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弘昼点头,“是这个道理,你的意思是要个人定制镜片?”
永琏点头,就说了下视力表的思路。
乾隆在旁听着,忍不住揉揉自家儿子脑袋,“背书背不下来,整天都在琢磨什么?”
永琏今儿单独被留下,就是因为他背书没通过。
乾隆让他别去学画了,什么时候背会什么时候回洞天深处。
弘昼就替小侄子解围,“这事儿很要紧,不单单是为了卖眼镜,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能看清东西,不说远了,朝中那些老大人因为眼神不好,看公文慢的要死,若有合适的眼镜,大家工作效率都能提高。”
永琏一个劲点头,五叔真是好人。
“但这不是你一个小皇子该费心的事儿。”乾隆推推儿子,“去里面背书,背会了朕带你去看永珹。”
永琏一听说可以看四弟,眼睛立刻亮了。麻溜儿跑里屋背书。
四弟出生快一个月了,永琏还一次都没见过。乾隆和皇后都不带他去,他自己拉着大哥去,还被嬷嬷拦下了。
听嬷嬷解释了,永琏才知道四弟是个夜哭郎,天一黑就开始哭,晚上哭累了,白天睡觉。
为了让孩子白天能睡一会儿,嘉嫔就不想让任何人去看孩子。
乾隆得了儿子本来很高兴,去看了两次,孩子都在睡觉,嘉嫔也是一脸疲惫。乾隆便不想再去,
有宗室问起小阿哥的情况,乾隆就忍不住抱怨了几句。
还是履亲王允裪有办法,给了几个治小儿夜啼的偏方,才把永珹这毛病纠正过来。
乾隆终于能见着儿子不哭不闹且清醒的样子了,又觉得小儿子也挺可爱的,才答应带永琏去。
小永城虽然有点日夜颠倒,但身体还算健康,白胖白胖的,一双眼睛又黑又亮。
乾隆抱着儿子掂了掂,对永琏道:“比你小时候还胖。”
永琏:“……”喂喂喂!怎么说话呢?
永琏深吸一口气,不和不会说话的汗阿玛计较。“证明四弟身体好,”他说着伸手,“能不能给我抱抱!”
乾隆小心翼翼把襁褓递给永琏,永琏接过来,还晃了晃,眼睛都弯起来。
这个弟弟后来被汗阿玛过继给十二叔公了,也没活过四十岁。
永琏真替这些弟弟们发愁,怎么就没遗传皇玛嬷和汗阿玛的长寿基因呢。
乾隆见永琏看着小襁褓表情变了又变,还皱着眉头叹了口气,心中一动,永琏会不会觉得永城分走了他的宠爱?
不仅是自己,最近连太后和皇后都在担心永珹。
因为永珹是他登基后出生的第一个小阿哥,宫里人也都在说永珹有福气,连他晚上啼哭,都被说成是聪明的表现。
从嘉嫔院里出来,乾隆就说要跟永琏去洞天深处,辅导他写功课。
永琏:???
他做错什么了吗?下午被压着备了一个时辰的书,这会儿又要辅导功课?
“汗阿玛,您奏折都看完了吗?”永琏问。
乾隆就吩咐李玉,把奏折送到洞天深处。
永琏:“……”
永璜、弘曕、巴勒珠尔他们本来在屋里做功课,听说皇上去了永琏的院子,都犹豫着要不要去请安。
弘曕已经见识过皇兄的啰嗦程度,不是很想去。巴勒珠尔他们则是不敢去。
永璜担心弟弟被训斥,纠结了下,还是放下书去隔壁看看。
结果就被乾隆留下和永琏一起接受他辅导功课。
乾隆一边给俩儿子讲解《孟子》一边在想,永璜这小子也没那么傻,知道自己给永琏开小灶,就赶紧过来了。
永琏则是在同情大哥,本来做完功课就能休息了,现在又要加一节课。
乾隆讲完自己的观点,还要检查俩孩子有没有听懂,让他们明日写一篇文章交上来。
永琏:“……”
永琏更同情大哥了。
乾隆自认为展现了一番父爱,心满意足的走了,还不忘吩咐李玉,“四阿哥现在已经不夜啼了,让下面的奴才们别再议论这事儿。”
李玉应了一声,下面那些人以为夸几句四阿哥,是在逢迎皇上,巴结嘉贵人,殊不知这是在害四阿哥啊!
洞天深处,兄弟俩面面相觑,永璜也没想到莫名其妙多了一项功课。
不过没关系,汗阿玛没有训斥弟弟就好。
乾隆一走,永琏就放松下来,还想拉永璜下棋。
永璜有些替傻乐的弟弟发愁,“下回再有背诵的任务,咱俩先互相检查一遍,这样汗阿玛考校起来,你就不至于抓瞎了。”
永琏:“……不,不用了吧。下回我一定按时背会。”这不是因为昨晚给第二期《国朝新闻》画漫画来着吗?
“我是哥哥,你要听我的。”永璜真的怕了弟弟被汗阿玛带走,今天下午他学洋文都提心吊胆的,只能装出严肃的表情。
这还是永璜头一回摆出哥哥的架势,永琏忍不住笑起来,“好好好,我听我听!”
永璜就约好每天睡前来找永琏,互相检查要背的内容。
之前永琏有时候为了按时睡觉会拖到第二天早上临时抱佛脚,现在他没法拖了,永璜发现他背得不熟就会盯着他背。
永琏在汗阿玛跟前敢讨价还价,在大哥面前反而不好意思拖。
乾隆发现儿子最近背书没再出现过磕磕绊绊的情况,细问之下才知道兄弟俩竟然在互相督促,主要是永璜督促永琏。
乾隆心情很复杂,俩儿子互相督促上进他当然高兴,但永琏这小子在永璜面前那么老实,他又有点不快。
“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朕平日和你说的,你全当耳旁风。”乾隆阴阳怪气。
永琏:“……”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这不林妹妹的台词吗?
“罢了,以后你要是背不会,朕就拿你大哥试问。”乾隆发现了拿捏儿子的好法子。
永琏一听顿时急了,“不行不行!大哥就是大哥,不是我伴读,您不能这样。”
“那你背不会朕就惩罚明瑞。”乾隆道。
“不行!”永琏赶紧抱住汗阿玛胳膊,“您还是惩罚儿子吧!”
乾隆:“……你难道不是应该保证下次不会再偷懒?”
永琏:“我努力!”
因为如意馆紧邻洞天深处的学堂,永琏不仅跟着洋人画师学画画,还偶尔去如意馆看他们的作品。
《国朝新闻》第一期的禁毒小漫画反响不错,很多百姓之前只听里长说过鸦片的危害,但没有具体概念,看了这连环画才知道,鸦片有毒,吸食后果很严重。
永琏第二期继续宣传禁毒,画了鸦片贩子诱导人吸食鸦片的几种手段。
李奥看到二阿哥的连环画眼睛闪了闪,他知道英吉利的东印度公司就在大面积种植罂粟,并且向包括大清在内的很多国家推广。
“阿哥爷怎么知道这个鸦片有如此危害?”
永琏道:“我听汗阿玛说的。”他不怕这些洋人知道,只有大清把鸦片作为禁品,其他国家都允许吸食,那大清早晚也会被影响。如果可以,他希望全世界都意识到这东西的危害。
“臣认为不是这样的,或许皇帝陛下对鸦片有什么误会。”李奥道,他只听说鸦片成瘾,还真不知道鸦片能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这样吗?那你可以拿出证据证明你的观点。”永琏道:“反正汗阿玛那里有不少鸦片有害的证据。”
李奥想了想,“如果臣在英吉利,可以做实验,但臣在大清,大清又没有鸦片,自然拿不出证据。”他说着笑了笑,转移话题,拿来颜料给永琏的画上色。
第二期《国朝新闻》上还是把乾隆的诗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下面则是允禧和弘晓的诗。
另一版进士访谈录采访的是侍讲学士张若霭,也就是军机大臣张廷玉的儿子。
张若霭当年可是被雍正钦点为探花的,但因为张廷玉奏请把名额让给寒士,才改为二甲第一。
张廷玉在读书人中的名望加上张若霭本人的才学,让第二期的《国朝新闻》更加受欢迎,几乎是一抢而空。
各地报房乐坏了,连夜加印。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报房摸清了报纸的印刷成本,加印几百份完全能赚回来。
弘晓看着直隶几家报房送上来的销售数据,也很高兴,还让人送去给永琏看,头三天的销量翻了将近两倍。
不仅报房赚到钱了,小乞丐们也都成了报童,听隆普说,十几名报童靠着两个月卖报得来的钱,买吃的做衣服。还打算攒钱一起租个小院子,再也不用忍饥挨饿沿街乞讨了。
第二期的广告效果也很不错,登广告的是一家琉璃厂附近卖砚台的铺子,因为报纸的宣传,这几日客似云来。
永琏高高兴兴找乾隆报喜,乾隆还夸了弘晓几句,说他办事尽心。
至于永琏,这小子除了画了连环画,其他时候都当甩手掌柜顶多动动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