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段夫人笑着点点头:“亲家回来了,快来坐。”
  杜氏过去坐下,丫头奉茶来,杜氏笑道:“今儿去看了安安,安安问婉娘这几日好不好,我说好,就是这几日喝鸡汤喝得有些腻味,安安说多吃鱼虾对身子也好,刚好庄子里才有人送了新鲜鱼虾来,安安叫人装了两桶叫我带回来给婉娘补身子。”
  段夫人忙笑道:“那多不好意思,婉娘是大嫂本该照顾王妃的,如今倒是又占王妃的便宜了。”
  “一点吃食不算什么,亲家不必客气。”
  段夫人肯定要客气的,好话说了一箩筐,把杜氏和祁王妃夸了又夸,杜氏这样八面玲珑的都要应付不过来了。
  段氏在一旁看她娘跟婆婆两人说话,也是忍不住笑。
  八月二十五,祁王去北山上给他母妃扫墓。
  八月二十六,松江城外护城军调动起来,祈王带着大半护城军奔向东边草原上东北军驻地。
  祈王一走,松江城里又只有祁王妃一个人做主。
  去年祁王走后就是祁王妃看家,松江城里的官员们都习惯了,祁王在与不在,对他们倒是也没什么不同。
  要说不同也有一些,跟去年相比,今年松江城的官员大换血,除了城外的护城军外,城里城西一街上的衙门中,顾稳、田清德、段集等顾家的亲朋和姻亲故旧们,大都在各衙门的紧要位置上。
  周祈和顾佑安有默契,他愿意对她放权,她对松江城内外的掌控力再上一层楼,她这个祁王妃说的话几乎跟他这个祁王说的话一样有分量。
  袁夫人很羡慕,没见过这样互相携手的夫妻。
  何止袁夫人呐,孟老夫人也说过,她活了几十年,除了祁王夫妻之外,再没见过男人愿意和夫人分享权力的。
  女人再能干,也只能管着府里那一亩三分地,想把手伸到外面男人的势力中去,那是痴人说梦。
  祁王妃,过的真是梦一样的好日子啊。
  顾佑安倒是不知道袁夫人羡慕自己,祁王一走她就忙起来了。
  先是商队回来了,顾佑安在王府里见了韩掌柜和杜二叔他们,听他们说这次走商碰到的麻烦,还有洛阳城里风向的变化。
  “万富春想吃下咱们全部的人参,愿意跟咱们长期合作,只是他说粮食那边他不能再帮忙,他为了表示歉意,这回他收咱们药材的价格往上浮了一成。”
  也是因为原来定好的粮食交易没成,药材卖了后,韩掌柜自己做主,跟杜家族人下江南采买货物带回来。
  顾佑安点头道:“出门在外你就是商队的主事,你灵活处理的权力,做
  得好。”
  韩掌柜笑着道:“王妃不怪罪我自作主张就好。”
  祁王府跟洛阳、镇北大都督沈家的关系有变,他们夫妻早料到以后采买粮食会受些阻碍,这会儿得知万富春不愿意帮他们牵线搭桥买粮食,更坚定了顾佑安要往东边出海口修官道的决心。
  顾佑安笑着问杜二叔:“您这次采买好药材就要回益州府了?”
  杜二叔跟杜家族人们对视一眼,杜二叔点点头,道:“我们想跟王妃商量一件事。”
  “您说。”
  “我们明年想迁居几户杜家族人到松江城,您看如何?”
  “我和王爷自然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迁到松江城来,杜家族人迁来我自然高兴。”
  顾佑安提前给他们透个底,她道:“我和王爷打算修一条从松江城到东边入海口的官道,打通海陆,以后若是去南方走商,可以从东边坐船南下。”
  “当真?”杜家族人们激动起来。
  顾佑安笑着点点头:“自然是真话,我和祁王可不想盘踞在松江城这一小块地方,自然要想法子往外走。”
  一句话有两层意思,杜二叔和韩掌柜显然是听懂了,两人再想到洛阳城里关于祁王府的风言风语,他们就更明白了。
  韩掌柜主动道:“南方沿海做买卖比关中更灵活,等咱们这儿通海路了,我愿为王妃马前卒,带着商队坐船南下为王妃打头阵。”
  杜二叔也忙道:“我们杜家在南方也认识人,也可帮忙。”
  顾佑安求之不得:“既如此,到时候就辛苦诸位了。”
  松江城最好做买卖的资源是松江城的药材及山珍,卖了这些要换回来粮食、布匹、茶叶及其他货物。
  要想扩大药材的贸易量,顾佑安还需跟以胡家为首的采药人家族商量。
  特别是胡家,她知道除了松江城外,胡家各房在大周朝其他药材主要产地都有族人在,她需要胡家的人脉和资源,她要把整个胡家都绑到祁王府的战车上。
  在松江城,胡家除了和她做买卖之外,也没有别的路可走。
  这桩大生意,顾佑安自信能谈成。
  第80章 王妃的生意赔礼
  商队回来了,不须顾佑安去请,胡菖蒲自己就会下山来见她。
  胡菖蒲今儿是带着妻儿进城来的,一家三口先去城西祁王妃名下的药行,去的时候韩掌柜正在看库存单子。
  “胡当家的来了,快里面请。”
  小厮喊出声来,屋里的韩掌柜听到动静,往外头看了一眼,见正是胡菖蒲,忙笑着出来迎。
  “来得正好,你今儿不来,明儿我就打算去山上看看你去。”
  “韩掌柜您如今身份不同了,只有我这个山民来拜见您的,哪能辛苦韩掌柜去山上?不合适,不合适。”
  韩掌柜大笑着拍他肩膀:“你小子如今也会说漂亮话了,像是个当家人。”
  跟胡菖蒲寒暄时,韩掌柜对他妻子应是点了点头,应氏含笑行了个礼。
  怀里儿子哼哼唧唧似要闹腾,胡菖蒲忙哄着拍拍儿子的背,抽空笑道:“不敢说是当家人,就是帮着家里做点事罢了,这还要多亏了王妃和你们。”
  胡菖蒲虽然是长房长孙,下面也还有许多堂兄弟,祖父会越过他爹和几个叔叔、兄弟们,把这事儿交到他手里,除了他自己的能耐之外,他和祁王妃的私人关系起了很大的作用。
  韩掌柜了然一笑,道:“你既来了,今儿去给王妃请个安吧,王妃想见你。”
  “我正有此打算。”
  韩掌柜道:“这会儿快中午了,我打发人去王府送个帖子,你下午去王府?”
  “听您的安排。”
  韩掌柜从柜子里拿了张帖子写好,吩咐小厮送去王府,随后他问胡菖蒲:“带单子来了?”
  “带了。”
  韩掌柜引路,带胡家三口去后院,坐下后又叫小厮上茶来。
  坐下后,胡菖蒲放下肩上的背篓,喊小厮送点煮沸过的白水来。
  韩掌柜笑道:“好小子,你倒是个心细会照顾儿子的,不像我是个大老粗。”
  胡菖蒲似骄傲似得意道:“我儿子就爱缠着我,晚上都要我哄着才能睡。”
  “你就宠着吧,等以后有二子三子以后,儿子多了,我看你抱不抱得过来。”
  胡菖蒲笑道:“哪里想得到那么远的事,先顾着他吧。”
  说话间,小厮端来茶水,又用碗装了白水送来,小厮道:“郭家孩子多,王妃送给郭家三头奶羊还养着,您家公子若是饿了,小的去郭家要一碗羊奶来。”
  “多谢你,不过我们带着吃的。”
  小厮退下去,韩掌柜才道:“你的药单子呢?”
  “在背篓里。”
  胡菖蒲抱着儿子喂水不方便,应氏从背篓里拿出药单来,上半年胡家的药材库存都在单子上了。
  谢过应氏,韩掌柜接过药单仔细翻看,笑道:“比去年这时候要多些?”
  胡菖蒲点点头:“多了三千多斤。今年气候好,松江城人口增多了些,愿意上山采药的人又多了些,所以量才大了些。”
  “按你估计,明年产量还会再多些?”
  “这话我可不敢说,谁也不知道明年是个什么情况。”
  胡家虽在山上住着,松江城这几个月里发生的事他还是清楚的,祁王府跟朝廷的恩怨难解难分,药材这门生意往后怎么做还有得说道。
  “我听说你家要建库房?明知道情况不好,还投那么大本钱做甚?”
  胡菖蒲笑了笑没作声。
  韩掌柜放下药材单子,笑道:“有些话我不好跟你说,你需得去问王妃去,不过有一件事我可以明白告诉你,只要你能弄来药材,多少药材我们都销得出去。”
  “哦?”
  韩掌柜道:“多余的话我就不跟你说,你和弟妹留下吧,今儿就在药行用午食,休息休息下午去见王妃。”
  韩掌柜还有事要办,胡菖蒲不算外人,该说的说完了他也就不陪着了。
  韩掌柜起身走时忍不住捏捏他儿子的小胖腿,笑道:“把你家大郎也带去见王妃,王妃还没见过你家大郎,这头一回见,怎么也得给点见面礼不是?”
  韩掌柜笑着走了,一直没说话的应氏小声跟夫君说:“这位韩掌柜算起来该是跟我们叔伯是一辈的,他跟你说话倒像是平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