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赵珙听着洪亮豪壮的山呼,看到跪了一地的士兵,脸上尽是喜悦。当然最让他高兴和振奋的还是洛蔚宁这员大将失而复得。
  洛蔚宁又道:“卑职回来晚了,实属罪该万死,请殿下责罚。”
  赵珙赶忙弯腰,双手垫在洛蔚宁肘下,扶着她起来,“洛卿快请起,你为大周鞠躬尽瘁,本宫封赏还来不及!”
  洛蔚宁起来后,与赵珙互相寒暄了几句,然后便引见柳澈、孟樾、谢摇云和罗三问,述说她们各自的能力和为清宁军作出的贡献。
  赵珙赞叹她们皆女中豪杰,并请她们参加接风宴。
  纵然如此,洛蔚宁还是眼尖地察觉到当赵珙看到她的亲信和士兵多是女子后,笑脸里一闪而过的失望。
  还有周围文官武将向她投来的怪异目光,有失望,有嘲笑。大概都在想他们等候多时,满心期待的洛将军竟然如此重用女子,真真是个好色之徒。
  洛蔚宁不以为意,别人怎么想,说什么闲话不重要,时间终会击破一切。于是她带着几名部下,轻松坦然地参加了赵珙准备的接风宴。宴会上大家都吃饱喝足,得到了许多财宝奖赏,尽兴而归。
  三日后,一名身着青色公服的内侍乘着撵子,带着两名小内侍和几名禁军来到桃州城郊清宁军的军营。
  早有人往将军署里通报,洛蔚宁和柳澈等人很快迎到门口,一眼便认出此人正是太子身边最亲近的宦官陈都知,那日在接风宴上见过。
  陈都知手里握着拂尘,由一名小内侍搀扶下撵子,另一名小内侍旋即递上一封折子。
  洛蔚宁领柳澈等人作揖问候,对方回道:“洛将军不必客气,奴婢这是来给您道喜了。”
  属下的脸色代表了主子的态度,这些人情世故军营里的人也懂。洛蔚宁和柳澈想对太子的心思揣摩一二,便仔细留意陈都知。
  尽管对方嘴里说道喜,但她们丝毫察觉不到语气里的喜悦,细看对方面容,嘴角刻意弯起一抹弧度,看不出在笑,却使得脸颊隆起的两条皱纹更显深厚。其眼神深邃,不喜不怒,在白皙的肌肤,阴柔的气质衬托下,显得十分冷酷。洛蔚宁和柳澈等人背后发凉,根本装不出热情的笑脸。
  陈都知径自打开淡黄色的硬皮折子,道:“宣太子懿旨。”
  洛蔚宁等人立即跪下,俯首道:“卑职接旨!”
  “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洛蔚宁,以单薄之人,微弱之兵协同收复庞州,本宫感其英勇神武,忠心不二,封其归德将军。增兵三万补清宁军,任清宁军大将军,仍兼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一职。”
  洛蔚宁磕首,锵然有力地道:“卑职谢太子隆恩!”
  然后挺起身接过陈都知的册封书,对方脸上仍是那抹情绪莫测的笑容。
  接着小内侍又递上一份册封书,陈都知打开道:“军师柳澈,以女子之身效力我军,聪慧多智,忠义两全,实乃巾帼不让须眉,封宣德郎兼领清宁军军师。”
  听罢,洛蔚宁、柳澈、孟樾等人都出乎意料,心里不是滋味。她们都以为国家离乱之际,太子求贤若渴,会稍微放下男女尊卑观念。以柳澈的聪明才智和立下的功劳,多少能得一个职官位置。如今除了原本就担任的军师,却只得了个宣德郎。位于七品,还是个有名无权的寄禄官。
  柳澈想到赵珙朝廷对洛蔚宁的态度还不明朗,担心给洛蔚宁惹上麻烦,即便再失望也莫敢有半点怠慢,于是谢恩领旨。
  军中还有一人得了册封,是秦渡指派给洛蔚宁的胡昆,封了武德大夫,与柳澈同为七品,并授清宁军副将军。其余人等由洛蔚宁安置在清宁军内,职位自行裁夺。
  孟樾、谢摇云、罗三问竟无一份朝廷的正式册封,这个结果令洛蔚宁怏怏不快。进城当日她特地引见她们到太子面前,求的便是太子能重视,许她们在朝廷一个名正言顺。然而她错估了太子求贤的程度,女子能力再强终究入不了他的法眼,册封柳澈宣德郎也不过是为了安抚她和清宁军。
  送走陈都知后,众人安静地消化了片刻。然后胡昆看了一眼手里的册封书,转头向孟樾、谢摇云、罗三问赔笑脸,拱手道:“诸位为筹建清宁军鞠躬尽瘁,乃建军功臣,在下却坐享其成,实在羞愧无比。”
  胡昆此前只是秦渡手下的一名先锋郎将,能力平庸,若非洛蔚宁率清宁军协助作战,又怎能顺利攻下北峰镇以及收复庞州?清宁军副将军一职,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他能授封不过是仗着男子身份和昔日在秦渡身边与太子有过见面之交。
  孟樾、谢摇云、罗三问心中很快便拨云见日,淡淡一笑。
  孟樾道:“胡将军过谦了,没有胡将军,又怎会有今日的清宁军?是胡将军帮我们联络王师,不但解了清宁军之困,还得朝廷认可成为正规军队。胡将军协理军务当之无愧。”
  罗三问的神态是惯有的端庄、温文尔雅,微笑道:“还记得我们清宁军之名取于《道德经》中的天清地宁。既然希冀天清地宁,人人当为而不争,各司其职,何必在意区区世俗名头?清宁军增补三万员,作为副将协理军务,笼络军心,胡将军最合适不过了。”
  听了这话,洛蔚宁对罗三问的钦佩和欣赏更增了几分。罗三问温和的语气总能说出最透彻最令人宽慰的言辞。清宁军增兵三万皆为男兵,孟樾和谢摇云任副将军的话,女子身份目前的确不能威慑他们,恐怕号令难出,而胡昆就没这方面的忧虑。
  如此想想,洛蔚宁心里总算舒坦了些。
  相信之后她们立下战功,在军队树立起了威望,太子就没理由再轻视了。
  第187章秦父子阵前对峙
  ◎为了防止秦渡因妻子而思变◎
  清宁军增补了三万士兵后,洛蔚宁在桃州停驻了半月有余,命孟樾、胡昆、谢摇云负责练兵,自己每日带着柳澈入宫参与上朝,向赵珙提出分两线北伐,一边从西面占据高地,一边从中部沿江而上,并罗列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赵珙总算亲自见识到柳澈的孔明之才,不由刮目相看。
  就在赵珙即将下令让洛蔚宁率军出发之际,秦渡从庞州传回紧急情报。原来是向从天派秦扬领了十万禁军南下增援,大军气势极盛,已经逼近庞州。此外,秦扬一路下来还特意散播自己携上母亲,将一起力劝父亲停止叛乱,回归正途的消息,可谓表现得正义而忠孝。
  洛蔚宁听闻消息,立即和柳澈进了东宫。
  正值赵珙在议事堂与几位亲近的文臣武将商议此事,她们去得正合上意,立即被召入内参与商讨。
  洛蔚宁拱手请求道:“殿下,臣请领兵守庞州,以替秦帅迎击秦扬!”
  她深知秦扬带其母出征,还特意放出劝降消息,目的是为了离间秦渡和赵珙,更利用其母扰乱秦渡的心思。若秦渡迎击,无疑落入圈套。
  “本宫也想过让你守庞州,把秦帅调到西线。”赵珙神色无奈,“可秦帅早料到我有此意,写信坚决请求留守庞州,他想亲手诛杀逆子秦扬。”
  秦渡此番请求既是发自内心要诛杀秦扬,除掉这个自己生养出来的祸国殃民魔头,又是为了向赵珙表忠心,消掉君臣之间的猜忌。这一次测试正是赵珙需要的,他自然不想驳回。
  洛蔚宁想了想,又劝道:“秦扬故意放出消息,显然有备而来。此人手段狠辣,阴险狡诈,又挟母威胁,我怕秦帅难以招架。稳妥为主,还是让秦帅回避为好。”
  赵珙听后,重新思索起来。
  他虽然有意派洛蔚宁守庞州,但在洛蔚宁来之前与众臣商量过后,又存有担心。毕竟目前与向氏朝廷作战以中线为主,汇聚了十几万兵力。而庞州又是战略之地,好不容易拿下。就算把秦渡调职,至少也得留下十万兵力。众臣皆以为洛蔚宁刚从北边回来,不宜接管重兵,劝他再假时日观察。
  “难得洛将军奋勇请缨,如此为我军着想。可毕竟秦帅上表决意迎敌,本宫不能不尊重他的意思。况且秦帅在那作战好几月,熟悉地形,这点优势也是要考虑的。”
  洛蔚宁心急道:“殿下,事关重大,还是……”
  柳澈忽然清了清嗓子,同时朝洛蔚宁使了个眼色。洛蔚宁停了下来,然后看向赵珙晦暗不明的脸色。
  随后,太子太师黄誉道:“殿下言之有理,秦帅与敌人在庞州附近周旋多时,有足够的经验,老臣也以为让秦帅留守更合适。不过敌人是亲生儿子,又有妻子为人质,换作任何人都很难不受扰乱。殿下不如遣一官员以您之名协助秦帅,在适当的时候提醒一二。”
  洛蔚宁和柳澈听后更觉不妥,这不就是派人以主上之名监督秦渡吗?洛蔚宁欲立即反驳,但看向身穿一袭紫色官袍,下巴留着一缕白胡须的黄誉,她又冷静了下来。
  太师黄誉年近六旬,十几年前曾在宫里为诸皇子讲学,直到太子十二岁出宫开魏王府才随太子入府。那时候的太子生母早殁,上面有先太子,下面有母族强盛的秦王,不受皇帝宠爱,处境卑微。当时有权力有才华的官员大都不看好他,只有黄誉自荐入魏王府。他尽心辅佐魏王,陪着他从小儿长大成人,从自幼丧母的卑微皇子到成为大周未来的君王。可见他在赵珙眼里有多么重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