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427节

  因此这些人在短暂的震惊后相继冷静下来,在他们的带动和安抚下,守军虽然不如之前那般强悍,但也没有出现涣散的迹象。
  至少,他们可以遵照仇继勋的安排,逐步退下城墙。
  缺口这边,两千景军精锐大步冲来,他们单手握着兵刃,另一只手按着碎石,如履平地一般越过,将景廉人善于攀爬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出现在他们视线中的不是惊慌失措的守军和民夫,而是一群严阵以待杀气冲天的悍卒。
  亲卫营都尉戚守志手持长刀,冷峻的目光盯着前方的景军,从胸腔中迸发出一个音节。
  “杀!”两千余将士异口同声,列阵向前。
  “杀!”
  一边是追随厉天润身侧的精锐亲卫,一边是纥石烈精挑细选的虎贲之士,这场争夺缺口的厮杀从一开始就显得无比激烈。
  戚守志早已告知所有将士,他们不是要杀光这些从缺口突入的景军,而是要挡住他们的去路,避免那些守城同袍被对方抄截退路。
  换而言之,他们只是要为同袍们争取到足够的撤离时间。
  城外景军阵地前沿,纥石烈密切关注着战局。
  城墙上的守军正在撤退,这一点他很清楚,但是缺口处的先锋遭到非常顽强的抵抗。
  “大祥隐,王爷有令!”
  一名传令官飞马来到近前,然后说道:“敌军在城内并无埋伏,现在可以大军出击,从缺口处击溃齐军防守!”
  “遵令!”
  纥石烈拱手一礼,旋即示意部属发出进军号令。
  鼓声回荡之际,城外的景军步卒大阵开始变动,在纥石烈的指挥下以三千人一队,连续冲向雍丘北城的缺口。
  与此同时,齐军慌而不乱,依靠戚守志率领亲卫营挡住缺口,清徐军各部依次撤退。
  或许有一些刚强的士卒无法理解,他们觉得现在最好的应对还是死守缺口,同时不能让出雍丘外城,但是各级将官一丝不苟地执行厉天润的军令。
  不到半个时辰之内,齐军已经撤下城墙,景军紧追不舍。
  残阳似血,笼罩于大地之上。
  硝烟处处,不断有人倒下。
  “撤!”
  在收到仇继勋让人发出的讯号后,戚守志带着战力卓绝的亲卫营且战且退,一直来到内城附近。
  越来越多的景军从城墙上和缺口处进入北城,然而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一马平川,而是另外一道城墙。
  景军对此并不意外,因为雍丘本来是北燕的城池,他们对这座大城内部的情况并不陌生,当然知道攻破外城只是一个开始,里面还有一道内城。
  但是和高耸坚固的外城相比,高度不到两丈的内城显得格外渺小,景军完全有信心直接踏破。
  天色逐渐昏暗,景军已经占据内外城之间的狭窄区域,纥石烈在亲兵的簇拥中直接穿过已经打开的雍丘北门、瓮城和内城门,来到这片狭窄区域内,看着前方明显矮了一大截的内城和上面的守军,毫不犹豫地说道:“进攻!”
  这一次景军不需要大型云梯,只靠着两个人能轻易抬起的长梯搭在城墙上,便可攀附而上!
  守军此刻的处境更加艰难,因为他们能够动用的器械很有限,无法对景军造成太大的杀伤。
  一想到今天便能击溃齐军的防守,说不定还能直接生擒厉天润,纥石烈的心情无法克制地激动起来,不断催促麾下勇士发起最后的强攻。
  便在这时,一直紧盯着雍丘内城墙的纥石烈视线中忽然出现一些黑点。
  紧接着,黑点越来越多,犹如景军之前使用的投石车一样,从内城墙后面抛出,从上方落入景军阵中。
  “小心!”
  景军相互提醒,刀盾兵连忙举起大盾抵挡。
  “砰!”
  “砰!”
  “砰!”
  碎裂之声不断响起。
  这片狭窄的区域内聚集了至少七八千景军,很多人根本无处躲避,他们本以为对方在城内藏着无数投石车,以为砸在身上的会是飞石,不由得泛起绝望的情绪。
  不过接下来他们就知道不是飞石,落下的只是一个个陶罐,这显然无法造成多大的伤害。
  陶罐碎裂之后,一些奇怪的物事落在景军身上和地上,泛起一股浓重难闻的气味。
  绝大多数景军还没反应过来,纥石烈却面色巨变,凄厉地吼道:“撤退!”
  下一刻,无数火箭从对面飘起,在空中划出一个几近完美的弧线,落在内外城之间的这片区域。
  景军就算再笨拙也知道这些火箭和先前陶罐的作用,他们脸上泛起惊恐的情绪,面对近在咫尺仿佛唾手可得的雍丘内城,几乎所有人都同时转身发足狂奔。
  然而火箭落下之后,火星四处溅射,但凡沾染上一丁点陶罐中的物事,火星便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蔓延开来。
  大火骤然而起,景军先锋陷入一片火海。
  宛如人间炼狱!
  第537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七)
  在景军将雍丘北面外城墙炸塌一段之后,其他方向的战事渐趋平缓。
  眼前已经出现了一个缺口,景军当然没有必要继续徒然折损精锐,毕竟攻城方绝大多数时候都要比守军承受更大的损失。
  实际上如果不是为了避免引起守军的警觉,景军只需要进攻一面城墙就能达到战略目标,但是庆聿恭为求万全,依然按照既定的节奏,如同之前那几次攻城一样摆开攻势,只是在强度上有所提高,这也符合景军较为紧迫的需求。
  打开缺口后,景军要做的就是通过这个点不断蚕食守军的防线,最终彻底攻破雍丘的城防。
  前半段他们的进展很顺利,守军在缺口出现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堵住缺口并且继续在城墙上死战,要么主动选择后撤。
  但是这段长十余丈的缺口显然太大,光靠守军想要填住恐怕只会耗尽所有的后备兵力。
  于是齐军开始后撤,厉天润拿出麾下的亲卫营暂时补防这段缺口,这一切都发生在纥石烈和庆聿恭的眼皮子底下。
  景军顺势涌入北城,准备一鼓作气摧毁内城防守,正如当初朱振打开北门引靖州军入城所做的那样,彻底搅乱守军的防线。
  就在这个关口,一场极其惨烈的大火阻断了景军前进的脚步。
  内外城之间的狭窄区域,成为这支景军先锋的葬身之所。
  厉良玉站在内城墙居中的区域,面色镇定地望着陷身火海的景军精锐。
  这一刻他脑海中浮现的是多年前的一个场景。
  那是景燕联军时隔多年发起的南侵之战,一支景军翻过茫茫双峰山脉奇袭广陵,厉冰雪率飞羽营顺江而下驰援,等到她得胜返回靖州的时候,她第一时间将一个方子如同献宝般送到厉天润面前。
  厉良玉印象中的妹妹从未有过这般激动的神态,然后便从她口中得知这张方子做出来的东西如同奇火,可以在守城的时候发挥奇效,也是在那天他第一次听到陆沉的名字。
  后来按照厉天润的安排,这张方子交由厉良玉保管,利用闲暇时间组织人手进行试验,最终确保可以做出能够发挥效果的奇火,只不过靖州军从来没有用过。
  直到此时此刻,大火蔓延的速度快得惊人,只要沾染上一点火星就会点燃,并且极难扑灭,那些耀武扬威的景军锐卒哪怕是在地上打滚,火焰依然顽强地灼烧着。
  厉良玉察觉到身后的动静,连忙侧身行礼道:“父帅。”
  厉天润目光沉静,跟随他而来的十余位将领却无法做到这么淡然,他们望着下方凄惨的景象,脸上没有半点不忍之意。
  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让景军取得胜利,靖州军将士的下场将会更加凄惨。
  对敌人仁慈便是对自身残忍。
  其实这些将领心中都有些后怕。
  景军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从未使用过火药,陡然用出这种手段炸塌城墙,如果靖州军毫无防备的话,破城将会成为必然。
  一念及此,清徐军都指挥使仇继勋无比庆幸地说道:“幸好大都督提前预料到景军会用这样攻城的手段,然后在这里设置陷阱,此番足以重创景军的士气和实力。”
  这当然是对景军的致命一击。
  对士气的影响且先不谈,第一时间涌入城内的是景军精锐中的精锐,这种决胜时刻的攻坚力量不可能是普通士卒,他们进入这个狭窄逼仄的空间内,面对这种古怪又猛烈的大火避无可避,造成的损失哪怕是拥兵数十万的庆聿恭都难以承受。
  在众将敬佩的目光中,厉天润摇头道:“本督并未猜到庆聿恭的具体方略,但是这并不重要,无论他千变万化,终究还是要落在破城二字之上。”
  众将不由得纷纷点头。
  “景军退兵了。”
  厉天润简简单单一句话让其他人精神抖擞,随即便听他说道:“戚守志。”
  “末将在!”
  “你领亲卫营立刻追杀出去,到外城门为止。”
  “末将领命!”
  戚守志高声应下,然后在其余武将羡慕的注视中,率领亲卫营即刻杀出!
  大火中的景军先锋损失惨重,纥石烈因为处在很后的位置,所以没有直接被波及,但是看着眼前惨烈的景象,这位大将已然目眦欲裂。
  他一边下令救援前方的士卒,一边双目喷火望着远处的内城墙。
  此刻他心里在滴血。
  之前按照庆聿恭的安排,强攻外城的步卒在景军序列中虽然不算弱,但肯定也不是最强的精锐。如果换做正常的攻城战,那些精锐肯定要承担先登的重任,但是这次己方有更简单的法子打开缺口,精锐自然要留在后续的攻坚之中。
  也就是眼前雍丘不到两丈高的内城墙。
  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惊慌失措的守军,而是这场一旦沾染就很难扑灭、只需要些许火星就能引燃的古怪大火。这样的损失对于任何一位主将来说都极难接受。
  后方传来撤军的命令,纥石烈咬牙命令士卒后退,伤势较轻的人还能带回去,大部分陷入火焰里翻滚的先锋精锐只能放弃。
  守军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戚守志率领亲卫营从两边侧门绕出,朝着撤退中的景军发起强势的追击。
  纥石烈指挥部属且战且退,在外城门附近等到庆聿恭派来的援兵,如此才顺利地退回阵地,守军重新夺回雍丘北门。
  今日这场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夜色中的雍丘城如同一头受伤的巨兽。
  北城那段缺口就像巨兽身上滴血的伤口,但是这头巨兽依然高昂着头颅,城内那场大火和景军丢下的两千余具尸体证明,任何敢轻易靠近它的人都会被一口咬断脖子。
  景军中军阵地。
  纥石烈的脸色无比阴沉和愧疚,近前单膝跪地道:“末将领兵不利,恳请王爷降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