子模,爆发叛乱,一度打到了国都之外的巴尔喀什湖!
该死的萧斡里剌,该死的花剌子模!
朕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绝不会让他们好过。愿割让整个塔里木地区,请大宋出兵,助朕发动政变,诛杀逆贼!
谢晦:“……”
辛弃疾:“……”
天啦噜,同样是昏君和叛贼的配置。
夏仁宗要是有耶律直鲁古这等高超的思想觉悟,主动跑来投诚,也不至于费他们那么大功夫才攻下西夏!
然而,西辽帝国的情况比西夏复杂许多。
他们是一个称霸中亚地区的超级强国。
自辽德宗耶律大石在辽朝覆灭之后,万里西征,重开国祚,已经过去了数十年。
不得不说,耶律大石一家四口,也就是西辽开国以来的的四任君王,确实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这家人仿佛用尽了契丹民族的最后气运,居然无一庸者,个个都是气吞山河的英主。
首先是耶律大石。
辽朝末年,耶律大石科举中了进士,但后来与天祚帝政见不合,选择率两百骑兵出走,从头开始做大做强。
二十年间,横扫中亚,荡平诸国,在卡万特击败塞尔柱帝国,称霸当世,也深深震慑了东征的十字军和欧洲诸国。
人送尊称“祭祀王约翰”,敬若天神。
甚至后世的俄语、阿拉伯语将“中国”的发音称之为“契丹”,亦是受其影响。
他驾崩之后,皇后萧塔不烟临朝称制,在烈火烹油中稳住局势,屡败金兵。
随后长子耶律夷列即位,是为仁宗皇帝,击败西喀喇汗国,开疆拓土,庚续辉煌。
耶律夷列驾崩前,觉得亲儿子烂泥扶不上墙,选择按照「兄终妹及」制度,传位给妹妹耶律普速完。
这位铁血女帝甫一当政,就开始雷霆出击,彻底*扫平葛逻禄人。
而后更是大败花剌子模,通过干涉其内政的方式,扶持傀儡苏丹特克什上位,迅速对自己奉表称臣。
从此,西辽帝国就成了中亚地区唯一的宗主国,国力和地位都达到了史上最巅峰。
女帝死后,因其没有后嗣,皇位就轮到了仁宗之前看不上的烂泥……也就是他的儿子耶律直鲁古。
一个帝国想要彻底兴盛起来,需要四代君主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但想要亡国沦丧,只需要一位昏君作天作地作大死,这就够了。
辛弃疾收到文书,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联络了一个早已渗透在西辽境内的情报人员,令其打探情况。
将耶律直鲁古自登基以来的一切举动,事无巨细,尽数整理汇报过来。
然后开了一场战术会议。
众人传阅着资料,纷纷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