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因为还有另一个疑点,他派去调查承恩侯府的人,查到当年为沈夫人接生的稳婆在关州养老。
  按理说稳婆偷走承恩侯府的千金,事情还被揭发出来了,侯府一定会追究她的罪责。
  事实上承恩侯府的人,仿佛遗忘了稳婆,根本没有处置她。
  顾宗辞更加确定承恩侯府透着古怪,便根据查到的消息,特地来到关州找当初为沈夫人接生的稳婆。
  只可惜稳婆有些老糊涂,说话含糊不清,颠三倒四,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他没有得到有用的消息。因此才会让沈少恒上马车,向他打听关于沈青檀的消息。
  沈少恒愣了一下,乐不可支地说道:“原来我在大妹妹心里这么好啊。”
  笑着笑着,他的笑容淡了下来。
  他之前对沈青檀并不真诚,甚至算得上混账,因为他从小就看不惯她,所以总是对她言语上多有冒犯。
  只是后来出了许多事情,他看破身边人的真面目,一直信任的二叔与二婶对他包藏祸心,甚至有着血海深仇。
  承恩侯府立世子的时候,他与沈老夫人孤立无援,是沈青檀出面帮他坐稳世子之位。
  他知道沈青檀不是刻意帮他,而是他们两个人有共同要对付的仇敌,所以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如此一来,倒显得沈青檀太可怜了。
  因为他还有沈老夫人疼爱,而沈青檀在承恩侯府从未被人真心相待。
  沈少恒勾了勾唇:“大概是我不骗她吧?”
  顾宗辞:“……”
  他本来是胡诌的一句话,可沈少恒却回答的像模像样。
  那么在沈青檀心里,只要不欺骗她,便是真诚相待的吗?
  顾宗辞想到承恩侯府的情况,便觉得在情在理,因为沈青檀生活在谎言中,所以显得真诚很难得。
  “你这么一说,那其他人都在骗她?”顾宗辞故作困惑道:“我听说赵二奶奶小时候走丢了,侯府一直没有放弃找她,最后又将人给找回来,可见是真心在意她的。”
  沈少恒嗤笑一声:“他们这种眼里只有利益的人,哪里是去找女儿,他们是在找货物。他们这样的身份,再好好包装一下货物,便可以为他们换来可观的利益。”
  “亲生父母哪里会亏待自己的孩子?京城到南凌州的距离太遥远了,他们能在那儿找到孩子,若是一点感情也没有,也说不过去。”顾宗辞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问道:“是在南凌州找到的吧?”
  “不是的吧?”沈少恒皱眉道:“我那时候太小了,府里没人会提这种事,我记不清了。”
  说到这里,沈少恒反问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只是觉得有缘分。”顾宗辞见沈少恒起疑,随口解释一句:“我的祖宅在南凌州。”
  “这样啊。”沈少恒了然,随即想起一件事:“我二婶去南凌州探亲,回来的路上找到了大妹妹,她还大病了一场,二婶为此延迟了回京的时间。”
  第125章 回京见沈青檀
  顾宗辞眸光一暗,神色变得严肃,决定回京城见沈青檀一面。
  沈少恒想起年幼时的事儿,臭着脸嘀咕一句:“小丫头走丢之前可嚣张了,看见我就爱翻白眼,干了坏事老爱栽赃我。因为我干坏事,二婶不会责罚,所以她一闯祸就推到我头上。”
  他受不了冤枉气,便想给她一个教训。
  她却说:“你是个没爹没娘的野孩子,你抢了我的爹娘,我讨厌你,我就是要冤枉你!”
  他从未曾讨厌过一个人,最讨厌的就是那时候的沈青檀。
  顾宗辞似乎有了兴致,继续问道:“她被找回来之后,性子变了?变得爱亲近你了?”
  “她回来之后变得很胆小,成了一个娇气包,的确很爱亲近人,可她只爱缠着亲哥,不喜欢我这个堂哥。”沈少恒冷笑一声:“算了,至少她不再栽赃我。”
  可依旧是个讨厌鬼。
  因为她像是变了一个人,又软又娇气,缠着沈少淮撒娇的小模样,特别招人稀罕。
  尤其是一张小脸蛋儿粉嘟嘟的,他偷偷地掐了一下,白嫩嫩的脸蛋红了一块。
  他当时惊住了,她的小脸蛋也太软嫩了,他都没用多大的力气呢。
  有生以来,他干的坏事数不胜数,却是第一次有些无措,还有一些心虚。
  尤其是她圆溜溜的眼睛里含着两泡泪水,委屈巴巴地看着他,肉肉的小手点着脸:“哥哥,痛痛。”
  他觉得自己心都化了,决定不计前嫌,好好疼爱她,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嫡妹。
  谁知,他正要哄的时候,小丫头脑袋一扭,扎进沈少淮怀里撒娇。
  沈少淮嫌弃她的眼泪,拎着她丢给嬷嬷,然后板着小脸走了。
  他当时心里觉得痛快了,正要取笑小丫头,只见她趴在嬷嬷的肩膀上,眼巴巴地看着沈少淮离开,瘪了瘪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他看了有些心烦,沈少淮那假正经有什么好的?
  人家都不稀罕她,她偏要上赶着讨嫌。
  他贱兮兮地伸出食指戳了一下她的小脸,小丫头的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从那以后看到他就跑。
  沈少恒回忆起这些往事,觉得自己有些蠢。
  小丫头骂他是个没爹没娘的野孩子。
  一个三岁的孩子说出这些话,何尝不是身边的人教的?
  只怪他年纪小,看不明白这些事儿。
  沈少恒随口问道:“老顾啊,你来关州是来巡查铺子的吗?”
  “我来捐粮食。”顾宗辞以捐粮为借口,遮掩住他的真实目的。他询问道:“你来关州买粮食,也是为了捐粮吗?”
  “是啊。”沈少恒又问:“你后面几辆马车都是装着粮食吗?”
  顾宗辞颔首:“先运几车粮食,剩下的几车粮食,晚一点再运到关州城内。”
  沈少恒心中一动,继续问道:“你何时回京城?”
  顾宗辞回道:“今日回城捐粮,再休整一夜,明日启程回京。”
  沈少恒眼睛一亮,之前还愁怎么运银子去京城呢。
  若是有顾宗辞打掩护,便能瞒过关卡的士兵。
  毕竟每个城池都设有关卡,而过关卡需要出示路引,路引有个人详细的信息。
  他一个侯府世子,手里有大笔钱财,未免太过引人注目了。
  何况关州又有钦差来查贪官,他就算是存到钱庄,也容易暴露出来。
  “我本来是找你和老秦买粮食捐给灾民,可对方抬价太高了,我便不与人抢功劳,将这做好人好事的机会留给对方。”
  沈少恒坐到顾宗辞的身边:“买粮食的银子,我又要重新带回京城去,不如你顺便捎着我一块回京?”
  顾宗辞没有多想,一口应下来。在沈少恒的指引下,来到小镇口的一户农家。这一家人只有一个年迈的老妪与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娃。
  老妪眼睛看不见,家里家外的活计,全都是小女娃做了。
  沈少恒将银子藏在这儿,从京城带来的四个随从,全都留在这儿看守银子。
  他给了老妪一包碎银子,还有两麻袋粮食做为报酬。
  顾宗辞看到沈少恒搬出六口箱子,意识到不对劲。
  沈少恒即便是要捐粮食,也没必要带六箱银子,而且还藏得这般隐蔽,倒像是怕被人发现。
  虽然关州闹灾荒,钱财不能外露,否则容易被人打劫,捂严实一点也在情在理。
  但是联想到沈少恒在马车上的态度,像是刻意要蹭他的马车回京,言行间有些过于热情了,似乎怕他不答应。
  沈少恒身为侯府的世子,完全可以自己回京。
  除非是有别的隐情,不得不向他求助,以此做掩护?
  顾宗辞想到这里,盯着箱子的眸色深幽了几分。
  两个人一块上了马车,沈少恒解决了压在心头的一桩大事,心情变的明亮。
  他拍一拍袖子,叹了一口气:“若是没人来与我抢粮食,我也不至于再辛辛苦苦的将银子运回京城,倒是拖累你了。”
  沈少恒来关州的时候,便对沈青檀放言,他是来摘桃子的。
  到时候他把这一批银子摆在沈青檀的面前显摆显摆,让她看看她的大哥有多能耐。
  他美滋滋的想着要分一半给沈青檀,好让她知道,她打小死缠烂打的亲哥,对她只有利用和算计。
  而她很讨厌的大哥,尚存一息没有被泯灭掉的良知,懂点好歹的。
  “你是刻意从京城运了银子过来买粮食赈灾的?”顾宗辞是知道内情的,当初秦老板与他商量,两个人合力将粮食转运到关州,再请人抬价卖给那些贪官填补粮仓。
  贪官们知道被坑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账。
  而沈少恒就是来抬价的那个。
  至于沈少恒完成沈青檀交代的任务后,究竟是不是真的还额外带了银子来赈灾,那就有待商榷了。
  毕竟沈夫人娘家的祖籍在关州,关州又出了贪官,沈少恒手里冒出这么大一笔钱财,不得不让人起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