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三人眼睛发亮,徐知府说:“让人取一些来,给两位大人瞧瞧。”
  谢晏给清风使了个眼色,清风立刻让人抬了两个竹筐进来。
  他介绍道:“三位大人,这些便是在安平县内种植的蕃芋和蕃地薯,蕃芋亩产两千六百斤,蕃地薯亩产两千九百斤,下官各种了三十亩。”
  三人走近,拿起来仔细看,眼睛亮闪闪的,产量这么高,他们靖朝百姓不用挨饿了。
  郑大人笑着道:“谢大人做的好,不愧是探花郎,眼下其他地方还未研究出什么来,你是第一个种出来的人。”
  谢晏摇头,拱手道:“下官不敢冒领功劳,下官当初呈报给知府大人时,已经写明了,这两种粮食的种植法子是一位村民研究出来的,下官是跟她学习,才种植成功的。”
  第173章曹县丞受罚
  曹县丞心里暗骂谢晏蠢,这可是天大的功劳,他居然还往外推。
  还以为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这才没做什么,早知道是村民,他早就下手了。
  若是有了种植这样高产粮食的功劳和水车,他儿子最少可以封六品官了。
  徐知府三人也没想到他这么不贪功,眼里的赞赏更甚。
  韩大人道:“那也要你细心,愿意相信他们,否则也不会有这样的成果,你的功劳,本官也会如实奏禀圣上。”
  “多谢大人。”谢晏拱手一礼,道:“天色不早,三位大人舟车劳顿,下官已经安排好了住处,不如大人先用午饭,稍做休息,其他事情晚些时候再说。”
  “好。”
  谢晏抬手作请,引着几人往后院花厅走去。
  全程被无视的曹县丞咬碎了一口银牙,不过没关系,水车的功劳别想抢走。
  翌日,几人休息好了。
  吃过早饭,先是看了脱粒机。
  谢晏让清风用稻草示范脱粒机怎么用,他在一旁讲解。
  众人看的啧啧称奇,有了这东西,脱粒要省事很多。
  下午去看了水车,曹县丞非常积极地给众人示范讲解。
  看到几人赞赏地点头,心里得意。
  示范过后,他道:“几位大人,这水车是犬子去小镇找同窗时,看到村民辛苦挑水浇田,有感而发,回来后苦思冥想,这才想到的,我身为父亲,也欣慰他能为百姓着想,造福于民。”
  谢晏道:“曹大人,你确定这水车是令郎想出来的?”
  曹县丞看向他,心里一突,强装镇定地点头:“是啊,当时上报给您的时候,不是已经说了吗?”
  徐知府三人相视一眼,默不作声。
  谢晏道:“曹大人,在你上报本官水车一事时,本官早已经将此事上报给了知府大人,知府大人给本官的回信,都比你上报的日期要早。
  本官考虑你一时糊涂,想要为令郎挣份功劳,可是你不该将他人的功劳占为己有,更不该期瞒知府大人和韩郑两位大人。
  本官提醒过你,也给过你机会,是你心存侥幸,想要隐瞒到底。”
  说着,他从衣袖中拿出徐知府给他回的信件,上面标注了日期,曹县丞直接傻眼。
  谢晏什么时候给自己机会了?他不是一直在夸自己干的漂亮吗?
  所以他是故意的,故意不提,等到几位大人到了再提,他这是想把自己拉下去呀。
  曹县丞额头冷汗直冒,连忙跪地求饶:“大人恕罪,下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日听犬子说到这水车,下官只想着百姓们为田地浇水可以少受些苦,一时高兴,没有去核实,这才闹出误会。
  是下官疏忽,倘若下官知道真相,决不会这样做,还请大人明察。”
  徐知府已经听谢晏禀报过,此时听曹县丞撇清自己,顶多担个失察疏忽的罪责。
  他道:“曹县丞之子身为秀才,当知以信为本,可他却贪图功劳,欺上瞒下,行为不正,革除其秀才功名,杖二十,罚银五百两。
  曹县丞疏忽失察,杖十,罚俸一年。”
  曹县丞一脸灰败的被带下去。
  韩大人问:“谢大人,方才听徐知府说,这水车也是出自那位村民之手?”
  “是的。”
  “我们能否见见这位村民?”
  谢晏道:“下官没办法代她做主,待下官让人去问一下,再给大人回复。”
  几人笑了,表示理解,毕竟民见官都有种天然的畏惧,不敢见也可以理解。
  一行人暂时回了县衙。
  谢晏让清风去了趟稻花村,向李晚月说明了情况。
  李晚月同意了,她想在几位大人面前刷个好感,万一能得点庇护呢。
  翌日,她穿戴整齐,让李三栋带上自己做的吃样吃食去了县衙。
  李三栋异常紧张,那可是大官,哪句话说的不对了,都可能要吃不了兜着走。
  他本来不想去,可又怕自家姐姐去太危险,于是壮着胆子跟着去了。
  李晚月见状,把昨天晚上宽慰他的话又讲了一遍。
  李三栋默默握拳给自己打气。
  后院正厅内,几人听说人到了,齐齐看几门外,原以为会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或是老者,没想到进来的是一位桃李年华的姑娘。
  李晚月垂着眸,心里想着跪还是不跪?
  答案是:得跪!
  这是规矩没办法。
  就在她提起裙子要跪的时候,韩大人道:“姑娘不必多礼,我等未着官服,你不必扣拜。”
  李晚月心里一喜,顺势屈膝行礼:“大人宽厚仁善,是百姓之福,民女李晚月,见过诸位大人。”
  “起来吧。”
  李晚月道谢后站起身,直视几人。
  几人也在打量她,随后眼里露出赞赏。
  不卑不亢,举止大方,那双眼睛清澈透亮,看着就聪慧。
  “李姑娘,谢大人说水车,脱粒机包括高产粮食都是你的功劳,这些你都是从哪里知晓的?”
  李晚月又把老借口拿出来:“回大人,民女偶然从一位游商处看过几本杂记,这些都是书上看到的。”
  郑大人则问:“谢大人还上报过,你用一种法子,让没了气息的人死而复生,可是事实?”
  “是,那种方法叫心肺复苏,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紧急抢救一息之内没了气息的人,且不是全部有效,超过一息,或者救人者方法操作有误,这个方法也是没用的。”
  “原来如此,姑娘既然大义将这个方法公之于众,稍候还要劳烦李姑娘教授一下我们带来的人,倘若靖朝的人都学会,会挽救不少人的性命。”
  “是。”李晚月应下。
  随后又聊了一些,见几位大人没的聊了,要冷场。
  李晚月让门外的李三栋把食盒拿进来。
  李三栋气都不敢大口喘,低着头走上前,躬身行了一礼,然后再把食盒递给李晚月。
  李晚月边拿出食物边道:“几位大人远道而来,民女带了些自己做的吃食,还望大人不嫌弃。”
  把冰粉,酸梅汤,梅子糕,红豆枣泥糕摆在桌子上。
  谢晏见几人没有要动的意思,他清楚规矩,这些人不会随便吃别人的东西,怕有毒。
  他率先拿起端起一碗冰粉吃了起来,道:“下官替几位大人试试口味。”
  韩大人不等他吃,也端起碗尝了起来。
  另外两人见状,纷纷品尝。
  第174章请夫子教学
  冰粉入口滑嫩清凉,消散暑热,梅子糕酸甜可口,红豆枣泥糕香甜绵软,甜度适中,一点也不腻口。
  韩大人笑道:“李姑娘手艺不错,本官还是第一次吃到这种食物。”
  “多谢大人夸奖。”
  谢晏道:“李姑娘做的这道冰粉的方子已经卖给百味楼了,两位大人回去后,可以到百味楼品尝。”
  韩大人感叹:“那就好,这么好的美食,不该只在这里,它可以去更广阔的天地。”
  谢晏明白他话里的意思,沉默不语。
  话说完了,谢晏送李晚月姐弟出县衙。
  走出正堂,李三栋猛的吸了几口气,终于活过来了。
  他后背的衣裳都湿了。
  谢晏看向李晚月:“没想到你还会做点心。”
  “你没想到的多了。”
  “不考虑开一间点心铺子吗?”
  “有这个想法。”
  谢晏浅笑:“对了,你种的红薯也收了吧。”
  “收了,我给村里人分了一些,他们尝过后觉得好吃,也想跟着种,让我给他们留一些做种子。”
  谢晏点头:“我已经将此事禀报,待两位大人回京后,禀报朝廷,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派人把这些收一部分回去,用作下一季的种子,进行广泛种植。
  你算一下要留多少,剩下的部分我带走,算朝廷跟你买的,价格随你开,但是不能超过从外邦那里买来的价格。
  若是都分出去了也没关系,我会向上级禀明,待下一季再收。”
  李晚月笑了:“不用了,当时的种子是你送我的,说好了要分你一些,我大概算了一下,估计要留下六成,已经占很大便宜了,更何况这些是为了广大百姓,不用给银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