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她没有再问什么,也没再说话,只是缓缓转身回了床榻。
  门外的顾行渊听着屋里渐渐安静的动静,垂下眼帘,将披风拉紧了些。
  夜色渐深,远处林叶沙沙作响,虫声时有时无,一切又归于寂静。
  沈念之望着那影子,睫毛轻颤,终于在火光暖意中,沉沉睡去。
  第37章 “我还没打算嫁人。”……
  一路回京,天高云淡,马蹄声在官道上节节回响。沈念之坐在马车中,始终沉默。顾行渊骑马在侧,偶尔回头看她一眼,却终究未开口。
  到了京城,天色已是黄昏。
  沈念之帘子开着一线,她目光掠过街边的药铺、布庄、小贩与酒肆,熟悉又疏离。
  车至晋国公府门前停下。
  顾行渊翻身下马,替她掀开车帘。
  沈念之却迟迟未动,眼神落在府门高悬的金字匾额上,望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踏出。
  步摇微颤,裙角拂地,她落地站定,依旧一身农家素衣,神色清冷沉静。
  顾行渊不欲多作停留,行了一礼,拢着披风便要回身上马。
  身后却忽而传来一道轻唤——
  “顾大人。”
  他手一顿,回头。
  沈念之抬眼看他,目光静得像湖面无风,只是轻声道:“我想你应当知道,指使劫车、嫁祸沈家的那个人,是谁。”
  顾行渊站定,眉头一皱,神色顿凝。
  沈念之目光缓缓垂落,唇角却勾起一点极淡的讽意:“是陆云深。”
  她说这话时,神情并无愤怒,只有一种早已看破的淡漠。
  “他未曾现身,却自以为布棋千里。可棋盘这么大,幕后也许还有人操纵。”她轻声笑了一下,声音如同浮在风里的碎语,“他说得倒是对,夜长梦多。”
  顾行渊静默良久,目光深深看着她:“你确定?”
  “我亲耳听到。”她目光不闪不避,“他还说……回京途中,把我一并处理。”
  这一刻,顾行渊的眼神变了。
  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极深、极重的冷意,从眉眼间一点一点沉了下去,压在唇线之下未曾显露。
  沈念之却笑了一下。
  “我不需要你为我愤怒,也不是为了让谁出头才开口。”她淡淡道,“我只是想告诉你这个线索,就当是还你救我的人情了。”
  顾行渊望着她,许久,语气克制道:“沈娘子,你这条命不是别人给的,是你自己争下来的。”
  “你要怎么还,如何算……都是你自己的事。”
  他声音落下,翻身上马。
  沈念之未再言语,只站在府门前,目送他策马远去。
  风吹起她的衣角,身影孤傲,目光却分外清明。
  身后府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老管家连忙上前,惊喜唤道:“小姐?您终于回来了!”
  她转身,迈过门槛,一步步走进晋国公府的大门。
  晋国公府的庭院在晨光下静谧如旧,红墙黛瓦,枝头初绽的玉兰泛着细细香气。
  霜杏自前院一路小跑进来,方一掀帘,便见沈念之坐在妆镜前发呆,鬓发半散,额头还有伤,身上也有些伤口。
  “小姐!”霜杏一声轻呼,声音里竟带着一丝鼻音,随即扑过去将人抱了个满怀,“您可算是回来了!可吓死奴婢了……您这一走,便是小十日,连封信也不曾有!”
  沈念之被她抱得微微一顿,随即抬手拍了拍她的后背:“我这不是回来了?”
  霜杏眼眶发红,放开她后连忙看了一眼她脸色,眼神一凝,骤然轻声道:“小姐,您怎么去趟青州还受伤了?”
  沈念之偏头避开,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路上出了点岔子,误打误撞,倒像是跟着顾大人行侠仗义去了。”
  “行侠仗义?”霜杏愣了片刻,狐疑地打量她,“可奴婢记得小姐以前最厌烦这种打打杀杀的江湖事儿……如今怎么倒跟着顾大人往刀尖上凑了?”
  “没办法,他那人冷着脸,也不知怎么总爱往是非堆里钻。”沈念之笑得随意,眼里却波澜不动,“我若不跟着看着,还真怕他哪天连命都没了。”说的像是自己救了顾行渊一样。
  霜杏嘟着嘴,终究还是忍不住:“可自从小姐与那顾大人打了照面,哪次回来不是一身伤,奴婢虽蠢,可也看得出来,他……不是什么贴心人。小姐不如离他远些,少操点心。”
  沈念之未答,只懒懒一笑,轻声道:“好了,不说了,我身上都是灰,也该沐浴换衣了。”
  霜杏这才想起正事,赶忙去吩咐人备水药汤,不多时,净房中便腾起一阵薄雾。檀木浴桶里浮着几朵初开的木香花,还有一些草药,水汽氤氲间映出沈念之雪白的背脊和锁骨,点点擦伤犹在,虽已敷了药,仍看得霜杏直蹙眉。
  她小心替沈念之搓洗,语气不自觉带了几分心疼:“小姐,奴婢瞧着您这伤不浅……若再过两年碰上成亲嫁人,该如何是好?”
  沈念之倚着浴桶边缘,闭着眼,嗓音低低的:“我还没打算嫁人。”
  “那苍大人呢?”霜杏不合时宜地问了一句。
  沈念之眼皮都没动,只慢悠悠吐出一句:“你啊,少在这里乱点鸳鸯谱。”
  霜杏被她噎了一口,半晌,才闷闷道:“小姐总拿这种话糊弄我,我看您分明对他有意。”
  沐浴完毕,霜杏伺候她穿上宽松素衣,又取了金疮药替她一点点擦拭处理完身上伤痕,最后细心将人安置在卧榻上。
  “今日就早些歇着吧,奴婢守着您。”霜杏轻声道。
  “我自己睡得着,你先下去吧。”沈念之摆了摆手,似乎毫无倦意。
  霜杏无奈,只得退下。
  可一躺下,沈念之便知今夜注定难眠。
  她望着帐顶沉思良久,脑海里不断浮现那些场景——
  那一日林中混战,苍晏提鞭为她解围,肩头中刀、血洒官服的模样仍历历在目。他明明不会武功,却站在风雨中用一己之身阻挡利刃,那一眼,沈念之至今难忘。
  而下一幕,是她赤足逃生,跌入泥潭,衣不蔽体地奔向顾行渊时,那人眉眼冷硬,却又慌乱地将她揽入怀中的触感,那一刻,她是真的怕了,怕这一次再也回不来。怕自己……真的就那样被埋在林子里,死得悄无声息。
  沈念之翻了个身,闷头钻入被中,呼吸不稳。
  脑中是苍晏眼底藏着的隐忍深情,也是顾行渊皱着眉、满身杀气却紧紧将她护住的模样。
  她烦得不行,伸手拍了拍床沿:“霜杏,进来。”
  霜杏赶紧推门而入:“小姐?”
  “把我柜子里那壶百花烧拿来。”
  “啊?小姐这才刚上药……”
  “快些。”她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容置疑。
  霜杏只得依言,片刻后送来一壶酒,沈念之接过来仰头灌了几口,辣得眉心都皱起来,喉咙发烫,却仍不肯停。
  “好了,你出去吧。”她低声说。
  霜杏有些不放心:“小姐……”
  “我想一个人待着。”她声音放缓了些,“别担心,喝了酒,我自然睡得着。”
  霜杏犹豫片刻,终究退了出去。
  室内重归安静,酒气渐浓。
  沈念之抱着
  被子坐了半夜,最后终于沉沉睡去,眉头仍紧蹙着,梦中喃喃轻语,念的是谁的名字,却无人听得分明。
  ——
  永和宫香烟袅袅,窗外初灯才上,殿中却早已华灯如昼。
  梁贵妃素来喜静,今夜却难得设了一桌家宴,宫人们皆退至殿外,只余三人对坐,气氛也因此显得亲密而温和。
  沈忆秋穿着素净杏色襦裙,垂首执箸,不多话,偶尔笑意恬淡。李珩则半倚在母妃身旁,神色慵懒,却时时侧首为沈忆秋夹菜,举止间不动声色地偏爱已然分明。
  梁贵妃瞧在眼里,越发满意,笑着抬手将一只精巧的锦盒推到沈忆秋面前。
  “忆秋,来看看,这镯子是西海进贡的玉石,极为难得,本宫瞧着与你肤色极衬,就想着留着将来送你。”
  沈忆秋微怔,连忙推辞:“贵妃娘娘厚恩,忆秋哪里敢当?”
  “有什么不敢的?”梁贵妃轻笑,语气柔和却不容置疑,“你是好孩子,出身虽为庶,可知书达礼、温婉识大体,比那沈家嫡出的好太多了。李珩向来眼高于顶,肯看你,是你的福气,也是他的福气。”
  她话语不重,却带了些许点明身份的意味,李珩听着未作声,只低头斟了盏茶,递到沈忆秋手边。
  沈忆秋却没有立刻谢恩,指尖拂过镯盒边缘,片刻后,轻轻道:“贵妃娘娘厚爱,忆秋感激不尽,只是……家中姐姐,虽外表嚣张跋扈些,其实性子并不坏。”
  “哦?”梁贵妃挑眉,语气带着一丝不以为意。
  沈忆秋低下头,继续缓声说:“忆秋年纪还小,不懂事,之前被人陷害。就是何婉娩……,她唆使一个男子请我一聚,谁知竟然在我酒中下药,想毁我名节。若非姐姐及时出现,救了我,忆秋怕是早已无容于京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