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史官连忙跪地说自己记下了。
史正卿默默叹了一口气。还好他现在是御史,否则写话本子人的就是他了。有赵璋这种把政务当玩乐的昏君在,何愁大周不亡?
方众妙看看史官,仿佛忆起什么,不由回头看了史正卿一眼。
史正卿唯恐她在心里喊自己一声猪婆蛇,连忙微微摇头。
好在半空中安安静静,什么异响都没有。
史正卿松了一口气,却又觉得有些失望。方众妙对着他玩味地笑了笑。
一番眼神交流之后,方众妙的注意力被抖如筛糠的马鸿吸引。
她看着此人,暗暗忖道:【毛向荣面相有变。他命宫里的煞气凝聚成黑色烟柱直冲云霄,不用等秋后问斩,他今日必死!】
朝臣们心中惊骇,面上却不敢表露。
早已经起了杀心的赵璋却哈哈大笑起来。老天爷果然懂他,给出的神谕都如此合他心意!
来人啊,把这毛向荣拖出殿外活活打死!文武百官全去观刑!一个乞丐也敢踏入这大庆殿,脏了朕的地,朕岂能饶他!
几名太监冲下高台,一把抓住马鸿,拖出殿外。
马鸿哭喊求饶,尿液洒了一地。这下,他是真的弄脏了赵璋的地盘。
但赵璋却不恼怒,反而把他狼狈的样子当个笑话看,一个劲地鼓掌叫好。
这疯疯癫癫的样子哪里像个君主?倒是与马鸿一路货色。
朝臣们心思各异,不得不鱼贯走出大殿,围观这场酷刑。他们心里的敬畏正迅速蔓延,急剧扩大,却不是对赵璋,而是对方众妙。
方众妙每一次都算得这样准!命数的变化好似繁星的移转,非凡人能够窥探。然而在她眼里,命数却好似话本子,她翻看到哪一页,就能清清楚楚地知道其中剧情。
凡人在她面前只是纸页上的一个字,可以随意修改抹除,叫人如何不怕?
棍棒狠狠打在马鸿身上,发出啪啪声响。官员们却根本不在意此人的生死。他们都在思考另一个问题。
方众妙刚走进大庆殿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乌衣巷即将爆发瘟疫。他们这些人全都有染病的危险!
瘴雨蛮云,十室九空,人间炼狱!那是足以灭亡大周的灾劫!
第263章 这世上不能有人比你还狂
官员们浑浑噩噩地看着受刑的马鸿,面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赵璋既在欣赏马鸿的惨状,也在观察朝臣们的反应。他要的就是人心惶惶,恐惧滋生。
先太子上敬天地,下顺父母,对待朝臣平易近人,恩威并重。先太子无疑是受人爱戴的。他死了那么多年,却还有不少人念着他的好。
但赵璋却认为权力是用来威慑的。他不需要爱戴,他只需要恐惧。
眼前的酷刑就是他施加恐惧的手段。
马鸿的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很快腰也断了。这惨绝人寰的景象除了齐修和大长公主,没有哪个敢直视。
齐修飞快瞥了方众妙一眼。
方众妙正专注地看着衣袖上的一片纹样,细长的手指顺着纹样慢慢描绘。她害怕的时候就是如此,假装欣赏什么,面上还能保持道骨仙风的淡然。
齐修暗暗一笑,放下心来。
赵璋很喜欢观刑。他不仅自己看得津津有味,还把面色惨白的马夫人唤过来,问道:朕这般处置,你觉得如何?
马夫人只能跪下称颂君主的贤明。
这个精明的妇人终于知道自己这次进宫冒了多大风险。她不是与虎谋皮,她是在阎罗殿里走了一遭!
马鸿的身体断成两截,两条胳膊在地上抓挠了好一阵才慢慢死透。殿前的白玉砖被染成血色,昏暗天幕下,这阴森宫殿却好似地狱的一角。
官员们有的强忍呕吐,有的面色煞白,有的闭着眼发抖,还有的满脸木然。
赵璋却依旧兴致勃勃,笑呵呵地说道:把尸体拖去喂给朕养的老虎豹子,再把地砖擦洗干净。
一群太监分头行动。
赵璋领着群臣回到大庆殿。与方众妙擦肩而过的时候,他深深看了对方一眼,癫狂的笑容带上森寒的意味。
这无疑是种震慑。
方众妙微微垂眸,表情顺服。
赵璋大摇大摆走上龙椅,岔开双腿懒洋洋地坐着。药效开始发作,身体燥热难耐,他扯开衣领,狼一般凶狠的眸子盯上了大长公主。
他忽然笑起来,皇姑母,你家发生的大案,朕已经派人去查。你女儿是天家血脉,岂能给区区一个寡妇当丫鬟?
说到此处,他还特意瞥了方众妙一眼,颇有些故意羞辱的意思。
方众妙低了低头。
大长公主藏在袖中的双手用力握紧,又极为克制地松开。
赵璋向前倾身,乐呵呵地说道:皇姑母,你也是看着朕长大的,你的女儿朕岂能亏待。朕赐她郡主之位,封号乐璋,学好规矩送入皇宫,由朕亲自抚养,你看如何?
大长公主恨不得冲上高台把这昏君一刀砍死。
但可悲的是,她知道自己若是那样做,大周很快就会发生内乱,进而被蛮夷的铁骑踏平。为了家国社稷,为了黎民百姓,她只能忍。
她面色铁青地拱拱手:谢皇上封赏。
半空中响起那道空灵的声音,【用平乐璋的名字当封号,这对赵华阳来说是莫大的羞辱。她把女儿送入皇宫不过是转个手,用不了多久,她女儿就会以和亲的名义出现在草原上。】
【这是以封赏为名进行的惩罚。皇权和宗室的权力正在碰撞。且看鹿死谁手吧。】
鹿死谁手?神谕也不知道最后的赢家是谁吗?
赵璋的野心燃烧成焚天之焰,阴鸷眼眸里的恶意几乎不加掩饰。他死死盯着大长公主,然后慢慢拿起沉重的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他缓缓念诵这八个字,笑容逐渐变得癫狂。
谁能想到先太子当了那么多年储君,瑾王又是贵妃的儿子,另外那些兄弟个个母家显贵,得宠得势,这皇位最终却会落到他头上呢?
他母亲只是个小小宫女,他长到十二三岁,连父皇的面都没见过。他没有显赫的母家,也得不到任何宠爱。连洗恭桶的太监都看不起他。
谁能想到呢?他才是最后的赢家,他的天定的真龙!
赵璋展开早已写好的册封圣旨,一边哈哈大笑一边盖上玉玺。
大长公主依旧拱着手,低着头,极力克制着自己。谁能看见她几乎咬碎的满口银牙?谁能看见她眼里熊熊燃烧的怒火?
她忽然偏头看向方众妙,神色中带着一丝急躁。
方众妙,你不是说你能摧毁赵璋皇权天授的神圣吗?你倒是上啊!你看看,他竟然笑得比你还狂!这世上不能有人比你还狂!
第264章 窝里横
大长公主在心里嘶吼的话,方众妙一句都听不见。她还在研究衣袖上的那片纹样。
太监把圣旨卷好,走下高台递给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看着圣旨,许久不动。
太监低头弓身,把圣旨高高捧起,极有耐心地等待着。
大长公主再度看了方众妙一眼,神情很是不甘。方众妙依旧看着那片纹样,思绪一片空白。
难道方众妙也被那场酷刑吓住了吗?面对赵璋这个杀人如草芥的昏君,她是不是产生了退意?她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黛石去和亲,还要双手把自己的全部家产奉上?
这不是你,方众妙!你不该像个软弱可欺的普通妇人,站在这里任人宰割!
大长公主心生怨愤的时候却忘了,她不软弱,也不可欺,更不普通,她是手握兵权的大长公主,是天潢贵胄,可她照样站在这里任人宰割。
方众妙瞥了大长公主一眼,唇角带上一丝讥讽的笑意。
大长公主脸色一黑,怒气陡然升腾。
就在此时,兵部尚书走到大殿最前方,捧着玉圭弯腰启奏:皇上,臣收到战报,蛮夷囤兵数十万,不日将对建康发起总攻。而今襄阳已破,若是建康也失守,恐怕临安将危在旦夕。我们已经弃了开封,若是再弃陪都,只怕大周社稷危矣!还请皇上发兵建康,予以反击!
大长公主的理智瞬间回笼。
是啊,她的忍辱负重,不就是因为大周即将国破吗?若是违抗圣旨,被剥夺兵权,她连保护大周的能力都没有。
一边是岌岌可危的家国,一边是失而复得的女儿。两相权衡,她已经知道该怎么选。
她绕过颁旨的太监,走到兵部尚书身边,高声说道:臣附议!
齐修越众而出,来到殿前,嗓音低沉:臣附议!
主战派纷纷出列附议。
议和派立刻跳出来反对,一个个冠冕堂皇,满口大义。
你们也知道襄阳城破,我军损失惨重,此时哪还有余力再发起一场战争?王大人,你说的容易,我问你粮饷哪里来?兵源哪里来?战马哪里来?你说予以反击,你用嘴反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