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顷刻间,将她推上风口浪尖。
  在沈青檀受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时候,承恩侯终于等来了誉王的信,一颗心彻底落定下来。
  他正准备去赴约,恰好遇见宫里的内侍,奉靖安帝的口谕请他入宫。
  承恩侯入宫,来到御书房。
  他一边向靖安帝行礼,一边揣测靖安帝的心思。
  靖安帝开门见山道:“沈爱卿,朕听闻你与赵沈氏断绝父女关系?”
  “皇上,微臣身为当家人,必定要做出表率,才能让族人信服。不能因为檀儿是微臣的女儿,便对她多一份宽容心。”
  承恩侯跪在地上,诚惶诚恐地说道:“国公府的这一门亲事,微臣亲自求来的。如今没有教养好女儿,让国公府跟着一块蒙羞,无论如何都要给国公府一个交代。”
  “沈爱卿,你做得很好。不论是身为一家之主,还是身为朝廷命官,都要以身作则,不徇私情,方才能树立威信。”
  靖安帝见承恩侯一脸沉痛的模样,缓缓说道:“大周有你这般铁面无私的好官,实在是百姓之福。”
  承恩侯懵了,在进宫之前,他以为靖安帝要问罪。
  结果竟然褒奖他。
  承恩侯思绪翻转间,便又听靖安帝说道:“沈爱卿,朕为你做个见证。你今日与沈青檀断绝关系,今后无论她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与承恩侯府无关。”
  第157章 沈青檀立功
  承恩侯神色错愕,一时间不明白靖安帝话里的意思。
  自从关州贪腐案结束后,他被任命为总兵官,脑袋便拴在裤腰带上,随时都会被靖安帝处置。
  可谁知,他不过是处理家务事而已,靖安帝却要为他做个见证,实在是让他提心吊胆。
  帝王的心思高深莫测,他压根就揣测不出圣意。
  承恩侯甚至怀疑是沈青檀私奔,狠狠地打了赵颐的脸,惹怒了靖安帝。
  而他与沈青檀断绝关系,因此得了圣心?
  想到这里,承恩侯心里松一口气。
  沈青檀是再无翻身的可能了。
  ——
  事发半月以来,国公府闭门谢客,府里上下的氛围极其凝重。
  只有二房,人人脸上都带着笑。
  沈明珠强撑着身体的不适,站在二夫人身边,伺候她用膳。
  二夫人不遵循食不言,寝不语那一套。
  “我们二房,可算是又要熬出头了。”她心里得意,打开话匣子:“赵颐不过是仗着皇上的宠爱,才敢有恃无恐的与公爹对着干。如今皇上都厌弃他了,没人给他做靠山。他若是不休了沈青檀,公爹准得另立继承人。”
  二老爷深以为然,对赵珏说道:“这个节骨眼上,我们二房不能再无事生非,惹怒你祖父。”
  说到这里,他又劝说道:“赵颐离京之后,你祖父便卧病在床,这十来天不去上早朝,告假在府里养病。你借着这个机会,多去陪陪他,讨他的欢心。”
  赵珏“嘭”的放下碗筷,闷声不吭地离开,径自出了府。
  这段时间以来,他早就认清现实了,光是讨好国公爷压根没用。
  国公爷看不起二房,又怎会将国公府交到二房手里?
  赵珏骑着马,漫无目的在长街上游荡,经过茶馆的时候,听到说书先生抑扬顿挫,唾沫横飞地说着以沈青檀为原型写的话本子。
  即便他知道沈青檀是被承恩侯府诬陷,在听到她与别的男人去私奔,仍旧觉得刺耳。
  她嫁给赵颐,他得认,毕竟是他一手促成。
  何况赵颐不能人道,无法染指沈青檀。
  蓦然,赵珏的目光一顿,紧紧盯着一位戴着帷帽的女子。
  尽管看不到样貌,只凭着熟悉的背影,他一眼便认出来是谁。
  赵珏迅速翻身下马,疾步追上去,将人给拦下来,伸手去揭开她的帷帽。
  一把团扇重重敲在他的手背上,“啪”的一声,手背出现一条红印子。
  他也不恼,缩回手。
  “檀儿,我知道是你。”赵珏心跳加速,一瞬不瞬地盯着她,眼神渐渐透着一股热切:“你的名声一片狼藉,祖父让二哥休了你,就连承恩侯也与你断绝了父女关系。你若是露面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赵颐离京没找到她,倒是让他先碰上了,足可见他们之间的缘分未尽。
  自从听到承恩侯的计划之后,他心里无可抑制地生出一个念头。
  承恩侯府不要她,赵颐休了她,她孑然一身,无依无靠。
  他可以收留她,圈在别苑养着,让她为他所用。
  以她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帮他夺回国公府的爵位。
  沈青檀皱紧眉心,一回京便遇到赵珏,实在是晦气。
  “我在京郊有一处别院,你可以暂时栖身在那儿。”赵珏尽量释放出善意,获取她的信任:“檀儿,你我青梅竹马,我不会害你,是真心想要帮你。”
  沈青檀心里冷笑,只要她去了别院,便再也出不来了。
  他落在她身上的视线,让她心里很不舒服,仿若一条阴冷的毒蛇缠绕着爬过,她浑身冒出鸡皮疙瘩,胃里泛出一股恶心感。
  “不劳你费心。”
  沈青檀一刻也待不下去,不打算再去买药。一转身,便看到一道颀长的身影从铺子里走出来。
  她的唇角不自觉上扬,小跑着过去。
  赵珏的目光追过去,只见她奔向赵颐。
  赵颐?
  他们两个人怎么会在一起?
  难道是赵颐先找到沈青檀,接她一块回京的吗?
  或者是沈青檀没有失踪,赵颐一直知道她在哪里。
  他们只是借着刺客暗杀,顺势假装失踪?
  那么他们这般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陡然间,赵珏想到一件事,皇上给承恩侯升官,打算要对承恩侯下手。
  沈青檀害怕受到牵连,拼着名声不要了,也要与承恩侯府断绝关系吗?
  不对,没了清白名声,沈青檀也会被逼得活不下去。
  赵珏总觉得事情有古怪,却始终抓不住头绪。
  赵颐扶住沈青檀的手臂,抬眸朝他望来,眼底一片森寒。
  赵珏望着两个人相携而去的身影,拳头捏得咔咔作响,眼底一片阴鸷。
  无论他们抱有何种目的,如今的形势不利于赵颐与沈青檀,他得知了两个人的踪迹,便占尽先机。
  沈青檀啊沈青檀,我给过你机会,是你自己没有抓住。
  -
  皇宫,御书房内。
  靖安帝召集肱骨大臣在御书房议事。
  关州贪腐案处决了不少官员。
  在此之前,关州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四处逃荒,流离失所。
  如今关州稳定下来,百姓们重新回到家乡。
  耕地荒废,无屋可住。
  送去关州赈灾的物资,对关州的百姓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他们要解决安置灾民一事,大臣们给出的策略,短时间内无法奏效。
  这时,御史递上一本奏折与密信。
  “皇上,这是关州传来的信,请您过目。”
  靖安帝听到关州来的奏折与信,便头疼不已。他接过奏折与密信,先是看完奏折,紧皱的眉心舒展开。
  他快速拆开信,看到里面的内容,赫然是知府在为沈青檀表功。
  第158章 承恩侯被打脸
  密信厚厚一沓,知府将沈青檀与赵颐的事迹,以及关州的情况,详尽地写下来。
  只是读着他的信,便知他写信时的澎湃心情。
  靖安帝仔细看完密信,哈哈大笑几声,笑声格外洪亮,一扫之前的低沉情绪。
  大臣们神情疑惑,不明白靖安帝为何笑得如此开怀。
  他们刚才商议如何安置关州灾民,一直没有商议出最为合适的策略。
  只因国库与粮仓全都受到限制。
  靖安帝的脸色阴沉,分明是有发怒的迹象。
  能够让靖安帝开怀,莫非是关州灾民一事得到解决了?
  “诸位爱卿,关州一事已经得到良好的解决。”靖安帝整理七八张素笺,疑心知府拿出曾经殿试时做文章的水平,将赵颐与沈青檀夸得天花乱坠。
  他对这个知府印象十分深刻,每回写奏折都是长篇大论,无关紧要的事情赘述一大堆。
  只需看个开头与结尾,便清楚奏折的核心内容。
  这一封信事关沈青檀与赵颐,倒是没有多少水分,他意犹未尽地看完了。
  靖安帝顺手将密信递给曹公公:“你给诸位爱卿们过目。”
  曹公公捧着密信,递给就近的内阁首辅。
  首辅拿着密信,一摸厚度,便猜出是谁写的了。
  正是他那话痨的学生。
  他放远了一点,一眼扫过,只看核心。
  不过看了几行,首辅读信的速度放慢下来,逐字往下看。
  关州知府在信里交代,关州百姓归乡后,无屋可住,每日靠领着救济粥果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