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沈青檀嘟囔一句:“那我今夜别想见人了。”
  她从袖子里取出一面双鹊瑞兽纹菱花镜照看,见妆容没有花,方才松一口气。
  夫妻二人来到保元殿,殿内已经来了不少大臣与内眷。
  他们朝座位走去。
  大臣与内眷纷纷给他们请安。
  沈青檀在座位上坐下,一眼望过去,除了广宁公主之外,其余全都是生面孔。
  广宁公主看到沈青檀的时候,眼睛亮了一下,想要打招呼。她看到满殿的人,轻轻抿着唇角,缓缓低下脑袋。
  见状,沈青檀从袖子里取出一份礼物,示意听雪给广宁公主送去。
  广宁公主收到礼物,受宠若惊地看向沈青檀。
  之前她感激沈青檀在大周对她的善意,只是没有想到沈青檀竟然会是她的皇嫂。
  回到北齐,她听到赵颐的死讯,特地去广陵王府看望沈青檀,却遭到了拒绝。
  她以为沈青檀不愿意与她往来,没想到……竟然会给她准备年礼。
  这是她长这么大以来,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沈青檀看着广宁公主眼睛里闪过一道水光,微微一愣,不等她细想,便听到有人说:“姜大人,你一个人来了?令公子不来参加宫宴吗?”
  “宫里贵人多,犬子染了风寒,不便来参加宫宴。”
  她抬头望去,只见两位留着美须髯,气度儒雅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其中一个觉察到她的视线,偏头望了过来,停下了步子。
  “王爷、王妃,下官是钦天监监正姜宿,给您请安。”
  另一个官员跟着行一礼。
  赵颐淡漠道:“不必多礼。”
  姜监正的目光不经意落在赵颐的脸上,看了好一会儿,直到赵颐微微蹙眉,方才收回视线准备回自己的位置,却见淑妃面无表情地盯着他,晦暗不明的神情透着一丝诡异。
  姜监正朝淑妃作揖行礼。
  淑妃看着姜监正孤身一人,妻子和儿子都没有来参加宴会,萦绕在心头的阴霾全都散去了。
  看来她的人得手了,将姜监正的儿子给抓走了。
  那么姜监正方才向赵颐示好,是打算寻求赵颐的帮助?
  可惜啊,赵颐不是个多管闲事的人。
  这不,姜监正在赵颐那儿碰了一个软钉子。
  如此一来,姜监正不得不按照她说的去做。
  淑妃仿佛预见了林家翻身后的光景,沉寂的眼眸焕发出一丝神采。
  待到那个时候,她定要将账一笔一笔和赵颐清算。
  这时,北齐帝与皇后相携而来。
  文武百官跪下:“臣恭请陛下圣安,皇后娘娘安。”
  北齐帝抬手:“免礼。”
  文武百官重新落座。
  北齐帝端起酒杯,看见姜监正站在位置上:“姜爱卿,你有事要禀奏?”
  淑妃娘娘坐直了身体,她等的这一刻,终于来了。
  第369章 预言
  只要姜监正预测林家是忠臣贤士,国之栋梁。她再向北齐帝交代出找到“前朝余孽”的事儿,再让姜监正指证。
  这么一来,她立下大功,给北齐帝一个台阶,顺势放了林家。
  淑妃微微低下头,弯了弯唇角。
  姜监正回禀道:“陛下,臣进宫之前推算了一番,新的一年国运兴隆,是丰收之年。”
  北齐帝听到姜监正的话,脸上的笑意更深,还没有举着酒杯与众臣欢庆,只听姜监正再度开口了。
  “不过……”姜监正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呈递给北齐帝:“这是臣根据《推背图》推测出北齐未来的国运。”
  刘公公立即将信接过去,转递给北齐帝。
  北齐帝见姜监正神情凝重,不由得放下手里的酒杯,拆开了信封,抽出一张信笺。
  只见上面写道:【草头火脚,宫阙灰飞。家中有鸟,郊外有冢。】
  北齐帝面目沉敛,心里默念了几遍,然后解这句话的意思。
  草头火脚……莫非是指燕?
  毕竟底下四点属火部。
  宫阙灰飞是指宫中有劫难?
  想到这里,北齐帝脸色沉了下来,眸光转向下首的帝师。
  因为帝师姓燕。
  下一刻,他直接打消了帝师的嫌疑。
  帝师若是想要谋朝篡位,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尤其是帝师终生未娶,膝下没有一儿半女,得到皇位传给谁呢?
  北齐帝压下心里的想法,继续往下看。
  家中有鸟,家鸟,不就是家燕?
  看到这一句话,北齐帝的眸子暗沉下来,看向了贤王。
  贤王姓楚名珩,字燕山。
  这一段预言是指贤王会谋朝篡位吗?
  既然预言预测的是北齐的国运,那最后的这个冢,应当指向的是对北齐有着至关重要的人的命运。
  家里的位置被鸟占去,而他成为郊外的坟冢。
  北齐帝之前就忌惮林家的势力,他们能够瞒住他安插在林府的眼线,草菅人命,贩卖私茶。
  林家虽然被抓起来关在天牢,但是林家的势力留给了贤王。
  贤王若是想要逼宫,与淑妃里应外合,说不定真的会成功。
  北齐帝下颔紧绷,转头看向淑妃。
  淑妃看到北齐帝冰冷的眼神,心口一悸,不明白他为何会用这种眼神看她。
  莫非是姜监正在信里没有说林家是忠臣贤士,而是告了她的状?
  她陡然看向北齐帝手里的信笺,可他把信笺反扣了,她看不到里面的内容。
  “陛下……”淑妃脸色渐渐发白,手指去拽他的袖子:“您这是怎么了?”
  北齐帝避开淑妃的手,下令道:“淑妃身体不适,送她回宫。”
  淑妃脸色煞白,北齐帝当众将她逐出宫宴,不是在昭告文武百官,她就此失宠了吗?
  她不敢去想失宠的后果,绝对不能就这般离开宫宴。
  淑妃想要看看姜监正究竟写了什么,令北齐帝的态度大变。
  只有找到了症结,她才能对症下药。
  “臣妾的身子骨好了。”淑妃像往常得宠时一样撒娇,将自己的手塞北齐帝的手心里。
  北齐帝挥开她的手。
  淑妃顺着北齐帝推开她的这股劲儿,将那一张信笺给扫落在地上。
  她装作吓了一大跳,屈膝跪在地上,捡起信笺递给北齐帝。
  “臣妾……”
  北齐帝直接看向红翘:“还愣着干什么?朕的命令没听见吗?淑妃的身子有个好歹,唯你是问!”
  红翘吓得浑身一哆嗦,连忙扶着淑妃离开保元殿。
  淑妃全幅心思都在姜监正的那一段预言上头,任由红翘带着她回了昭华宫。
  红翘扶着淑妃坐下,正要说话时,瞥见淑妃的眼睛变得通红,流露出来的那股子狠劲,令她心里瘆得慌。
  “姜宿,他怎么敢不顾自己儿子的死活,利用自己是钦天监监正的身份,污蔑我儿将来会谋朝篡位呢?”
  淑妃神情激愤地说道:“他怎么敢?他怎么敢这么做!”
  难怪北齐帝会用那样冷冽的眼神看她。
  难怪北齐帝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毫不顾情面地将她从宫宴撵出来。
  林家本来就大厦将倾,她凭着旧日的情分,还能让北齐帝垂怜几分。
  如今姜监正的预言一出,今后这皇宫哪里还有他们母子的容身地?
  淑妃恨不得杀了姜监正,以泄心头之恨。
  这时,一位宫婢匆匆进来,压低声音说道:“娘娘,宫外头传话进来了。姜监正的儿子在我们的人手里,您的话也传给姜监正了。接下来,该如何处置了姜公子?”
  淑妃从齿缝中挤出这一句话:“杀了!”
  “是。”宫婢退出去传话。
  -
  另一边的保元殿,本该杯觥交错,鼓乐齐鸣,一同庆贺新年。但是在北齐帝将淑妃赶走之后,殿内的氛围变得压抑沉闷。
  百官生怕会犯错,规规矩矩给北齐帝颂祝,并且呈上新年的贺礼。北齐帝也按照惯例,赏赐各位大臣礼物。
  繁杂的礼俗结束,正宴开始。像今日这种大宴,按照规矩要行酒九次,每一次都要奏乐。
  北齐帝心情不佳,满腹心思放在姜监正的预言上,直接省略了行酒,只是开宴时与文武百官畅饮一杯,便放下了酒杯不再动筷。
  百官的心思也没有放在宴席上,而是揣测姜监正给北齐帝的预言,以及淑妃是否真的失宠了。
  如果淑妃失宠,林家又倒台了,只剩下一个并不如何精明的贤王,想要上位的话,太过艰难了。
  原本是贤王党派的人,不禁开始动摇。
  沈青檀倒是没有受影响,宫宴上的菜色很丰富,但是送过来已经冷掉了。只有烧炸五般与果子五般,倒能挑拣着吃一点,垫一垫肚子。
  她端着杯子喝一口温水,抬眸间,瞥见斜对面的姜监正,只见他脊背弯曲地坐在那儿,神色比夜色还要昏暗深沉,频频望向殿门口的方向,似乎在期盼着宫宴尽早结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