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只见曹公公从轿子里下来,双手托举着圣旨。
赵国公府的大门打开,国公府堂上摆好香案,国公爷换上官服,携带家眷,匆匆出来接旨。
百姓们看着这等阵仗,全都是一头雾水。
靖安帝再宠爱赵颐,也不应该下旨管他的家务事吧?
二房的人与百姓们的想法不同,他们乍一听到赵颐与沈青檀回府,十分惊讶,实在是想不到沈青檀脸皮如此厚,竟然还有脸回国公府。
他们一直等着国公爷与老夫人传话,谁知竟然先等到宫里来人了。
二夫人看到赵颐与沈青檀站在大老爷与大夫人身后,又看向来宣读圣旨的曹公公,心里一阵快意。
不用想也知道,皇上的圣旨是刻意针对赵颐与沈青檀吧?
沈明珠同样如此认为,只要想到沈青檀凄惨的下场,便抚平了心底失去孩子的伤痛。
赵珏目光阴沉地盯着赵颐与沈青檀,只等着他们像丧家犬一般,被国公府扫地出门。
赵颐若要自保,只有休了沈青檀一条路可走。
届时,沈青檀被抛弃……
赵珏紧了紧拳头,早晚要让她落在他的手里。
曹公公听从靖安帝的命令,并未进府去宣读圣旨。
他见众人跪下接旨,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关州灾情揭发以来,朝廷殚精竭虑,仍有后患。然赵沈氏心怀大义,人品有加,救济关州灾民,平定灾情,百姓安乐,朕心甚悦,推恩并厚,赐金三百两,珍珠一斛,锦三疋……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二房的人满怀期待,以为会听到靖安帝降罪沈青檀的圣旨,谁知竟是嘉奖她的。
他们脸色僵住,神情错愕地看向曹公公。
第160章 关州百姓谢恩,长生牌位
圣旨里的内容表明,沈青檀是去关州治理灾情,并且安置好灾民,为朝廷排忧解难。
靖安帝龙心大悦,特地颁发这一道旨意嘉奖沈青檀。
沈青檀不是遇刺失踪了吗?
怎么会是去关州了呢?
二老爷傻眼了,他亲耳听见国公爷逼迫赵颐休妻,祖孙俩为此在书房吵起来。
如果沈青檀真的去了关州,赵颐可以如实告诉国公爷啊。
要么是赵颐瞒着国公爷,要么是祖孙俩故意做戏给他看。
他隐晦地看一眼圣旨,心里升起另一个念头——靖安帝在袒护沈青檀。
二夫人也是如此认为,一颗心泡在酸水里,又妒忌又恼恨。
沈明珠死死盯着沈青檀,见她双手捧着圣旨,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以为沈青檀嫁给赵颐,好日子便到头了。
恰恰相反,沈青檀嫁给赵颐后,日子越来越顺心。
即便沈青檀的声名败坏,赵颐也愿意为她与家族对抗。
这是她一直以来憧憬的婚后生活,公婆和善,夫君疼爱尊重。到头来,她卑躬屈膝的伺候公婆,得不到夫君一句关切的话语。
沈明珠满嘴苦涩地看向赵珏,只见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沈青檀。那双面对她时只有冰冷的眼睛,在装下沈青檀时涌出炙热,甚至充满了势在必得。
她心里很清楚,赵珏娶她,只是为了巩固他的权势地位。当她毫无用处时,便弃如敝履了,连敷衍都不愿意。
他现在见到沈青檀的能力,后悔了吧?
沈明珠恶毒的想,沈青檀就算是死,墓碑上冠的也是赵颐的姓。
“曹公公,有劳您了。”沈青檀并未在意二房的想法,从赵颐手里拿过一只巴掌大的小匣子给曹公公:“您打壶酒吃。”
曹公公对沈青檀的印象很好,上一次来送赏赐,沈青檀送给他一块翡翠玉料。
他平生没有别的喜好,唯独喜爱玉石。
她投其所好,可见是用了心。
而且匣子里放了一张银票,特地让他请诸位跑腿的公公吃酒。
“赵二奶奶,谣言止于智者。”曹公公扫过看热闹的百姓们,宽慰道:“您心怀大义,做的善举,自会回馈到您身上。”
沈青檀闻言,看向一旁的百姓。
百姓们个个面红耳赤,面对沈青檀的目光,他们眼神躲闪,心虚的不敢直视。
沈青檀是京城极负盛名的贵女,之后又嫁进国公府成为世孙夫人。
她这样的名门贵女,竟然闹出与人私奔的丑闻,不少人以讹传讹,甚至添油加醋,极尽诋毁之能事。
如今却是反转过来,她压根没有与人私奔,而是去救济关州的灾民。
靖安帝甚至给了赏赐。
可见事情属实。
有人却是不信,压低声音说道:“谁不知道赵二爷深得皇上宠爱?他宁可不要国公府的爵位,也不愿休妻。若是皇上为了成全赵二爷,下这么一道圣旨给她遮丑呢?”
“不是吧?我听说赵二奶奶协助关州知府,抓住了几个无良的奸商,并且抄没了他们的家产,缴获一笔巨额银子。而且这一笔银子,已经运往京城了。”
“咱们就等着看吧,有没有这一批银子。”
话音刚刚落下,他们便瞧见有人骑快马过来,快接近国公府时,急忙拉住缰绳,翻身下马。
“公爷,关州来了二十个百姓,与押运官银的官差一同进京,特地来给二爷、二奶奶道谢。”
来人喘着粗气说道:“属下在城门口遇见他们,打听了一番。他们在关州听到二奶奶的流言,很气愤恩人遭受小人污蔑诋毁,便自告奋勇进京为二奶奶洗刷污名。宁知府被他们这一份心意感动,便给了他们通关文牒。”
即便是国公爷听了,也不由得愣住了。
不等他开口,便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骚动。
他循声望去,只见十几二十个壮年快步朝这边走来。
为首的两个壮年,手里各捧着一块长生禄位。
百姓们见了,纷纷让出一条道。
国公府庄严肃穆,门口两尊石狮子充满威严。
壮年们见状,心里升起紧张。
尤其是第一次见到达官显贵,不免有些露怯。
可想到恩人受人非议,他们壮胆上前,直挺挺地跪在地上。
“二爷,二奶奶,若非是你们,我们恐怕还在遭受奸商压榨,仍旧要忍受饥寒。如今我们有屋住,有饭吃,还有钱财裁衣裳穿。”
壮年们是来为沈青檀洗刷污名,可真正说起这些心酸事,不禁红了眼眶。
“您与二爷的大恩大德,我们永世难忘。宗族特地给你们二位恩人立长生牌位,我们族人会每日给你们祈求福寿。”
“你们快快起来,不必行此大礼。”沈青檀连忙说道:“我们雇你们种地,庄稼长成之后,也能为我们换银子,算起来是互利互惠。”
“二奶奶,您何必如此谦逊。大周地广物博,您去别处雇人种地,比在关州雇人种地赚的银子要多得多。”为首的一个壮年真心实意地说道:“您是见不得百姓疾苦,所以施以援手帮扶我们。”
另一人说道:“即便真如您说的这般,您也是一个大善人。您不与其他奸商同流合污,租我们的地,给我们管饭,还又给工钱。对于有上顿没下顿的我们而言,何尝不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话音一落,他们一起给沈青檀与赵颐磕头,感激二位恩人施舍一饭之恩。
沈青檀给小厮使眼色,示意他们将壮汉们搀扶起来。
“你们的心意,我与二爷心领了。”沈青檀说:“你们一路舟车劳顿,快些去客栈洗漱,再用一些饭食休憩。”
赵颐吩咐江暮:“你带乡亲们去永康商行的客栈。”
江暮应下。
壮汉们脸色黑红黑红,十分窘迫。
他们来谢恩,反倒又为恩人添麻烦了。
再次千恩万谢后,方才随江暮离开。
心存质疑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羞愧难当。
只凭关州的百姓谢恩,他们或许会怀疑是沈青檀买通,可看到壮年们手里的长生牌位,那是由宗族立的,便彻底相信沈青檀是真的去关州赈灾。
而且关州押运的银子,已经抵达京城。这么一会功夫,他们听到了风声。
况且,沈青檀究竟有没有在关州雇人种地,只消派人一打听便能知晓。
他们实在没必要找这种能轻易揭穿的拙劣理由。
第161章 镇北王妃
关州的百姓被安置之后,看热闹的百姓全都散了,打算将在国公府的所见所闻,转述给其他没有听到消息的亲朋好友。
曹公公亦是带着人回宫,将这一幕盛况告诉靖安帝。
顷刻间,国公府门前全都空了,只剩下府邸里的人。
一时间,陷入短暂的静默。
二房的人被关州的百姓给震惊住,不得不相信,沈青檀失踪期间,是去了关州。
回想起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幸灾乐祸,等着沈青檀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可等来的是沈青檀风光回京,狠狠的在他们脸上打了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