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胡菖蒲笑着道:“这么个,也算是沾了祁王妃的光。”
  那会祁王妃还是顾掌柜,当初她初来乍到做
  生意,把一众药材行当里的掌柜们压服了,她虽年纪轻轻,旁人见了也要尊敬地称呼一句顾掌柜。
  “当初顾掌柜跟韩掌柜他们平辈论交,我跟顾掌柜也是平辈论交,天长日久相处下来,韩掌柜他们也没拿我当小辈看待。”
  应氏期待道:“一直听家里人说那位如何如何聪明,我都还没见过呢。”
  当日他们夫妻成婚那日,应氏全程盖着红盖头,隔天她拜见完公婆长辈等,那会儿人早就走了。
  后来,夫君几次下山见顾掌柜,又听说顾掌柜成了祁王妃,胡家人去参加了喜宴,她怀孕不好出门,一直没机会得见。
  “不用心急,下午你就能见到了。”
  儿子挣扎着甩着小胖腿,哼哼哈哈冲他娘要抱抱,胡菖蒲拍儿子屁股:“乖着些,别闹你娘。”
  应氏伸手笑道:“我抱吧,今儿从出门到现在一直是你抱着他,你肯定累了。”
  胡菖蒲不给,道:“小胖子太重了,累着你的手谁帮我写药材单子?”
  应氏笑道:“叫旁人写啊。”
  “他们不如你写得好。”
  胡菖蒲嘴上不承认心疼媳妇儿,只在行动上表示。应氏笑弯了眼。
  自她从岭南跋山涉水好几个月嫁来关外后,应氏每日都是笑着的,日子过得顺心顺意,跟夫君的感情渐渐深厚,如今还有了孩子,出嫁前的忐忑不安全都烟消云散了。
  应氏自己很久没想起娘家的事了,所以当祁王妃问起她娘家,问起岭南那边药行的事,应氏愣了一瞬,随后才道:“我离家两年多了,早不知道家里的事了。”
  “我听说岭南那边最有名的药行有应、张、谢、陈四家?”顾佑安又换了个问法。
  应氏道:“我出嫁之前确实是这四家药行名声最大,但是应家却排不到头名,排在头名的是谢家人,谢家在岭南的药铺是最多的。”
  “谢家药铺虽多,走的是镇南大都督家的路子,若是刨除谢家往军队里卖的那些药材,谢家的买卖做得并不如你家大。”
  应氏没想到祁王妃一个从来没去过岭南的人,竟对岭南药行的四大家族这样了解。
  应氏道:“应家也就是占了个采药的便宜,不像其他三家要跟采药人买药,时时担心药农涨价,被药农辖制。”
  胡菖蒲笑着接话道:“王妃娘娘,您听听,人家岭南那边的药农都能辖制药商,我们胡家都是听您号令,日常都是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顾佑安笑瞥他一眼:“你说这话,是说本王妃亏待你们了?”
  “哈哈哈,这话我可不敢说,要不家去叫我祖父知道了,非得骂我几句不知好歹。”
  顾佑安笑道:“我也有些日子没见到你祖父了,他可好?”
  “他老人家身子硬朗得很,今年我家采买了许多木材,等家里这一批药材卖完,我家要准备建新库房,这事儿都是我祖父在盯着。”胡菖蒲跟韩掌柜不说实话,跟顾佑安倒是肯说了。
  “恭喜!”
  胡菖蒲笑着道:“我祖父等这一天等很多年了。”
  胡菖蒲他们家这一房的族人算是胡家族人中比较弱的一支,如今能再次扩建库房,说明他们松江城胡家越来越兴旺,这是大好事。
  顾佑安想起当年胡菖蒲跟她提扩建库房,当时他明显哄骗她不懂行,被她拆穿,没想到今年真着手建新库房了。
  顾佑安说:“你们家既愿意扩建库房,肯定是盼着生意越做越大,我这儿给你一句准话,只要有祁王府在一日,你们胡家的生意就黄不了。”
  胡菖蒲道:“巧了不是,上午韩掌柜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
  “哦,他还说什么了?”
  “没说其他,只叫我来问您。”
  顾佑安笑道:“其实他告诉你也无妨,等秋收松江城官衙就要出告示了,到时候大家都会知道。”
  知道什么?胡菖蒲盯着祁王妃。
  顾佑安:“等秋收后,要建一条从松江城到东边出海口的官道。”
  出海口?官道?
  顾佑安扭头笑着对应氏道:“等官道建好后,可以从松江城东边坐船去岭南。”
  坐船去岭南吗?应氏没想到过回娘家,但是回一趟娘家也好。
  她爹和后娘虽然苛待她,但是祖父和大伯娘一家对她不错,她想和夫君孩儿回去一趟,也叫他们知道,她如今过得很好。
  若是松江城的好药材可以通过船卖去更远的地方,这对胡家来说绝对是大好事,胡菖蒲呼吸急促起来,他连忙道:“出海得用海船吧?再者说,以前也没人从关外走海路南下过,也不知道这一路风浪大不大?”
  顾佑安自然知道这条海路能走,她手里甚至还有清晰的海图,但是这话就不用跟胡菖蒲提了,她只说:“我会使人去南方找出过海的老船手,只要打通从松江城到出海口的官道,其他都不是问题。”
  顾佑安笑问:“我记得,你们胡家在大周朝其他地方也有许多族人,走陆路不方便,若是走水路能连通多少地方?”
  胡菖蒲心里略一算计,除了北方之外,在南方的大部分胡家族人聚居的地方都通水路。
  同时,胡菖蒲也从祁王妃的话里知道了她隐藏的意思,她想把顾氏药行做得更大,想拉着整个胡家,不对,还有其他做这行的家族,比如祁王妃的外家杜家,他媳妇儿娘家应家,都拉拢进来。
  胡菖蒲倒吸一口凉气,祁王妃这是想把大周朝的药行都握在手里不成?
  顾佑安:“天下之大,岂是你我可以穷尽的?我也没那么大的野心,只想着先把生意做大,其他的再说吧。”
  你说这话你猜我信不信?
  胡菖蒲不是头一日认识她了,只说当时她一个女子就敢组建商队走商,才开始做生意就敢抢韩家的生意,就知道她是个暗藏野心的人。
  都是老熟人了,话说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顾佑安不再提生意上的事,笑着跟应氏说话,笑谈岭南风物,又问她家大郎好不好养。
  应氏瞧着是个不爱说话的,但她跟祁王妃倒是有话说,应氏看了眼夫君怀里睡着的儿子,笑道:“这孩子性子好,不爱哭闹,白日里我做事时,他躺在他的小床上自己玩儿也不哭。晚上他爹带着他,挨上枕头一会儿就睡了,一点不叫我操心。”
  顾佑安叹道:“等祁王回来了,我一定要把这话告诉他,他这个当爹的该向咱们胡菖蒲的看齐。”
  应氏捂嘴笑,她想象不出祁王殿下照顾婴儿是什么样。
  一个当娘的,一个即将当娘的聊得热闹,胡菖蒲没说话,低头想了许久后,才道:“这件事太大了,我同意没用,要我祖父还有,我爹娘,还有家里其他人都答应才行。胡家各地的族人也要我祖父出面去说。”
  “另外,应家那边,若是您有意就另寻他人去谈吧,冬娘跟娘家关系一般,您就不要为难她了。”
  顾佑安笑看应氏一眼,对胡菖蒲笑道:“放心,不会叫你媳妇儿为难,就算应家不答应,我还有其他人选可用。”
  胡菖蒲点点头:“左右这事儿不急在一时,等我家里商量好了我再来拜见您。”
  “也好。”
  都已经这个时辰了,胡菖蒲他们一家三口今日肯定回不了山上,顾佑安留他们一家三口用了晚食再走。
  到了用晚食的时辰,胡大郎醒了,嗷嗷呜呜地叫着,哇哇流口水,胡菖蒲这个当爹的尽心尽力伺候儿子,一点怨言都没有。
  顾佑安不禁在心里盼着,等周祈回来了,一定要再请胡菖蒲一家来府里用饭,叫他跟胡菖蒲学一学该怎么照顾孩子。
  顾佑安很喜欢胡大郎这孩子,也很喜欢应氏,他们走时,给的见面礼很丰厚,应氏都不好意思收。
  胡菖蒲倒是个不客气的,大大方方收了见面礼,还笑道:“多谢王妃赏,我们下次再来。”
  “下次再来就没有见面礼了
  。”
  “无妨,我们挑过年时再来,没有见面礼总有年礼吧。”
  应氏羞得都想捂脸了,自家夫君脸皮实在是太厚了些。
  胡菖蒲哈哈一笑,抱着儿子,带着妻子走了。
  顾佑安跟身边的魏嫂子说:“应氏好福气。”
  魏嫂子也赞同,不过:“您的福气更好,咱们王爷也是个体贴的。”
  周祈吗?顾佑安笑了笑,周祈啊,虽对她也体贴,但他们夫妻俩比起这些温情小意的日常,他们更像是志同道合的同路人,精神上高度契合。
  轻轻摸着肚子,顾佑安突然道:“也不知道他这会儿在忙什么。”
  魏嫂子等人肯定回答不上来这话,他们心里都知道,王妃说这话也不是想听他们回话。
  想他了,实在想得很,回屋给他写了封信,交给刘忠:“今儿太晚了,明儿找人给送过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