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果然如沈青檀所想一般,宫宴结束之后,姜监正便匆匆地离开皇宫。
  他来到宫门口,询问守在马车旁的家仆:“有公子的消息了吗?”
  家仆摇一摇头:“暂时没有消息。”
  姜监正脸色一沉,等不及坐马车晃晃悠悠地回府,解下了拉马车的马匹,翻身上马朝府里疾奔而去。
  寒风刀子似的刮在脸上,他也不觉得疼,等到了府门口,勒住了缰绳,翻身下马。
  府门一开,姜监正听到府内传来的动静,冰雕一般定在了门口。
  第370章 奄奄一息
  姜监正听到府内传出来的阵阵哭声,双腿被风雪冻住了似的,连这一道低矮的门槛,他都跨不进去了。
  他测了半辈子的国运,却测不出家族的命运。
  门仆瞧见回来的是姜监正,连忙说:“老爷,一刻钟前,公子被人扔在门口,浑身都是伤,只剩一口气了。”
  姜监正紧了紧拳头,快步迈过门槛来到前厅,双手猛地推开门。
  只见他的儿子躺在地上,体内的血似乎流尽了一般,将月白的绵袍给染得通红。
  他的夫人跪坐在儿子身边,发髻乱糟糟的,手上沾满了黏稠的血,捧着儿子的脸:“枫哥儿,别睡了,你睁开眼睛看看娘……”
  姜夫人喉口哽咽,一遍又一遍地唤着姜承枫睁开眼睛。
  府医给姜承枫扎了几针,倒出一粒药丸塞他嘴里,开始清理伤口。
  剥开衣裳的那一刻,姜监正看到姜承枫身上布满一道道皮开肉绽的伤口,最深的一刀在腰侧。
  姜监正被这触目惊心的伤口,刺痛了眼睛。他觉得自己身上疼了起来,疼得直不起腰。
  淑妃派人来传话的时候,他就预料到这样的后果。
  他的手里没有一丁点证据,即便状告到北齐帝那儿,非但不能救回他的儿子,还会加速他儿子的死亡。
  这一笔血仇,他该如何报?
  贤王再不堪,再无能,也是北齐帝的儿子,在没有犯下弥天大罪的时候,北齐帝不会处置贤王。
  依照淑妃受宠的程度,他想要扳倒也过于艰难。
  因为明面上他与淑妃结怨,即便他拿天象做文章陷害淑妃母子,北齐帝也不会信任他。
  倘若他为了救下儿子,听从淑妃的安排,便是落了把柄在淑妃的手里。
  从此以后,他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他必须听从淑妃的差遣,早晚会将姜家全族的性命搭进去。
  林家的气数已经尽了,他不能仗着能够窥破天机,便去逆天改命。
  更何况,他心里也有自己的坚持。
  姜监正顺应天命,将那一则预言给北齐帝,以此来反击淑妃。
  那个时候,他心里做了最坏的打算。
  如今儿子还有一口气在,算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了。
  府医处理好伤口,抬起手臂擦一把额头上的汗:“先观察这一两日,若是能扛过来,便没什么大碍了。”
  姜监正低声说:“有劳了。”
  府医摇一摇头:“公子情况严重,不宜搬到他的住处,先安置在隔壁的耳房。”
  姜监正点了点头。
  前厅烧了地龙,耳房也是接通的,屋子里暖烘烘的,倒是不怕会冷着。
  婢女将耳房收拾好,将府医给的药包点着放在角落里熏。
  小厮小心翼翼将姜承枫搬到耳房。
  姜夫人跟了过去,寸步不离地守在姜承枫的身边,生怕一晃眼,便再也见不着儿子了。
  姜监正在原地停留片刻,缓缓进了耳房,站在姜夫人的身边,看着姜承枫白透了的脸,沉声说:“夫人……”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姜夫人眼神含怨地看了男人一眼,满眼含着泪水。
  姜监正的话堵在嗓子眼。
  姜夫人作为一个母亲,知道儿子的父亲为了顾全大局,而舍弃了孩子,心里怎么能不怨?
  可他身处在这个位置,也有他的难处和苦楚。
  即便是知道,甚至是理解,可看到儿子浑身没有一处好地儿,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她没有法子不去怨。
  姜监正将手搭在姜夫人的肩膀上:“枫儿遭受的这一切,我会给他讨回来。”
  姜夫人唇瓣蠕动,想要说什么话,在看到男人的发根白了两指宽,便什么都没有说,低着头抹泪。
  -
  沈青檀和赵颐回到兰雪苑,江朝便进来禀报:“王爷、王妃,淑妃抓走了姜监正的儿子,被人暗中救下来了。不过伤势很严重,不知能不能挺过来。”
  沈青檀一怔,顿时想到在宫宴上,姜监正魂不守舍,频频望向殿门口的画面,大抵是他在心里牵挂着儿子的安危。
  他们两家并没有来往,若不是她今日在宫宴听到姜监正和另一个官员谈话,好奇地看了一眼,与姜监正打了一个照面,恐怕也注意不到这一处细节。
  “我听说陛下很信任姜监正,淑妃为何要在老虎嘴边拔毛?”沈青檀神情疑惑:“淑妃得罪了姜监正,不是自讨苦吃吗?”
  “属下之前还以为是姜家与林家解除了婚约,紧接着林家被打入天牢。淑妃疑心是姜家出卖了林家,才会抓姜承枫报复姜监正。”
  “属下调查了一番,方才查到淑妃为了要挟姜监正救林家,这才抓走了姜监正的儿子。”
  “姜监正为官清正,即便是与林家即将结为儿女亲家,也不曾给林家行过便利。”
  “这一次淑妃对姜承枫下毒手,恐怕是姜监正不受她的威胁,将她给激怒了。”
  说到这里,江朝有些感慨,又说:“如今外面都在传,传淑妃绑架了姜监正的儿子。”
  第371章 灭门
  沈青檀皱一皱眉,姜承枫被人暗中救回来,紧接着坊间便传出淑妃绑架他的消息。
  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古怪,像是有人刻意将消息放出来。
  突然之间,沈青檀想到今夜的宫宴,姜监正将预测的国运预言交给北齐帝,之后北齐帝借题发挥将淑妃赶出宫宴。
  莫非是那一则预言与淑妃有关?
  沈青檀将所有的细枝末节串联起来,推算出一个大概了。
  淑妃抓走姜承枫威胁姜监正,姜监正不受淑妃的威胁,甚至与淑妃正面交锋,淑妃因此对姜承枫下毒手。
  而姜监正没有忍气吞声,暗地里将消息放出来,借助舆论的风向传到北齐帝的耳朵里。
  只不过,想让北齐帝处置淑妃,这个消息恐怕不够。还需要别的关乎到北齐帝切身利益的事儿,才能促使北齐帝动手。
  沈青檀总觉得那一则预言就是关键。
  若是如此的话……
  “淑妃母子的气数,当真是要尽了。”沈青檀说:“淑妃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基本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
  大概是淑妃圣宠不衰,方才恃宠而骄。因为不管她犯什么错,北齐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至于淑妃行事少了顾忌,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从来不会去想,哪些人惹得,哪些人招惹不得。
  当帝王收回了对她的恩宠,她便会从云端跌落下来。
  江朝深以为然,淑妃不作闹,好好当她的宠妃,日子别提多逍遥自在。
  倘若闲得慌,想要找点事儿做,不如在北齐帝耳边吹吹枕边风,给自己多谋一点便利。
  何必去作妖呢?
  “北齐帝的恩宠养大了淑妃的野心,心里觊觎储君的位置。而北齐帝中意的储君,并非是贤王。”赵颐温声说:“她的结局从一开始便注定好了。”
  沈青檀不禁想到不显山不露水,却牢牢把控住六宫的皇后,十分认同赵颐的话。
  淑妃完全不是皇后的对手。
  “可惜淑妃看不分明局势。不说远了的,就说近来发生的事儿。林家已经失势了,他们母子不知道收敛也就罢了,还在处处做得罪人的事。这样也好,倒省得我们想法子应对她。”
  沈青檀心里轻松了一些,转而想到姜监正的儿子:“我来北齐的时候,表哥给我准备了一瓶保命的药丸,我分出几颗给姜承枫。若是能帮上忙的话,也算是笼络了姜监正,以后说不定需要他帮忙。”
  赵颐微微点头。
  沈青檀亲自取出几粒药丸,装进一个小瓷瓶里,吩咐江朝安排一个生面孔送去姜家。
  -
  与此同时,北齐帝坐在御书房内,听刘公公禀报宫外流传的话。
  “陛下,坊间都在传淑妃娘娘抓了姜监正的儿子,将好好的人给折磨得奄奄一息,方才又扔回了姜家。”
  刘公公压低了声音:“姜监正往宫里递了牌子,请当值的太医去给他儿子救治。”
  北齐帝微微眯着眼睛,思索道:“淑妃与姜监正无冤无仇,为何要抓走他的儿子……”
  说到这里,话音戛然而止。
  北齐帝陡然想到一件事,今日宫宴姜监正给了他一纸预言,他迁怒到淑妃身上,便将人给赶出了宫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