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然而,他再气,求生的本能还是沾了上风。
  他可不敢得罪谢晦和陈郡谢氏!
  但文天祥,压根就不是谢家人啊!
  正要连滚带爬地说明情况,但还没开口,张巡就送了他最后一程:
  【御史中丞张巡:你别担心,宋理宗要是敢动你的家人朋友,我就用卡片把他发卖掉。我刚询问过了,宋理宗符合昏君发卖的标准。】
  文天祥一怔,随即朗然拱手道:“我料也是,多谢张中丞。”
  宋理宗:“……”
  他一口气没接上来,仰面昏死了过去。
  ……
  赵构在一行卫兵的押送下,踏上前往金国的旅程,并将在那里凄惨死去。
  夜深了,这一场风波终于散去,官员们也各自归家休息。
  宜都王府,刘义隆满面阴沉,在室内不停地来回踱步。
  “可恨,贱人坏我好事……”
  局势的变化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赵宋皇族谱牒上的所有子弟,无论长幼都已经被清空。
  刘义隆既然决定造反,当然不可能仅仅联络赵构一个人,而是广结各方,厚礼缔交,引为援助。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天子英睿明断,雷厉风行。
  凡是赵宋<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guanchang.html target=_blank >官场从前的那些「优良美德」,什么公行贿赂、梯荣取宠、无才窃据高位、文臣至高无上压制武将云云,一概全部剔除。
  又因推行考成法,一干尸位素餐、滥赏封爵之徒,尽数加以淘汰。
  不少赵宋旧官因此地位一落千丈,狼狈不堪,早已怀恨在心。
  更兼刘裕倡议迁都上京,以强硬手段压下了所有的抗议之声,朝臣偏安已久,贪图闲逸,不免心怀怨念。
  刘义隆所做的,就是将这一群蠢蠢欲动的人都团结起来。
  他在刘宋毫无根基,既不是太子,也不受宠爱,更不遭北府众将待见,只好拉着「复兴赵宋」的虎皮扯大旗。
  赵构是他的plana,他还有个planb、c、d,物色其他几个没有子嗣的宗室人选。
  准备刘穆之一死,局势一乱,立即开始搞事。
  先扶立他们上位,然后自己再以养子的身份登基。
  甚至还联络了外地某个拥有兵权的安抚使,准备起兵直捣临安。
  刘义隆忙碌一通,信心满满,以为万事俱备。
  结果万万没想到文天祥这么狠,问都没问,一股脑将他的planabcd统统杀了个干净。
  搞事情搞了个寂寞!
  原定的起兵自然也没法再起,一场混乱尚未爆发,就提前消灭于无形。
  好在他还没有暴露,现在只能按捺下来,遵养时晦,再图后效。
  ……要死。
  都怪文天祥不做人,不然自己现在已经住进福宁殿了。
  刘义隆翻了个身,越想越气,蓦地一骨碌坐起,翻箱倒柜,要给文天祥扎小人。
  窗外陡然传来一阵巨响,一队禁卫军排闼而入,浩浩荡荡,迅速将王府包围。
  刘义隆骇然望去,正巧与文天祥清冷审视的视线对上,先是一惊,而后怒冲头顶,咆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有恃无恐,自己将一切首尾都清扫得很干净。
  作为当朝皇子,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只有刘裕和刘穆之才有资格给他定罪,文天祥显然还差了些。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文天祥徐徐道。
  他拔出剑刃,一道寒芒如紫电冷雨,飞扬洞彻了夜色。
  凛冽的杀意从鬓边掠过,有那么一瞬,刘义隆真的以为自己要死了。
  但最终,这一剑也只是停留在颈边,擦出一道深深的血痕,并没有再继续刺下去。
  文天祥微微冷笑:“殿下真以为自己的谋划天衣无缝了?过去的几个时辰,你很清楚自己做了什么。”
  刘义隆心一跳,强行定了定神:“本王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这段时间一直留在府中不曾外出。”
  文天祥眸中如同冰河霜覆,一片锐利:“禁宫祸起,人心不安,诸王皆遣使来我处探问情况,唯有殿下府上,自始至终毫无动静。”
  他意味深长地说:“看来,殿下对此变故早已知情。”
  刘义隆差点一口血喷出来。
  居然在这里暴露了,特么找谁说理去。
  他只想到要按兵不动,将自己摘干净,表明清白。
  却没料到其他诸王都是未满十岁的小孩子,并没有他这么深的心机,一听说外面死了好多人,连家长刘穆之也出事了,早就慌了神。
  各府使者盈门载路,前后相望,挤满了文天祥的府邸,吵吵嚷嚷地询问情况。
  文天祥贴榜告示,安定人心,使者们得到答复,也满意地回去复命。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没动静的刘义隆就显得相当扎眼了。
  刘义隆心念如电转,强辩道:“本王知道阁下事务繁忙,正值紧要关头,不愿让阁下因为此等无关琐事分心——”
  文天祥根本不待他说完,一挥手,示意禁军分散开来,各守要道:“把守所有出入口,皇子府部曲亲兵及其他府上人等,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一面用剑抵着刘义隆的脖颈,将人驱赶回房,冷冷道:“殿下,请吧。”
  禁军都是北府精锐,很快就控制了王府,里三层外三层,戒严得如同铁桶一般。
  刘义隆惊怒交加,想动又顾忌着脖子上的剑,低喝道:“本王何错之有,你无凭无据就敢软.禁当朝皇子!莫非想造反吗?”
  文天祥语气淡然,丝毫不为所动:“我不是你的审判者,自然也不需要凭据。”
  “所以我暂时不会杀你”,他轻声说,“待陛下归来,再为你召开公审大会,让天下人送你上路。”
  此言一出,真如噩梦一般。
  刘义隆想起父亲的手段,顿时又惊又惧:“凭什么!那些贱民有什么资格审判我……我是未来天子,九五至尊,他刘寄奴不过区区一介田舍翁……”
  说到这里,干脆将心一横,直接撞开了文天祥,要强行夺路逃出。
  他在赌文天祥会撤开剑,因为他还没有被定罪,依旧是帝国皇子。
  刘宋十分注重法治,弑杀皇子要付出惨重代价。
  谁知,文天祥一点退让的意思都没有,就这样手起剑落,一剑刺入了他的心口。
  刘义隆惊怒交加,到底下意识躲开了一寸,不是致命伤:“你真敢杀我!你以为你是谢宣明,可以特权行事吗!”
  “有何不敢”,文天祥握剑的手冷定如铁,就连一丝一毫的颤抖都没有,“你再上前一步,我就先杀了你,再到太庙面前自刎!”
  刘义隆骇了一跳,色厉内荏道:“哼,狠话谁不会放……”
  文天祥冷冷地截断他:“人生自古谁无死,三尺微命,一死何惜?我为平乱而死,死得其所,而你,不仅要先我一步上路,从此千秋万载,势必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尽鞭挞!”
  刘义隆被他语气中的森然杀机给吓住,发现他说这话的时候神色无比认真,竟是不由自主腿一软,瘫在了地上。
  “你真是个疯子……”
  文天祥等了半晌,见他不再抵抗,一挥手:“将宜都王拖下去关了,严刑拷打,直到招供为止。”
  又道:“宜都王府一干大小官吏全部死刑,特别是王华、王昙首两人,送去凌迟处死。”
  刘义隆面如死灰,几鞭子落下,就道出了所有的真相,相关人员很快就被抓起来处死。
  一场风波,到此终于化为无形。
  ……
  万朝观众看完了全过程,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刘穆之会选择文天祥作继承人。
  刘穆之最看重他的,或许不是天赋与才智,而是他潜藏在温润秀丽外表下的这一股狠劲。
  天下聪明者不知凡几,而有血性、意志刚强如铁、杀伐果断的人却很少。
  遇事则决,当断则断,毫不拖泥带水。
  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第一时间就能震慑住全场。
  刘义隆的谋划不可谓不刻毒。
  今夜,要是没有文天祥及时站出来主持局面,雷厉风行,稳定人心,没准还真被他造反成功了。
  景泰位面,朱祁钰看着天幕目瞪口呆,蓦然一袖子捂住脸:“刘穆之到底把文山改造成了什么样——”
  恕他接受无能啊!
  一旁,于谦的神色却很淡定,这么告诉他:“陛下,一个人再怎么因为外在环境变化,本性却不会变。”
  朱祁钰一怔:“怎么说?”
  于谦摊开《宋史.文天祥列传》,以及本朝翰林尹凤歧新编好的又一版《文山先生全集》,为他细细道来——
  拜托,怎么会有人觉得文天祥是一身正气的傻白甜!
  在历史上,文天祥是自己开府抗元,从头开始募兵,自行组织抗战,走的压根就不是朝廷的路子。
  幕府这种形式,已经好几百年没出现过了,直到宋末才重新出现在文天祥的手中,然后到了明末又开始流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