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想想魏晋年间,开府的都是些什么人——
王敦、庾亮、桓温,当然还有后来的刘裕。
这些人当中,有哪一个是简单人物吗?
文天祥招募过来的兵力,是一群实打实的乌合之众,成分复杂,土匪海盗流民贼寇。
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正经人。
他就带着这一帮杂兵,在赵宋朝廷出降,整个局势都已经全面崩盘的情况下,还能发起反攻,收复大半个江西。
如果不是因为被人出卖,或许真能给他扳回一局。
史书说,前来追随他的人日日如云,“亡家沉族,折首而不悔。”
文天祥作为一个半路从戎的书生,要真是傻白甜,没有一点狠的手段……
人家那些三教九流、土匪之辈,凭什么为他效命,听他号令,甘愿为他赴死?
难道就凭他长得好看吗?
忽必烈抓住文天祥,执意要将他关押,逼迫他投降,不降便死。
不是因为他是南宋丞相——在南宋末年,丞相头衔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一年数易,换了好几茬。
而是因为,忽必烈知道,若是放走文天祥,他一定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重新组织起一批军队,再度抗击元廷。
对自己的统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所以,要么臣服,要么死。
当时极力赞成处死文天祥的元朝宰相麦术丁,正是从前在江西被他击溃过的剑下败走之徒。
他见过这人的高光时刻,所以深怀畏惧,欲除之而后快。
“如此说来……”
朱祁钰听了于谦的分析,感觉很有道理,但内心又觉得很古怪。
原来,文天祥本性如此,只是被刘穆之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了出来,从此开始放飞自我了。
那廷益呢?
朱祁钰目光炯炯地盯向于谦,仿佛要在他脸上戳出一个洞来。
朕也很想找出一些廷益的隐藏属性!
于谦:???
救命,陛下又脑补到什么了?
……
文天祥忙完所有事务,回到府中,已经东方既白。
魏杞的长子魏熊梦两眼泛着血丝,焦急地等在门外,探问情况。
文天祥温声说了几句,把人劝回去了:“魏相公吉人自有天相,会平安无事的,太医一直在待命,等会我让宋院正也去看看。”
魏熊梦有心再问,见他一脸倦色,心中忽然一叹。
唉,自己一把年纪,还要人家一个少年人来安慰,何其惭愧啊。
太医院正宋巩,一直忙忙碌碌,连轴转了几个小时。
刚打算坐下稍作休息,一看到文天祥,顿时如同弹簧般跳了起来。
文天祥在门边凝立了许久,让清凉的夜风吹去衣上的血腥气,终于掀帘入内,蹙眉问道:“先生如何,中途可曾醒过?”
宋巩摇头:“不曾。”
随即面露不忍之色,补充了一句:“照各位名医们的会诊意见,莫如让丞相一直昏睡着,以免徒增痛苦。我已按商定出来的药方配置烈度麻沸药,附于针上,每隔一柱香时间补一次。”
文天祥默然,知道他说的确是实情,遂轻声道:“有劳。”
宋巩道:“此为下官分内之事,无庸烦忧。”
他见文天祥一身寒凉,满肩风露,立在刘穆之病榻前,垂眸看了许久,神色似悲恸似寥落,一动不动,便也不再作声。
过了许久,门帘忽然一掀,有一只毛绒团子从后院咕噜噜滚了进来。
这个幼崽的年纪还很小,拖着一本和自己体型相比过大的书,走得跌跌撞撞,艰难地到了文天祥面前,伸手去拽他腰间的玉佩。
文天祥惊讶地把小幼崽拎起来:“小王爷,你在做什么?”
“要玉玉!”小刘义庆大声说。
小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很小就被过继给了去世的临川王,袭了爵位。
他的父母都不在了,有时,刘穆之怜他孤弱,会把他叫过来,教他读书。
小刘义庆见文天祥不理自己,顿时急了,闹着要去摘玉佩,文天祥无奈,只好递给他。
他坐在地上,慢吞吞地翻开了手中的书,开始照着念。
“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若尔三王……若尔高祖、孝武、光武皇帝,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
他只是一个幼崽小团子,说话还奶声奶气,吐字也磕磕绊绊不甚清晰。
很多字都不认得呀,但还是念的那么认真。
这是《尚书.金腾》中的一则祭文,刘穆之以前教他读过。
周武王病重,他的弟弟周公摆出祭祀,向上天以及三位先王祈祷,希望能够以身代替哥哥去死。
刘穆之是汉室后裔,小刘义庆就自作主张,把祈祷的对象改成了大汉先帝。
我也很有用的,我把玉石拿出来做祭祀。
请各位先祖带走我吧,不要带走穆之先生,这人间还需要他。
他的年纪还很小,可是已经知道了生离死别是什么滋味,人一旦死去,就永远都见不到了。
“今我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
归俟尔命……
各位先祖们,求您啦。
一阵风吹过,玉佩被吹得移动了些许,小团子却开心地咧嘴笑了:“动了动了!祖先答应用我的命,换穆之先生的命了!”
文天祥轻轻抚了抚他的发顶,忽而泪盈于睫。
……
另一边。
辛弃疾也有他的问题需要纠结。
随着西夏攻占,北方的幽云十六州也已经被刘裕收复,大宋的国境扩张到了史无前例的庞大版图。
北方的蒙古诸部,霎时陷入了深深的战栗与惊惧!
现在的他们实力还无比弱小,遭到金世宗的屠杀,政策极其残酷,每三年遣兵北剿一次,将青壮年全部杀光,谓之“减丁”。
这回三年之期刚到,金世宗还没来得及动手,就如丧家之犬一般,被刘裕驱赶回上京了。
蒙古人侥幸逃过一劫,但并没能因此放下心来。
他们连金人都打不过,只能任其宰割,何况如今锋芒毕露的大宋!
所有人听说了,谢晦一路覆灭数国,没有一家皇室幸存下来!
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是原罪。
蒙古诸部为了活命,第一时间就倾各部落之力,凑足了一大批金银财宝重礼,更遣质子入宋,表明自己的臣服之意。
我们愿意为你驱策,供你所用,指挥我们干什么都行!
只求高抬贵手,饶过一命!
本来吧,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蒙古诸部崛起的那块草原,地广人稀,鸟不拉屎,没有多大的征服价值,不值得专门跑一趟。
礼物收了也就收了,先晾它个几年,回头再打下来便是。
问题就出现在送过来的这批质子身上,其中有一人……
辛弃疾想起那个小孩子,陷入了沉思。
对面,谢晦见他在思考问题,悄悄把自己碟子里的所有胡萝卜都夹了过去。
确认没有漏网之鱼了,这才清清嗓子问:“幼安有心事?”
唉,胡萝卜就是世上最糟糕的蔬菜,人类为什么要吃胡萝卜呢。
胡萝卜这时刚从中亚地区传入,在西夏很是流行。
表伯羊欣对这种从未见过的新品种蔬菜很感兴趣,研究发现,它的营养价值很高!
于是大手一挥,都给我吃!
每天的餐饮都要加上胡萝卜!
家里有大医学家长辈就是这点不好,跟他待在一块,处处都要被管教,要健康生活。
谢晦对此内心是充满拒绝的。
当辛弃疾回过神来,就得到了满满一碗胡萝卜,和一个无辜眨眼的谢小玉。
明眸中流光闪烁,亮晶晶地看过来,这谁能拒绝他啊。
辛弃疾:“……”
算了,吃吧吃吧,反正也不是第一回 了。
檀道济也讨厌胡萝卜古古怪怪的味道,但让他当面跟羊欣硬刚,说不吃胡萝卜,他是万万不敢的。
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医生啊!
尤其是这名医生极其记仇,睚眦必报。
他会在你的生病汤药里加黄连,针灸时专门瞄准痛穴,让原本能一个疗程解决的事非要拖得更久,病人多受苦……
此刻,见谢晦成功将胡萝卜甩锅出去,檀道济也是有样学样,殷勤地递出装满胡萝卜的碗:“幼安帮帮忙,我也要!”
辛弃疾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阿和,你没事吧?门在那边,出去清醒一下。”
檀道济:“……”
呵,罢了,终究是他不配。
谢晦见了这一幕闹剧,心情上佳地弯了弯唇角,也不忘了回到之前的话题:“幼安在想什么呀?”
辛弃疾沉吟道:“蒙古的弘吉剌部落送来了一名质子,我无意中见上一面,总觉得此人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