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不过他们对此人的讯息不明确,所以才会全面袭击,打算一个也不放过。”
顾喜喜问,“那些北离人不是冲我们来的?”
孟承平的表情变的很复杂,片刻,才说,“的确是冲咱们来的没错。”
“只是西北防御严密,北离细作以讹传讹拿到的消息并不确实,他们并未实际掌握咱们此行真正的意图。”
顾喜喜放下筷子,“也就是说,我来开荒考察,却被当成了输送粮草的接头人?”
孟承平同情地点点头,“嗯,嗯。”
顾喜喜感觉羊肉不香了,“所以这些人要杀的其实是我?!”
孟承平艰难确定,“按他们的说法……是这样的。”
他急忙又安慰道,“不过说是你,也不是你。他们这次的任务都搞错了,根本不知道要杀的是什么人、是男是女。”
慕南钊抬眸,“孟将军是来告诉我们,已经被北离人盯上,自求多福么?”
孟承平连连摆手,“不不不不,哪儿能呢。”
“我们既然把顾老板请来,肯定要保证二位的安全。”
他看了眼慕南钊,底气不足地清清嗓子,“大将军有令,为保护你在西北的事不暴露,同时保护顾老板周全。”
“前天所有入境的北离人都得死,一个也没让他们活着回去。”
慕南钊舀起一勺米粥,淡淡道,“大将军做事可比你讲究多了。”
孟承平暗自松口气,笑道,“那当然了。”
慕南钊已经脱险,顾喜喜却还有些没完成的活儿。
之前采集的燕麦穗子都被孟承平带人寻了回来。
顾喜喜要把麦穗脱粒,风干后再妥善存放,留待来年育苗。
孟承平叫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将士家眷帮忙,效率提高了许多。
花池渡村那边也不能离开太久。
慕南钊养伤三日就决定返程。
孟承平还是亲自带兵护送马车。
马车轻轻摇晃。
慕南钊几番朝对面看去,每次顾喜喜眼睛都看着别处。
慕南钊心头发苦。
他从没哄过女人,要怎么做才能让她尽快消气?
三日来顾喜喜情绪都不太高,尤其是对慕南钊,给药端饭,递东西送水倒是都没耽搁,唯独不怎么搭理他。
慕南钊又一次望过去,斟酌着开口,“那些荒地,你可有头绪了?”
顾喜喜从鼻子里嗯了声。
过了会儿,她才转目看向他,“想和解?”
慕南钊从没这么不自在过,视线飘忽地嗯了声。
顾喜喜说,“交换条件是教我骑马。”
慕南钊一怔,就这?
顾喜喜嘴角勾起玩味的笑,“一个月内包教会,你能做到吗?”
慕南钊望着她,心头几日来的闷堵一下子疏通了,瞬间变得敞亮明快。
“没问题,骑马而已,以你的聪慧,不到一个月就能学会。”
马车外面传来孟承平的笑语,“我记得顾老板家只有骡子,等会儿我把拉车的这匹马留下,它性子温顺亲人,顾老板就先用着。”
顾喜喜问,“毕竟是战马,我留着它可以吗?”
孟承平说,“当然,如今边境大片冰封,北离人本就缺少粮食,这种时候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事。”
顾喜喜看慕南钊也微微颔首,便没再推拒了。
花池渡村,离开数日的顾喜喜和慕南钊牵着一匹马回来了。
因为村里人看着他们被身披铠甲的人接走,难免好奇。
有人问,“你们跟那位军爷是啥关系?他请你们做什么好事了?”
顾喜喜还未开口。
慕南钊已面不改色道,“奖励。”
“之前喜喜想出用夹竹桃灭鼠的办法,传递到了军中。”
“他们看在灭鼠有功的份上设宴款待,还给了这匹马当奖励。”
“不然,我们怎能认识军中那些高不可攀的人。”
众人恍然大悟,“就说么,也没听说顾家有在军中任职的亲戚。”
慕南钊说,“是啊,都是平头百姓,领了赏就是赚到,以后我们也不敢随便攀扯人家的关系。”
村里人对慕南钊更增添了好感。
“不愧是陈先生,要是别人,跟贵人们同桌吃顿饭,早不知吹成什么样了。”
顾喜喜震惊,别说慕南钊现在扯谎扯的流畅丝滑,就是他现在这个接地气的聊天方式,真叫人刮目相看。
家中一如往常。
张婶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可算回来了,累了吧?饿不饿?我这就烧水给你们煮面去!”
“不急,”顾喜喜错开位置,让张婶看慕南钊牵的马。
“还是先安顿它吧。”
张婶瞪大了眼睛,“嚯!好家伙!”
壮年马匹价钱高昂,这还是花池渡村第一匹马。
张婶壮着胆子上前观看。
顾喜喜接过缰绳,“它性情很好的,您尽管摸。”
她边说边对慕南钊使眼色,叫他赶紧去后院找老郎中。
张婶摸了几下马鬃毛,越看越喜欢,“都说驴马不同槽,还是得给它也单独盖个棚子才行。”
顾喜喜看了眼来福,提醒道,“婶子,咱家养的骡子,不是驴。”
张婶说,“都差不多,一个理!”
她说着扭头寻找慕南钊,“小陈人呢,上次他给来福搭的这个,我看就挺好。”
顾喜喜急忙道,“还是我来吧。”
第92章白薯甜汤
顾喜喜非要自己搭马棚,张婶感到意外。
她往后院方向看了眼,小声说,“你不是说咱家不养闲人,他要是愿意干活,就尽管让他干?”
顾喜喜眼神闪烁,她总不能说“让那家伙干活,伤口裂开了得不偿失”吧。
“现在不一样了,他当教书先生挣束脩,不是在家吃闲饭的。”
“况且我们出去这趟,他欠下好几堂课。”
“我让他安心备课,这几天先别干重活了。”
张婶会意,“行,反正他之前劈了好些木柴,最近够用了。”
没多久,石头带着狗娃和几个小伙伴疯跑进院子。
“喜喜姐!喜喜姐回来了吗!”
顾喜喜正在给马棚划定位置,随口答应,“在这儿呢!”
马儿就拴在骡子棚的木柱上,几个孩子看见马都激动疯了。
“这就是马!好高!好大呀!”
“它腿这么长,肯定比村长家的驴跑的快!”
“我见过马,门神骑的就是马!骑马可威风了!”
石头跑到顾喜喜跟前,开心且难掩骄傲,“我们在外面就听说了,喜喜姐和陈先生回来,还带了一匹马!”
“大家都想看真的马长什么样,我就带他们来了。”
顾喜喜笑说,“随便看吧,不过别乱碰它,马儿也是有脾气的。”
“要是惹得它不耐烦,当心它尥蹶子踹人。”
石头点头,“行,我去跟他们说,只许看不许摸!”
石头飞快跑过去跟小伙伴嘱咐几句,又飞快跑回顾喜喜身边。
“喜喜姐这是画什么呢?”
顾喜喜画完最后一条白线,直起腰说,“建马棚,就在这个位置。”
石头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家里还有不少顾扒皮在时存的木料。
顾喜喜和张婶去后院搬木头,出来时就看见几个小豆丁站在建马棚的地方。
狗娃说,“喜喜姨,我们想给马儿做个住的地方!”
其他孩子也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叽叽喳喳。
“马儿一定喜欢住我盖的房子!”
“它更喜欢我盖的!”
“我喜欢马儿,它不能住在外面!”
张婶被孩子们吵的晕头转向,“好好好,都来,都有份!”
顾喜喜看向石头,不用问就知道,一定是这小子撺掇的。
石头吐了吐舌头,悄声道,“喜喜姐,你就答应他们吧,人多力量大。”
六七岁的乡下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干活。
帮忙拿几块小木板、大人钉钉子的时候帮忙扶一把,或者跑腿递个东西什么的。
虽然都是些轻省活儿,可有了孩子们相助,进度的确快了不少。
最后,顾喜喜站在梯子上,给棚顶铺上厚厚的干草。
马棚至此算是初步完工,里面的食槽水槽可以找东西替代,之后再慢慢添置。
顾喜喜跳下梯子,宣布,“多亏大家同心协力,马棚建好了!”
孩子们开心地拍手欢呼。
张婶满面笑容,“都别走啊,奶奶去给你们煮甜汤!”
欢呼声更大了。
自打顾喜喜赚到那二百两银子,家里的生活水准又上了几个档次。
比如灶房里的调味品、副食品。
她刚穿书时,盐巴都要省着吃,想吃糖只能在梦里。
现在张婶打开橱柜,冰糖、红糖、蜂蜜、绵糖,还有各色香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