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174节
王初珑微微垂下眼帘,继而道:“翟林王氏当年屈身景朝,纵有千万般难处,终究是背叛了大齐。这十多年来家中长辈时常喟叹,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之说,因此只能暗中忍耐等待时机。去岁陆公子运筹帷幄,协助两位大都督纵横战场,令我家长辈看到一抹曙光,故而便有今日初珑南下之举。”
陆沉不动声色地看了她一眼。
他从王骏口中了解过面前这位世家大小姐的性情和生平,也从织经司和陆家商号处得到了一些可以佐证的情报,心里很清楚王初珑绝非不谙世事的深闺小姐,否则王安和王承那对老谋深算的兄弟俩也不会允许她孤身赴淮州。
从她对谭正、宋佩乃至府中仆妇的态度可知,这位大小姐擅长与人打交道,虽是娇柔单薄之身,却有满腹才学和处世的智慧。
只是令陆沉稍稍讶异的是,对方在言语之中会将姿态放得这么低。
一般人可没有勇气坦承自家之过。
想到这儿,陆沉便温言道:“刀斧加身无力抗争,此乃人世间最简单的道理,更何况你们王家人口众多。和上千条活生生的人命相比,一时的屈从不算什么,至少在我这里可以理解。”
在我这里……
言下之意,关于对翟林王氏当年那些事的态度,他自然不会在意,但是并不保证上面尤其是天子可以完全放下芥蒂,终究要看后续两边合作的进展。
王初珑暗暗品味着这四个字,面上泛起一抹柔色:“家叔有言,陆公子心机深沉如海,尤擅云山雾罩拿捏人心。如今当面一见,方知这是无端妄测,当不得真。”
陆沉哑然失笑,悠悠道:“没想到令叔父对陆某的评价这么高。”
王初珑不禁莞尔:“在陆公子看来,这样的评价竟是赞许?”
陆沉坦然道:“家父说我性情直接不知变通,萧大都督也曾说我太过板正,虽然不算笨人,终究少了几分变通圆滑之能。如果我真能像令叔父所言那般,在阴诡风云中操弄人心,至少长辈们应该能感到很欣慰。”
两人相谈甚欢,让站在旁边的锦书看得满心迷糊。
小姐不是说这位陆公子乃是标准的铁血军人,杀伐决断雷厉风行,缘何眼下看来竟如文雅公子一般?
她自然不知道,陆沉这是一种透着疏离的礼敬,不会在她们面前刻意展现所谓的男子气概。
王初珑对此心知肚明,她并未想过两人刚刚认识便能交心,其实只要维持眼下这种和善的氛围,她此行便成功了一半,因此直入正题道:“陆公子,淮州边军是否将青田城和涌泉关作为唯一的目标?”
陆沉平静地说道:“不谈是否唯一,这两处险要之地拦住淮州军北上的步伐,我军必然会将它们定为目标。先前令叔父派人送来东阳路的地形图,此物好则好矣,可是并不能解决这两处地方的坚固城防。其实依照我个人的想法,战场上的目标难以一味取巧,淮州军必须学会怎么打硬仗。”
他微微一顿,望着王初珑说道:“总不能事事都依靠外力的帮助,如果翟林王氏真有这般恐怖的实力,想来也不会屈居人下。”
终究露出了几分锋芒锐利之意。
王初珑对此早有预料,颔首道:“陆公子言之有理。我此番南下,除了是向淮州都督府展示王家的诚意,还带来了一些你们或许用得上的情报。”
陆沉不疾不徐地道:“请说。”
王初珑端起茶盏润了润嗓子,随即缓缓道:“初珑不才,在来时的路上尝试着推演过边境战事。从淮州萧大都督历来的风格推断,你们是想故技重施,从来安防线出兵北上进逼青田、涌泉二地,然后在沫阳路故布疑阵。如此一来,或许燕朝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将重兵集结于沫阳路腹心一线。在这个基础上,萧大都督再动用精锐主力,以雷霆之势强攻涌泉关。”
陆沉右手摩挲着茶盏,淡然问道:“为何是涌泉关而非青田城?”
王初珑答道:“因为涌泉关可以奇袭,青田城只能强攻。再者,攻陷涌泉关后,淮州军主力可绕行至通山城,切断燕军对南面青田城的援护,进而让青田城变成绝地。陆公子方才所言确有道理,任何军队都不能指望永远有内应,必须磨砺出打硬仗的能力。在青田城沦为绝地的前提下,萧大都督便可从容轮转兵力,让这座孤城成为淮州军将士们的磨刀石,一点点锻造出锋利的剑芒。”
锦书不由得悄悄挺起胸膛,眼中浮现与有荣焉的神色。
陆沉抬眼望向王初珑,两人目光交错,并无旖旎之意。
他从容地问道:“如此说来,王姑娘对这套方略并不赞同?”
“不敢。”
王初珑语调柔和,继而道:“初珑只是纸上谈兵,并未见识过战争的残酷,岂能妄言个中得失。我此番南下淮州,还带着家叔准备的一份礼物,或可对陆公子和萧大都督有所臂助,只不过这份礼物与陆公子先前之谋有所偏离。”
陆沉道:“王姑娘但说无妨。”
王初珑轻声道:“家叔虽是燕朝宰执,这些年也在想方设法培植力量,但一直很难将手伸进军中。燕军内部主要分为几股势力,如现任枢密庞师古一系,已经身故的原枢密副使陈景堂一系,以及景朝在军中发展的拥趸。故此我家能够提供的帮助不算太多,仅有东阳路西南部的平利城,守将可以为我所用。另外,沫阳路兵马都总管朱振也是我家的人。”
平利城?
陆沉脑海中浮现这座城的位置,它位于盘龙关正北边,乃是东阳路的西南门户,与属于沫阳路的新昌城如两只拳头一般,构筑起控扼盘龙军出关的坚实防线。
至于沫阳路兵马都总管朱振,虽然此人不算当世名将,但陆沉对其很了解。
去年萧望之佯攻青田城时,这位朱总管便奉原沫阳路大将军陈孝宽之命,带领数万精兵北上驰援,然后又灰溜溜地返回沫阳路,从始至终毫无建树。
在王初珑说出这番话后,陆沉便陷入沉思之中,她和锦书好奇地看着这位年轻俊逸的男子。
与先前的温文尔雅不同,此刻的陆沉虽然沉默不语,却有一种凛然气势散发出来。
宛如虎踞龙盘。
片刻后,陆沉看向王初珑,沉静地道:“王姑娘,我需要斟酌一下利害得失,或许会修改先前的既定方略,过两天再来请教。”
王初珑便道:“但有所问,知无不言。”
陆沉暂时放下心中所想,颇为关切地问了一番王初珑对此间生活的想法,持礼甚恭,并无不妥之处。
片刻过后,陆沉起身道别,王初珑亲自将其送到门外。
回身时,锦书悄悄道:“小姐,你对陆公子观感如何?”
王初珑目视前方,轻声道:“很好。”
她心中却苦笑一声,陆沉从始至终有礼有节,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疏?
不过……
既然迈出了第一步,总比漠然相向要好。
她同时又有些好奇,却不知那个年轻男子究竟会想出怎样的全局谋划?
不知不觉间,她逐渐开始站在陆沉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陆沉虽然两世为人,终究在有些时候会忽视这个时代的特色,如王初珑这般孤身南下,毫无迟疑地住进陆宅,难道她将来还能嫁给别人?
从王初珑决意南下那一刻开始,她这辈子的幸福便寄托在一个陌生男子身上。
只盼他是良人。
女子抬头望着蔚蓝的天空,悄然一叹。
第225章 【釜底抽薪】
北燕,河洛城。
当年一场大火染红了皇宫上方的天空,主体宫殿部分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虽说后来有过数次修缮,但比起大齐鼎盛时期层楼迭榭、巍峨壮丽的恢弘殿宇,如今的北燕皇宫在雕梁画栋之中透出几分衰败的意味。
文和殿,东暖阁,这里是燕帝日常起居的场所。
阁内十分安静,宫人们皆已屏退,燕帝张璨斜靠在暖榻上,苍白虚浮的面庞上隐约浮现着戾气,斜睨着站在堂下的三旬男子,漠然道:“庆聿怀瑾那个小娘皮何时回来了?”
男子似乎早已习惯这位天子的粗鲁,垂首应道:“回陛下,三天前。”
张璨又问道:“王师道去见她了?”
男子道:“是的,陛下。王侍正今天上午去了卓园,至今尚未出来。”
张璨轻呵一声,眉眼间的躁郁几乎不加掩饰。
如果将来要在史书上选一个最窝囊最憋屈的皇帝,张璨觉得没人能跟自己争抢。
元嘉之变过后,景朝新君登基即位,一改之前大肆屠戮齐人的做法,不仅加强对景军的管束,杀了几个不听旨意纵容部下的大将,还推动北燕的建立。在这个背景下,已经归顺景朝的原齐国礼部尚书张礼端被迫成为燕帝。
张家人喜出望外,怎么也想不到居然会天上掉馅饼。
然而很快他们就认清事实,所谓的燕帝压根就是一个摆设,朝堂大权早已被几方势力瓜分,诸如门阀世家、军中山头和景朝扶持的一大批官员。
张礼端背负叛臣贼子之名,手中又无实权,没几年便郁郁而终,张璨随之继位。
张璨原本只是一介纨绔子弟,勉强算是中人之姿,连他的父亲宦海沉浮数十年都无力改变周遭的环境,他就算付出数倍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时至今日,燕帝的旨意莫说出宫,甚至无法管控皇宫之内。
皇宫内的禁卫军有两千余人,名义上自然是由皇帝亲自掌控,而且张家累世官宦倒也不是没有一批心腹死士。只不过这十来年里,禁卫军不知被人掺了多少沙子,张璨除了眼前这位名叫封黎的三旬男子,根本不敢相信其他人。
封黎望着天子脸上阴冷的神色,犹豫片刻后还是说道:“陛下,永平郡主昨天上午见了庞枢密,下午见了王相。”
张璨并不意外,咬牙冷笑道:“庞师古早就是景朝的狗,王安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群乱臣贼子都该死,该杀!”
封黎嘴角抽了抽,他虽然对张家绝对忠诚,但这句话听起来委实有些别扭。
张璨并未察觉,寒声道:“朕想知道,你身边可以集合多少可靠的人手?”
封黎心中一震,喃喃道:“陛下……”
张璨道:“景朝如今在攻略赵国,最迟明年便可以腾出手南下。最近河洛城里的风声你也听说了,到处都在说朕昏庸腐朽,才导致去年边疆战事接连落败。呵,朕除了你之外指挥不动一兵一卒,却要替那些乱臣贼子背锅!”
封黎面色黯然,垂首道:“是臣无能,不能扶保陛下匡正朝纲。”
“与伱无关。”
张璨终究没有丧失最后的理智,语调无比低沉:“无论先皇还是朕,在那群乱臣贼子的眼里都只是傀儡塑像而已。如今南齐不断增强边军实力,北伐之意显露无疑,接下来肯定会攻占边疆一部分城池。到时候,那群乱臣贼子会在庆聿怀瑾这个小娘皮的指使下,继续将这口锅扣在朕头上,然后逼朕退位,将江北之地拱手送给景朝!”
封黎很想劝面前的天子退让一步,大不了顺着对方的心意,保住自身的性命和张家的基业,做一个田舍富家翁便是。
然而他也清楚,这位天子的日子太过憋屈,连任免一个低级官员都做不了主,所以才会成日里沉湎于酒色之中。
这么多年积压的负面情绪,导致张璨根本听不进任何劝谏之言。
想到这儿,封黎只能答道:“臣私下里统计过,算上咱们张家送进禁卫军里的人,大概二百有余。”
“两百多人……”
张璨喃喃复述,眼中陡然浮现一抹狠厉的神色,缓缓道:“接下来你只用做一件事,将这些人笼络好,朕不需要两百余名禁卫,只需要两百余名死士。他们要什么便给什么,只要朕和张家付得起。”
封黎察觉到面前的天子已经陷入几近疯魔的情绪里。
张璨又道:“你我从小一起长大,如今我能仰仗的人只有你了。”
这句话触动了封黎心底深处那抹柔软,他抬眼望着张璨,凛然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
张璨重重地点头,缓缓呼出一口浊气。
……
西城,卓园。
察事厅侍正王师道坐在乌木卷草纹嵌玉圈椅上,手中捧着的茶盏里,茶叶是最上等的敬亭绿雪。他不时品一口泛着清香的茶水,目光停留在对面满身贵气的年轻女子面上。
再度归来之后,庆聿怀瑾身上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王师道记得很清楚,先前和宝台山里那群草莽和谈,这位郡主殿下的情绪十分压抑,强行克制着那股将要爆发的愤怒。由此可见,南齐陆沉和七星帮的草莽给她带来非常沉重的打击,否则她断然不会那般形容。
然而回了一趟北地,如今再相见,他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庆聿怀瑾的戾气消失得无影无踪,唯余从容不迫之气,而且对自己更加尊重,没有以前那种若有若无的轻蔑。