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宁国公府却是有些特殊。
  每年中秋,国公爷都要陪着夫人回乡祭祖。这件事陛下也是知晓的,索性大手一挥,点了谢西楼这个世子来代替。
  新过门的世子夫人是何模样,老皇帝还未曾瞧过。
  正好借着中秋宴,看看能拿住谢西楼这臭小子的,得是几条腿的螃蟹!
  虞明月可不知晓自个儿被当成个稀罕物了。
  她今日穿着命妇参加宫宴用的翟衣,脑袋上满是金翠花钿,实在难做什么大幅度的动作。且宫宴上的菜重颜色、重刀工,却不怎么在意味道。她吃不来,索性就跟在谢西楼身侧,转转眼珠子,瞧一瞧热闹算了。
  气氛和乐,酒正酣时,太子携太子妃起身敬酒。
  太子妃檀兮常常出入宫廷,这会儿大方行礼后,笑道:“今日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儿臣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愿为父皇献一曲桓公所作《梅花引》,聊表心意。”
  桓伊的曲子没几个人能弹出真意。
  陛下大喜,命人速速取琴来奏。
  虞明月还是头一次近距离瞧见这位太子妃。没想到,骠骑将军府养出来的女儿,走起路来竟是这般……丰姿绰约,婀娜妩媚。
  跟崔姐姐那扛着刀走过来的架势截然不同嘛!
  她收敛好神色,悄悄又多瞄一眼。
  身旁谢西楼挑了眉梢,凑过来小声咬耳朵:“二奶奶瞧什么呢?都看入了迷。”
  往后,他除了提防男子,还得提防女子不成?
  虞明月机警地瞥一圈周围,见没人注意他们,这才掩唇小声道:“你看太子妃的步态……”
  谢西楼臭着脸:“那又如何?你若喜欢,我也可以会。”
  明月嫌弃:“……二爷会的,怕不是先秦小狗步?”
  小两口偷偷摸摸拌起了嘴,丝毫没注意到,上首的帝王正饶有兴致地瞧着他二人。
  檀兮一曲奏罢,老皇帝笑眯眯地摆了摆手。
  弹得什么玩意儿,朕是一点儿也没听明白。
  还不如逗逗谢西楼。
  帝王伸手点着虞明月,笑道:“这就是宁国公世子刚过门的新妇了吧?走上前来,叫朕瞧瞧。”
  明月暗暗瞪一眼谢西楼,连忙又做出一副沉稳的模样,行至殿前欲要叩拜。
  老皇帝抬手免了她的礼,笑问:“你跟谢西楼方才凑在一处,嘀嘀咕咕些什么呢?朕瞧着他脸都气黑了。”
  虞明月眼观鼻,鼻观心,见老皇帝一副看笑话的姿态,便知没什么打紧的。
  她索性编瞎话:“回陛下的话,臣妇方才是与世子说起秋闱之事。”
  “哦?谢西楼竟愿意参加秋闱?”帝王表示不信。
  “世子只说他若参加,必在我二哥哥三哥哥之上。臣妇便回他,秋闱三日后开试,他连门儿都摸不进去。”
  老皇帝听了这话哈哈大笑起来。
  谢西楼这小子也有今日。
  就该他的!
  笑够了,帝王别有深意问:“朕记得,虞太傅家中几个孙辈读书都不错?他那长孙怎么不参加正科?”
  虞明月眨眨眼,垂下眸子。
  她记得原著中有这么一段剧情。
  大哥哥被陛下关注过问一句,惹得大房夫妻俩蠢蠢欲动,竟敢在科场犯下舞弊案。这一罪行,也成为虞家后来被抄家流放的重要导火索。
  几乎只是一瞬间,明月心中便做好了决断。
  她抢先一步,替中官答话道:“陛下有所不知,我家三位哥哥中,唯有大哥哥不擅舞文弄墨。从前每逢书塾小考,大哥哥都是丙丙丁丁的打在大伯父脸上,响个不停歇。陛下……难不成也想听这个?”
  帝王诧异一瞬,继而哭笑不得摇着手:“朕可不想听。”
  殿前欢声笑语一片。
  下首处,虞明泽压住眼底的惊疑,怔怔看着明月的背影出神。
  明瑾最大的灾祸,便是科举舞弊。
  五妹妹她……
  莫不是同自己一样,也得了什么机缘?
  第26章
  亥时二刻, 宫宴方才散去。
  东海王府距离宫城较近,人员又简单,虞明泽便开了口, 邀请五妹妹与妹夫一道留宿。
  明月悄悄瞥一眼萧珩,见姐夫面上并无不喜之色,欢喜答应下来。
  到了就寝时候, 虞明月抱着明泽非要睡一屋,谢西楼摸着鼻子被撵了出来。
  萧珩满脸看笑话, 瞥他一眼:“莫寻本王。”
  谢西楼:“……”
  想多了!他才不会抱个男的睡。
  等碍事的两位爷都走干净了,虞明泽拉着妹妹坐下来, 犹豫半晌, 却只问:“你素来都是偷闲躲懒的性子,若非火烧眉毛,从不干涉他人因果。今儿在殿前,怎么想到提起秋闱和明瑾?”
  这话试探的足够明显。
  若明月当真知晓舞弊案,她的眼神、语气、动作便该与往常有所不同。虞明泽自信,能够分辨出妹妹的异常。
  谁知, 虞明月却歪头撑着下巴,饶有兴致地打量回来。“大姐姐觉着,是因为什么呢?”
  虞明泽被噎了一嗓子, 答不上话来,只好食指点着妹妹额角:“小滑头。”
  明月却眉眼弯弯笑起来。
  难怪她心底里一直觉得奇怪呢。
  大姐姐忽然之间就转了性子, 不愿入宫做女官, 也不嫁太子,反而挑中了七殿下。
  以前看原著的时候,她就隐隐发现萧珩对大姐姐的关注度不太对劲,只是作者一直也不点明, 外加剧情上太子屡屡犯蠢,叫大姐姐受了委屈,她也就没再在意什么男配的单相思。
  大姐姐这一连串的背离剧情,嫁给萧珩,恐怕都是为了逃离原著结局。
  那个她没看到的结局,想来并不好。
  而大姐姐正是因此重生的。
  想想也对。那些虐身又虐心的降智剧情,连她这个读者都气不过,在评论区指指点点。
  大姐姐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想要摆脱这离谱的命运操控者,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虞明月忍不住倾身上前,张开怀抱,将明泽轻轻揽住。
  “大姐姐别怕,这一回,我陪着你。”
  虞明泽即便早已有了猜测,听到这句话,还是难免心神震荡。
  原来这般离奇的事,不止她一人撞见;
  这刀山火海,也不再是她一人闯。
  她伸手拍了拍明月的背,终于能够完全坦然的敞开心扉。
  夜已经深了。
  窗外是尚存一丝暑气的秋风。
  姊妹俩躺在榻上,一时竟不知该从何处开始坦白。
  明月翘着二郎腿,忽然开口:“大姐姐,你听过灯花婆婆的故事吗?”
  明泽摇摇头,这种时候,五妹妹怎么又想起志怪故事了。
  不等人回话,虞明月就兴致勃勃讲起来《酉阳杂俎》中的一则小故事。
  说这唐代有个叫刘积中的,在朝任职谏议大夫。他妻子久病不愈,有一天夜里,灯芯里突现一白发老妪,为其施法治病,要求每日供奉酒食即可。
  刘积中死马当作活马医,一口答应了。
  后来,刘妻病愈,老妪又两度登门,要刘家代为说媒。说是说媒,也只需要刘家以桐木雕两个人偶,再入梦去为新人铺床罢了。
  可刘积中心生厌烦,待老妪二次登门,便拒绝了。
  没几日,刘积中的妻子暴毙,连同家中姊妹也生起了怪病。
  虞明泽听得入神,见明月不吱声了,说:“事情到这儿,总觉着是那刘家不讲恩义。后来呢?”
  明月意味深长笑笑:“后来呀,靠着一位死去的朋友相助,刘积中才发现,那老妪竟是只白蛾,家中姊妹妻儿生了怪病,本就是它在捣鬼呢。”
  “大姐姐,你跳出来再回头看看这个故事,可曾悟出什么?”
  虞明泽知道,明月这是借着志怪故事,在提醒她前世之事。
  请神容易送神难。
  这打一巴掌再给颗甜枣,试图挟恩以报的做派,的确叫她想起一人——
  是褚皇后。
  ……
  两日后,秋闱开试。
  要用的笔、墨、砚、水注、镇纸等物,明澈都早早按照官家要求备好了。至于食物饮水,他则打算轻装上阵,只带些干粮、糕点之流,最多带上几片熏腿肉,嚼来提提精神。
  三太太却不这么想。
  秋闱统共九天八夜,八月十八日、二十一日,二十四日各一场。这期间,拼的不只是学识才能,还有精力体力。
  于是,什么小风炉、炭盆、水筒、竹钉、营养耐放的熟制品,都被一一装了进去。甚至还细心地准备了一卷油布门帘和搁脚板。
  明澈笑着瞧过,确认都是不违制的小玩意,便都带上了。
  另一头东院,虞明璋的笈囊却收拾的并不顺利。
  前儿早晨,他便叮嘱四太太寻来油布帘子防风防雨,烛台也要多备两盏,还有那枕头,必得是不高不低的竹枕才行,他睡不惯过硬的瑶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