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她将戒指戴在食指上,正好合适。
  “多谢,难得你一片用心,我一定好好留着。”
  离开时,孟大娘子依依不舍道,“越近年关,生意繁忙,年节时若有空,我一定去你家中拜访。”
  顾喜喜笑着应了,“好,等下次我进城再来看你。”
  她坐上平板车,拉扯缰绳。
  孟大娘子忽然又想起一事,“年底了不太平,县城内外有人贩子出没,你回去的路上遇到拦路搭车的,千万别停车。”
  顾喜喜想到自己包里揣的那些宝贝,倒不怎么心慌。
  “行,我记下了。”
  只是花池渡村离县城不远,回去还得跟老钱说一声。
  第94章人贩子出没
  顾喜喜回村路上并没遇到什么可疑的人。
  可她驾车经过村口槐树下,却看见了一个面生的男人朝村子探头探脑。
  顾喜喜警惕起来,放缓了车速,问,“来走亲戚吗?”
  男人闻声转过来,面对面时,顾喜喜忽然觉得此人好像有点面熟。
  只是她也想不起究竟在何处见过。
  男人眸光闪了闪,打量顾喜喜,脸上堆起热络的笑,“不是走亲戚,是寻亲。”
  “听说你们村有几个外来的女婿,其中还有从京城流放来的?”
  顾喜喜想到慕南钊的来处,心头咯噔一下。
  她不动声色道,“他们都是县衙下放婚配的,不止我们村,周边各村都有。”
  “这类人衙门都留着底子,您既然是从远方来寻亲的,直接去县衙求助,总比这样蹲在村口看便捷省事。”
  顾喜喜说话时,一直观察那男人的神色。
  只见他笑了笑,说,“哦,我寻人心切,竟忘了还有这个法子。”
  他道谢后就要离开。
  “等等。”顾喜喜唤住男人,在他转身时露出个和气的笑。
  “难得在此相遇,你要寻的亲戚姓甚名谁,说出来我也好帮你留意。”
  男人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阴鸷,继而笑道,“姓刘,普通人家,只是以族中排行为名,说出来对寻人并无益处,就不麻烦姑娘了。”
  顾喜喜看着男人走远,脸上笑意全无。
  她能肯定,此人方才在说谎。
  青田县治下,官吏有鱼符和朝廷发的印信证明身份,行走各处的大商户也有朝廷签发的身份文牒。
  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并没有能证明身份的籍贯文书。
  除了青田县,其他地方无不如是。
  唯有大业朝京城不同。
  为了拱卫皇城安全,京城户籍制度严明,所有京城本地人都有户籍登记。
  这意味着他们从出生起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姓名。
  就算是暂居京城的外地人,也得手持自己籍贯地衙门签发的身份文牒。
  而这个自称寻亲的男人先是打听京城流放的人,后说所寻之人没有名字。
  可见此人不但撒谎,还对京城的情况并不熟悉。
  加上他的口音。
  虽然不明显,但还是有西北这一带的痕迹。
  顾喜喜回到家就把遇见可疑人的事告诉慕南钊。
  慕南钊翻着书,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哦,的确可疑。”
  “说不定他就是孟大娘子跟你说的人贩子团伙。”
  顾喜喜却觉得没那么简单,“可我好像在哪见过他,就是怎么都想不起来了。”
  慕南钊总算抬起眼帘,“人贩子在县城出没,你恰好匆匆一瞥,没能记住实属正常。”
  慕南钊向来心思缜密,甚至到了多疑的地步,他都这么说了……
  顾喜喜皱眉,也开始自我怀疑,“难道真是我想多了?”
  慕南钊提醒道,“村里这么多孩子,你最好跟老钱说一声,通知各家警醒些。”
  顾喜喜站起来,“对,这是要紧事,我马上去。”
  她匆匆走了。
  慕南钊望着门口,眸光深沉,若有所思。
  一个月后,村塾开始放年节假。
  顾喜喜早起发现不知何时下雪了,天地间已经白茫茫一片,头顶还是如扯絮般飘着鹅毛大雪。
  小花怕冷,从堂屋门帘下探出小鼻子,又迅速缩了回去。
  张婶打起帘子出来,笑道,“有了这场雪,明年的麦子收成算是稳了。”
  顾喜喜抬头看雪,嘴角也不自觉上扬。
  “是啊,多好的雪,时机也来的刚好,冻死病虫害,保湿保墒。”
  不止冬小麦受益,张家苗圃的那些果树今冬也不用再另外浇灌了。
  想到苗圃,顾喜喜问,“石头呢?”
  张婶说,“早就出去玩了。”
  “他早起看见下雪,乐的饭都顾不得吃,揣两个烤白薯就跑。”
  顾喜喜此刻心情好,也起了玩兴,“陈方!快出来陪我骑一圈去!”
  过了一会儿,慕南钊走出西屋,身上披着黑色绒面灰鼠斗篷,与之前被毁掉的那件一模一样。
  “走吧。”
  从西北军借的这匹马名叫风驰,是一匹枣红色的母马。
  这段时间慕南钊如约教会了顾喜喜骑马。
  顾喜喜最初是觉得身在古代,骑马相当于现代人考驾照。
  都是为生活便利服务的一项基本技能。
  可当她熟练之后,渐渐爱上了这种骑马奔驰,风中飒踏的感觉。
  大雪纷飞中,顾喜喜已经骑着马在村外空地上跑了两大圈。
  她停在慕南钊跟前,止不住畅快的笑,“还是不够过瘾。”
  “要是哪天有机会来个千里奔袭就好了。”
  慕南钊说,“或许真的有。”
  顾喜喜感觉他似乎已有所指,正盯着他看时,忽听小孩子的喊叫声。
  “快来人啊!”
  “救命啊!!!”
  声音从村里传出,距离这并不远。
  顾喜喜、慕南钊对视一眼,慕南钊当即飞身上马。
  两人共乘一骑朝村里奔去。
  刚到大槐树那,就遇到几个孩子飞跑出来。
  顾喜喜一扯缰绳,“吁!”
  “出什么事了?”
  一个男娃娃喘着气说,“狗娃、狗娃哥看见几个人把小桃、豆豆装到这么大的麻袋里,扛走了!”
  小桃、豆豆都是村里的女孩子,也在村塾上学。
  顾喜喜一惊,人贩子?!
  她急忙问,“狗娃人呢?还有石头,你们见到石头了吗?”
  另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娃娃奶声奶气道,“我看见了!”
  “狗娃哥哥,石头哥哥都去追那些坏人了。”
  顾喜喜脑瓜里嗡的一声,立刻调转马头,口中急的说:“他们追什么,不知道先叫大人吗!”
  “现在倒好,丢了两个又附赠两个。”
  临走前,她加重语气叮嘱,“你们几个不许往外跑了!”
  “赶紧回去叫人!”
  几个小豆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在犹豫。
  直到慕南钊一个凉凉的眼神扫过去,“都听见了?”
  小家伙们仿佛回到了村塾课堂里,顿时都打了个激灵。
  “听见了。”
  看着他们争先恐后往回跑,顾喜喜松了口气,赶紧朝村外追去。
  慕南钊坐在顾喜喜身后,一直低头观察雪地上留下的痕迹。
  车辙印、牛蹄印、孩童脚印……
  第95章打出脑震荡
  慕南钊指挥方向,顺着官道往西走不远,就拐上了一条小路。
  这帮人贩子一看就很有经验。
  故意中途舍弃官道走偏路,就是防止丢孩子的苦主追上来。
  慕南钊说,“他们驾的牛车,应该不会走太远。”
  “两对孩童脚印,其中一对稍大些,应该是狗娃和石头。”
  “不过他们跟的并不算近,还算聪明。”
  “你别追的太快,免得马蹄声响打草惊蛇。”
  顾喜喜稍稍缓了口气,“对,这帮狂徒万一狗急跳墙,拿孩子当人质就糟了。”
  如慕南钊所料。
  往前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拐个弯,远远就看见一辆黄牛拉的平板车。
  除了赶车的一人,车板上坐着三个男人。
  他们中间堆着几个大麻袋。
  不会错,就是这帮人!
  顾喜喜看了一圈,却没发现石头和狗娃的踪影。
  她小声说,“那两个该不会已经被人装起来了吧?”
  慕南钊看了眼路边草丛,“未必。”
  他让顾喜喜停下,自己下马捡了几块石头,每块都有小儿拳头大小,然后重新上马,说,“加速前行,不用顾忌前方。”
  顾喜喜不知他要做什么,可出于信任,还是毫不犹豫地照办了。
  风驰狂奔起来,惊的前面一车人回头看。
  可还没等他们有所反应,慕南钊手中石块接连抛出。
  第一块石头就卡住了后车轮子,牛车被迫停了下来。
  后面几块则连续命中四个人贩子的脑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