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摆烂,摆烂!!! 第156节

  两项考试,尤其是专业资格考试是很难的,含金量相对也高。
  这么说吧,德妃也去考过,但是一项都没过,白交了不少报名费……
  能参加的考试,费氏夫人当年基本上都参加过,只是隔的时间有些久了。
  依照本朝的规矩,通过考试五年之后,如若没有进行从业,就要进行二次复考。
  费氏夫人间隔的时间早就超过了五年,要去石泉书院任教,当然也得去重考。
  她很顺利地通过了。
  谭郎中很欣赏费氏夫人的选择:“总是在家里闷着,岂不是辜负了满身学识?能走出去,实在是件好事!”
  捎带着也同钱正芳提议:“正芳娘子若有闲暇,不妨也去画院参加一次考试,通过之后卖画也好,任教也罢,都比现下要顺遂……”
  钱正芳谢了她的好意,只是也同她解释:“许供奉也这么说。只是同时也讲,希望我再加历练之后再去考,最后认定的品阶高,起步也好,以后会更顺遂的。”
  谭郎中由衷地道:“原来如此,是我浅薄了……”
  钱正芳赶忙道:“这是哪儿的话?您愿意指点我,是看得见我呢!”
  一群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饭,叙话之后,这才散了。
  等人都走了,德妃悄悄问夏侯夫人:“条子的事情,办好了?”
  夏侯夫人回过神来,点点头道:“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
  阮仁燧看他外祖母魂不守舍的,忍不住道:“您怎么啦?感觉心不在焉的。”
  “是啊,”德妃也说呢:“席间都没怎么说话。”
  娘俩儿都有点担心地看着她。
  夏侯夫人的心情很复杂:“我就是觉得……唉。”
  她叹口气:“人的命还真是很难说!”
  “费氏夫人要往石泉书院去任教,这是大好事,她自己有个生计,也免了费家姑嫂之间的纠葛。”
  说得不好听点,当初费氏夫人嫁出去,费家该给的都给了,也算是分了回家,现下又回了娘家,儿子还跟从费家的姓氏,以后又怎么算?
  夏侯夫人有姑姐,也有妯娌,明白内内外外的难处。
  不患寡而患不均。
  她看得百感交集:“今天来吃饭的几个人当中,要说出身,费氏夫人是最好的。可现下回头再看,还真是叫人唏嘘。”
  夏侯夫人怕他们俩误会,还补了一句:“不是说费氏夫人不好,就是觉得——单看气度和说话时候的神态,就知道霍少监和谭郎中在家里是当家做主的那个人。”
  依照费氏夫人的能力,当年若是投身仕途,未必就比这两位差,可是开局差了一步,以后全都落下了。
  德妃明白母亲的意思,也是叹息:“现在再去掉头,也不算晚。”
  原本还想冷嘲热讽几句的——费家的家风可比夏侯家好多了,费氏夫人都落得如此,你还总催着夭夭出嫁!
  只是在看母亲此时此刻的神色,怕也有些了悟,索性便咽下去不提了。
  德妃还有点小小的犹豫和意动。
  当年没通过的考试,要不要找时间再试一次?
  她现在可是比肩嘉贞姐姐的大才女了呢!
  ……
  夏侯家前脚把条子送出去,约莫傍晚时分,姚家太太便登门来了。
  谭郎中娶的夫婿,便是豪商姚家出身。
  姚太太约莫四十来岁,见人先带三分笑,十分和气:“来给您老人家请安,您可别嫌我叨扰。”
  夏侯夫人叫看茶:“怎么会?”
  你来我往地说了一会儿话,吹捧了夏侯夫人好一阵子,姚太太就很识趣儿地告辞了。
  等她走了,夏侯夫人两眼发光,第一时间叫人把她送的节礼拿过来点点,迫不及待道:“给了多少钱?!”
  德妃在后头听见,就很无语:“钱都已经到咱们家了,还能飞了?”
  说夏侯夫人:“阿娘,你矜持点行不行啊!”
  依姚太太的身份,是没资格见德妃的,她也懒得来赶这个热闹,但是她养的那个冤种好奇啊!
  这会儿她才刚说完,阮仁燧就乐颠颠地凑过去了:“所以到底给了多少钱啊?!”
  德妃:“……”
  夏侯夫人叫女儿给教训了,也不高兴,斜了她一眼,没好气道:“是,我庸俗,我市侩,你是喝西北风长大的,不要钱!”
  又愤愤道:“知道的我是你娘,不知道的以为你是我娘呢!”
  德妃:“……”
  阮仁燧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话听起来好熟悉啊阿娘,你有什么感觉吗?
  真可惜,为了他的人身健康着想,他没敢说!
  那边夏侯夫人把这话说完,就自己捧着姚太太送来的那只木匣,领着外孙出去了:“走,不在她面前数钱,这铜臭气太重,别把尊贵的德妃娘娘给熏着了。”
  阮仁燧就跟条小尾巴似的,颠颠地紧跟着出去了。
  德妃:“……”
  外头夏侯夫人打开木匣,瞧见里边那一摞银票,整张脸瞬间容光焕发。
  她兴奋不已地开始数钱。
  很少有人在数钱的时候能够控制住不露出笑容来。
  夏侯夫人数得特别高兴,五千两的面额,二十张。
  十万两。
  夏侯夫人笑得见牙不见眼,二话不说,先给外孙塞了两张:“岁岁,拿去花!”
  阮仁燧知道这是她的一番好意,也不推辞,笑眯眯地收下,卷一卷,放进了自己的小口袋里:“谢谢外祖母!”
  德妃等了好一会儿都没听见动静,就在屋里伸着脖子,问他们俩:“到底给了多少啊?”
  夏侯夫人就阴阳怪气地说:“钱都已经到咱们家了,还能飞了?”
  又说:“娘娘,你矜持点行不行?!”
  德妃:“……”
  德妃给阴阳得恼了:“差不多得了,怎么这么记仇呢!”
  娘俩儿这会儿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结果到了降福节结束,要分开的时候,还是哭了。
  外头仪仗在等,德妃也重新更衣,预备着要回宫。
  夏侯夫人就流着眼泪,说:“怎么这么快啊……”
  德妃带着哭腔说她:“真是的,又不是见不到了,你哭什么呀!”
  夏侯夫人就不忍心再看女儿了,蹲下身来,叮嘱外孙:“岁岁,回去好好念书,听你阿娘的话,知不知道?”
  末了,摸了摸他的头:“以后有空了,再来看外祖母!”
  阮仁燧很用力地点了点头:“嗯!”
  又把自己给夏侯夫人准备的礼物——一个好大的信封交给她:“这是我画的画,等我走了,外祖母想我了,就拿出来看看!”
  夏侯夫人哽咽着应了声:“嗳,好孩子……”
  她站起身来,别过头去,摆摆手,叫他们走:“去吧去吧,别耽误了时辰。”
  等那娘俩儿走了,家里边好像一下子就没了声音,安静得近乎可怕。
  夏侯夫人呆坐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想起外孙给留下的话,就把那个好大的信封给拆开了。
  里头画拆出来一瞧,夏侯夫人就乐了,乐完又开始生气:“这死丫头!”
  很简单的一张画,上边画了个穿紫衣的妇人,坐在金山上,两只眼睛一左一右看着天。
  左右两边儿,分别钉着一张五千两的银票……
  标题是德妃写的,就两个字:财迷。
  ……
  回宫的路上,德妃还在抹眼泪儿。
  阮仁燧在旁边看着她。
  德妃哭着哭着,又恼火起来:“阮仁燧,你有心肝没有?怎么一点感触都没有!”
  阮仁燧:“……”
  阮仁燧忍不住道:“阿娘,你怎么还有两幅面孔呢……”
  第89章 圣上:不是,这谁能想得……
  吉宁巷。
  天色刚亮,刘永娘蒸了米粉肉,预备着送一些往宋巧手家里去,刚拉开门,就见自己门前有几位女客预备着要敲门,后边还跟着两辆马车。
  她提着食篮,吃了一惊:“您几位是……”
  为首的那娘子向她福了福身,笑道:“我家夫人有些事情想问一问刘娘子。”
  刘永娘心里边犯起了嘀咕,这架势看起来,可真有点大!
  她有些迟疑,当下掩上门道:“先叫我把吃食送出去再说……”
  那娘子笑道:“刘娘子莫非是预备着送到宋巧手那儿去?”
  刘永娘听得讶异:“你怎么知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